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机器的关系探究论文_周艳文

法律与机器的关系探究论文_周艳文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海淀 100088

摘要:一千个读者心中有着一千个卡夫卡。其作品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抽象性给理解造成了许多困难,没有人可以给出定论。本文试图从《在流放地》中两个重要的主题“法律”和“机器”切入,研究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法律;机器;象征;荒诞性

一、引言

卡夫卡的文字是那么的难以理解,以至于人们对它总是有不同的解读。这种情形往往与读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这里就有一个非常契合的例子:1961年,莫斯科的文人圈内秘密流传着一部匿名的作品,人们无从得知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地点,然而他们却坚信,这一定是由一位不知名的苏联作家所著,因为除了这样便再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故事中高层对人民的监控、乃至生活的小小细节都能和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高度重合。当小说出版过后人们才大吃一惊,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卡夫卡的德语作家!

小说《在流放地》正是这样一部给予读者充分思考空间典型的“卡夫卡式”作品。小说描述了在流放地上的一场处决过程。流放地的官员给旅行家介绍了岛上的司法体系及其引以为傲的处决机器。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行刑过程中,审判者和被审判者的角色忽然颠倒,军官为机器献上了自己的生命,与“杀人机器”一起走向了毁灭。研究该小说的宗教象征意义、军官行为的心理模式、流放岛上的法律制度还有父与子关系的主题都是很不错的切入点。而本文中则将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即“法律”和“机器”放到了一起进行研究。两者单独进行研究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因为卡夫卡作为法学家,将法律的主题或多或少都带到了他的作品之中。《审判》和《判决》就和司法程序直接相关,《在流放地》描述的则正是流放岛上独特的司法制度。另一意象“机器”也处于本文的核心位置。两者在抽象上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探寻。下文先从两个主题各自的角度讨论其特点,然后再把他们结合起来,探究二者的相似性和关系。

二、行刑机器的特征

“这是一架奇特的机器[1]。”该处决设备非同于一般的结构和形制是专为流放岛上的判决而设计的,它由三部分组成:底部的床、中间悬浮的耙子和上方控制耙子绘图员。行刑时犯人趴在床上,手脚和颈部都被皮带固定住,绘图员提供动力和路线,控制耙子刺破服刑者的背部,书写他所犯下的戒条。耙子上有两种针,长针负责刺字,短针从旁辅助,及时喷水洗去多余的血水,两种针型互相搭配,产生各种各样的形式组合。血水经由沟槽和排水管最终流进坑里。

这台奇特的行刑机器第一个特点就是精密性,该机器设计得十分完美,耙子所有的运动都经过了精准的计算,各部件相互配合,最终完美地再现了设计图上的图样。然而新司令官上任以后限制对该机器的维修和养护,因而机器的状况变得越来越糟,最终只能走向了毁灭。

机器代表了先进的动力和流水线操作的效率,精准是它典型的产品特性。机器用于生产能够解放双手,令人感到安心,然而当机器处理的对象变成人以后,带来的只有血腥和暴力。行刑机器本质上就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刑具。刑罚一旦开始执行,要持续整整12个小时,不眠不休,受刑人在整个过程中受尽折磨,直至死去。这种行刑方式完全早就脱离了法律的公正性,完全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一己私欲。

三、荒诞的法治体系

流放地绝不是卡夫卡一人的黑色幻想,而是冰冷的现实——从古至今。在古代,流放就是一种典型的刑罚方式;而新时期的现代国家,如英国、法国、俄罗斯,则是把流放和殖民政策结合在了一起,他们用暴力手段镇压战败国,并把殖民地作为犯人流放的执行地(Strafkolonie)。小说中军官和旅行家说着犯人听不懂的法语,恰好影射了当时作为殖民大国的法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流放地上有着严明的等级制度,小说中犯人是因为顶撞自己的上司获得了行刑机器的处罚:把“要尊敬你的长官”刺在他的背后。可笑的是犯人其实不过就是在夜间执勤的时候稍稍打了一个瞌睡,没有定时向他的上司致敬,并在受到上司私刑的时候进行了反抗,就直接被拖到了刑场。流放岛上没有成文书写的法律,没有明确的定罪和量刑,而长官也就只听信了上尉的一面之词,没有对质没有证据,跳过了审判阶段直接进行处罚。小说中旅行家惊讶于士兵居然无法为自己辩护,而长官给出的回应则是不需要审问,他认为罪犯一定会撒谎。另外,行刑机器的最终结局一定是罪犯死亡,从这一点看,行刑机器毫无疑问就是一台实实在在的杀人机器。

由此可见流放地上的司法程序是极其荒诞的,法律的中心不再是人,而是异化成了一台机器[2]。司法者和执法者成为了一体,长官只是在追随着老司令官的脚步,对士兵进行着残酷的暴力镇压。甚至于可以想象到,此类的惩罚不仅仅只针对这一个士兵,而是适用于所有不服从管理的人。这显然和现代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背道而驰。

四、法律和机器的关系

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机器作为司法程序的一个环节,承担了审判和执行的双重作用,在流放地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将犯人所犯的戒条刺在他们的背上,这样一种处决方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判决,强制性地宣告了老司令官所制定下来的规则。法律是老司令官制定用来统治流放地的手段,而机器则是这一统治的直接执行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圣经《旧约 耶利米书》中提到:“我要把我的法律放在他们里面,刻在他们的心版上[3]。”从这个角度看法律和机器都充满了宗教的意味。这样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军官对于老司令官留下来的机器和制度有着对神一般的崇拜和信仰,甚至最后不惜为了机器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另一方面,机器也是法律的象征,是流放岛统治规则的具象化产物。法律和国家素来就被冠以“如机器般运作的权力体系”之名,二者在组织结构上都十分整齐有序。法律各条文前后逻辑一致,整体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而机器则是每个零件彼此咬合,才能运转良好,达到上文所谓的“精密性”。因此用机器来比喻法律并不奇怪。在小说中,犯人被机器刺得鲜血淋漓,人被机器伤害,其实质是人被人伤害,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用以审判、控制他人的工具;而事实上,法律难道不也是一个群体用来统治另一个群体的工具吗?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描写的内容竟然预见到了二战时期的真实场景,希特勒时期并不是没有法律,完全相反,希特勒是通过颁布不正义的法律去推行他的极权统治,当法成为了不法,统治者也就打着正义的旗号去肆意镇压普通民众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流放岛上的机器因新司令官的拒绝维修而处于破损和危险的状态,军官祈求旅行家助他一臂之力,但旅行家无意干涉岛上的政治局势,最后军官只能和机器一起毁灭,老司令官制定的法律制度在岛上彻底消失了,机器的毁灭昭示着旧时代的终结,机器和法律走向了同样的命运。

五、结语

机器时代给人和法律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而当今的人们又能在卡夫卡的作品的寻找到多少时代的共鸣呢?所有的解读都是冰山一角。想必这也是人们不断重读卡夫卡的乐趣所在吧。

参考文献:

[1]高年生. 《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三卷 中短篇小说》. 谢莹莹,张荣昌等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陆双祖. 论卡夫卡《在流放地》的法律内涵[J]. 西部法学评论,2007(4):103-104.

[3]埃尔默 马滕斯:《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八卷下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林杨译. 香港:恩道出版有限公司,2017.

作者简介:周艳文(1994-),女,汉族,江苏常州,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德语法律翻译。

论文作者:周艳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法律与机器的关系探究论文_周艳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