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功夫电影于1973年进军好莱坞_李小龙论文

1973年香港功夫片西征好莱坞风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功夫片论文,好莱坞论文,香港论文,风潮论文,西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3年,是香港电影开始本土化转型的重要年份。这一年,香港股市崩盘导致众多港人生活艰难,电视媒体快速娱乐化发展和广播、报刊等大众文化普及,香港电影面临生存困境和发展挑战,必须创新转型。这一年,李小龙意外去世导致功夫片急转直下,邵氏翻拍“新联”同名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却不经意间逆转了粤语片式微、国语片占优势的格局。

这一年,也是香港电影谋求进军美国市场多年未果、却是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年份。《天下第一拳》、《精武门》、《龙争虎斗》、《合气道》等数十部香港功夫片,在美国密集上映形成热潮,而且多部影片票房突出。更令人惊讶的是,截止到1973年11月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香港电影在美国的经历犹如过山车般变化,由开端快速发展到高潮,却又旋即坠入低谷,而后低潮一直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成龙电影重启美国市场。为什么这一年香港电影能在美国市场获得成功?什么原因导致其昙花一现?本文试图探询1973年香港电影这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

1972年11月,当李小龙电影《精武门》被率先引进美国并安排在纽约少数影院局部上映①时,好莱坞表现出明显的轻视态度。比如标志性媒体《综艺》(Variety)给予了负面评价:“一部幼稚的香港情节片,基本没有什么美国商业潜力”②。正因如此,华纳公司在引进邵氏电影《天下第一拳》时,打破美国市场优先的模式,先试水欧洲市场,而后在美国公映。影片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仅伦敦莱斯特广场一家影院上映8周票房就有42000英镑③。以此良好开端,华纳公司大胆推进该片的美国上映,掀开了1973年好莱坞第一波香港功夫电影热潮。

(一)发展脉络

1.《天下第一拳》策略性上映,成功开启功夫片热潮

影片《天下第一拳》由邵氏1971年出品,尽管香港票房和观众反响一般,但对美国观众来说却具有既陌生又熟悉的多重卖点。片中参加中国武术锦标赛争夺“天下第一拳”美名的英雄成长情节,不同门派功夫的渐次亮相,特别是银幕上发光发红的铁砂掌,极大满足了美国观众猎奇的心理。影片中师傅被害、成功复仇的情节架构以及执著于爱情、多角情感的浪漫元素,则很大程度相通于美国观众熟悉的西方模式。

营销发行方面,华纳公司非常讲究策略。一方面,重视媒体公关,强化影片卖点,获得多家媒体相对理想的评价,诸如“这种迎合暴力的功夫情节电影,似乎具有全方位的穿透力”、“涵盖了所有可能吸引观众的爆发性因素,有助于在目标市场获得成功”④、“充满了暴力武术特技和表演过火的打斗场景,以迎合动作片市场的观众口味,黑人观众可能尤其对片中充满异国情调的持续不断的打斗场面感兴趣,而影片的英文配音夹杂着不少令人捧腹的俚语,这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和其他普通观众”⑤;另一方面,采取推进式上映模式。1973年3月21日,影片先被安排在洛杉矶和纽约的少数影院局部上映,至4月份该片已上榜洛杉矶2周票房冠军、纽约3周票房冠军,并连续数周位居两地票房前五名⑥。4月底,影片在美国近1000家大规模上映,票房大卖,跻身当年美国七大卖座电影之列,并成为入列1973年全球上半年度十大最卖座影片的第一部华语片⑦。

《天下第一拳》的成功,应了一家美国媒体的预料,“(东方功夫)新奇性一旦被揭开,西方观众将期待更多”⑧,众多美国电影公司开始竞相引进,参与推进这波香港功夫片热潮。

2.李小龙电影成为中坚力量

随后,最主要的推动者和中坚力量李小龙出现。尽管有人曾揣度李小龙电影在美热映,完全是因为他意外身亡。实际上,李小龙去世前已有《唐山大兄》、《精武门》⑨在美热映。

1973年5月中旬,李小龙第一部功夫片《唐山大兄》在美开局,5月16日即成为周票房冠军,之后连续数周位居票房榜前列。随后《精武门》借力于197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法国电影《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而取英文名为“The Chinese Connection”,在之前局部上映的基础上,1973年6月在美国全线上映。票房急速高涨,在纽约丽都影院上映后,一举打破首映当天、首周、两周等所有票房纪录,最初两周共有580,021,200人次的观众进入影院,票房收益超过12,898英镑。⑩香港功夫电影初来乍到,表现出如此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着实令好莱坞市场大为吃惊,“自从十年前詹姆斯·邦德影片上映以来,没有哪一类型的影片像香港功夫片这样在票房上大获成功”(11)。

华纳公司联合嘉禾公司,以好莱坞大片模式制作《龙争虎斗》。影片超过百万美元的高额投资,既有大气壮观的百人混战场景,又有李小龙以一敌众、武术技艺出神入化的个人秀。情节编排上,充分调动东方奇观元素和西方创新体验,将武术动作和詹姆斯·邦德式超级间谍模式结合,演员阵容囊括美国影视明星、黑人空手道冠军等。影片尚未公映,就有媒体如此预期:“是一部创新的动作片,可以与邦德系列电影相提并论,必能在票房上大获成功。它向观众成功呈现了惊险不断的体验,无论观众年龄和知识水平如何,他们都会被片中超级英雄式情节深深吸引。”(12)

1973年8月22日《龙争虎斗》在美上映,市场表现非常突出。除了影片本身的优秀品质,此前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意外身故的悲剧,是推动观众热情、票房高涨的重要原因。无论华人、白人还是黑人,美国观众趋之若鹜。影片不仅顺利登顶3周的美国票房榜冠军宝座,而且连续8周占据美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沿位置(见表1)。

《龙争虎斗》从8月份一直上映到11月份中旬,美国票房累积2500万美元,全球票房高达9000万美元(14)。尽管就单片票房而言,《龙争虎斗》跟1973年美国电影年度冠军《驱魔人》(The Exorcist)8900万美元有很大差距,但就香港功夫电影的海外表现而言已是空前纪录,毫无疑问成为了这波热潮的辉煌顶点。

3.其他影片票房不佳,功夫片热基本退潮

1973年8月以后,其他在美上映的香港功夫片,如《合气道》(1972,黄枫)、《独臂拳王》(1972,王羽)、《除霸》(1973,吴宇森)、《仇连环》(1972,张彻、鲍学礼)等,除少数影片能向票房榜冲刺,多数都竞争乏力、表现疲软。

11月份的《大杀手》(1972,楚原)上映时,美国媒体恶评已非常明显,“很可笑的是,一大群对手排着队跟男主角搏斗,却被打得满天飞,他们总是恶狠狠地冲向男主角,却在男主角的拳头还离得很远的时候就神奇地被打倒了”。(15)该片标志着这波港片好莱坞热潮已基本退却。此后数年尽管还有少量功夫片在美上映,如1975年《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等,但票房平平,完全不能与1973年同日而语。

(二)重要表现

这波热潮始于《天下第一拳》,而后李小龙电影步步推进,再到《合气道》等影片群起合围,最后《大杀手》标志结束。短短半年多时间,香港功夫片在美国市场上由开端到高潮,再由高潮骤降至低谷,戏剧性变化之巨、前后落差之大,令人惊叹唏嘘。期间,一些重要表现值得关注。

1.上映总数较多,同台竞争机率高

根据华纳公司、AI(American International)、NG(National General)、EE(Ellman Enterprise)等发行公司统计,1973年在美上映的香港功夫片共38部。不仅上映总数较多,而且同台竞争机率高,最多时候达到一周5~6部同时上映。

据《好莱坞报道》显示,1973年5月16日票房报告那一周有《唐山大兄》、《铁掌旋风腿》(1972,黄枫)、《天下第一拳》等同时上映,《唐山大兄》和《铁掌旋风腿》是新片上映第1周,《天下第一拳》已上映至第7周。1973年6月20日那周,除《精武门》、《唐山大兄》、《铁掌旋风腿》仍然在映,《大决斗》(1971,张彻)、《铁手无情》(1969,张彻)、《龙虎斗》(1970,王羽)等新片上映。8月至9月,又有《龙争虎斗》、《追击》(1971,王天林)、《合气道》等多部影片上映。10月以后,除《龙争虎斗》、《追击》继续上映,《独臂拳王》、《黑路》(1973,黄枫)、《除霸》、《水浒传》(1972,张彻)、《仇》(1972,俞凤至)、《仇连环》等6部电影先后登场。

2.市场竞争力强,屡登美国票房排行榜冠军宝座

1973年3月底到10月中旬,香港功夫片整体呈前期攀升、后期下降的抛物线态势,但有多部影片表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轮流占据美国票房排行榜周冠军宝座(见表2),几乎主导了这期间美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3.票房占有率高,影院生命周期长

多部影片票房占有率高,影院生命周期长。《龙争虎斗》最为典型,上映周期从1973年8月22日至11月份中旬,多个星期占据美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沿位置。《铁掌旋风腿》1973年5月中旬在美国上线,一直放映到7月,市场票房尽管起伏波折,但整体表现不错。《唐山大兄》跨越了1973年5月中旬至8月底,上映前3周曾位居周票房冠军及前列位置。《精武门》在美全线上映从1973年6月13日到10月初,三个半月市场表现不错,如加上1972年底局部上映的时间及票房,则更显影院生命力之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销东南亚的香港电影一直在谋求北美市场拓展,但直到1973年才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什么?这个问题尽管费解,但如同“李小龙无可替代,他出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17),1973年香港功夫片美国热潮也是生逢其时。

1.香港功夫片契合了美国社会变迁和观众心理需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悲剧接连不断:1963年11月22日支持黑人民权运动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杀、1968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12年的美国越战、70年代初水门事件、尼克松辞职等问题。在经济衰退、动荡创伤的背景下,美国民众、特别是作为美国电影最主要观众群的青年一代,他们需要合适的银幕娱乐宣泄和适时的文化情绪转移。

这时以李小龙电影为代表的香港功夫片在美上映,正好契合了这种特殊的美国社会主调。片中小人物面临生存危机,选择以功夫暴力解决冲突,展示身体力量的同时也宣扬个人尊严、家庭责任、国家与民族的荣誉。这对于银幕外的美国观众来说,正好以镜像满足了情绪宣泄和意识反抗,具有深度延展的文化想象空间。特别是对非洲裔黑人观众来说,“(李小龙电影的)壮观暴力行为成为非洲裔美国人交叉身份的中心视觉隐喻”(18),很能代言他们自身暴力抗争的历史,从而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对长期以来受到美国主流社会歧视的在美华人来说,他们迫切渴求强有力的文化代言。尽管此前美国银幕上不乏华人形象,但多是两极化人物定位,要么是交际花、暴民等恶人,以聪明狡诈、天生邪恶的傅满洲博士(Dr.Fu Manchu)为典型,要么是农民、工人等良民,即使是智慧冷静、和蔼可亲的著名华人侦探陈查理(Charlie Chan)也不具备真正的代言性,因为这个中国人角色始终由美国人饰演。引进美国的这些香港功夫片,特别是李小龙的出现,其生于美国、成长于香港地区、受教育于美国、成名于香港地区的美籍华人身份以及其电影中展现的移民经验、抗争意识、文化身份、民族想象,正好成为在美华人心目中的理想英雄。

这波热潮还暗合了当时美国电影的文化潮流。70年代初,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西部片和城市犯罪片、《超人》等漫画电影非常流行,构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动作片潮流。香港功夫片既吻合了这股动作片潮流,也迎合了好莱坞需要创新吸收的娱乐需求,“东方式真实打斗风格、沉默寡言却充满肢体力量感的阳刚英雄,让美国观众产生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审美兴趣”(19)。尤其李小龙电影“持续不断的暴力场面,简单直率的处理方式,血腥惨烈的情景”,不仅让美国主流观众情绪激动,而且“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和超人迷们所痴迷”(20)。

2.美国公司的发行助力与合作拍摄

“这突然的风暴,似乎无处不在,它让行业人士感到吃惊,其实是有一些根源的”(21),根源在于美国公司的发行助力和合作拍摄这一地利因素。多家美国公司参与发行港片,比如AIP发行《铁掌旋风腿》等,NG发行《精武门》、《独臂拳王》,EE发行《头条好汉》等,CR(Cannon Releasing)发行《除霸》等。其中,华纳公司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华纳以敏锐的商业触角,1973年购买了邵氏电影《天下第一拳》,被媒体赞誉为“华纳兄弟挑了一部东方精品”,“这部影片在美国动作片市场有不错的前景,它充满了爆发性场面,在目标市场很容易成功”(22)。华纳尝试先欧洲发行、而后登陆美国,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华纳积极推动李小龙电影。实际上,在李小龙回香港之前,华纳曾错失李小龙。60年代末以《青蜂侠》(The Green Hornet)崭露头角、又参演过《盲人追凶》(Longstreet)等剧集的李小龙,作为美国武术界著名人物(23)希望在影视界有更大发展,1970年他说“现在是(美国)该出现一位东方英雄的时候了”(24)。因此他跟华纳和制片人弗雷德·温特劳博(Fred Weintraub)积极合作,帮助电视剧《功夫》(Kung Fu)从概念发展到剧本,还提供动作构思和技术细节,但他最终还是失去了担任男主角(一个东方英雄)的机会。原因是:在白人当道的好莱坞,华纳公司、制片人都认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电视中不能领衔主演”(25)。

当《唐山大兄》、《精武门》在美热映,华纳主动向李小龙抛出橄榄枝,许诺丰厚片酬等优越条件,终于促成了嘉禾与之合拍《龙争虎斗》。全片“制作水平高超,结构紧凑;光影处理,色彩调度和谐流畅”(26),情节编排兼顾好莱坞化和中国奇观化,配置了包括白人影视明星约翰·萨克森(John Saxon)、黑人空手道冠军吉姆·凯利(Jim Kelly)等演员阵容。更重要的是,华纳将市场推广定调为“一次独特的营销挑战”,宣传部门倾力推进强有力的宣传营销,开设免费空手道班、漫画书销售、配套插图轻便书推广、广播电视及报刊采访、海报图片张贴及销售等,别出新意地发行“龙特工会员卡”吸引观众,此外还获得《华尔街》、《时代》、《新闻周刊》等杂志免费宣传。宣传推广在美国各地购物中心、游戏场地、剧场大厅随处可见,最终帮助影片实现了理想的市场收益。

李小龙猝死后,华纳借助《龙争虎斗》加大约翰·萨克森和吉姆·凯利的宣传力度,帮助美国电影培育了两位具有潜力的动作演员,找到了香港功夫片与美国动作片融合的创作新模式。

3.李小龙的明星魅力,邵氏、嘉禾的海外拓展努力

“李小龙的表演太迷人了”(27),“在东方主义的背景下,李小龙的表演和其体格、魅力,都是超越其他人、占主导性的”(28)。这波热潮中,李小龙明星魅力绝对是核心,尽管其电影数量不多,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在早期动作片中,演员基本不知道怎么打斗,所以我们只能用各种摄影技巧来弥补。但观众能看出差距。一旦他们看见一个真正的斗士,就能立刻分辨出来。这就是李小龙迅速走红的原因”(29)。

李小龙的电影魅力,来源于他独特自觉的功夫哲学,他的银幕功夫展示基于一种世界观的自觉表达。“我认为不应该为了暴力而暴力。事实上,我不管它叫‘暴力’,而叫‘动作’。中国电影里的血腥暴力并不是我创造的,它早就存在了。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电影告诉观众它为什么会发生。”(30)李小龙的身体就像一种特别结构的生命空间,每一次踢腿、出拳、打棍、嘶叫,都如同自我情绪或社会意识的特定分工,“暴力必须要有一个理由”(31),然后暴力在矛盾解决后必须平安地释放。正因如此,他谈及《精武门》等片结尾人物命运时说:“我坚持英雄最后一定要死,他杀了那么多人,一定要付出代价”(32)。这种张扬且自律的理念,与香港功夫片的内在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死亡犹如英雄塑造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既是英雄主义的价值升华,也是缓释平衡观众银幕暴力想象和现实社会挫败的重要方式。

李小龙电影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他自觉的国际视野和娱乐理念。他曾谈及《猛龙过江》时说:“如果我们希望赢得国际认可的话,我们必须尝试和制作老少皆宜的电影。”(33)从拍摄第一部功夫电影开始,他的目标观众就定位于全球观众,希望借助电影连接东方与西方,也寄望于将身体美学、商业市场与民族文化融合。

为此,他不断推进动作美学的探索,追求“我代表了所有风格,而我没有风格”(34)的境界。《唐山大兄》、《精武门》两部电影,“展示一连串有意识的充满幻想和粗暴的功夫与空手道表演,一个人在任何地点都能对付数十个对手”,“然后用远景、俯拍等镜头与特写镜头相互切换,实现暴力展示与动作时间的特殊效果”(33)。徒手搏击、实战效果、中西合璧的真实功夫,“东方最快拳头”、“李三腿”特别为人称道,加上新颖的编排布局,使影片不仅在香港地区、东南亚屡破票房纪录,而且在欧美市场也表现突出。

随后在自编自导的《猛龙过江》中,李小龙第一次完全自主地为东西方观众讲述通俗易懂的故事,他不仅“设计了所有武术动作,创作了大量真实的打斗场面,给影片做了英文配音,并用打击乐器给打斗动作配音效”,“私底下学过印度音乐的复杂节奏,希望能运用到电影的武打动作编排中”,而且还为了动作效果做出自我牺牲,比如“尝试用电击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36)等。尽管影片故事曾被批评为“愚蠢、放纵的、超越常规”(37),但动作创新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全球成功。

《龙争虎斗》作为香港地区与美国合拍的好莱坞大片,李小龙以极大热情参与其中。美国情报局干探的身份开发和情节设置,尽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电影中原有的民族身份主题,但社会责任、亲情复仇等叙事铺垫,使得故事更通俗易懂、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情趣。动作方面,李小龙巧妙设计了糅合东方功夫与西洋拳术的新颖风格。影片全球票房高达9000万美元,佐证了李小龙贯通中西的银幕暴力神话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后香港地区、美国动作片创作,也证实了一种既传承中国电影、又融入美国主流类型的合拍模式的可行性,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做出了重要探索。

李小龙电影征服了全球无数的观众,他的粉丝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他的电影不仅影院票房突出(见表3),在他去世以后数十年内多次被重新放映,而且非影院收益也被持续开发,玩偶、T恤衫、海报等产品在香港地区、美国、日本等持续热销,电视播映、DVD租售、网络播映也被层次推进。

此外,邵氏和嘉禾两大公司既竞争又相互呼应的积极推动,是这波热潮背后最有力的因素。邵氏是香港电影海外拓展的先锋开拓者,多年前就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洽谈收购等途径争取美国市场,在《天下第一拳》获得成功以后,又陆续在美国推出《大决斗》、《铁手无情》、《龙虎斗》、《仇连环》等。嘉禾因邹文怀远见卓识、签约了李小龙、推出李小龙系列电影,所以不仅在香港地区和东南亚、而且在美国都占尽先机、成为主导,此外还乘胜推出了《铁掌旋风腿》、《追击》、《合气道》、《独臂拳王》等影片。

从1973年3月到11月初的短短半年多时间,这波热潮就从辉煌顶点急速衰落。如此昙花一现,令好莱坞惊讶,也让香港影坛困惑。究其原因,除了美国市场的变化调整和好莱坞电影强势竞争外,美国媒体批评主要集中在香港电影自身问题上。

首先,“没有一个功夫明星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取代李小龙”(42),李小龙去世产生了关乎全局的不利影响,“此后香港功夫电影徘徊不前”(43)。李小龙是香港电影在美国创造高额票房的重要标志,他的离世让香港电影的美国竞争缺少了核心砝码,也带走了美国观众追捧东方功夫片的热情,“造成了功夫类型的危机”(44),成为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不仅如此,之后“亚洲电影和它的国际化发展陷入深度停滞中,特别是在美国市场”(45)。

其次,众多香港功夫片粗制滥造、制作虚假,饱受好莱坞诟病。比如《铁掌旋风腿》是“制作和导演水平都相当初级,简直无法忍受,音乐也是剽窃自几部新发行(美国)电影的粗制滥造之作”(46);《精武门》“这部电影太烂了,影片节奏像蜗牛一样缓慢,是一部无趣的功夫片。糟糕的剪辑让影片显得晦涩难懂”(47);《独臂拳王》“摄影棚的场景布置如以往一样虚假,色彩处理苍白无生气,如果阳光是绿色的,也许看起来更自然些。”(48)大部分香港电影没有创新意识,常常落入或比武大会或受难复仇等情节俗套,动作展示似乎成为唯一目的。正如媒体批判《天下第一拳》:“片中空手道都是慢镜头高跳,拳头快速移动,动作时的嘟哝声,都如同看木桶底部那样有限。一切都是太夸张、无缘由的野蛮暴力。动作如此结构,好像纯粹就是为了秀功夫,而不是出于进攻、防卫等任何真实目的。这完全是把电影当作了一个玩笑。”(49)相似的故事、相似的动作集群式复现,很快引起了美国观众的视觉疲劳。

再次,好莱坞媒体常常抱怨香港电影引进美国时开发工夫不足,比如“《天下第一拳》英文配音糟透了,对白也很差。影片几乎没有做任何宣传”(50);“《铁掌旋风腿》进行了英文配音,但常常不经意间会很有趣”(51);“《独臂拳王》英文配音对白让影片显得文绉绉,很可笑”(52)等,英语翻译与配音质量不佳、宣传营销不充分,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在美发展空间。

1973年已然逝去,但就像一面镜子,超越了历史、映照了当下。2000年华语电影以《卧虎藏龙》1亿2807万美元成功进入美国主流电影市场,之后2004年《英雄》以5371万美元掀起小高潮,但之后很快就江河日下,到时下《金陵十三钗》31万美元、《让子弹飞》6万多美元(53)等惨淡票房。其潮起潮落的发展态势以及所呈现出的类型单调(动作片一招鲜)、跟风创作等种种问题,都跟1973年香港功夫片首波好莱坞热潮何其相似,只不过1973年表现得更浓缩更短暂而已。

①[美]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唐山大兄》与《精武门》影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973年5月13日,11:1。

②(21)(43)转引自[美]大卫·德泽(David Desser)《功夫热:香港电影在美国的最初接受》(The Kung Fu Craze:Hong Kong Cinema's First American Reception),傅葆石、大卫·德泽合编《香港电影:历史、艺术、身份》(The Cinema of Hong Kong:History,Arts,Identity),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New York: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2000,第22,24,37页。

③⑩数据来源:[英]亚历山大·斯托特(Alexander Staurt),《中国跳棋》(Chinese Chequers),《电影与拍摄》(Film & Filming),1973年10月,第229期,伦敦:汉森图书(London:Hansom Books),第27页。

④《天下第一拳》影评,《综艺》(Variety),1973年3月28日、3月21日。

⑤新片分析《天下第一拳》,《电影学刊》(Film Bulletin),1973年3月,Wax出版公司,第22页。

⑥《好莱坞报道》(Hollywood Report),1973年3月至5月。

⑦吴昊主编,《武侠·功夫片》的前言内容,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

⑧[美]克里斯·索特兰诺(Chris Sottolano),《天下第一拳》影评,《电影评论》(Film In Review),1973年5月,纽约: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出版社(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Inc.),第305页。

⑨《唐山大兄》、《精武门》两部影片,最初在美国上映的英文名字容易引起混淆:《唐山大兄》,香港英文名为The Big Boss,在美国上映时英文名为Fists of Fury;《精武门》,香港英文名为Fist of Fury,在美国上映时英文名为The Chinese Connection。但后来在北美重映的时候,这两部影片又调整回香港英文名。

(11)新片分析《龙争虎斗》,《电影学刊》,1973年7月,Wax出版公司,第20页。

(12)新片分析《龙争虎斗》,《电影学刊》,1973年8-9月,Wax出版公司,第30页。

(13)笔者根据《综艺》(1973年8-11月)、《好莱坞报道》(1973年8-11月)和大卫·德泽《功夫热:香港电影在美国的最初接受》等文章的数据资料综合整理。

(14)数据来源www.imdb.com。

(15)新片介绍《大杀手》,《电影与拍摄》,1973年11月,第230期,伦敦:汉森图书,第56页。

(16)笔者根据《综艺》(1973年3-11月)、《好莱坞报道》(1973年3-11月)等美国报刊和大卫·德泽《功夫热:香港电影在美国的最初接受》等文章的数据资料综合整理。

(17)[美]亚力克斯·本·布洛克(Alex Ben Block)《李小龙传奇》(The Legend of Bruce Lee)谈李小龙的成功,转引自达西·安·罗巴兹·库弗(Darcy Anne Robards Coover),《从贫民窟到好莱坞:李小龙、功夫和美籍华人的演进》(From the Gilded Ghetto to Hollywood:Bruce Lee,Kung Fu,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merican),克莱姆森大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Clemson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2月,第27页。

(18)(24)转引自达西·安·罗巴兹·库弗(Darcy Anne Robards Coover),《从贫民窟到好莱坞:李小龙、功夫和美籍华人的演进》,克莱姆森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2月,第39页。

(19)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动作电影研究专家、本杰明·怀特(Benjamin Wright)博士后的观点,引自笔者对本杰明·怀特博士的采访,2012年4月10日。

(20)新电影《精武门》,《电影与拍摄》,1973年5月,第224期,伦敦:汉森图书,第53页。

(22)《天下第一拳》影评,《综艺》,1973年3月21日。

(23)1973年在其电影闻名全球之前,李小龙因为在传统的东方武术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全新风格的格斗术,而被国际徒手格斗杂志《黑带》评选为世界七大格斗高手之一。

(25)[美]罗伯特·克劳斯(Robert Clouse),《李小龙传记》(Bruce Lee:The Biography),伯班克:唯一出版(Burbank:Unique Publication),1988,第70页。

(26)[美]霍华德·汤普森(Howard Thompson),《龙争虎斗》影评,《纽约时报》,1973年8月18日,26:1。

(27)美国《时代》(Time)杂志的赞誉,转引自大卫·米勒(Davis Miller),《李小龙之“道”:武术回忆录》(The Tao of Bruce Lee:a martial arts memoir),纽约:和谐图书(New York:Harmony Books),2000年,第60页。

(28)杰庆森·陈(Jachinson Chan),《美籍华人男性气概:从傅满洲到李小龙》(Chinese American Masculinities:From Fu Manchu to Bruce Lee),纽约:鲁特利奇出版社(New York:Routledge),2001,第84页。

(29)邹文怀接受访问,《纽约时报》,1971年6月16日,第14页。

(30)(31)[英]贝·罗根(Bey Logan),《香港动作片》(Hong Kong Action Cinema),纽约:眺望(New York:Overlook),1995,第28页。

(32)转引自焦雄屏,《李小龙:对功夫片演进的影响》(Bruce Lee:His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Kung Fu Genre),《大众影视杂志》(Journal of Popular Film & Television),1981年春季刊,第38页。

(33)转引自连鹏程(Lian Pengcheng ),《李小龙内情》(Inside Bruce Lee),新加坡:新国家报(Singapore:New Nation),1972年8月17日。

(34)李小龙,《李小龙不能承受的秘密》(In Unbearable Bruce Lee),纽约:群书出版(New York:Bunch Books),1973,第3页。

(35)[美]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唐山大兄》与《精武门》影评,《纽约时报》,1973年5月13日,11:1。

(36)[美]大卫·米勒,《李小龙之“道”:武术回忆录》,纽约:和谐图书,2000年,第141页。

(37)[美]亚力克斯·本·布洛克(Alex Ben Block),《李小龙传奇》(The Legend of Bruce Lee),纽约:戴尔出版社(New York:Dell Publishing),1974,92。

(38)主要数据来源:笔者根据www.imdb.com和陈清伟《香港电影工业结构与市场分析》(香港电影双周刊,2000)整理制表。

(39)数据来源:焦雄屏,《李小龙:对功夫片演进的影响》,《大众影视杂志》,1981年春季刊,第31页。

(40)《猛龙过江》于1974年暑期才在美国上映。

(41)本片是李小龙遗作,1978年公映。李小龙在拍摄期间意外身亡,仅完成了全片三分之一,其他部分由替身完成。

(42)焦雄屏,《李小龙:对功夫片演进的影响》,《大众影视杂志》,1981年春季刊,第41页。

(44)[英]里昂·汉特(Leon Hunt),《功夫偶像》(Kung Fu Cult Masters),伦敦:墙花出版社(London:Wallflower press),2003,第77页。

(45)苏赫尔·艾哈迈德(Suhel Ahmed),《为何花如此长的时间?》(What's Taken So Long?),《地铁杂志》(Metro Magazine),2001年第129~130期,第195页。

(46)新片分析《铁掌旋风拳》,《电影学刊》,1973年5月,Wax出版公司,第15页。

(47)新片分析《精武门》,《电影学刊》,1973年6月夏季特刊,Wax出版公司,第34页。

(48)(52)新片分析《独臂拳王》,《电影学刊》,1973年10月,Wax出版公司,第20页。

(49)[美]罗杰·格里斯邦(Roger Greenspun),《天下第一拳》影评,《纽约时报》,1973年3月22日,54:3。

(50)[美]克里斯·索特兰诺(Chris Sottolano),《天下第一拳》影评,《电影评论》,1973年5月,纽约: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出版社(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Inc.),第305页。

(51)[美]A.H.维勒(A.H.Weiler),《铁掌旋风腿》影评,《纽约时报》,1973年5月5日,25:3。

(53)数据来源:www.boxofficemojo.com。

标签:;  ;  ;  ;  ;  ;  ;  ;  ;  ;  ;  ;  ;  

香港功夫电影于1973年进军好莱坞_李小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