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经济因素分析_生态环境论文

构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经济因素分析_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与自然论文,中国论文,因素论文,和谐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5)04—0026—06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必然性,但一些现实因素影响制约着这种关系的建设。就目前而言,经济增长与发展对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把双刃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趋利避害,既致力于发展经济,又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显然是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然性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必然性。

1.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应该是和谐的

纵观人类历史,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努力回归和谐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是随着人类的知识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而发生的。从人类早期历史看,人起源于自然,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得能量和资源。自然界为人提供和谐的生存环境。正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人类才不断积聚自身的发展能力,创造了技术,形成了生产力。此时,人类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不再满足于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始凌驾于自然之上,走向征服自然的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原来的和谐演变为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已充分展现出来。不和谐的后果是当前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于是,人类开始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努力在人与自然之间重建友好的和谐关系的时代应该开始了。

2.扭曲人与自然关系的发达国家已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努力

就目前而言,发达国家的市场主体在较为有效的约束下,其生产与经营活动是朝着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方向进行的,国家经济结构变化能够实行以有利于环境为条件,大众的生活模式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准则。发达国家的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过高的要求。然而给全球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更多的是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已经率先走过了一条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原则,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现在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它们一起承担以前它们欠下的过多环境债务,从而在环境问题方面存在着南北矛盾。显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既要正视这种南北矛盾,又要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作出努力。

3.中国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现象依然相当程度地存在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就确定了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策,并把它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之上。1992年,中国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立场和观点。1994年中国制定并批准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构筑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该协议生效,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成效,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对自然的不和谐行为依然相当程度地存在着。中国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任重道远。

二、影响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现实因素

就现阶段而言,影响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旧的体制被打破,一些新的规则没有完善甚至没有建立起来,相关法规不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到现在,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但毕竟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新的规则没有完善甚至没有建立起来,相关法规不健全,因此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共同存在。市场主体为了利润最大化,在政府的监管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甚至缺失的情况下,在环境制度不健全、甚至环境规则执行不充分的条件下,必然会忽视环境保护,带来环境破坏和对资源的滥用,从而影响着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2.居民消费需求水平在上升,消费结构在出现积极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均得到显著改善。1980-2002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6.9%下降到37.7%,农村居民由61.8%下降到46.2%(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344.)。从饮食结构上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居民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在逐渐上升,对粮食、鲜菜的消费在逐年下降。不仅如此,住房、小汽车、信息等已经开始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这又意味着资源消耗量增加和环境负担的加重。例如,1990年我国居民人均年生活用电只有42.4千瓦小时,而到了2001年,增加到144.6千瓦小时,11年间增加3.4倍。1989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13.5平方米,农村为17.2平方米;而到了2002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8平方米,农村为26.5平方米,分别增加69%和54%。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辆,从1999年到2002年短短四年间,每百户城市家庭居民家用汽车的拥有辆从0.34辆增加到0.88辆,增加2.6倍(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76、378、590.)。据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统计,2004年,中国的粮食消费总量为3.82亿吨,肉类消费达6400万吨,钢铁消费达2.58亿吨,煤的消费居世界第一。住房和小汽车成为消费热点,意味着对土地、建材等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大气污染的加重。

3.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容量相对不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其人口规模达到了12.85亿,占世界人口的21%。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但自然生态较为脆弱,大多数经济上不发达的地区都处于生态脆弱地带。人均资源拥有量比较低是中国在资源方面最为主要的特征。例如,在2003年,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近一半的城市缺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095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确定的人均0.05公顷耕地警戒线的有666个;中国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部分资源供需失衡(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6月7日发布),http://www.zhb.gov.cn/eic/.)。又如,中国原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43%,天然气储量占1.2%,属于“贫油大国”和“贫气大国”(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有近30%的国土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30%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340个受监测的中国城市中,空气质量良好的只有41%,轻度污染的占32%,严重污染的达到27%。

此外,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的共识,各国都非常珍惜本国的资源和追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如此,一些发达国家还要实行环境侵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废弃物。可见,就国际环境看,中国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中国这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现实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

4.中国经济活动总体上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模式,循环经济才刚刚起步

目前,中国对于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从整体上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以粗放型为主,经济活动总体上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模式,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例如,中国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中国矿产资源回收率只有30%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一般在50%以上。2000年,世界一些国家的废钢回收率,德国80%,荷兰78%,奥地利75%,美国67%,而中国仅达20%。到2002年,中国各种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量只合4700万吨标准煤,扣除小水电,各种新兴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足1%。可见,中国总体上离建立循环经济的差距还很远。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现代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必须选择的经济活动模式。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不利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经济发展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把双刃剑

经济发展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但在面对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现实条件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却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和加重环境负担,这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双刃剑表现。

面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每个人有良好的环境意识,需要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需要有利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结构,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的进步因素中,发展经济最重要。只有经济发展了,物质条件充分了,人们才会受到更好的教育,素质才能提高,才会充分认识和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正确关系,才能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使这种正确关系得到良性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才会脱离低效率、高损耗、浪费性的工作,去从事有利于生态环境等对人类长远利益有益、而非只图眼前利益的活动。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治理环境,保持自然,植树种草,绿化荒地。所以,人类社会的经济实力是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

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和加重环境负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相当一部分行业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也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的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和环境负担加重为前提的。例如,1996年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1172吨油当量/百万美元,远远高于美国(384)、日本(162)、德国(229)、英国(292)及世界平均水平(397)。据悉,2003年我国的GDP占全球的4%,但却消耗了全球55%的水泥,36%的钢铁,30%的煤炭,25%的铝。据测算,中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为70.5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注:左铁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人民网,2005年1月5日)。如果GDP增加4倍,我国废物排放量将增加32-40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2003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该年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2158.7万吨,比上年增加12.0%,烟尘排放量为1048.7万吨,比上年增加3.6%,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021.0万吨,比上年增加8.5%。

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着经济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演变过程中,重化工业超过轻工业占有的比重较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重化工业中,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行业显然较多。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重化工业比重会不断提高,象能源、交通、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均处于大发展时期。中国的工业用能占到能源总消费的70%,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供应业这四大重化工行业能源消费之和占工业能源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其中每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总消费的比重都分别超过了10%。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注:潘岳.直面中国资源环境危机[N].环球时报,2004-02-11(3).)。又如建材行业,不仅是高能耗、高投入,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

三是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占用更多的耕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1978-2002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1.2个百分点,达到39.1%,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估计2020年,可达到55%以上。城市既是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的集中地,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也是资源消耗最多和环境破坏力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会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加重环境负担,而资源又相对匮乏,环境容量相对不足,从而不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需要经济的发展。在目前来说,经济发展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确实是把双刃剑。但我们并不能舍此去彼,一方面必须看到,从长远来说,只有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关系的条件下,人类才能获得永续发展。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靠发展。这就表明了中国必须致力于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合理的战略与措施下,趋利避害,做到努力协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创造美好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若干途径。

1.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根本途径。没有良好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不会有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没有良好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没有污染防治和治理的手段;没有良好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不会有补偿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因此,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衡量国家产业结构优劣的重要条件。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应该成为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必须选择的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就现阶段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要采取这些对策。

第一,致力于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将使经济发展不再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双刃剑。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态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生态产业的发展能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使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相协调。随着经济增长与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自然资源被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得到保护,从而生态环境质量获得改善和提高,其结果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走向和谐。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等。当代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把这些产业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可否认,中国的生态产业有一定的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态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生态产业,对我们而言,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第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以下几大特点:高附加值、深加工、高效、低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高新技术产业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第三,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前已述及,中国的循环经济还刚起步,但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根本需要。如果一个产业形成了循环经济体系,就意味着该产业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链条,做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和最小废弃。这样的产业越多,产业结构就越好。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更多的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体系。

2.坚定不移地推动可持续消费

人类的消费模式如何,直接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可持续消费是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先进的消费模式,能实现资源的最优消耗和永续利用,能达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因此,实现可持续消费,从消费的角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定不移地推动可持续消费,是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关键是千千万万个消费者能否切实做到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一是加强消费引导,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合理的消费需要,引导加强精神文化消费。二是加强消费者教育,向消费者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念,教育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努力提高消费者的素质等。三是推行可持续消费政策,促使消费者由传统的消费理念向可持续消费理念转变,促使建立与合理消费结构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积极扶持“绿色消费运动”,等等。

3.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形成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求使资源的价格充分反映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真实成本,让污染者、资源开发和使用者承担环境和生态破坏的损失、资源耗竭的成本,从而构建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促使市场主体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事节能、环保、资源有效利用的经济活动,进而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形成。

4.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强调单纯的GDP增长已不适应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根本要求。单纯的GDP增长往往使经济越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被扭曲。尽早建立绿色GDP制度,将体现生态、自然、环保等绿色GDP要素统计进去,把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的数值中扣除,以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标签:;  ;  ;  ;  ;  ;  ;  ;  ;  ;  

构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经济因素分析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