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牟雯

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 哈尔滨15002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在我院检验科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针对10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分别实施末梢血检验(对照组)及静脉血检验(实验组),对比两组静脉血采集及末梢血采集方式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检验后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尽量使用静脉采血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现象的出现,为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采血方法为静脉采血及末梢采血,在末梢采血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及血液量的影响会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检验结果具有不稳定性[1]。因此有效的采血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需要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进行了观察及对比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在我院检验科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针对10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分别实施末梢血检验(对照组)及静脉血检验(实验组),10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0岁,均值为(42.15±3.26)岁。

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及严重血液传染性疾病,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针对10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分别实施末梢血检验(对照组)及静脉血检验(实验组),主要检验方式如下:对照组实施末梢血检验:清晨空腹状态下对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无名指指尖进行消毒处理,待指尖上的消毒液完全干燥后穿刺,将血液挤入抗凝管中缓慢轻柔的混匀,要求在采血后2小时完成血液检验的各项操作。实验组实施静脉血检验: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选择患者肘静脉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处理,常规穿刺后将血液收集至抗凝管内,快速混匀血液标本,在混匀操作过程中注意摇晃力度的控制,预防溶血现象的出现,要求在血液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相应的检验操作,针对两组采血方式下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种采血方式下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如: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等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种采血方式下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等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代表两种采血方式之间对比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等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静脉采血方式下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与对照组末梢血采血方式下的血常规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全身体检、病毒及细菌感染等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血常规检验属于较为基础且重要的组成部分,血常规检验过程中主要针对机体内的血液成分指标的水平进行检测,直接性的显示出机体各个器官与组织的病理变化趋势,为临床医生为患者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相应的参考[2]。因此,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选择正确采血部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末梢血采集过程中血液从毛细血管中流出,毛细血管内血液量较少、缺乏良好的循环性,采集血液过程中需要对无名指指尖进行挤压才能获取相应的血液标本,且获取血液的过程较为漫长,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血小板聚集或凝血现象[3],导致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与实际偏差较大的现象,影响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的判断。静脉血采集主要针对患者肘静脉的血液进行采集,肘静脉血液具有血液循环快速、出血量大、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检验结果误差范围小及采血耗时短等优势[4],能帮助临床医生获取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及时有效的判断受检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减少由于检验指标不准确导致的用药无效、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疾病病程等现象的出现,强化及提高血常规检验的检验价值[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静脉血检验的实验组检验后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明显优于实施末梢血检验的对照组检验后各项指标,说明在血常规检验中实施静脉血检验的检验有效性更高。

综上所述,不同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不同,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尽量选择静脉血的采血方式,促进检验准确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 林发波, 金昕.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6):180-181.

[2]王婷.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0):69-71.

[3]陆胜君. 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 4(29):186-187.

[4]林胜.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6, 29(19):138-139.

[5]田斌, 邓虎重, 刘海燕,等. 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7):946-947.

论文作者:牟雯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牟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