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走向市场_农民论文

如何引导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走向市场_农民论文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将农民引向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少数民族论文,如何将论文,农民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从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大转变,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市场问题。抓农业,如果不抓市场,那只是事倍功半,而抓市场的关键,就是要努力把农业和农民全面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基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引导农民更新思想观念是步入市场的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不解放,胆子不大一点,束缚人们手脚的旧观念不破除,把农民引向市场是一句空话。近几年,在党的农村政策指引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广大农民正由基本解决温饱向小康的目标跨越。但是,必须看到,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农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一时难以转变。那种“养猪等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为找几个油盐钱”的小农观念;“炕上腊肉在,园圃有蔬菜,烤的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自给自足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观念,在部分贫困地区有突出表现。以至于在有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还存在着以腊肉及稻谷储藏多少而作为衡量家庭贫富的标准。这就错误地影响了农民的价值倾向,贫困地区便出现了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十分奇特的二重性。一方面市场上的猪肉货销价好,另一方面农民不让鲜猪肉应市,而用烟薰火燎后的储存以防日后猪肉短缺;一方面新鲜稻米的营养价值及口感优于陈谷旧米,另一方面农民又宁愿在吃库内的陈谷陈米,而让鲜米以充盈仓禀;一方面搞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又仍沿袭以粮为纲的思维定式简单地以粮食丰歉论政绩;一方面农民在外务工经商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好出路,另一方面又机械恪守“父母在,不外出”的观念,不愿离开故土。可以说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现实差距主要在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上,正是这种落后的观念和陈旧习俗的存在,成了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难以踏上市场经济轨道。一是市场经济观念还不树立。广大农民仍然习惯于“生产—销售—生产”循环,重生产轻销售,重产量轻效益的产品经济观念远未消除。二是文化程度低。农村的文盲,半文盲占同龄人口总数的比例仍很大。三是市场信息不灵。即使懂得种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养什么赚钱就养什么的道理,但“不知道如何去种什么,养什么才能真正赚钱”。四是思想观念落后。不少农民在思想上只要求解决温饱,只求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不图有所作为;在行动上划地为牢,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认识上科技意识淡薄,市场观念不强。

要改变上述这种状况,让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就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积极性,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做。就农村基层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当前在解放思想上要“四破四立”:首先,要破除“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安于现状观念,树立敢于竞争,开拓进取的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经营土地的地力和物力优势,创造市场需求的产品而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敢富、会富。其次,要破除“在家种田谋生”的狭隘农业观念,树立“出门务工致富”的思想,合理安排家庭劳力的配置,既在家搞种养加工、农工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又不囿于家庭和家乡的小圈子,大胆地向外寻求务工经商、发财致富的门道,敢闯、会闯。第三,要破除“田地只种粮”的单一种植观念,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树立“什么赚钱就搞什么”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大胆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价值高效的农副产品开放,增效、赚钱。第四,要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树立自立自强的自我发展观念,在争取外界支援的同时,启动内在活力,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黔西南州普安县盘水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办乡镇企业,坚持集体、个体一齐上,依靠小煤窑和砖瓦窑,促进工业的发展。近年引用扶贫资金(含贷款)19万多元,办乡镇企业829个;从业劳力3479人,占总劳力的21.6%,比1980年增长10倍;总产值186万元,占农村总值的22.3%,比1980年增长8倍。保冲、九峰两个乡办砖瓦窑27个,收入8.7万多元,户均1300元;办小煤窑29个,从业560人,年收入13万多元。九峰乡有24个面粉加工厂,生产面条供应城镇,盘县、刘官等市场,收入2.77万元,户均1000多元。盘水镇各级干部和各级组织把农业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动员转移到第三产业,做到干部介绍,能人牵引,大搞劳务输出。据1986年调查,全镇有65名镇、村干部介绍了39个村的1567名农村劳动力,到盘县、兴义、睛隆、兴仁、安顺等县、市及外省,沿海一带从事经商、服务、建筑业等,年收入63万多元,占总收入的7.89%,人均收入400多元。高兴乡近300人外出承包建筑,组织运输,年收入15万多元。其中有3位农民外出云南、四川等地办水果糖厂,8个月收入13500多元。江西坡乡一位农民到镇宁、安顺跟车运输半年,收入4160多元。长海沟一位干部带20人到外地开石方、挖土方,修公路,一年收入45170元,人均2258多元。农民从向外输出劳力中偿到了甜头。还有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刺绣厂仅贷款5万元,覆盖263农户,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989年产值达14万元,创汇3万美元,加工点上农户户均纯收入720元,在厂职工年人均收入1230元。生产的苗族神话传统等系列壁挂绣品,荣获1989年轻工部优秀新产品二等奖,现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沃屯村,51户贫困户在一位复员军人的带领下,贷款9万元,以愚公移山精神,在山头上挖石填土,建成种植蜜桔3万株,养猪1520头的牧果基地。1989年收桔子15万斤,甘蔗32万斤,收入达15万元,户均收入3000元,有5户万元户。

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市场是步入市场的保证。

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农民存在的偏见是;乡里人只能种田以务农为本;城里人进厂矿,以工为业;买卖东西纯属生意人的事,无商不奸。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加之受到城乡界限,工农界限、部门分工、行业归口及行政区划界限等因素的制约,农产品“卖难”越来越为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最关心和最担心的大问题。另外,因为缺少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农产品价值便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实现交换,或者说农民在社会交换中得不到合理的经济补偿,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村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引导农民去寻觅市场,利用市场来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生产力,去寻找脱贫致富的路。

在民族贫困地区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政府对绝大多数农民,一方面要加强市场机制的引导,引导和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参与流通,全方位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建设和市场信息的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对农村经济运行有效引导和调控的主动权能动地驾驶市场,以保证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上述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职能,努力改变过去那种运用行政干预手段管理经济为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尽快实现从过去只管农业生产的催耕催种向生产、流通、加工增值一体化转变。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农民”的思路,由政府搭台,让农民唱戏,以建立高效、畅通、可调控的商品流通体系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信息网络、通讯工具、交通运输、仓储设备、交易场所、服务组织的建设,要尽力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方便。引导农民把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拿到市场上来参与竞争。这样一来更容易把农民引入市场。更重要的是要发扬“一船桐油下河去,一船盐巴运上来”的古老贸易习俗,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市场流通。一方面把山内的林、果、药、茶、畜、烟叶等土特产品和矿产品运到山外市场,以销促产;另一方面把发达地区的生产资料、工业品运到不发达地区,在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搞活流通产品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黔西南州兴仁县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建立农村商品基地,发展区域经济,并确定建立10个农村商品基地,形成一乡一县,一村一品、一户一项的区域化商品经济开发的新格局。通过几年的扶贫开发,现已初具规模。烤烟基地,由1987年的1.2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5.3万亩。1990年实种3.4万亩,实现产值633万元;比1987年的260万元增长143.46%,税收达240.5万元,扶持农户8.4万户,户均收入740元,使5000户农民致富。初步建立20万亩白花泡桐基地,到目前已种360万株,约9万亩(林粮兼作)。启白乡三家寨村民组50多户农民,共种白花桐2.5万株,户均500株,已种3年,现每株价值超过10元,相当每户农民有了5000完的“绿色存折”。全村基本绿化,不少农户林粮间作,林粮获双丰收。在14个乡建立2万亩蚕桑基地,1990年已栽桑34880亩,试养蚕收茧500多公斤,计划栽桑6000亩,到1992年形成2万亩。城关和潘家庄的商品猪、商品牛、商品羊基地已初具规模,1990年全县出栏肥猪5.49万头,肉产量5271吨,商品牛5千头左右。1990年全县芭蕉芋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亩。产鲜芋约3万吨,产值34万多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芭蕉芋基地。此外还建立魔芋、苡仁米、水果和药材等基地。相当数量的庭院经济覆盖了90%以上的农户,使农副产品的商品批量增大,商品率提高,大多数贫困户有了致富门路,为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987年以来,兴仁县坚持以扶贫开发为宗旨,以农村商品基地为依托,突出农、林、特产系列加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到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点发展到3696个,从业人员6600多人,总产值实现202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1%,已初步形成食品加工、造纸、采煤、炼锑、运输、建筑等6大生产门类。实践证明,依托资源建基地,围绕基地摘加工,办好加工促基地的做法,不仅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产生增值的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千家万户,走向市场,走向致富之路。

加快农民进入市场的步伐,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就政府部门来说,转变职能、培育市场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适时为农民提供致富的信息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遵循市场规律来科学安排生产项目,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搞什么,搞什么力求成什么。贫困地区要根据市场条件、地理特点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进行生产。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应发展多种经营,抓以林、果、药、桑、茶、畜、禽、烤烟为主的山地开发,比抓单一的粮食生产效益来得快,应积极引导、大力推进,不再吊死在粮食这棵树上。二是帮助农民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体系,抓住拳头产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以商品小规模优势挤占市场,改变过去要啥没有啥的缺乏规模的“样品”的经济状况。贫困地区间根据当地资源办一些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以建立加工基地,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一村几品的集约化规模经营,就能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向外拓展能力。第三,要为农民扫除进入市场的障碍,放开手脚,放开物价,坚决打破地域封锁和条块分割,折除层层流通关卡,打击欺行霸市,确保货物流通无阻。同时,大力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或离土离乡,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跃进市场经济海洋。对从事农产品的流通的农民,各级政府在确保国家税源的前提下,尽力减少各项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以流通刺激生产,从而形成农村市场经济大流通、大发展的新局面。

三,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本自就是残酷无情的竞争经济,按经济效益配置资源,就包括竞争的手段,把农民引向市场实质是把农民推离政府怀抱,不能躺在国家的身上“等、靠、要”,促使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扑入竞争的波峰浪谷,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学会游泳。当前应抓好几个方面:一是进行农民角色换位教育,引导农民树立起敢于冒风险的意识和敢闯、敢拼搏的勇气。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这些劳动力大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第一产业上,而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很少。当务之急是要把大批量的农业劳动者转移向非农业,让广大农民由农业生产主人成为市场营销的主人。这就需要在实现农民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加强引导,以进一步发挥其进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减少进入新角色的盲目和迷惘期,少走弯路;增强解决问题不找县(市)长,找市场的能力。二是鼓励农民利用本地区优势和当地资源优势,大胆闯入市场。农民闯市场的条件具备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机制启动内在活力;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培植市场需求的骨干产业和拳头产品;利用国家和政府在贫困地区定点扶贫的良好机遇发展自己,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三是拓宽市场领域,抓好农产品和当地矿产品与山内山外市场的对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竞争的机会。如在巩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贸市场,农村集市贸易的基础上,要以当地的果、茶、药、畜、禽、烤烟等产品为依托,另外再兴办一批特色明显的专业市场,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一些城乡综合部门适度建立多功能市场,为农民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作好铺垫。为适应整个经济大循环的需求,还要利用沿海市场为跳板,走借道出山、借船出海的路子,努力把山区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促使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使山区农业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农副产品,从而使农民在农业生产和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四是切实加强对农民进入市场工作的领导与服务。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应以主要精力管理农民如何进入市场,农业如何同市场经济接轨,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农民进入市场后的跟踪服务,解决那些即需由政府解决的问题。从而,努力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农民依靠市场脱贫致富,向小康迈进。

标签:;  ;  ;  ;  ;  ;  ;  ;  

如何引导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走向市场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