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

防腐剂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

一、保果素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孟浩[1](2021)在《番茄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已成为番茄的最大的生产与出口国,果蔬的季节性采摘,会造成周期性的劳动力急缺、劳动力成本突增,从而增加了果蔬的种植生产成本。因此对番茄采摘机械的研究成为了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采摘机械手作为果蔬收获类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是整个采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手的采摘能力直接影响了整个体统的执行效率,所以对采摘机械手的设计是收获机器人研发的重要环节。在总结了当前采摘机械手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番茄果实不受损伤为设计目标,受番茄的植物学特征启发,遵循番茄自然生长繁衍规律,以TRIZ创新设计理论为辅助工具,设计出了一种将作用力施加于番茄桔梗生长节点的番茄采摘机械手。并通过模拟仿真、样机试验等方式对番茄采摘机械的设计合理性和采摘效率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番茄采摘机械手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本设计的创新点在于机械手采摘番茄的方式,通过对番茄植物学特征的研究发现番茄叶柄与桔梗相连处有一生长节点,在进行采摘时番茄从此节点分离所需拉力最小;通过采摘番茄时的受力分析可知,采摘番茄的难易程度与番茄桔梗同上级分支间的夹角成正比,而机械手中的分离机构能够增大番茄桔梗与上级分支间的倾斜角度使番茄更容易被采摘。所以设计了一种能够即不对番茄果实施加压力又能将该节点分离的采摘机械气人末端执行器。所设计机械手将番茄的定位机构与桔梗的分离机构分层结合到统一系统中,研究初期以微型处理器Arduino进行控制,通过调节机械手中的三个伺服电机协同带动机构运动来完成设计的预定采摘动作。

张泽[2](2021)在《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通过数字化赋能已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设施农业的数字化生产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化生产可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的操作步骤,便于为作物生长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发育条件,从而提高作物生产管理能力。当前作物种植管理的数字化程度较低,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为提高番茄精细化管理能力,开展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研究,拟通过番茄生产的数字化实现番茄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主要环境因子的设施番茄生长模型研究环境因子是影响设施番茄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以温室温度、有效光辐射、空气湿度、空气CO2浓度以及土壤温度为主要环境因子,选取番茄叶面积、株高、叶片数及茎粗等长势特征指标,创新性的运用主成分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岭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Lasso回归的组合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基于主要环境因子的设施番茄生长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在苗期和开花坐果期叶面积指数是能显着表征番茄长势的重要特征指标,这为农户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合理判断番茄长势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生长模型分析发现,不同环境因子对设施番茄不同生长时期长势的影响差异较大:苗期影响番茄生长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空气温度、有效光辐射、空气湿度及土壤温度,开花坐果期为有效光辐射、空气温度及空气CO2浓度,结果期为空气温度、有效光辐射,这为温室环境的精准调控及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研究奠定了基础。(2)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研究生产过程数字化是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的基础。研究构建番茄苗期、开花坐果期及结果期的生产过程数字化模型,实现设施番茄种植管理数字化。首先以知识类别的形式构建设施番茄生产数字化种植管理方案,将各时期的种植管理划分为环境数字化调控、病虫害数字化处理及日常农事数字化管理;其次,依据专家经验、实地调研以及文献查阅等,建立设施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种植管理知识库,并采用产生式规则法与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推断出具体的可行性管理方案,形成生产管理规则库,为农户种植提供辅助决策;最后结合种植管理方案以及构建的知识库与规则库,创新性的借助虚拟变量建立各生长时期不同生产管理指标的虚拟变量函数,根据虚拟变量函数建立不同生产时期的环境数字化调控模型、病虫害数字化诊断模型以及农事数字化管理模型,最终建立全周期生产过程数字化模型,实现设施番茄种植管理过程的数字化。(3)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实现研发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是实现设施番茄数字化生产种植、精准管理的有效平台。结合设施番茄生长模型与生产过程数字化研究,设计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系统集成了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分析等功能,结合生产需求完成的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为番茄从业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提供决策服务。

吕跃强[3](2021)在《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明确温度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以“916”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温室番茄在昼温/夜温分别为20℃/12℃(T1)、24℃/16℃(T2)、28℃/20℃(T3)、32℃/24℃(T4)、36℃/28℃(T5)条件下,植株生长量、不同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特征,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番茄稳产优质的温度条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显着。20℃/12℃低温下番茄在整个生长期内发育缓慢,果实成熟期延迟,造成产量下降,其果实成熟需要62天,较28℃/20℃晚熟16天,单株产量1.5千克,较28℃/20℃降低34.5%;32℃/24℃、36℃/28℃高温下,番茄植株前期生长较快,但导致植株早衰,坐果率降低,果实发育时间缩短,果个较小,如32℃/24℃、36℃/28℃的坐果率分别为45%、37.5%,较28℃/20℃降低了46.7%、54.2%,单果重分别为77.6g、64.8g,较28℃/20℃分别降低了47.9%、56.5%。相较于第一穗果和第二穗果,温度对第三穗果影响更大,导致产量严重降低。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质量、根系活力、果实鲜重及产量均以28℃/20℃下表现最优,其次是24℃/16℃。2.不同温度处理显着影响番茄果实品质。果实中、糖酸比、番茄红素、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8℃下达到最大值。如20℃/12℃、24℃/16℃、28℃/20℃、32℃/24℃、36℃/28℃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91%、4.12%、4.73%、3.56%、3.34%;糖酸比分别为8.08、10.56、11.24、5.48、4.12。可滴定酸等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大,32℃/24℃、36℃/28℃高温下可滴定酸含量为0.65%、0.81%,较28℃/20℃分别升高了54.8%、92.7%。3.温度显着影响番茄植株的生理代谢进程。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在28℃/20℃处达到最大值;随温度的升高,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值先升高后降低,在28℃的时候达到最大值。生长前期,高温处理的番茄净光合速率大于低温处理的番茄,如20℃/12℃、24℃/16℃、28℃/20℃、32℃/24℃、36℃/28℃处理的叶片Pn分别为15.34μmol·m-2·s-1、17.43μmol·m-2·s-1、19.47μmol·m-2·s-1、16.38μmol·m-2·s-1、15.12μmol·m-2·s-1;生长后期,高温处理下的番茄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分别为13.46μmol·m-2·s-1、14.95μmol·m-2·s-1、17.84μmol·m-2·s-1、9.13μmol·m-2·s-1、8.35μmol·m-2·s-1。在28℃/20℃温度下,番茄叶片的蒸腾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较高,但水分利用效率以24℃/16℃最高。

李生娥[4](2021)在《外源褪黑素诱导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樱桃番茄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热量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番茄果实极易受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果实采后腐烂。褪黑素是植物进化形成的一种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色氨酸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据前人研究报道,褪黑素可参与调控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胁迫应答等过程。然而,关于褪黑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及病害控制的研究较少,且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针对采前和采后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采后成熟、品质及果实抗病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结果表明:1.采后低浓度(0.05,0.1 mM)的褪黑素处理,延缓了樱桃番茄果实后熟,提高了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了果实失重率和自然腐烂率,表明低浓度褪黑素延缓了果实成熟,提高了果实贮藏品质。外源褪黑素提高了果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强了果实GSH-ASA循环中关键酶活性,并提高了果实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而降低了果实细胞膜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了细胞膜完整性,延缓果实衰老。此外,外源褪黑素主要通过上调L-色氨酸脱羧酶(SlTDC)和N-乙酰-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SlASMT)基因相对表达量,促进果实内源褪黑素合成,提高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进而调控果实成熟衰老过程。2.外源低浓度褪黑素(0.05,0.1 mM)促进了Botrytis cinerea的菌丝生长,但显着抑制了果实接种Botrytis cinerea的病斑直径,表明褪黑素是通过诱导果实抗病性,抑制Botrytis cinerea对樱桃番茄果实的侵染。褪黑素处理诱导了果实组织中活性氧(ROS)爆发,提高了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却显着抑制了果实内源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对茉莉酸(JA)含量未产生显着影响,表明褪黑素可能主要通过介导ROS和SA信号,启动果实免疫反应,诱导樱桃番茄果实抗病性。同时,褪黑素处理提高了果实NAPDH氧化酶、几丁质酶(CHT)、β-1,3-葡聚糖酶(GLU)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了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了类黄酮、总酚和木质素积累,提高了樱桃番茄果实抗病性。3.为进一步解析褪黑素诱导樱桃番茄果实抗病是否主要通过介导SA抗病信号,本章选取植物水杨酸合成阻断剂多效唑(PAC)处理樱桃番茄果实。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提高了果实NADPH氧化酶活性和相对基因表达量,诱导了初期ROS爆发,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POD酶活性,维持了ROS平衡。然而,相比于褪黑素单独处理,复合处理(褪黑素结合多效唑)对NAPDH氧化酶、SOD和POD酶活性无显着影响,但复合处理可能通过调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果实初期ROS爆发。此外,褪黑素处理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降低果实内源NO含量;且多效唑处理进一步降低了NOS活性和NO含量,表明褪黑素诱导番茄果实免疫反应主要依赖于初期ROS爆发,而非NO信号。褪黑素处理通过上调SlTDC、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SlSNAT)和SlASMT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了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与褪黑素处理相比,多效唑处理对于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并无显着影响,表明果实内源褪黑素合成可能依赖于ROS信号,而于NO信号无关。褪黑素处理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苯甲酸-2-羟化酶(BA2H)活性,上调了SlPAL5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了果实内源SA含量,诱导了SlWRKY70、SlPAD4、SlNPR1、SlTGA5、SlPR1和SlPR2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了CHT和GLU酶活性和相对基因表达量,同时,抑制了果实灰霉病病斑直径和自然腐烂率;然而,相比于褪黑素单独处理,复合处理主要通过抑制BA2H酶活性和SlPAL5基因表达,降低了果实内源SA累积,显着抑制了SA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降低了CHT和GLU酶活性,并伴随着果实病害加重。表明褪黑素主要通过介导SA抗病信,激活果实系统获得抗性,提高果实抗病性。4.采前不同时期喷洒褪黑素均提高了贮藏期樱桃番茄果实的TSS含量,降低了TA含量,抑制了果实硬度和失重率下降,并延缓了果实转色,降低了果实灰霉病病斑直径。果实生长发育前期(幼果期、膨大前期)喷洒褪黑素增强了贮藏期果实呼吸强度,加重了果实自然腐烂;而果实发育后期(膨大后期、采前两天)喷洒褪黑素减弱了贮藏期果实呼吸强度,降低了果实自然腐烂,且果实膨大后期喷洒褪黑素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和自然腐烂的抑制最为显着。同时,果实膨大后期喷洒褪黑素处理,提高果实贮藏品质及降低果实自然腐烂的效果,均优于采后褪黑素浸泡处理。因此,为进一步揭示樱桃番茄果实膨大后期喷洒褪黑素对采后果实病害控制的机理,本章主要针对果实主要的抗病信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前褪黑素处理增强了采后果实T-AOC能力,维持了细胞膜完整,延缓果实衰老;上调了SlSNAT和SlASMT基因表达量,增加了内源褪黑素含量;提高了贮藏前期NADPH氧化酶活性,诱导了果实ROS爆发;上调了SlICS基因表达,提高了SA含量;同时,上调了SlWRKY70、SlPAD4、SlNPR1、SlTGA2.2、SlTGA5、SlPR1、SlPR2、SlPR5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了CHI和GLU酶活性;而在整个贮藏期间NO含量显着低于对照,说明采前褪黑素主要通过诱导ROS爆发,启动下游SA抗病信号通路,激活果实系统获得抗性,提高了采后果实抗病性。同时,采前褪黑素处理,提高了贮藏期果实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酶活性,促进了类黄酮、总酚和木质素积累,提高了采后樱桃番茄果实抗病性。5.转录组学结果表明,采前褪黑素处理诱导了与果实抗病相关代谢通路,主要包括苯丙烷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MAPK信号转导及黄酮类物质合成代谢;而且褪黑素处理可能通过胞内Ca2+信号,调节ROS和NO平衡,诱导细胞敏化反应。同时SlNPR1、SlTGA7和SlPR1被富集到SA信号转导通路中并显着上调,且在苯丙烷代谢通路中,大部分差异基因主要被富集于木质素合成代谢通路上。综上所述,外源褪黑素提高番茄果实抗病,主要与维持果实硬度、调整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实成熟有关;与增强果实GSH-ASA循环代谢活性和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膜完整,延缓果实衰老有关;并与诱导贮藏初期ROS爆发,提高SA含量,启动SA抗病信号通路,促进PRs、CHI和GLU等抑菌蛋白积累有关;与激活苯丙烷代谢,提高抗菌物质积累等有关。

褚屿[5](2020)在《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设施番茄专用水溶肥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是世界范围内种植分布最广、食用人数最多的作物之一。番茄生长量大,结果采收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多,必须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才能满足其茎叶生长发育及陆续开花结果的需要。目前番茄生产中,设施番茄大多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供应养分,但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对番茄需肥规律了解较少。本试验在研究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吸收分配规律的基础上,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设定3个不同梯度番茄专用水溶肥用量,通过研究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得出适宜的设施番茄专用水溶性肥料施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对氮素、磷素、钾素、钙素、镁素、铁素、锰素、铜素、锌素的吸收规律与植株生长特性基本一致。番茄开花期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均较低,氮磷钾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10%左右;钙镁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8%左右;铁锰铜锌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16%;坐果初期-坐果后期番茄植株对氮磷钾吸收速率较高,吸收量分别达63.4kg·hm-2、27.4kg·hm-2和115.6kg·hm-2;钙镁吸收量分别达20.97kg·hm-2、2.72kg·hm-2;铁锰铜锌吸收量分别达4589.5g·hm-2、360.5g·hm-2、109.5g·hm-2、190.4g·hm-2。2.随番茄生长发育的进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率均呈降低的趋势,而果实中各元素分配率持续提高。至番茄成熟期果实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达44.89%、56.73%、54.25%,钙、镁分配率分别达19.9%、53.9%,铁、锰、铜、锌分配率分别达31.8%、19.0%、27.8%、9.0%。番茄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氮、磷、钾吸收比例为3.0:1.0:4.7;对钙、镁吸收比例为8.1:1;番茄全生育期对铁需求较大,锌、锰次之,铜最少,吸收比例为38.6:2.9:1:2.0。3.与空白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能显着增加植株N、P、K含量;与空白相比,常量施用专用水溶肥产量最高(增产86.7%),其次是农户习惯施肥,增产54.5%。增施30%处理的番茄总酸含量较高、Vc含量较低,硝酸盐含量较高。常量施肥处理番茄果实品质较好。4.施用专用水溶肥和商品水溶肥均可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各层土壤的全氮、有效磷、有机质都呈现出表层﹥中层﹥深层的趋势。

周佳华[6](2019)在《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重要农业种植技术,但由于种植过程中施肥灌溉策略不合理及肥液配置中精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农作物产量低、肥料成本增高,严重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番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新型施肥灌溉决策,并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技术应用到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肥液配置中。经番茄种植实验研究表明运用本文所制定的施肥灌溉策略和设计的自适应模糊PID肥液配置方式,不仅能保证番茄良好生长,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节肥、节水率。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建立番茄施肥灌溉决策模型。通过水肥耦合分组种植实验,提出一种不同生长阶段基于光合作用速率、植株高度及果实直径变化率水肥供应决策动态模型;通过不同水肥微调整条件下,高度变化率和果实直径变化率变化情况确定幼苗-开花期番茄的水肥盈亏的微调整情况及坐果-开花期番茄水肥盈亏的微调整情况。(2)设计模糊PID水肥一体化技术配肥控制系统。分析肥料调配过程,根据现实搭建肥料调配设备相关参数,建立了针对调控浓度值的节肥灌溉灌浓度控制模型。根据此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确定了本文设计控制系统的优越性。(3)番茄种植验证实验。搭建了基于PLC的模糊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实验平台。设计三组施肥灌溉实验对照,利用研究所得种植决策微调模型进行施肥灌溉,通过检测番茄光合速率及株高,获得光合速率数据日变化图、生长周期变化图和株高参数生长周期变化图,结果表明模糊PID组节肥率、节水率、光合速率及株高参数明显优于其他组。

张培钰[7](2019)在《番茄激素座果对糖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番茄品质与座果方式有极大关联。针对消费者反映温室番茄激素座果品质与风味差的问题,试验设计了三种座果方式方式,即振动座果,自然座果和激素喷花,测定了影响品质要素的糖代谢、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等。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第一穗果总糖含量以振动座果和自然座果较激素座果高50%以上,第二和第三穗果较之激素座果分别高71%和71%。其中淀粉、果糖和蔗糖含量在成熟期,第一穗平均比激素座果高12.73%、51.52%和7.26%,第二穗高75.14%、34.4%和12.05%,第三穗结果也类似。激素座果大大降低了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酶活性。蔗糖合成酶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第一、第二、第三穗果实中分别低15%、25%、11%;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换酶分别低47%、29%、29%。成熟期果实的硬度以激素座果最大,而自然座果和振动座果差异不大。但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酸含量来看,是以激素座果的果实含量最低,前三穗果实分别平均低12%、23%和18%。激素座果的番茄果实生长速率快,果实大,产量高,硬度大,且提高了单果重。振动座果产量高,与激素座果的产量差别不大。结论认为激素座果虽然可增加产量却使得番茄果实品质大大降低。而振动座果既可满足高产的需求,也不会降低其果实品质。

张培钰,温祥珍,李亚灵[8](2018)在《不同坐果方式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消费者反映温室番茄激素坐果风味差的问题,试验设计了3种坐果方式,即震动坐果、自然坐果和激素喷花坐果,测定了影响品质要素的果实中可溶性糖、淀粉、果糖、蔗糖和Vc含量。结果表明,番茄果径的生长速率是激素喷花坐果方式较高;糖含量中,激素喷花较震动和自然坐果方式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50%左右;第2,3穗果实中震动坐果、自然坐果均比激素坐果的淀粉、果糖、蔗糖和Vc含量高。震动坐果比自然坐果糖含量略高,可以认为与授粉效果较好有关,风味物质的增加是品质较好的内在要素,因此,震动坐果提高果实风味的效果较好。

李扬丹[9](2018)在《栽培方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番茄生产中存在因繁重的整枝管理造成用工多、生产成本加大的问题,以及现有栽培方式下番茄生产效益不够理想的问题,以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春棚一号”(国内品种)、“卡娜”(国外品钟)和有限生长类型番茄“勒克斯”为试验材料,开展栽培方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为番茄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果:增加种植密度并减少留果数有利于早春大棚番茄的前期生长,当种植密度为6000株/667㎡,保留2穗果的栽培方式更好。相同的留果穗条件下,高密度种植有利于植株前期生产而不利于植株中后期生长。减少留果穗数促进了果实膨大,促进早熟及前期产量。同时,增大种植密度且减少留果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番茄长季节栽培,当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种植密度为2400株/667㎡时,效果更好。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时,适当降低密度,对春季番茄的植株性状、果实品质及单株产量等无显着影响,但显着降低了春季折合总产量;对秋季番茄,增大了株高生长速率、茎粗生长长速率和叶长,延缓了早衰,降低叶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抗性,减少了落花落果,提高果实品质和单果重,提高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三穗果座住后,浓度为3000 mg/L的马来酰肼抑制番茄顶芽和侧芽生长效果更好。随着马来酰肼浓度增大,抑制了番茄抗氧化物酶活性,间接降低了番茄顶芽和侧芽生长速率。并且,马来酰肼对番茄的座果率和产量没有造成影响,适宜浓度的马来酰肼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番茄生长全过程中,浓度为8 mg/L的萘乙酸促进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效果更好。适宜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番茄顶端优势,不同喷施间隔周期对番茄侧芽顶芽生长无明显影响。一定范围内,春季番茄顶芽生长速率随着萘乙酸浓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侧芽生长速率随着萘乙酸浓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秋季番茄顶芽生长速度随着萘乙酸浓度增大而增大,侧芽生长速率随着萘乙酸浓度增大而减小。并且,萘乙酸处理能显着提高春季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

周永舜[10](2018)在《六个品种樱桃番茄种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属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在中国南北被广泛栽培。番茄营养价值极高,同时还兼有食用和观赏价值,在科研、食品工业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目前在生产中主要存在问题有:真正适合华南高温高湿气候的优质品种较少;以零星种植为主,没有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管理经验多来源于品种引进地区和种植户自行摸索出来,随意性较大、且管理粗放。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1)本试验通过不同时期分期播种试验,旨在探讨樱桃番茄在佛山地区栽培的最佳时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2)不同密度、叶面肥、保果素和整枝技术组合,以解决目前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产业化,也为采摘、休闲及观光型的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种植樱桃番茄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1.不同种植季节对樱桃番茄生育期的比较。结果表明:珍珠番茄中,‘黄珍珠’生育期较短,其次是‘红珍珠’,最长的是‘黑珍珠’;圣女番茄中,生育期最短的是‘红圣女’,其次是‘黄圣女’,最长的是‘紫玫瑰’。2.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9月1日)、D(9月30日)播期圣女番茄的分枝数、开展度、叶面积、果数、折算产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播期,C、D播期促进圣女番茄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积累;第一果节位明显降低,对早熟有一定促进作用;‘紫玫瑰’品种在生长发育指标上优于其他品种。3.采用L9(3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密度、叶面肥、保果素和整枝技术组合对樱桃番茄(‘黑珍珠’和‘紫玫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黑珍珠’还是‘紫玫瑰’,处理6在分枝数、开展度、叶面积、果树、折算产量等指标方面优于其它处理,处理6为最佳组合技术,即在密度35 cm×35 cm、叶面肥施用量900 mg/L、坐果素施用量100 mg/L、整枝双干式,对两种番茄生长和发育有利;处理4和处理5亦在分枝数、开展度、叶面积、果数、折算产量株高指标方面优于其它处理。

二、保果素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果素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番茄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果蔬采摘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方向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番茄特征及采摘过程分析
    2.1 番茄的植物学特征
        2.1.1 番茄植物特征
        2.1.2 采摘番茄品种选择
    2.2 番茄采摘的工艺要求
        2.2.1 温室番茄种植农艺要求
        2.2.2 人工采摘动作特征分析
    2.3 番茄力学分析
        2.3.1 番茄果实力学特征分析
        2.3.2 番茄桔梗的力学性能分析
        2.3.3 番茄采摘的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结构形式设计
        3.2.1 采摘方式选择
        3.2.2 采摘动作构思
        3.2.3 驱动方式选择
        3.2.4 传动方式选择
        3.2.5 结构自由度确定
        3.2.6 工作空间确定
        3.2.7 零件加工方式选择
    3.3 总体结构设计
        3.3.1 定位机构设计
        3.3.2 分离机构设计
        3.3.3 承载机构设计
    3.4 控制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摘机械手的虚拟样机建立与仿真分析
    4.1 虚拟样机建立
        4.1.1 建立虚拟样机
        4.1.2 采摘动作设计
    4.2 有限元分析
        4.2.1 预试验
        4.2.2 零件静力学分析
    4.3 机械手运动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摘机械手的试验研究
    5.1 样机试制
        5.1.1 零件制作
        5.1.2 机械手装配
        5.1.3 编写控制程序
    5.2 番茄采摘机械手试验研究
        5.2.1 材料与设备
        5.2.2 试验方案设计
        5.2.3 采摘试验
        5.2.4 系统改进
        5.2.5 试验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2)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现状
        1.3.2 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研究现状
        1.3.3 农业数字化平台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相关理论
        2.1.1 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影响相关理论
        2.1.2 作物生长模型相关理论
    2.2 相关技术
        2.2.1 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相关技术
        2.2.2 农业数字化系统相关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主要环境因子的设施番茄生长模型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试验概况
        3.1.2 数据采集
    3.2 基于PCA的设施番茄生长特征分析
    3.3 主要环境因子对番茄长势的影响研究
        3.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3.3.2 不同发育期环境因子对设施番茄生长的影响分析
        3.3.3 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研究
    4.1 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方案
        4.1.1 定植前管理方案
        4.1.2 苗期管理方案
        4.1.3 开花坐果期管理方案
        4.1.4 结果期管理方案
    4.2 设施番茄生产数字化知识库建立与规则库设计
        4.2.1 设施番茄生产数字化知识库建立
        4.2.2 设施番茄生产数字化规则库建立
    4.3 设施番茄生产数字化模型构建与实现
        4.3.1 设施番茄苗期生产过程数字化模型
        4.3.2 设施番茄开花坐果期生产过程数字化模型
        4.3.3 设施番茄结果期生产过程数字化模型
        4.3.4 设施番茄生长全周期数字化模型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1.1 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5.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1.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5.3 系统功能设计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5 系统实现
        5.5.1 数据采集
        5.5.2 数据可视化
        5.5.3 分析建模
        5.5.4 后台管理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3)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番茄产业现状
    1.2 国内外温室设施及环境控制的现状
        1.2.1 国外温室设施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温室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3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温度对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1.3.2 温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3.3 温度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量及产量
        2.3.2 果实品质的测定
        2.3.3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5 叶片色素的测定
        2.3.6 根系活力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温室温度动态变化
    3.2 温室温度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2.1 不同温室温度下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叶面积的动态变化
        3.2.2 不同温室温度处理下番茄各营养器官生长量的动态变化
        3.2.3 不同温度对果实膨大的影响
        3.2.4 不同温室温度对不同果穗坐果数、单果重及单穗果鲜重的影响
        3.2.5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3.3 温室温度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3.3.2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4 温室温度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3.4.1 温室温度对番茄第一穗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2 温室温度对番茄第二穗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3 温室温度对番茄第三穗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4 对不同温度处理下番茄的感官评价
    3.5 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3.5.1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5.2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5.3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3.6 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3.6.1 评价指标的测定
        3.6.2 多目标绝对差值的确定
        3.6.2.1 多目标“最佳性状值”的构造
        3.6.2.2 多目标无量纲化处理
        3.6.2.3 求多目标绝对值差
        3.6.3 计算多目标关联度系数及权重
        3.6.4 计算多目标加权关联度系数及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温室温度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2 温室温度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4.3 温室温度对番茄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外源褪黑素诱导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褪黑素
        1.1.1 植物体内褪黑素合成及分解代谢
        1.1.2 果实中褪黑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1.1.3 果实中褪黑素的节律变化
        1.1.4 采前褪黑素对果实成熟及品质的影响
        1.1.5 外源褪黑素对采后果实品质及成熟衰老的影响
        1.1.6 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抗冷性的影响
        1.1.7 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1.1.8 展望
    1.2 番茄及其采后病害
        1.2.1 番茄概述
        1.2.2 番茄的采后主要病害
        1.2.3 番茄灰霉病的控制
    1.3 研究背景、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外源褪黑素对番茄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番茄果实的处理
        2.3.2 果实成熟度的测定
        2.3.3 果实自然腐烂的测定
        2.3.4 果实呼吸速率的测定
        2.3.5 果实硬度、失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2.3.6 取样
        2.3.7 果实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测定
        2.3.8 果实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2.3.9 果实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3.10 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测定
        2.3.11 褪黑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RT-q PCR定量分析
        2.3.12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
        2.4.2 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自然腐烂的影响
        2.4.3 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呼吸速率、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4.4 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2.4.5 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抗氧化物质、抗氧化酶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6 褪黑素处理对番茄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及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外源褪黑素对采后番茄果实抗灰霉病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体外条件下褪黑素对灰葡萄孢生长的测定
        3.3.2 番茄果实的处理
        3.3.3 果实接种灰葡萄孢病斑直径的测定
        3.3.4 取样
        3.3.5 果实表皮组织中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含量的测定
        3.3.6 果实表皮组织中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3.3.7 果实表皮组织中ROS代谢关键酶活测定
        3.3.8 果实表皮中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测定
        3.3.9 果实表皮中类黄酮、总酚、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3.3.10 果实表皮组织中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3.3.11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褪黑素对灰葡萄孢生长的影响
        3.4.2 褪黑素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影响
        3.4.3 褪黑素对果实主要抗病信号的影响
        3.4.4 褪黑素对果实抗性酶的影响
        3.4.5 褪黑素对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3.4.6 褪黑素对果实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外源褪黑素介导番茄果实水杨酸抗病信号途径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果实处理
        4.3.2 果实损伤接菌
        4.3.3 果实自然腐烂的测定
        4.3.4 取样
        4.3.5 果实表皮中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和NADPH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4.3.6 果实表皮中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测定
        4.3.7 果实表皮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
        4.3.8 果实表皮中水杨酸含量及合成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4.3.9 果实表皮中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4.3.10 果实表皮中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4.3.11 基因的RT-qPCR定量分析
        4.3.12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多效唑处理浓度筛选
        4.4.2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灰霉病病斑直径的影响
        4.4.3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自然腐烂率的影响
        4.4.4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ROS的影响
        4.4.5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NO的影响
        4.4.6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内源褪黑素的影响
        4.4.7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水杨酸的影响
        4.4.8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SA抗病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4.4.9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CHT和 GLU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4.4.10 褪黑素和多效唑处理对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采前喷洒褪黑素对番茄采后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2.3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褪黑素喷洒番茄植株
        5.3.2 果实表皮色度的测定
        5.3.3 果实呼吸速率的测定
        5.3.4 果实硬度、失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5.3.5 果实损伤接菌
        5.3.6 果实自然腐烂的测定
        5.3.7 取样
        5.3.8 果实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测定
        5.3.9 果实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5.3.10 果实抗氧化酶活力测定
        5.3.11 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测定
        5.3.12 果实表皮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一氧化氮和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5.3.13 果实表皮NADPH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5.3.14 果实表皮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5.3.15 果实表皮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5.3.16 果实表皮抗菌物质含量的测定
        5.3.17 基因的RT-qPCR定量分析
        5.3.1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色度的影响
        5.4.2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5.4.3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灰霉病病斑直径的影响
        5.4.4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自然腐烂的影响
        5.4.5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细胞膜透率和 MDA 含量的影响
        5.4.6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5.4.7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内源褪黑素的影响
        5.4.8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抗病信号的影响
        5.4.9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SA抗病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5.4.10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CHT和GLU活性的影响
        5.4.11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苯丙烷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5.4.12 采前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实类黄酮、总酚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采前喷洒褪黑素对番茄采后果实抗病性激活的转录组学分析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实验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褪黑素处理番茄植株
        6.3.2 取样
        6.3.3 番茄果皮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6.3.4 cDNA文库构建及质量检测
        6.3.5 基础生信分析
    6.4 结果分析
        6.4.1 RNA质量检测分析
        6.4.2 转录本测序结果分析
        6.4.3 转录组分析采前褪黑素处理对果实基因表达的影响
        6.4.4 采前褪黑素诱导果实关键代谢通路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设施番茄专用水溶肥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氮、磷、钾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
    1.2 中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1.3 水溶肥的研究进展
        1.3.1 水溶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1.3.2 水溶肥料对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意义
    1.4 番茄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2.1.2 番茄专用水溶肥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及番茄产量品质影响研究
    2.2 测定方法
        2.2.1 土壤化学指标
        2.2.2 番茄养分吸收量及产量品质
        2.2.3 植株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元素测定
        2.2.4 番茄品质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日光温室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
        3.1.1 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吸收动态
        3.1.2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动态
        3.1.3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
        3.1.4 番茄植株不同器官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分配特性
    3.2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养分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植株养分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时期使用水溶肥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4.1 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
    4.2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养分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4.2.1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养分积累的影响
        4.2.2 不同浓度水溶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4.3 不同时期使用水溶肥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5 结论
    5.1 明确了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
    5.2 番茄专用水溶肥处理对番茄养分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3 番茄专用水溶肥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节肥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1.3.1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1.3.2 节肥灌溉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肥灌溉决策模型
    2.1 作物灌溉量
    2.2 番茄光合速率、植株高度影响和标准产量
        2.2.1 光合作用速率测定
        2.2.2 番茄株高的影响及标准产量
    2.3 水肥耦合对于番茄产量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4 基于番茄生长信息的水肥动态调整模型
        2.4.1 基于番茄生长因子的灌溉量动态调整模型
        2.4.2 基于番茄生长因子的施肥量动态调整模型
    2.5 基于生长因子的微调决策模型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水肥一体化配肥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3.1 水肥一体化设备要求及特点
    3.2 节肥灌溉灌浓度控制模型
    3.3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3.3.1 模糊控制理论
        3.3.2 模糊PID控制原理
        3.3.3 确定变量及其论域
        3.3.4 确定模糊子集及规则
    3.4 Matlab环境下模糊控制器的仿真实验
        3.4.1 设计FIS装载文件
        3.4.2 搭建Simulink环境下仿真模型
        3.4.3 仿真实验分析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PLC控制的番茄种植实验
    4.1 系统硬件组成
        4.1.1 太阳能同步供水系统
        4.1.2 模糊PID控制系统
    4.2 PLC控制模块设计
        4.2.1 输入/输出元件及控制功能
        4.2.2 控制系统程序及电路设计
    4.3 种植实验验证
        4.3.1 种植方法
        4.3.2 实验检测及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番茄激素座果对糖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引言
    1.1 番茄中的不同座果方式及其特点
    1.2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研究现状
    1.3 影响番茄果实品质的因素
        1.3.1 番茄果实中的糖类及其功能
        1.3.2 番茄果实中的VC、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等
    1.4 糖代谢酶类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番茄口感的影响因素
    1.6 问题的提出、目的及研究意义
    1.7 论文的整体安排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与处理
    2.3 测试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番茄果实横径的影响
        3.1.2 番茄果实纵径的影响
    3.2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的影响
        3.2.1 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3.2.2 对番茄果实中淀粉含量的影响
        3.2.3 对番茄果糖的影响
        3.2.4 对番茄果实蔗糖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果实中酶的影响
        3.3.1 对番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3.3.2 对番茄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
        3.3.3 对番茄果实中酸性转化酶的影响
        3.3.4 对番茄果实内部中性转化酶的影响
    3.4 三种座果方式对成熟期番茄果实中糖代谢的影响
    3.5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3.5.1 三种座果方式对果实发育期硬度的影响
        3.5.2 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3.5.3 对番茄生长发育中VC含量的影响
        3.5.4 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中总酸的影响
        3.5.5 对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比的影响
    3.6 不同座果方式在成熟期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3.6.1 不同座果方式在成熟期对番茄果实中种子的影响
        3.6.2 不同座果方式在成熟期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
        3.6.3 不同人群对不同座果方式番茄口感的反映
4.讨论
    4.1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及糖代谢的影响
    4.2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不同座果方式对番茄果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4 不同座果方式的研究
5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8)不同坐果方式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授粉方式对番茄果实生长速率的影响
    2.2 不同授粉方式对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授粉方式对果实中淀粉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授粉方式对果实中果糖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授粉方式对蔗糖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授粉方式对Vc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9)栽培方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种植密度对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激素对植物侧枝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1.2.3 生长调节剂对植株侧芽生长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密度及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2.2 密度对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2.2.4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2.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密度及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植株性状的影响
        3.1.2 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3.1.3 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
        3.1.4 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产量的影响
        3.1.5 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经济效益分析
    3.2 不同密度对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2.1 不同密度对大棚长季节栽培番茄植株性状的影响
        3.2.2 不同密度对大棚长季节栽培番茄病害的影响
        3.2.3 不同密度对大棚长季节栽培番茄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
        3.2.4 不同密度对大棚长季节栽培番茄产量的影响
        3.2.5 不同密度对大棚长季节栽培番茄效益分析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3.1 不同浓度马来酰肼处理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浓度萘乙酸处理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整形素处理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4 讨论
    4.1 关于不同密度及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生长及产量的讨论
    4.2 关于不同密度对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及产量的讨论
    4.3 关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的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六个品种樱桃番茄种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主要生物学特性
    1.2 樱桃番茄种植概况
    1.3 樱桃番茄对人体的保健及营养意义
    1.4 国外研究进展
    1.5 国内研究进展
        1.5.1 品种方面
        1.5.2 栽培技术研究
    1.6 目前在生产中主要存在问题
    1.7 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育期的影响
        2.2.2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
        2.2.3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不同种植技术组合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密度、叶面肥、保果素和整枝技术组合对樱桃番茄(黑珍珠、紫玫瑰)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密度、叶面肥、保果素和整枝技术组合对樱桃番茄(黑珍珠、紫玫瑰)发育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
    1.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1.1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育期的影响
        1.2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
        1.3 分期播种对樱桃番茄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2.不同密度、叶面肥、保果素和整枝技术组合对樱桃番茄(黑珍珠、紫玫瑰)生长发育的影响
    3 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保果素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番茄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孟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设施番茄生产过程数字化系统研究[D]. 张泽.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吕跃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外源褪黑素诱导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机制的研究[D]. 李生娥.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5]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设施番茄专用水溶肥效果研究[D]. 褚屿.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6]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D]. 周佳华. 广州大学, 2019(01)
  • [7]番茄激素座果对糖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张培钰.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不同坐果方式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J]. 张培钰,温祥珍,李亚灵. 山西农业科学, 2018(10)
  • [9]栽培方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李扬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10]六个品种樱桃番茄种植技术研究[D]. 周永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3)

标签:;  ;  ;  ;  

防腐剂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