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宗教的时尚:解读中国青年宗教热的时尚解决方案_佛教戒律论文

青年宗教的时尚:解读中国青年宗教热的时尚解决方案_佛教戒律论文

青年宗教时尚:我国青年宗教热的时尚化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宗教论文,青年论文,时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辨析青年宗教热:宗教信仰热抑或宗教时尚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出现了大范围的青年宗教热,“到本世纪初我国青年教徒已达3000万—4000万,约占所有宗教信徒的三分之一”[1]。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个庞大的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或追随者群体,如基督教大量存在的青年望教者或慕道者,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佛教文化爱好者等,这一群体在数量上超过青年教徒,两者共同构成了青年宗教热的主体。由此,青年宗教热可大致区分为宗教信仰热与宗教时尚文化热。青年宗教时尚是指在一段时期内,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宗教文化崇尚现象。显然,不断增加的青年信徒推动了宗教信仰热,而更多的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则成了宗教时尚的弄潮儿。宗教时尚青年主要指年龄处于16岁—35岁热衷于各种宗教时尚的青年人,年龄下限(16岁)是法定具有劳动权利起始年龄,上限(35岁)为国际通用的青年向中年过渡的年龄线。到目前为止,学界实际上较多地采用“宗教信仰”视角笼统地来解读如上两种内涵迥异的青年宗教热,自觉不自觉地偏向“作为信仰的宗教热”的思维定势,因而在解释“作为时尚的宗教热”现象时顿失解释力。事实上,即便采取“宗教信仰”视角的学者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某些青年宗教热与真正的宗教信仰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很好地解释青年宗教热中存在很多宗教信仰冷淡现象,不能理解同一群青年既热衷宗教文化又对宗教经典、教义、戒律等漫不经心的矛盾现象。本文尝试通过“宗教时尚”视角对我国青年宗教热展开另一番解读。

二、“冷与热”:青年对宗教的两维态度

一方面,青年宗教时尚呈现为广泛的宗教节日热、旅游热、体验热、商品热、文化热、饮食热以及宗教迷信的持续升温;另一方面,在同一群人身上却又存在对宗教及教义理解肤浅化、对宗教经典的敬畏程度偏低、对教仪及戒律的遵循弱化与宗教虔诚度及宗教热情不断降低等宗教信仰冷漠现象。这种冷热皆具现象,是当前青年面对宗教时的突出表征。

1.青年宗教时尚的主要内容

(1)宗教节日热及宗教旅游热。宗教节日热是青年宗教时尚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每年的圣诞节,宗教时尚青年对教堂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趋之若鹜。一些大城市的教堂,每次圣诞节都要接待数万人之多,其中多数为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有一年的圣诞节,“北京市天主教南堂,共有39所大学的学生参加活动,中学生还未在统计之列,但参加者中真正的宗教信徒不足20%”[2]。再如,在各种佛教节日中也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的青年男女赶往寺庙烧香拜佛、求签祈福。近年来,青年宗教旅游十分普遍,这是青年出于宗教文化兴趣而考察、体验宗教及其文化内涵或观赏宗教艺术、器物、圣迹等的旅游活动。当前,宗教圣地朝圣游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青年时尚,具体包括“宗教圣地朝觐游、宗教场所历史文化参观游、宗教文化学习体验游以及宗教圣地修身养性度假游”等[3]。宗教旅游热也导致宗教场所旅游化或旅游场所宗教化现象突出,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趁机大搞宗教旅游经济。

(2)宗教体验热及宗教商品热。近年来,青年的宗教体验兴趣不断增长,成为当前一项宗教时尚。为迎合青年这种时尚需要,不少宗教机构及团体举办瑜伽、短期闭关、打佛七等宗教体验活动,参加的青年人数众多。各地举办的宗教夏令营活动十分普遍,因这类活动经常与旅游、度假相结合,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参加。宗教游览胜地大多集中了琳琅满目的宗教类商品,其中大多数为轻巧精致的宗教类饰品,很受青年们青睐。青年手上佩戴佛珠,车内悬挂佛教吉祥物,钱包内放置菩萨像、财神像等时尚现象十分流行。巨大的经济利益令很多商家动心,众多商业机构依托各种宗教品牌开发出大量宗教文化类商品,促成了宗教商品热潮。

(3)宗教文化热及宗教饮食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青年学生中“先后掀起了佛经热、易经热、禅宗热”等[4]。2012年山东某高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知识‘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占43%”[5],这一比例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对宗教文化感到好奇,因而持积极的欢迎态度,使宗教文化热具有了广泛的心理基础。宗教文化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宗教经典热。“某地印刷1000万本《圣经》很快销售一空,其中大量购买者为教外的年轻人。《圣经故事》一书也曾印发了100万册。”[6]宗教类历史文化书籍大量热销,如《古兰经故事》、《佛经故事》等屡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各大书店纷纷为宗教书籍开辟专门空间,销售宗教经典及各种宗教普及类读物。宗教绘画、音乐及影视市场日益繁荣,各类宗教网站也大受青年的欢迎。与此同时,宗教饮食热也在悄然升温。一些宗教独特的教义及戒律对饮食影响广泛;宗教文化中丰富的调心养生理论及经验,对青年群体的饮食颇具参考价值。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接受其素食护生理念,掀起素食浪潮;道家养生饮食也广受青年关注,药膳一词成为热点;独具特色的清真食品也越来越受青年欢迎。

(4)宗教迷信持续升温。宗教时尚也存在负面现象,夹杂着各种宗教迷信。调查表明,“有42%的大学生算过命;认为看手相、面相有道理的占47%;认为求签很灵或有时灵有时不灵的占65%”[7]。面相、星相、测字、占卜与求神等迷信结合现代科技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并为一些唯利是图者利用。宗教热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社会上出现了大办宗教的热潮。各种低劣的宗教文化培训班与灵修班大量出现,在青年中颇有市场,导致宗教迷信泛滥。

2.宗教时尚青年的信仰冷淡

(1)对宗教及教义的理解肤浅。真正的宗教信仰必然建立在对宗教常识的掌握及对教义的深入理解之上,而宗教时尚则一味追求浅层的愉悦。肤浅化与时尚化密切相关,宗教时尚青年一方面热衷于各种浅层的宗教文化,另一方面对宗教及其教义的理解也相当肤浅。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相关调查都得出一个相似结论:大学生群体中无论是宗教信徒还是宗教文化爱好者,其宗教知识的匮乏程度都很惊人。如有调查显示,“多数信教大学生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并不熟悉,只有3%的信教大学生‘非常熟悉’本宗教的教义、教规及典籍,16%的信教大学生竟宣称‘不了解’本宗教的教义、教规及典籍”[8]。另一项相关调查表明,当问及对宗教及教义的了解程度时,“‘非常了解’仅占1.4%,‘基本了解’占11.6%,阅读过宗教经典的还不到8%”[9]。显然,作为时尚的宗教热与作为信仰的宗教热在这点上存在很大差异。宗教时尚避开了对艰深教义的苦心参悟与身体力行,因而与真正的宗教信仰无关。

(2)对宗教经典的敬畏程度偏低。对宗教经典敬畏与否能够反映宗教信仰的程度。正因为宗教时尚与真正的宗教信仰不同,所以宗教时尚青年对宗教经典的敬畏程度普遍较低。宗教经典在各自宗教内具有毋庸置疑的神圣性,如基督教认为《圣经》是神的话语,作为基督徒应每天阅读;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及佛教的《金刚经》、《心经》等经典都要求人们不断诵读,因为这是开启智慧、达到永恒的必经之路。任何宗教徒都应对本宗教的经典心生敬畏,时时顶礼膜拜。而宗教时尚青年因不具备真正的宗教信仰,他们读宗教经典如同读文学作品般漫不经心,将宗教经典随处丢放、随意涂写,缺乏作为真正宗教信徒的恭敬心理。身处时尚场域的宗教经典失去其作为信仰标准的神圣性,这既是宗教时尚的典型表现也是其必然结果。

(3)对宗教教仪及戒律的遵循度较差。对宗教教仪及戒律等的遵循度是衡量宗教信仰深浅有无的重要标志。在宗教时尚中,对宗教教仪及戒律的遵循几乎是缺席的。例如,青年佛教文化爱好者很少坚持早晚课,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很好地遵守不杀生、不妄语、不饮酒等无论在家出家都须力行的佛教基本戒律。宗教信徒无疑须遵循基本的宗教教仪及戒律,但在某些信仰层次较浅的青年皈依者身上,也表现出教仪及戒律遵循度差这一宗教时尚化特征。一些青年信徒对本宗教礼仪、戒律的遵从十分随意。如一些青年信徒公开宣称不会勉强自己做到所有的教仪及戒律;有些人直言短时间内能做到一些,但无法长期坚持。“在基督教会活动中,一般在受洗入教一年半载后,仍能遵循教仪和戒律的青年信徒仅约三分之一。”[10]一些青年信徒在遵循教仪、戒律上表现过于松弛,被一些资深教徒斥责为不是真正的信徒。

(4)宗教虔诚度及热情很弱。宗教时尚化必然导致宗教信仰虔诚度低下,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宗教虔诚的缺失导致宗教信仰上的功利化趋势,也是宗教时尚化的必然产物。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5.3%的青年回答自己参加宗教活动或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出于‘信仰心目中的神’,多数人是为了‘求神保佑’、‘排遣无聊’或‘转移情感挫折’等”[11]。另外,青年信徒大量流失也表明宗教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时尚化现象,“一些入教受洗的年轻人,常参加一段宗教活动后就不知去向。据某神学院反映,学生中能在毕业后始终从事教牧工作的占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改投他业”[12]。另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宗教徒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徒很不相同,他们中“‘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只占3.13%,有近50%的信教大学生‘从不参加’宗教活动”[13]。

三、多样的青年宗教时尚特征

我国青年宗教时尚具有多样的时尚化特征。

1.广泛性与浅层性。广泛性是青年宗教时尚的突出特征之一。有调查显示,“53.29%的上海大学生虽不信仰宗教,但对宗教文化现象很感兴趣;四川大学生中,有52%的人认为很难说自己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宗教信徒”[14]。另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上海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高达19%,有67.5%的未信教大学生表示对宗教信仰感兴趣[15]。可见,当前大学生中宗教文化爱好者的人数众多,而宗教文化爱好者又构成了宗教时尚青年的主体。宗教时尚青年在学历上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职业上涵盖学生、企业员工、公司白领、企业主、政府公务员及自由职业者等,表现为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与职业范围广等特点,青年宗教时尚因而具有突出的广泛性特征。

浅层性指的是宗教信仰上的平面化、无深度。追逐宗教时尚的青年宗教虔诚度低,对经典、教义、教仪及戒律等态度随意。一方面,宗教时尚本身无需深度,若探究深奥的教义,力行严格的戒律,时尚反而无法形成;另一方面,宗教时尚还存在突出的智识化倾向,这与信仰浓厚的非理性色彩相异。时尚青年爱好宗教文化,喜欢探访宗教古迹、阅读宗教书籍、了解宗教历史,但其宗教知识总一味地呈平面弥散状态,极少朝纵深拓展,难以达到宗教信仰的深度。换言之,时尚中的宗教只是一套知识体系,剥除了宗教的神圣性与非理性,使之丧失信仰内核而流于各种光怪陆离的流行表象。

2.消费性与模仿性。宗教热中充斥着宗教时尚而不全然是宗教信仰的另一证据便是其突出的商品性、消费性。现代社会的时尚大多是消费时尚,“青年时尚文化与商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甚至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16]。如各种宗教节日热、宗教旅游热、宗教体验热、宗教商品热及宗教书籍热等,共同推动了当下宗教经济的繁荣。现代社会时尚大多依赖商业运作,直观的例子如商家在宗教节日之际披灯挂彩以营造氛围招揽顾客;宗教景点门票昂贵,香烛价格不菲;宗教书籍市场火爆,书商盆满钵满;宗教培训收费吓人,青年却趋之若鹜;相面、占卜、求神及灵修等宗教迷信大多收益丰厚。宗教时尚其实是消费欲望的产物,传媒、商家、一些宗教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是青年宗教性消费的推动者。

青年宗教时尚还存在突出的模仿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宗教节日、饮食、旅游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互模仿、感染的从众现象;在入教方面,初级群体中如果有同学、同事或熟人加入宗教,其相随入教的可能性大为提高。调查表明“61.5%的大学生因受熟人、家庭成员影响而信教”[17]。在传媒技术发达的当今,很多青年在大众传媒烘托的宗教时尚氛围熏染下开始追赶宗教时尚潮流。

3.新奇性与短暂性。青年宗教时尚具有明显的追新逐异特征。宗教对很多青年而言充满神秘感与新鲜感,他们接近宗教的最初动机往往就是好奇。在厌倦了一般的商品后,他们开始将宗教性商品作为消费对象与展示道具,如手带佛珠、脖挂十字架等;在对世俗文化感到厌倦后,宗教文化给他们带来清新感觉;在对唯物主义、科学理性熟视无睹后,宗教玄妙的魅力似乎大增。可见,在宗教时尚中大受欢迎的不是宗教信仰本身,而是与一般早已熟悉的俗世事物相比,宗教事物能提供一种玄妙莫测的新鲜口味。

时尚是一种短暂的阵热现象,宗教时尚同样具有短暂特征并呈现为一定的阶段性。宗教时尚青年的宗教热情往往转瞬即逝,如很多青年对宗教时尚的追逐只出现在宗教节日前后很短的时间内;一般只在长假时,青年才去宗教圣地参观旅游;一些青年在参加一两次宗教体验活动后,很快对其失去兴趣;所购买的宗教商品,把玩数日便丢弃一旁;宗教典籍能坚持读完一遍的情形很少;刚接触到一些宗教观点时声称自己身心大受震动,发誓改变自我,但很快又故态复萌。

四、青年的宗教品位偏好及其差异化建构机制

限于篇幅,本文不作青年宗教时尚社会背景的考察,也不展开论述青年诸多个体特征与宗教时尚之间的关联,仅就吸引大批青年的宗教品位及其建构机制作一学理分析。

1.青年的宗教品位偏好

宗教一旦卷入时尚漩涡,就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而成了青年闲暇时娱乐、把玩的对象。宗教之所以能进入青年时尚领域,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提供神秘、独特的宗教品位。青年宗教热中充斥着各种宗教表象与大量商品,而所谓的宗教品位则是这些表象与商品的精神内核。在社会学意义上,品位是共同或相似消费观念、选择标准的集合,它能综合反映特定群体的独有特征,形成群体界线与标识。福塞尔也曾强调,生活品位与格调已成为社会群体突出的标识,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可以判断个体的阶层归属。宗教及其文化在时尚场域内,恰好能够提供青年所喜好的那种品位。以佛教为例,宁静安详的佛教古刹、玄奥精微的佛教思想、生动感人的佛教故事、平和脱俗的佛教音乐等,都让青年感受到佛教智慧、慈悲、庄严、安详、神秘与玄妙等特殊意蕴。这些宗教品位十分接近于布迪厄提出的“自由的品位”。自由的品位是指超越了基本生存问题束缚从而转向非世俗性文化实践的那种品位,它具有突出的审美性,因而特别重视对各种文化艺术(包括宗教艺术)的鉴赏[18]。几乎所有的青年都梦想摆脱世俗约束,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年有能力接近这种“自由的品位”,宗教无与伦比的超然气质及非功利特征正好迎合这一需求。多数青年喜欢享受神秘的宗教氛围,而无需深入探究其教义,更不愿亲身践行其严格的戒律。按布迪厄的论述,群体惯习决定品位选择,品位进一步内化为惯习,成为社会群体区隔的标识。由青年的学历水平、经济收入、职业状况等决定的惯习是他们热衷于宗教时尚及其品位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宗教时尚及其品位也反过来转化为青年惯习,参与青年的自我构建及群体符号边界的设置。

2.青年宗教品位的差异化建构机制

青年追逐宗教时尚的目的在于品位的获取,而宗教品位又是如何建构的?国内学者指出时尚具有“区别性、前卫性与消费性”特征[19],其中区别性应居基础地位,因为前卫与消费的最终目的还在于要和社会上的“他者”有所区隔。因此,时尚中的宗教品位具有独特的建构机制:差异化。差异是一切事物或事物内部要素间的差别。缺少差异,事物会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识别与命名。同样,若缺少差异的存在,青年无法有效形成自我及群体意识。在人们自我识别及识别他人的需要中,差异的功能在于构成各自的边界。人们以成对的差异形式为社会确立秩序,如男女、白人黑人等,这些差异形式的一端往往被人为地赋予比另一端更高贵的品质,进而自然化、固定化为一种上下不平等关系。迪尔凯姆用“圣—俗”将宗教与凡尘区分开来。宗教时尚的品位建构也以这一对差异为基础,处于“圣”一侧的宗教观念、行为与器物被赋予优越的品位,另一侧则属于品位低俗的范畴。青年通过追逐宗教时尚,购买宗教性商品,接受宗教价值观念,甚至加入宗教、学习教义、遵循戒律,使自身与宗教性事物相关联,进而获得种种属圣属灵的精神特质。

青年赋予自身非功利、自由、超脱的宗教品位,试图将自身置于较优势的社会地位。品位的获取也是一场斗争,因为它或多或少可以影响现实的社会地位与秩序,是人们据此识别自我与他人、我群体与他群体的重要依据。因此,圣俗的划分是青年建构我群体的符号边界,并试图超越他群体的一项努力,这与青年追求其他时尚毫无二致。群体符号边界并非天然设定或一经设定便不能改变,它需要青年挑选或制造各种差异形式并加以调整与巩固。

五、结语

1.时尚的两维:“冷热兼具”构成典型的青年宗教时尚

一方面,各种表层的青年宗教热持续升温,另一方面,深层的宗教信仰却无从找寻,对宗教的热与冷同时出现在同一群青年身上。冷与热有四种搭配形式,可以描述青年四种不同的信仰状态:即“又热又冷、热而不冷、冷而不热、不热不冷”。(1)“又热又冷”是指热衷于各种外在化宗教表象的同时伴随着宗教信仰的严重缺失,大量宗教时尚青年可归为此列;(2)“热而不冷”指既参与宗教时尚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信仰,一些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与部分浅层次青年信徒的行为表现属于此列;(3)“冷而不热”意味着既不热衷宗教时尚又不具有宗教信仰,不喜欢宗教时尚也没有宗教信仰的青年属于此类;(4)“不热不冷”是指排斥宗教时尚而致力于真正的宗教信仰,虔诚的青年宗教信徒属于此类。宗教时尚“热”与宗教信仰“冷”一起构成典型的青年宗教热。青年在热衷于追逐各种时髦宗教表象的同时又排斥真正意义的宗教信仰。

对真正宗教信仰的冷淡与疏离,使我国青年宗教热包含鲜明的“去信仰”及时尚化属性。青年宗教时尚具备广泛性、消费性、模仿性、短暂性、新奇性与浅层性等鲜明的时尚化特征,这些特征使其与真正的宗教信仰热不同。宗教时尚一方面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宗教热,但其本质则是对宗教经典、教义、教仪、戒律等的冷淡、疏离与拒绝,是一种“去信仰”,因而它与真正的信仰没有关系,甚至背道而驰。日益趋热的宗教时尚只有加入不断趋冷的“去信仰”这一维,才具备了其完整形态。“去信仰”的宗教热必然崇尚外在的以消费为基础的虚假品位标签,必然倾向于外在的宗教表象装饰,必然因忽视内在宗教品质的养成而滑向时尚的一侧。

2.时尚的后果:差异化宗教品位建构中的虚幻自我

青年追逐宗教时尚的目的在于获得超越、自由、独特的宗教品位,宗教品位可作为其群体符号之一,帮助达到青年自我识别与社会识别目的,但这一过程却在消解青年的独立性,结果造成虚幻、无根的自我。青年内在的真正自我无法以此种浅层化、消费性、模仿性、短暂性的时尚方式塑造。通过差异化获得的所谓宗教品位只具有表面的自我欣赏、自我标识功能,既无法塑造真正的、坚定的自我,也无法达到真正的信仰与社会认同。宗教品位中的“圣—俗”划分,属于刻意、人为地赋予自身神圣的光环,显然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群体的认可。宗教时尚因其过于注重外在差异而抛弃了信仰的内核,只会在我群体与他群体、自我与他人之间挖掘沟壑,在隔绝外界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空无。也许清醒地让宗教时尚化表象冷下去,让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信仰热起来,青年才能摆脱自我建构的幻象并得以理性地审视与表达自我。

标签:;  ;  ;  ;  

青年宗教的时尚:解读中国青年宗教热的时尚解决方案_佛教戒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