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词首次出现时间新考——兼论“新闻”词义的历史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次论文,词义论文,新闻论文,一词论文,时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685(2009)07-0108-04
“新闻”在现存资料中的首次出现
“新闻”一词,源出中国,并非舶来。《弘明集》卷七《难顾道士夷夏论(并书)》①是现存资料中最早使用“新闻”这个词组的。其文曰:
故自汉代已来,淳风转浇,仁义渐废,大道之科莫传,五经之学弥寡。大义既乖,微言又绝,众妙之门莫游,中庸之仪弗睹。礼术既坏,雅乐又崩,风俗寝顿,君臣无章,正教陵迟,人伦失序。于是圣道弥纶,天运远被,玄化东流,以慈系世。仁众生民,黩所先习,欣所新闻,革面从和,精义复兴。故微言之室,在在并建,玄咏之宾,处处而有……②
在这段话中,作者将“新闻”与“先习”相对而言,当指“新近了解的事物”之意。“新闻”与前边的“所”,③又构成“所”字结构,或者称为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做动词“欣”的宾语。在这里,“所”相当于“其”,是人称代词兼指示代词,复指前边的“仁众生民”,修饰中心词组“新闻”。从语法上来说,“所”字只是起到了强调“仁众生民”这个行为动作主语的作用。因此,“所新闻”意思为“他们(仁众生民)新近了解的事物”。这是“新”“闻”在现存资料中的第一连用。这里的“新”“闻”虽然还是两个独立的语素,但“新闻”这个词组的语法结构与词义均已接近现代通用之“新闻”一词。因此,为学术界广泛承认的“新闻”最早见于唐代李咸用“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新闻”的词义演进
要考察“新闻”一词的词义演进,必须从中心词“闻”说起。古代汉语中的“闻”作为一个单音节词,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说文解字》:“闻,知声也。”将“闻”的本义解释为“知声”,则“闻”为动词。其后,“闻”引申为“听说”“知道”“了解”众多词义,均为动词。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君行仁政。”这里的“闻”表示一种主动动作的结果。“闻”还可以表示被动动作的结果,如:“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名闻天下。”“闻”作为名词,在古汉语中也很常见。如:“令闻令望。”这里的“闻”意为“名声”,和动词“闻”的被动义相对。而“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中的第二个“闻”,“博闻强志”中的“闻”,意为“知识”“见闻”,和动词“闻”的主动义相对。司马迁在他的著作中几度使用“旧闻”一词,如:“网罗天下放矢旧闻。”“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④
由于“闻”在先秦的语言中就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新闻”这个语言单位在古代汉语中同样可以有两种语法结构:一种是“新”作为副词修饰动词“闻”;一种是“新”作为形容词修饰名词“闻”。“新闻”既有“新近听说、了解”之意,在句子中作状语和谓语中心词,又有“新鲜事”“新的知识、见闻”之意,以名词或名词词组在句中作宾语或主语。动词结构如: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⑤(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新闻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⑥(韩愈《木芙蓉》)
湖南谯国尽英髦,心事相期节义高。解下佩刀无所惜,新闻天子付三刀。⑦(姚合《裴大夫见过》)
以上引文为中晚唐的资料。在这些诗句中,“新闻”二字无一例外地都为“新”+“闻”+宾语的结构。这样的搭配在古汉语中很多,本文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考究的是名词“新闻”在古代汉语中是如何形成与使用的。
现代汉语的“新闻”是一个复合名词,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新近发生的、新鲜的事实;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专指“消息”这种新闻体裁。这三个词义,第一个是“新闻”的基本义,后两个是引申义。现代汉语中“新闻”一词的基本义,是从古代“新闻”的基本义直接发展而来的。
“新闻”作为复合词,最早由名词词组演化而来。它和“旧闻”的构词法相同,是一个偏正关系的词组,意为“新近了解的事情”。唐代李咸用⑧《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已明确地将“新闻”作为名词结构使用:
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生民有恨将谁诉,花木无情只自红。莫把少年愁过日,一尊须对夕阳空。⑨
该诗是李咸用在某年的春天与五年未见的老乡刘松重逢后写作的。“新闻多说战争功”一句,真实地纪录了唐末到五代时期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社会情形。李咸用还有一首《冬夕喜友生至》,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天涯行欲遍,此夜故人情。乡国别来久,干戈还未平。灯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
在这里,李咸用使用了另外一个名词结构“新闻见”。“新闻见”和“新闻”意思基本相同,都是指“新近了解的事情”。无论“新闻”还是“新闻见”,其意义并非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或事实的报道,而是指个人从他人或社会传闻中获得的新近的社会信息。受诗歌格律的限制,或以二字“新闻”入诗,或以三字“新闻见”入诗,具有随机性。因此,这里的“新闻”还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词组,尚未凝固为复合名词。除李咸用在他的诗里两度使用这种搭配外,同时代的尉迟枢又有专书《南楚新闻》,五代和宋初编撰的旧、新《唐书》载孙处玄曾经“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⑩这些资料都说明,“新闻”二字的搭配使用,在唐末已经渐趋固定。虽然还不能确定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名词,但“新闻”包含的意义已与现代“新闻”一词基本相同,这是“新闻”词义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变化。
北宋中期,“新闻”已基本凝固为一个名词,其基本义就是“新鲜的见闻与知识”。宋英宗、神宗时期的彭汝砺诗曰:“诗多老格知难继,《易》外新闻念未传。”(11)(《某在合肥,尝梦同子直在横川旧游,递中有诗往还,子直见招,因用前韵来寄》)其中“新闻”与“老格”对言,为名词性质。苏轼有诗“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12)(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新闻”又与“旧学”对称,也是名词性质。黄庭坚诗“学宫尸廪入,奉养阙丰腆。学徒日新闻,陋孤犹旧典”(13)(《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新闻”与“旧典”对列,亦为名词性质。从这三个例子来看,“新闻”已经比较频繁地被当时的主流文人使用。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看,此三处的“新闻”应为新闻的基本义,泛指新鲜的见闻与知识。但从社会语境来看,又有特指。彭汝砺、苏轼、黄庭坚都是北宋党争中的“旧党”人物,都曾比较激烈地反对过王安石的“新学”,更反对将这种学术见解用国家科举考试的途径推行。彭汝砺曾言新的取试方法,搞得“士民皆怨”。而苏轼这两句诗是新党重新得势后,自己被贬到岭南后写的。因此,彭、苏、黄诗句中三处使用“新闻”,应该是专指王安石的“新学”,或者指士子们为了科举考试成功,钻研王氏经学的新风气。
由此可见,北宋中后期的“新闻”一词,一方面继承了南朝以来的词义,将“新闻”这一名词词组凝固化为双音节词;另一方面,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特定的词义。这种“所指”的固定化,是“新闻”凝固为名词的重要证据。
宋室南渡以后,新、旧学的纷争逐渐缓和。范成大诗《枕上二绝效杨廷秀》:“枕前百念(14)忽纷然,旧学新闻总现前。现到天明无可现,依前还我日高眠。”(15)其中“旧学新闻”并举,显然是泛指旧学问、新知识,不再特指。汪藻诗句“泮宫夫子能敦约,共采新闻广旧书”,(16)对融合新思想、新见闻与“旧书”的做法,颇为称道,也已脱离了“新学”“旧学”争论的语境。“新闻”表达这一类意义的诗句还很多,兹不赘引。故南宋以后,“新闻”作为名词,已经完全固定下来,其词义也完全稳定下来。它特指“王氏新学”的功能逐渐隐退,逐渐向它的基本义“新鲜见闻”回归。而“新鲜见闻”一方面仍指新的学术见解、读书心得等,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能指范围,几乎与现代用法完全一致了。例如李光诗《黎人二首》句:“异境尽凭诗写去,郡僚争喜得新闻”,(17)这里的“新闻”,不指亲眼看到的“异境”,而指通过“诗歌”这一载体传播回来对“异境”的描绘。群僚之“喜”,不仅在“事实”,也在“报道”。
同时,南宋语言中的“新闻”一词,还包含着“重要”“即时”等价值要素。如南宋主战派文人张元干的诗《冬夜书怀呈富枢密》:“耳聋无用问新闻,矫首何妨目作昏。痴绝已甘投老境,背驰宁受乞怜恩。难陪年少从渠薄,赖得春回为我温。京洛交游频检校,渡江今有几人存。”(18)这里的“新闻”,指宋金对峙的新形势和国家收复中原的新进展。而陈著《与史猷父节推》的书信中说:“尔来有何新闻,皆望密报。”从作者的语气和全文的语境来看,陈希望在自己隐居期间仍能获得朝廷的重要消息,他说“恐日迫西山,莫见遇用之日耳。”(19)此处的“新闻”需要“密报”,当指中央重要的人事任免消息等内容,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南宋时期,朝廷的新闻传播体系日渐成熟,民间的小报也层出不穷,这是“新闻”词性、词义固定下来的社会条件。《朝野类要》中说的:“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新鲜事”、“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成为“新闻”一词的基本词义。南宋末年董嗣杲的诗“僻处绝无佳客过,酒边安得有新闻”(《富池镇上感怀》),(20)方回诗“为报包山旧乔木,欲来系马说新闻”(21)(《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中,“新闻”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已经与现代汉语无甚差别。而元代谢应芳诗《和许君善郊居(七)》“朝野新闻总阙如,经锄甘分老迂疏”(22)中“新闻”的词义与用法,已经完全与现代一致了。
“新闻”不是“回归词”
由以上分析和图表可以看出,从南朝开始,我国就开始使用“新闻”这个语言单位了。古代的“新闻”一词由语素、词组到名词的发展过程,是非常清晰的。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中文近代报刊中也经常使用“新闻”一词。现代汉语中“新闻”的词义,是古汉语“新闻”一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是汉语自然发展的结果,与他国语言没有太多关联,更不是所谓的“回归词”。(23)
注释:
①这篇文章的作者为朱昭之。朱昭之为南朝宋人,曾官常侍。《弘明集》是南朝梁时释僧佑所编。僧佑姓俞氏,彭城下邳人,初出家于扬都建初寺,武帝时居钟山定林寺。《弘明集》所辑皆东汉以下至于梁代阐明佛法之文,其学主于戒律,其说主于因果,其大旨则主于抑周孔、排黄老,而独申释氏之法。朱昭之此文主旨亦不外乎此种观点,是他和顾道士的往来辩论书信和辩论文章。
②僧佑《弘明集》(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59页。
③关于“所”的词性,这里使用王力先生的观点,认定为指示代词。
④本段引文,依次见《礼记·大学》、《孟子·滕文公上》、《论语·颜渊》、《史记·魏公子列传》、《诗经·大雅·卷阿》、《庄子·秋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报任安书》、《史记·高祖侯功臣表》各篇。
⑤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34页。
⑥韩愈、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42页。
⑦姚合《姚少监诗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60页。
⑧李咸用是唐末到五代时的一个小诗人。《唐才子传》评李咸用的诗“气卑格下”,加上生前功名不就,仅曾被辟为推官,因而他的诗集《披沙集》也不为人所知。他的八世孙、宋代的李兼曾做过台州知府。李兼将其家藏本《披沙集》请杨万里作序印行,李咸用才开始为后人所知。(李咸用的生活年代据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
⑨曾寅《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年,第7408页。下《冬夕喜友生至》诗同书,第7396页。
⑩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3页。
(11)彭汝砺《鄱阳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5-246页。
(12)苏轼《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129页。
(13)黄庭坚《山谷诗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第37页。
(14)“念”字原作“忍”,据它本改。
(15)范成大《石湖诗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176页。
(16)汪藻《浮溪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276页。
(17)李光《庄简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01页。
(18)张元干《芦川归来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05页。
(19)陈著《本堂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96页。
(20)董嗣杲《庐山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02页。
(21)方回《桐江续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36页。
(22)谢应芳《龟巢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6页。
(23)牛角《古代“新闻”辨义》,《杭州大学学报》,28卷第4期,1998年,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