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济特区何去何从--关于进一步放开海南的调查与思考_经济论文

海南经济特区何去何从--关于进一步放开海南的调查与思考_经济论文

——海南经济特区何处去——关于进一步放开放活海南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经济特区论文,关于进一步论文,何处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海南超常规发展的奥秘在开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全省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43.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0.25万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24.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其中黎族114万人。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胞200多万人。海南省辖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和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

建省办特区以前,海南是华南沿海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粮食不能自给,百分之二十的粮食要靠岛外调运;工业十分落后,百分之八十的日用工业品从岛外供给;615万人口中,六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城市破旧,通讯不畅,电力严重不足。建省办特区10年来,海南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办特区以来,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182亿元,其中用于水利、电力、交通、邮电、通信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215.5亿元。目前,全省公路交通已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海上交通形成“四方七港”的辐射格局,远洋航运已直达东南亚及欧洲各大港口,国内可达沿海任何一个港口。航空形成南北两大航空体系,海口机场流量列全国第8位。电网覆盖全省,电力装机容量比建省前增加了4倍,成了我国少有的电力富余省份之一。数字微波、光纤、卫星通信等已建成使用,海口市电话普及率超过每百人59部,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海南已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

(二)国民经济实力增强

海南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来,经济飞速发展,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18亿,平均递增率达到12.6%。1987年海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39元,低于当年全国人均水平;1992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人均5816元,年均递增10.7%。地方财政收入由1987年的2.9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31.5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2.4倍,年均递增29.6%;全省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1987年的49元增加到1997年的439元,增长10.2倍,年均递增27.4%以上。

(三)热带高效农业持续高速发展

粮食生产上了一个大台阶,总产量由1987年的133.5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219.7万吨,10年间有6年产量超过历史水平,瓜果产量连续10年刷新历史记录。瓜菜、水果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21.5%上升到1997年的45.2%。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以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热带高效农业已成为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旅游业空前大发展

国家、集体、个体、外商等多个投资主体一齐上,独资、合资、联营、合作、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全社会共办“大旅游”,旅游业成了海南发展最快的产业。全省旅游定点饭店已评定星级的有40家。1987年,海南接待游客74万人次,1997年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790万人次,其中定点饭店接待游客过夜人数544.20万人次,比1987年增长6.25倍,年均递增21.9%。境外旅游者41.28万人次,比1987年的17.31万人次增长1.38倍,年均递增9.1%;国内游客502.92万人次,比1987年的57.77万人次增长7.7倍,年均递增24.2%。1997年旅游收入61.67亿元,其中境外旅游收入1亿美元,年均递增24.1%。海南岛的热带滨海风光和冬季温暖宜人的气候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独具魅力。

(五)工业结构得到调整

在改造、提高制糖、食品、矿产、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汽车、摩托车、石化、卷烟、医药、轧钢等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建成投产,一批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提高。据统计,从1988年至1997年10年间,海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78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倍,工业增加值由1987年的7.69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51.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8倍,年均递增144%。10年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年均增长10%,产品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0.4%。

(六)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城市综合能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建省办经济特区10年,是海南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海南的巨大发展,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建设海南经济特区思想的伟大正确性,雄辩地证明海南是一个能够超常规发展的宝岛。海南超常规发展的奥秘在开放。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不断扩大开放,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成效显著,1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75.47亿美元。全省内联企业近万家,吸引国内企业投资300多亿元人民币。三次在境外发债成功,融资达3.38亿美元。海南过去的贫穷落后主要是长期以来实行闭关守岛政策,自然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只要坚定不移地让海南走开放之路,海南就能继续高速腾飞,成为南中国海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海南蕴含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首先是资源上的巨大发展潜力

我国沿海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基本是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而唯独海南的优势突出。这些优势主要是:

海洋优势。海南管理的海域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公顷,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海域油气资源储量丰富,石油储量在700-8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33万亿立方米。

热作资源。热带与亚热带面积是中国的稀缺资源,中国只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热带与亚热带国土,海南占28%;中国的热带与亚热经济作物、农作物的品种60%~70%集中在海南,产量占50%,热带品种全部集中在海南,海南的光热资源是全国最丰富的。

旅游资源。海南岛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当完好,海南的海滩、温泉、森林、瀑布非常多,海南是我国唯一能够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热带海岛。

矿产资源。海南有我国唯一的富铁矿,年产矿石400万吨,含铁率高达50%以上;有大量的优质石英砂、花岗石、锆、钛等等。

这些资源有的早已开发利用(例如铁矿),有的正在开发利用(例如旅游资源),但总体说来,海南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特别是热作、油气和其他海洋资源,而这正是海南的巨大潜力所在。

第二是区位上的巨大发展潜力

海南地处西太平洋环岛链的中段,傍邻香港,遥望台湾,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具有良好的港湾资源;背靠大西南,处于大西南出海口的位置,在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亚,面向世界的格局中处于有利位置。

特别是,海南作为一个海岛型省份,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样的区位,更利于它进行更大步伐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试验。

第三是海南这10年创造出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这主要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基础设施优势。海南的公路、港口、机场、电厂、通讯、供水、旅游等设施的巨大发展变化,令我们刮目相看,赞叹不已。海南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硬件条件。但现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中的一些设施利用不足,有的甚至严重闲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南10年来围绕开放,深化改革,创造出许多适应对外开放要求、在国内独树一帜的新体制和新的管理办法。例如“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体制、用人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路规费管理制度、税收征管制度等。

三、海南目前面临的困难

如前所述,海南10年成就辉煌,海南发展潜力巨大,但近几年来,海南发展速度明显下落,海南对海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一大批投资者,撤离海南,灰心丧气,市场萧条人气不旺,半拉子工程随处可见。这固然有投资者主观上的原因,但特区不“特”无疑是主要原因。

1、政策优势频频减弱

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收外部资金特别是境外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为了能使海南特区大规模地招商引资,国家赋予海南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包括以减税让利为内容的优惠政策。例如,大减大免的进口关税政策,低税率且有各类减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还有自借自还的海外融资政策等。这些政策连同国家对海南特区采取的其他特殊措施,使海南特区产生了吸引投资的巨大魅力,海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潮水般地涌向海南,铸就了海南特区超常规发展的现代奇迹。

然而,最近几年,海南特区原先所拥有的政策优势大大减弱了。政策优势是循着两种方式逐步减弱的:

第一种方式,优惠政策逐步在内地推行和普及而使海南政策优势相对减弱

继1988年海南岛办全国最大的特区之后,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经济开发区虽然不叫特区,但享有特区的同等政策,并在有些方面比特区还“特”。1992年3-6月,开放沿边13个城市(镇),7月开放长江沿岸5个城市,8月开放内地11个省会城市。在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地区,经国家批准,还兴办了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5个保税区,11个国家旅游渡假区。此外,在1992年至1993年的全国性“开发区热”中,各地还自办了2000多个开发区,虽然后经整顿停办了一批,但数目仍然不少。所有这些开放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采用了特区政策,特别是以减税让利为内容的优惠政策。特区优惠政策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使特区不再是享有优惠政策的唯一地区。

第二种方式,优惠政策的某些部分被国家逐步取消而使优势绝对减弱

首先是国家赋予海南的以“自借自还”为原则的海外融资政策,出口商品所需要的配额、许可证由国家切块下达并委托特区发证的出口政策,在海南从来没有落实过。接着特区对外贸公司的审批权和企业投资所需部分物资的进口审批权被停止执行。1994年,原规定在批准额度内特区企业可自行进口的商品,如粮食、化肥、成品油等,恢复向国家申报进口配额并实行专营。同时,信贷计划切块管理、多存多贷的金融政策停止执行。从1995年1月1日起,取消特区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等20种商品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减免政策;外币免税商品停止进口免税商品。从1995年5月1日起,取消房地产项目进口建筑装饰材料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减免政策。12月国务院发出34号文件,对特区进口各类物资实行额度管理,逐步递减,额度外一律照章纳税,到2000年,特区进口物资的关税减免政策将基本取消。

此外,1994年国家统一推行的财税体制改革,使特区和内地一样,征收税率较高的增值税,冲淡了低税率的所得税的优惠作用。统一的金融体制改革,取消了特区的外汇留存制,特区同内地一样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银行售汇制,取消外汇调剂市场;至此,特区金融优惠政策基本上也没有了。

2、体制优势大大减弱

为适应开放的需要,海南一开始就与国际经济运行的主导体制接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较之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使企业享有充分的经济自主权。撇开市场经济的活力优势不谈,仅仅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件事本身,就对海内外投资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吸引力:外国投资者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是他们所采用的、熟悉的和习惯的经济体制而对特区怀有认同感,对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态度怀有好感;国内企业由于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冲动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显身手的欲望而对特区普遍向往。因此,市场经济体制成了海南吸引投资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和政策优势、开放优势相结合,构成了海南大规模吸引投资的力量源泉。

随着改革在我国的普遍展开,市场经济不再是特区特有的体制。起初是市场机制被各地逐步运用于经济生活,尤其是那些先后被辟为开放城市、开放区的区域,市场机制得到更多的运用。因此,在特区政策优势减弱的同时,特区体制优势也同时开始减弱了。特别是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使全国普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进入操作过程,原先使特区富于魅力的体制,至少在名称上已没有什么明显优势了。

我国普遍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各地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向传统的计划体制宣战,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在改革过程中,内地充分展示出各自的“后发优势”,憋了多年的改革热情和改革智慧似乎找到了迸发的机会,创造出许许多多惊人的改革之举,以致于我国许多改革,例如产权制度、医疗制度、企业运行机制、干部选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在较大胆、较彻底、较科学、较有效方面,不是出现于特区,而是频频发生在内地。所有这些改革,大大加快了内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提高了各种体制对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从而缩小了海南与内地在体制上的距离,使海南对内地的体制优势不断减弱。

3、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1993年下半年,国家为解决前一时期我国经济过热、发展过快、通货膨胀、金融秩序混乱等严重问题,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宏观经济调控。这次实行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全国发展大局的客观需要,但对靠引进外部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海南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影响。宏观调控是在海南投资热空前高涨、开发建设热火朝天的情况下突然开始的。宏观调控首先从紧缩银根、强行回抽资金、整顿金融秩序开始。限期收回贷款和拆借资金的强硬命令,使海南房地产开发如同釜底抽薪,纷纷停工下马,房产地皮炒卖嘎然而止,房地产市场骤然凝固,大批业主、炒家将大批资金套在地皮房产上动弹不得。企业起初还能应付、支撑,但随着宏观调控持续进行,渐渐力不能支,关门歇业、破产倒闭、撤离转移,不计其数,能够正常运转且能赚钱者,为数比例很小。必然的,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业急剧萧条萎缩,金融业危机四伏,甚至出现过全行业亏损。海南经济突然间从高峰跌入了低谷。

尽管有以上这些困难,海南人民和中外投资者正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实施第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既不在海南特区创办者和建设者们既定的深思熟虑的构想之列,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偶发灵感,而是海南在优势旁落、困难丛生的困境中经过长时间的疑惑、彷徨之后悟出的再创辉煌的新的出路。

四、放开放活海南的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鉴于海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巨大发展潜力,海南应当得到更快发展。海南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缓慢发展态势,那么:第一,势必造成10年投资的巨大浪费,十分可惜;海南是以它的高目标发展感召投资者的,也是以它的高目标发展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二,势必使内地在海南的巨额投资迟迟难以“解套”;这些巨额投资绝大部分是国有资产;要盘活国有资产,就需要重新使海南“热”起来。让海南重新“热”起来的办法,就是对它应当网开一面,特殊对待,使之成为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局上负有特殊使命的特区,使它免受国内政策调整和经济调控“一刀切”的影响,并赋予它比其他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政策,进一步开放海南,放活海南,真正让海南特区像它创办之初向世界宣布的那样“比特区更‘特’”。

1、指导思想上要加快海南发展,让海南赶上和超过台湾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与台湾岛相差无几。尽管10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南的经济与台湾的差距仍然很大。1997年海南人均GDP只有5853元,而台湾的人均国民生产毛额已达到13000美元。在经济总量上海南的差距就更大了。早在海南办特区之前,中央就把海南的开发与台湾的回归联系了起来。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1983年4月批转的《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就明确指出了加快海南开发建设对于促进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意义。1987年正值海南特区筹建之时,小平同志向南斯拉夫朋友介绍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许多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9页)小平同志在这里特地提到台湾,绝不是偶然的。海南建省办特区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南调研组明确把海南的发展目标瞄准台湾,他们撰写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海南和台湾是我国两大海岛,面积相近,气候相似,自然条件大致相同。建国以来海南的经济和文化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与台湾相比,差距十分悬殊。社会主义的海南为什么落后于条件相仿的台湾?海南能不能赶上实行资本主义的台湾?《报告》肯定地回答:“深圳等特区迅速发展的成绩证明,只要政策对头,扎扎实实地埋头工作,加快海南的发展,逐步缩小和台湾的差距,并最终赶上台湾,是完全可能的。”基于上述认识,《报告》把达到台湾80年代初的水平作为海南特区头20年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

随着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就剩下台湾问题了。海南和台湾都是海岛,相似的地方很多,因此,两岛容易成为人们比较的对象。尽管海南的落后和台湾的发达都有其客观的、历史的原因,但如果海南长期不能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乃至消除与台湾的差距,很容易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也很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对社会主义说三道四。反之,如果在我国全面迈向中等发达国家(地区)行列的进程中,海南率先成为与台湾比肩而立的中等发达地区,这对于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尽管海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它在我国的发展全局上可以获得多种功能定位,但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处着眼,应当把促进台湾回归,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它的基本功能定位。

2、让海南实行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特殊政策

早在1983年,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特区后就向中央负责同志提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时隔6年,1989年小平同志对中央负责同志旧话重提:“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通篇都贯穿着“不是收,而是放”的指导思想。

是放而不是收,首先要求我们按照特区的本质特征,按照世界经济特区的通行做法,给特区以充分的特殊政策,让特区“特”到位,让特区真正成为特区。海南和我国其他几个经济特区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在政策上没有“特”到位,特区要求的政策支持没有给足。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特区政策并未超过世界各国特区政策的优惠程度,因此不必急于进行收缩性调整,而应进一步放开,逐步让特区实行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特殊政策,依照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使特区“升级换代”。小平同志1984年在谈到厦门特区的开放时曾明确指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只要资金可以自由出入,外商就会来投资。我看这不会失败,肯定益处很大”。小平同志的这一指示,堪称远见卓识,为特区“是放而不是收”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循着这一方向谋划海南的开放和发展问题。

实行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意味着要大减大免关税。对投资者进口生产资料、交通工具、办公用品和部分生活资料,出口产品,实行关税减免政策,是世界经济特区的普遍措施。我国特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行这一政策,但这一政策曾引起一定范围的议论,议论的理由之一,就是投资者和特区占了太多的便宜,国家受到了太多的损失,因此,要求逐步取消特区的关税减免政策。

实际上,特区关税减免政策有利于投资者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有利于特区引进资金和技术,但并未给国家造成损失。问题在于如何算帐。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以原先是不毛之地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和外国投资者为例。洋浦在辟为开发区之前,遍地沙子、乱石岗和仙人掌,长期以来给当地居民没有带来多少快乐和幸福,有的倒是辛酸和困苦。这里很少发生进出口业务,因此,国家从这里也得不到什么关税收入。洋浦被辟为经济开发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关税减免政策以后,大批海外投资者已经或将要被感召和吸引,他们从海外筹集资金,从国际市场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建筑材料等,到洋浦从事开发建设。若干年后,农村变成了城市,荒凉变成了繁荣,洋浦成了一座拥有40万人口、30平方公里面积的现代化外向型海滨城市。这到底使国家受损呢,还是使国家得益呢?答案显然是得益。这种创办特区、减免关税的高度开放性措施,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圈出一块地方,让外国投资者来给我们搞建设,我们不花多少代价,就是出几项特殊政策而已。这是一件多么合算的事情。小平同志力主在内地造几个“香港”,正是精明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既然办了特区,就要舍得减免关税。像现在这样把关税减免政策调整为照单征税,的确可以使国家增加关税收入,但那是减弱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为代价的。至于减免关税而引发的其他问题,如向内地倒卖免税进口物资等,是可以通过管好“二线”来解决的。

3、对海南经济特区充分放权

海南特区建设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经济工作的特殊事业,海南特区开放与其他地区的对外开放工作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国家有关部委如用常规管理思路和审批方式来处理海南特区事务,很不容易与海南特区开放实践的客观要求合拍,这就难怪一些已经颁布了的特区政策往往难以真正落实,特区运作起来十分吃力,使有些政策名存实亡。解决这个难题的最有效办法是给海南特区充分放权,加大海南特区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使海南特区在不涉及国家宏观经济大局的一切问题上能自主决策、自主审批、自主处理,尽可能减少海南需要向国家有关部委申报批准的事项。适当调整国家有关部委与海南特区的垂直关系。

在扩大海南自主权时,特别要扩大改革试验权,即:“中国将要实行的、符合国情的国际惯例,在海南先试验;中国复关需要调整的政策,在海南先试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改革的难点和集点,在海南先突破”。应当允许海南根据自身对外开放和开发建设的实际需要,不受国内现行体制和做法的限制,参照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大胆改革创新,使海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当然,这种改革,只有在特区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垂直管理关系被弱化之后才有可能。

4、放开放活海南需要走出认识误区

一谈到开放海南,放活海南,可能就有人视之为不合时宜。在有些人看来,特区政策今后只有“收”的理由,哪有“放”的道理。殊不知在特区问题上,不少同志陷入了一系列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原则要求逐步收回特区的优惠政策。实际上,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原则与创办政策“飞地”以让其完成特殊使命的做法可以并行不悖。世界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几乎都设有特区。例如,美国开办的各类经济特区就有100多个。创办经济特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误区之二:国民待遇原则不允许对外资实行优惠政策。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国际文件禁止使用优惠政策。国民待遇是有限制的。连经济发达的美国和德国也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到他们所希望的地方投资,迫切需要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这样做,更是合理的事。

误区之三:要缩小东西部差距就不能让特区再“特”。实际上,特区的发展能够带动、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区经济发达了,国家才能有更强的实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尽管暂时还不能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要同步富裕;追求同步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让一部分地区先富,以先富带动后富,帮助后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

这些误区,常常产生作茧自缚的效果,这种效果,在国家有关决策部门,表现为没有理由和勇气保持特区的优惠政策;在特区,表现为不再理直气壮地敲特区锣鼓,要特区政策。因此,要进一步开放海南、放活海南,就要首先走出这些误区,给海南特区更加特殊的体制和政策。只有这样,海南特区才能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早已赋予它的“促进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

标签:;  ;  ;  ;  ;  ;  ;  

海南经济特区何去何从--关于进一步放开海南的调查与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