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在逐步加速。由于传统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弊端逐渐显露,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智能建筑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智能建筑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本文中,主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智能建筑;技术应用
1、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例如,生活环境的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只要有房可以住就可以了,到现在大家更多的注重房子的安全舒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建筑舒适度、安全性及便利性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原理
在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一共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收集和存储实时数据;第二,控制和管理相应的系统;第三,完成控制命令。首先,将建筑物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搜集到计算机中,运用控制软件对建筑物的各种功能进行24小时的在线观察。再根据建筑物的各种使用方式,编制出对应的指令程序;然后,将证书的芯片、声音和光学信息使用不同的传感器搜集到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中,同时还要配合具体的操作指令完成自动化服务。
3、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管理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各种建筑功能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准确性,及时性,方便性和公平性等众多优点。与其他建筑的维护成本、劳动力方面相比,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3.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3.1.1TN-S装置系统及TN-C-S装置系统
TN-S装置系统主要适用于低压配电设备,要将零线和地线分开,三相四线线路中的三条防火线连接指示建筑物相应功能设施的电力电气设备。中性线和地线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处彼此连接。当电气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时,地线不充电,中性线充电,电位可靠。
TN-C-S电气自动化系统由TN-C电气自动化系统和TN-S电气自动化系统两部分构成。不同的接地系统,分界点是中性线和保护地线相交的连接处。当从外部引入所需电源使用电流时,智能建筑电气化自动装置选择TN-C-S设备系统,具有显著的安全优势。
3.1.2注重使用接地保护装置
要想促成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控制,首先考虑的是要以多种人工智能电气服务系统为基础。所以,在工程安装过程中,应该重视各种电器的接地保护。虽然在使用后会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但还是可能受到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的漏电等现象。因此,要保证电气金属外壳的可以正常接地是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最基本的条件。
3.1.3直流和转换器工作接地
在智能建筑中有一些对电源存在特殊需求的设备,不然将无法进行操作。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例子。像学校里里面上课用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等,都是需要稳定精确的电流才可以进行云数据传输和能量转换的。
3.1.4防雷装置的接地
建筑物基本上是通过众多相关联的电气设备一起操作才能发挥其某些特定的功能,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能受到任何信号的干扰,否则将会造成生命危险,极易引发自然灾害,例如,雷电损毁之后,将会通过电线破坏建筑物周围的各种电器设施,严重的还会引起爆炸。因此,为了防止和减少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要实现防雷设施的有效接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智能建筑一般都使用联合接地保护。例如,要对学校机房进行维修,首先要从机房中取出一定面积的铜线电缆,由底部连接到外部,同时还要连接对应的接地保护装置。然而,在安装完成后,却发现电脑无法正常工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是接地技术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吗?建筑物特点是不同的,电脑的接地保护既不是使用直流工作地,也不是可变电流工作地,更不是防静电接地。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操作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特定的线路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
3.3建筑工程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前端监控,传输设备和后端控制显示三部分。近年来,它不断发展,到如今,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建筑物中的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力监控的。像我们生活中,当某施工项目出现故障后,监控系统是可以自主获取相应的参数,并及时将其参数发送到计算机上,最后,与给定参数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已发生故障并发出警报信号。
4、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应用价值
4.1智能建筑在电气设备监控上的应用。
选用高效和节能型的设备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就是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判断,在这一阶段就需要运用到电气监控设备,通过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的把控,来确保能耗始终保持在最低的范畴,确保建筑整体的能耗最低。
4.2智能设备网络化
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是智能化的重要表现。在网络化建设中需要围绕着弱电系统工程来进行开展,其中包括通讯网络系统、无线电视、内部无线通讯、火灾自动报警、公共安全防范、结构化布线等。通过将电气系统进行智能化搭建来推动我国的建筑标准化和安全化发展,同时,让建筑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突破。
4.3智能化照明系统建设
建筑照明在建筑能耗中占有着不少的比重,通过智能化照明系统的搭建,实现照明控制的全自动化,使得建筑内照明能够根据周边的环境变化而自主进行变化,让照明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和工作照明要求,确保光线的强度能够适应环境的发展,同时确保建筑照明的节能化建设。另外在智能化照明系统的建设下,有效的减少了人员的维护成本和要求,实现对人为照明能源浪费的杜绝和人工成本的控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中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建筑中运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保护建筑的各个子系统,以此来确保系统运行。因此,我们只有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促进智能建筑更好的发展。随着各种电气设备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会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而且也会对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瑞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5(3):15~16.
[2]曾光,刘立美.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6(10):174.
[3]周世超.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151.
[4]嘉春乔.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6(4):144~145.
[5]孔维臣.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探究[J].科技资讯,2015(15):47.
[6]宋苏婉.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控制,2015(05):212.
论文作者:沈奕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