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说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缘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就大乘佛教中观派创造人龙树的新命题“缘起性空”说作了哲学评析。“缘起性空”说的提出,对佛教哲学发展中的“有执”和“空执”观点的批判,是重建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新思想,是从新的角度达到对此岸世界价值的否定,对佛教哲学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此说本身虽有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但其中也含有辩证法思想。对此,本文作了尝试性的评析。
“缘起性空”说,是中道缘起论的核心思想。它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在批判有执和空执时提出的新命题。龙树是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风靡全印度的制造者。此命题的实质是在破“诸论师种种说生相”时,显现出万法的实相,即般若(佛之智慧)观照下的世界本然样子,重建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和宇宙论,从新的角度达到对此岸世界价值的否定。
“缘起性空”的基本意义即是:万法是“众因缘具足和合”而成的,因为“特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龙树在其《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中的偈颂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即是讲,世间万事万物(即“法”)是在各种条件完备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因而万事万物没有一个自足的、不变的质的规定性;离开了众因缘,就无法判断该物是什么,物本身没有自己质的规定性,这就叫做“空”。但是,众生所见的现象界并非如此,此物非彼物,牛非马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了引导众生达到对般若实相的体认,便设立一个假名来表示世俗人们所见到的世界,这个“假名”世界便是世俗谛。“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但“诸贤圣真知颠倒法性,故知一切皆空无性,于圣人是一义谛名为实。”
很显然,“缘起性空”说,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世界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的问题,从物“无自性,故空”的实然状态出发,对世界作出价值判断。既然“万法为空”,那么人世间所有的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等等“实相”,皆是“假名”,是“空”,根本就没有执著的必要,执著于世间的“假名”是无意义的。应该说,龙树的“缘起性空”说,是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对现实世界作出的价值否定,达到了原始佛教想达到而实际上没有达到的宗教目的。
对比佛教其它学说对世界的价值判断,龙树的“缘起性空”说更具有理论的说服力和迷人的宗教哲学光环。方广部佛教讲“空”,最终把现实世界简单地归之于虚无,零;这既容易被人识破,也不能满足具有理论修养人们的思辨要求。部派佛教的有部讲“缘起”,却因之而将现世归之为“实有”,根本上违背了佛教对此岸否定的旨趣。只有龙树的“缘起性空”说,既吸收了诸派佛教的长处,又出色地实现了宗教目的。它是“离有无二边”而讲中道的。在龙树看来,“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即是讲,离开了“假名”,就无法讲“空”,离开了俗谛,就无法讲真谛,第一义谛。因此,在讲“空”的时候,不否定假有。因为“第一义缘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若不得第一义,云何得涅槃?是故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因此,“缘起性空”说,既满足了世俗的要求,又巧妙地将人们导向对现实世界价值的否定。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斥之为虚无主义思想。剥除这一学说的宗教外衣,“缘起性空”这一命题还是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通过对其辩证法思想的剖析,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丰富我们对辩证法思想的认识。下面我们将从“缘起”和“性空”两个方面,谈谈“缘起性空”说的辩证法思想。
一、“八不缘起”说:“缘起”说,是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石,也是区别于其它宗教、理论之所在。对于缘起的不同界说,形成了不同的佛教派别〔1〕。原始佛教经典关于“缘起”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2〕,即是讲万物处于相互依存之中。 这仅是就人生现象而言,旨在论证十二因缘的关系,进而达到否定有情世界的目的。龙树讲的“中道缘起”论,则与此有所不同。他讲万物的联系,但不讲因缘的次第关系和终极因,不象十二因缘最终归之于“无明”因缘。他的“八不缘起”说内容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如中第一。他认为,诸论师种种说生相“或谓因果一,或谓因果异;或谓因中先有果,或谓因中先无果”,这些“说生相”皆不对。“生相决定不可得”,“万物无生”。他说,“初谷不生”。假若今天的谷子是从“离劫初谷”而来,则有生,但事实并非如此,“是故不生”。不生应有灭,但不灭。因为在人们所见的世间里,“初劫谷”并没有消失,若消失了,今天就不应有谷了,故不灭。
从生物演化论来看,的确没有初始之谷,初始的被命名为“谷”子的,是从其它植物演化而来。因此,谷非谷生,因而不能在此意义上说生相。但谷自从被命名为谷,它就具有了区别非谷的“性”存于中,这时构成谷之为谷的众因缘,始终在绝对的优势上存在于谷中,因之才有与“初劫谷”相似的谷之类的物存在,因此才能谈不灭。从第一因来说,谷不生谷,是正确的;但自从有了谷之后,谷生谷则是正确的。因此,不生不灭的思想,虽然包含有事物发展连续性的合理因素,但其思维的形而上学特征也是十分明显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量变和质变;在变化过程中又有内因和外因,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众因缘具足和合”而物成,但众因缘在“和合”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谷之为谷,自有近谷性之类的、有果之草本植物转化而成;牛马不能成谷。尽管从更思辨的角度看,牛马死后,化为肥料,可以促进谷的生长,或者牛马之粪可以使谷粒饱满,从而成为谷之为谷的众因缘之一,但不是主导因缘,仅是外部因缘。从第一因说,“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缘”。但毕竟有生与生者。从能量守恒及形态转化来说,物固然无灭,但物质形态的不断转化表明物毕竟又有灭。因此,讲万物的普遍联系及其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是龙树的“中道缘起”的合理思想内核,但否定了事物的质变和“因缘和合”中有主次因缘的思想,则表明其辩证法思想具有抽象思辨性。其它的“六不缘起”: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基本上都存在这一局限。如他讲的“不来不出”。所谓不来:“世间眼见万物不来,如谷子中芽无所从来。若来者,芽应从余处来,如鸟来棲树,而实不尔,是故不来。”“不来”实际上讲物不从他生,是物不自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从龙树“鸟来棲树”的比喻可以看出,这正是其“物不自在”,乃“众因缘和合”而成的“缘起性空”理论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命题。芽虽从谷中出,但芽并非早已具备芽形,具体而微的存在于谷中,它只能是土壤、气候、雨水、阳光等众因缘具足和合,逐渐由胚胎分裂而成的。它固然非鸟来棲树似的从它处来,但亦不能不从谷中来。由谷至芽是个渐变过程,是一次部分质变的结果。“不来”之论,看不见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忽视事物的渐变过程,是形而上学的。不出:“世间眼见万物不出,若有出,应见芽从谷出,如蛇从穴出,而实不尔,是故不出。”这实际上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否定了事物的渐变过程。芽不可能脱离谷而独立存在,芽也不可能一下子从谷中冲出来。雏鸡从蛋壳内破壳而出,是出;芽从谷中长出,亦是出。它与蛇从穴中出不是一回事。由此可见,直观比拟在抽象思维中的弱点,否定渐变过程是“不出”说的致命缺陷。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中道缘起”论虽然具有某些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但这种抽象的概念的辩证法,由于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而大谈物质的联系与区别,是经不起科学分析的。尤其是这种辩证思维用于宗教的目的,否定此岸世界的真实联系与区别,以“中道缘起”的抽象思辨达到否定现实世界价值的目的,最终走向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二、“无自性故空”说:“性”,是佛教关于事物质的规定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无自性即是讲没有自足的本质规定性,必待众法而成,故不真,“不真故空”〔3〕。“空”,在佛教里各种解释也不一样。如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分析空”,则是把事物分成若干因素,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进而论证事物的不实在。释迦的“十二因缘”说,也是将人生过程、人生实际活动和心理活动分成十二种相互联系的“因缘”,以此来论证人生痛苦无常,因而此岸世界是虚空的、不真实的。大乘方广部认为“空”就是虚无,就是零,其结果是佛法本身也被否定了。这便是龙树在《观四谛品》中所批评的“恶趣空”。龙树之后大乘法相唯识宗的“空”,则是讲万法唯心所派生,并非实有,因而其“空”的涵义则是虚幻的意思。龙树所讲的“缘起性空”之“空”,则是“当体空”,即万物自身是空的,不真实的,不常住的,无自足规定性的,是众因缘具足和合而成的。“空亦复空”,即是讲“空”本身亦没有自足的规定性,是众多没有自性的“万法”的假名。拆除无自性的万法和假名,“空”本身亦不复存在。故偈颂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实际上,龙树这里所讲的,是说万物都是有条件的,处在相互依存之中,孤立地看待某一物,或把一物的属性固定化,既不可认识某一物,也不能认识该物的特殊属性。某一历史人物如康熙皇帝,他之所以能被人认识,是因为他曾有大清帝国,有其父、子、祖母、嫔妃、大臣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等众因缘存在,如果将所有构成康熙存在的因缘拆除,康熙是什么样的人,就根本不能言说。因此,作为一个生物的人康熙,其社会性无法界定,这种无规定性就是“空”。我们不能将众生因缘的任何一因缘规定为康熙的“性”,也不能将康熙的某一方面属性,等同于固定化为康熙的“性”,而只有将所有条件和合起来,才能看到康熙本人的“性”。因此,按照龙树的“无自性故空”的逻辑推理,康熙因为是无自性的,是众因缘和合的,故尔是不真的,因而是“空”。这是实然判断。如若进一步做出价值判断,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康熙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但由于他本人是无自性的,是“空”,因而也是无价值的。
我们讲,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层次去认识某一物,有助于我们对事物属性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任何事物内部结构都具有层次性和多侧面性,同时又处在一定的序化关系中,从而获得该物所独有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不是众因缘简单的和合累加和一瞬即成的,而是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形成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性。万法的自性正在于“众因缘具足和合”的万法所拥有的众因缘及其结构形式不同而获得。众因缘是真,无论众因缘又是由其他众因缘和合,以至于无穷地退缩;特定事物(“法”),总是众因缘有机结合的序化的“法”。一旦众因缘和合成“一法”,则该“法”亦统属众因缘。“一法”有众因缘而表现出多层次性、多侧面性,显现出物质世界的丰富性,但不能因此而说无自性。复次,“一法”之中的众因缘有主次因缘之分,且处在交替流变之中,但世间万法毕竟不空,过去、现在的万事万物(“万法”)亦不空。因此,龙树讲“法”从因缘生故空的思想,虽然包含有关于事物属性与本质之间相区别的合理思想,可以防止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的简单化、僵硬化的倾向,但其中亦包含有形而上学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包含有宗教哲学的消极意义,否定现世的价值,渡引人们去追求宗教的彼岸世界。龙树直言不讳地说:“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若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
显然,龙树讲万法缘起,并非真的要探讨此岸万法的本然状态,而仅是为了从更高的思维水平上解决佛教缘起理论所遇到的现实难题。不可否认,他的“缘起性空”说,对于佛教如何否定此岸世界的价值、意义的难题,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也毕竟不得不与无情的世俗达成一定的妥协,肯定世俗谛是胜义谛(即第一义谛)的言说的工具和方便之门。从这一角度看,“缘起性空”说又未能做好这道难题。尤其是他的“八不缘起”说中大讲“不生不灭”,却又要论证“无自性故空”的命题,显然包含着巨大矛盾。当然,这也许不是龙树本人智慧上的缺陷,而是在于难题本身具有不可完全解答的特性所致。
从人类认识的过程来看,“缘起性空”说丰富了人们关于事物本质规定性的多层次性、多侧面性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及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其高度思辨特征,也锻炼了人们的思维能力。该学说经罗什传介到中国,对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思维水平亦有极大提高。
注释:
〔1〕最原始的是“业感缘起”论,即“十二因缘说”; 其次便是“缘起性空”说,称之为“中道缘起”论;之后是瑜伽行派的“三自性”和“唯识无境”的“自性缘起”论;密教的“六不缘起”论。在中国则有《大乘起信论》所宣传的以“清净心”为本源的“真如缘起”论;天台宗的“性具实相”论;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禅宗的“自心顿现”论。
〔2〕《增一阿含经·缘起经》
〔3〕僧肇:《不真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