急诊护理优化流程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煜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二师分院

摘要:目的 评估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 年8月~2017 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016 年8月~2017 年8月)40例应用急诊护理优化流程措施,对照组40 例(2015 年8 月~2016 年7月)应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分诊评估及时率、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则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强化急诊患者急救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值得推荐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

每个医院的急诊科每天接诊病人比较多,且接诊的患者通常病情不同,收治的患者病情通常较严重、复杂、危急,护理操作较繁杂,工作量大、时间紧急[1],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要求更高,因此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决定患者的依从性而影响治疗效果。急诊科护理人怎样更好做好各项急救准备工作,配合医师进行抢救,以保证急救顺利完成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则主要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8月~2017 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016 年8月~2017 年8月)40例应用急诊护理优化流程措施,对照组40例(2015 年8 月~2016 年7月)应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男24例,女16 例;年龄介于19~78岁;9 例创伤性休克,3例农药中毒,16例冠心病心绞痛,12例支气管哮喘。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介于20~75 岁,7 例创伤性休克,5例农药中毒,19例冠心病心绞痛,9例支气管哮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比较,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一般急诊科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主要对进入急诊科的病人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包括开通静脉通路,遵照医嘱予以急救药物,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等方面的基础护理管理。研究组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开展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优化院前急救时间:院前急救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诊,与患者家属电话联系,在前往现场的途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电话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救,提前通知抢救室做好急救药品及器材的准备。②优化急诊分诊:急诊准确分诊是科提高患者就诊率的一个重要时间关口,接到危重需抢救的患者通知急诊医师做好相关准备,初步诊断患者病情,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分诊治疗。③优化急救流程:建立定时、定人抢救模式,定时是指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好院前急救检查工作,包括连接心电监护、血压检查、予以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操作;定人是指急救室每天安排一名高年资的护士任抢救组长,在抢救工作中将护士分为A、B、C两组,A负护士责患者呼吸系统支持、循环系统支持,遵医嘱予以药物治疗等,B组护士负责物品准备、实时记录急救过程等,C组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监测血样,将血液标本送至检验室。防止抢救病人时人员多、秩序混乱的局面,确保抢救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分诊评估及时率(2分钟内分诊及时,大于2分钟不及时)、抢救成功率进行分析,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内容包括护士对患者态度、护士业务水平、护士对患者病情解释等内容,按百分制计分,满意(>90 分)、一般满意(70~90 分)、较差(<70 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分析数据,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诊评估及时率、抢救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诊及时率、抢救成功率等指标的比较([n(%)] ±s)

 

3.讨论

急诊科接诊的基本都是危重症患者,是抢救此类患者生命的第一线,因此急诊科的各项工作都应做到最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是将原有护理流程重新进行整合、改进,使急救护理服务更及时、安全、便捷,工作效率更高[2]。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优势主要见于以下几点:①急诊护理流程促使参与抢救的护理人员在接诊之前先了解患者病情,已最短的时间迅速对病人病情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做出了急诊分诊,做好针对性抢救准确工作,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3]。②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促使医院管理人员成立高效能的指挥组织系统和协作制度。在抢救过程中进行了参与抢救人员的合理分工,分清主次,职责明确,各有分工,提高了抢救效率,避免了抢救过程中失误。③院部主动开展岗位大练兵,提高了综合急救技术水平。对于急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医院附近交通、小区情况进行熟悉,确保接到急救电话及时到达急救地点;平时编排模拟场景进行演练,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预检分诊流程、急救技术操作流程、呼吸机操作技术、徒手CRP,双人CRP等的演练。急诊护理以患者为工作中心,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及提高生活质量为工作目标,因此需不断优化急诊护理抢救流程。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与交流,做好健康宣教、康复指导,消除患者顾虑,获得患者信任,改善其不良情绪,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缩短急诊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昌友.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1(10):2867-2869.

[2]龚敏,高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9):1248-1251.

[3]耿金玲.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06.

[4]王晓等.优化急诊服务流程,打造急救护理品牌的一点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37

论文作者:李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优化流程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