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楼供水的主要形式就是二次供水。本文对多个地区、多个不同类型建筑的二次供水形式、范围、设备检修维护、用户使用情况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二次供水系统;二次供水形式;高层建筑
引言
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建筑楼层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高层楼房居民的用水,越来越依赖于采用二次供水的方法来得到保障。现如今,大多数城市中的二次供水都存在水质和水压不达标的问题。采取何种方式减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以及对于二次供水的管理规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高层建筑采用的二次供水形式
1.1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
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节能效果好,没有水质的二次污染,是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发展与延伸。该种形式在调查样本里也有使用,直接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经过加压泵加压后供用户使用,其控制方式是根据加压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的压力变化对水泵进行变频控制。
1.2生活储水水箱加变频给水加压设备供水
生活储水水箱加变频给水加压设备供水形式,在调查建筑中较多地使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是在利用压力或流量传感器采集数据,由变频器控制电机不断改变水泵转速,从而不断改变水泵的流量来适应用户用水量需求的装置。变频器把水泵多余功率节约下来,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由于变频器造价较高,可采用1台变频器通过微机控制多台水泵进行变频调速供水。水箱根据生活用水调节量和安全储水量等因素确定,当资料不足时可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20%~25%确定,水泵流量按服务范围内的秒流量确定,扬程按最不利点水压经过计算确定。水泵根据出水管上设定的压力进行运行控制。
2二次供水优点分析
二次供水具有一定优点,主要能够解决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高层建筑用水困难的现象。由于一次供水的压力有限,因此在供水过程中,无法向高层建筑进行供水,为解决这种现象,改善用水困难的现象,就建立了高层储水设备,进行二次供水,在一次供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压力,将水运送到高层的储水设备中,保证高层用水。现阶段二次供水是解决高层用水问题的唯一方法,因此具有可操作性,对高层建筑的用户来说,二次供水具有较大优势。
2.2缺点分析
首先二次供水是通过增压的方式将水储存在固定的储水容器中,这就会导致水源产生污染问题,并且在储水设备中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人们饮用之后容易产生疾病,危害健康。其次二次供水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在供水过程中,会采用增压的方式将水通过管道运输至储水设备中,在零压力的基础上实现增压,在用水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就会造成动力也在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源浪费。最后由于传统的供水设备主要是在高层的楼顶,建设一定储水设备与水泵设置,由于在建造过程中的水箱设置过低,就会导致需要采取在管道中增压的方式实现供水,并且管道在长期使用中会滋生大量细菌,供水过程中水源会遭到污染,影响用水安全。
3二次供水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
3.1管理体制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符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新型的住宅小区随之增多,与之相配套的物业公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供水的管理模式日趋多样化,这对二次供水方面的管理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因为效益较低,而缺少足够的资金,就忽视对二次供水方面的管理。一些新建小区的开发商通常都会把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移交给物业部门,使得供水设施的定期清理和维护工作很难得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绝大多数二次供水工作人员都不是专职人员,而且流动性也非常大,这使得相关的培训工作以及责任制度很难落实到位。
3.2设施设计和建设不达标。
①水箱或者水池的位置不符合要求。在很多二次供水中建设的水箱或者水池,会紧挨污水管道或者是粪池等,不能达到水质卫生标准。部分生活用水的水箱或者水池会设置在厕所和浴室等下方,这种设置使得二次供水水质面临严重安全问题;②部分水箱或者水池的存水容量太大。在此情况下,水箱或者水池中的水存放时间过长,余氯衰减过度,导致微生物繁殖,对水质产生严重威胁;③水箱或者水池所应用的内壁材料不达标。当该问题存在的时候,必定会对水质造成污染;④水箱或者水池的设计有明显问题。工作人员没有在水箱或者水池上面的通气孔和入孔处设置防护网,使得大量微生物可以进入水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不符合要求,导致死水区的形成;处于水位比较高的水箱或者水池没有做防止回流的措施;⑤没有设置防回流措施。比如说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用水中进行补水的时候,其最低点和溢流水面空间过小;⑥管道布置不符合要求。生活用水管道和污染区过近等。
4改善二次供水过程中问题的具体策略
4.1规范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到设计的规范性,还应当结合城市的基本供水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到用水量的要求,还应当考虑到不能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水池或者水箱的大小既要能够符合安全供水的标准,还不能够使得水质出现二次污染。在确定了具体的水池和水箱大小之后,如果水池较大,则要考虑采取有效办法来防止自来水发生水质恶化的问题。
4.2开展二次供水管理方式的深化改革
当下,二次供水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四种,包括市场管理模式、物业与供水公司共同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与专业化管理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及一门式管理模式。通过对四种管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四者都有其优点和劣势,相对来说,第三种管理模式的劣势是较小的,对二次降水成本的降低较为有利。
4.3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当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章程,进一步强化二次供水设施的监督能力。要定期抽查水质,及时发现问题,要将破损陈旧或者可有可无的水箱或水池等及时拆除,从而减少污染源。对于新安装、改建或者扩建的水池和水箱,要严格按照新的规定与标准进行验收。对存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二次供水设施,要限令其进行整改,如果短期内不能够完成改造的,应当加强相关的卫生管理工作,并且适度增加监测的次数。同时,还要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供水知识,有效管理二次供水设施,以防出现水质二次污染的问题。
4.4对二次用水的设施在设计和建设上进行监督
首先要严格要求在二次供水中的运用管理、设备维修、安装调节及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工序,在进行二次供水建设时,有关规划和建设企业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在进行使用前,有关部门就对水质先进行检测,符合标准后再进行运用。
结语
通过对二次供水中水质安全问题和对策的探讨,从中发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对二次供水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不过,二次供水过程中所应用到的设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无法为水质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要全面解决此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主要包括在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对相关管理方式进行深化改革等。
参考文献:
[1]曾瑜.城市二次供水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研究[J].城镇供水,2013(5):10.
[2]魏广艳,王佳鑫,孙静克,等.城市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02):202-203.
[3]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与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J].建设科技,2017(20):19~24.
论文作者:黄伟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水箱论文; 水质论文; 水池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用水论文; 设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