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虹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 3000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133-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及相应的课程目标。[1]如何将新课程改革和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要求,也是有效减负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究,本人摸索出几种培养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
一、“问题导学”教学方式
“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为主线,以学生自主、独立和深度思维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该教学方式根据学情、教情,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和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中思、学中悟、学中交流探究、学中生成能力、学中开启智慧,学中培养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它的关键是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和对学生探究的信任、鼓励与放手。
“问题导学”的问题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最近发展区,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逻辑递进策略;既要启发学生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回忆和联想,还要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导学”教学方式突出特点是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支持学生提问,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深度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教师应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对于文本阅读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方搜索信息,在充分了解大量相关信息的前提下,独立思考,辨证分析,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不畏权威,不人云亦云。
“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更注重组织学生就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碰撞出新思考、新问题、新视野、新见解。
教师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放手,就有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和互动,学生就会渐渐养成自学、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其学习能力,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活动式教学方式
活动式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语文实践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方式。
王宁教授在谈到新课改实施中说:“整合‘学习任务’,紧抓‘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2]活动式教学方式即是以通过开展学生喜欢的系列活动,构建学生情境学习范式,强化语文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多层面激发其内驱力,挖掘潜能,融情于思,开启智慧,培养创造思维,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协调发展和快乐高效学习。如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朗诵比赛活动,还有研学活动、社团活动、自办报刊杂志等社会实践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是课堂上主题曲的前奏,其突出特点是“巧抓课前,激趣展示,训练积淀,引入状态”。
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优长而定。这一活动可以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它可以调整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课本剧演出,主要在小说和戏剧单元采用,学生自排自研自演,从服装到道具,从背景设计到揣摩人物,热情高涨,精彩纷呈。
朗诵比赛,主要在诗歌和散文单元进行,学生们从选择背景音乐到背诵诗篇,从舞美设计到情境演出,有板有眼,各显神通。
研学活动、社团活动、自办报刊杂志等社会实践活动,让语文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处处为语文教学阵地,处处为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教育。每一次活动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而这一切都会让自主、合作、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
三、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是一种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逻辑和空间等建立记忆链接的教学方式。
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发挥人脑整体功能,提高用户的三维思维能力和学习者的整体规划能力,运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平衡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发展,从而释放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3]
该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教师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根据课程内容制作各种思维导图,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师生共同运用图文并重的技术,打造立体的、生动活泼、自主高效、促进思维发展的高效课堂。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新课中构建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中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学习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提高记忆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用于阅读教学、专题复习、作文训练中效果最好。
总之,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给与学生的不只是简单的记忆模式,而是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化、个性化、趣味化的教学,它的直接作用是利于思考、探究、联想和整体把握,把知识进行整合、联系和联想,采用发散性思维,突破定式思维,进行知识建构和创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在思维的深度上有所发展,而且还会在不同领域的思维中有所跳跃。这样,文章方会写出新意,阅读方会读出深度,鉴赏方会赏出个性。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要求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需要我们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强化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努力提高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法,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智力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2018.01
[2]《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1期[A]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英国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
论文作者:任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学方式论文; 素养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