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上(http://202.104.198.10:8002/Account/Login?ReturnUrl=/)云浮市城区2015-2017年三个国控点空气质量六项基本参数(PM10、PM2.5、SO2、NO2、CO、O3)逐时数据,研究云浮市城区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云城区;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
引言
大气中污染气体和气溶胶对大气能见度、辐射平衡、化学反应及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的影响[1,2,3,4,5]。近年来,大气污染物对全球的气候效应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6,7,8],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各项环境空气污染指标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分布特征。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是连接广东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枢纽。近年来,对云浮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的研究较少,为更好的了解云浮市城区各类空气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使用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上2015-2017年云浮市城区三个国控点空气质量六项基本参数(PM10、PM2.5、SO2、NO2、CO、O3)逐时数据,对云浮市城区2015-2017年各类空气污染物时间分布特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上云浮市城区2015-2017年牧羊(22.97°N,112.03°E)、市监测站(22.94°N,112.04°E)、新市府站(22.91°N,112.04°E)空气质量六项基本参数(PM2.5、PM10、SO2、NO2、CO、O3)逐时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2.1 季节分布
图3为云浮市城区2015-2017年各类空气污染物季节分布图,图4为超标污染物超标率季节分布图。在本文中,季节分布主要分为干季(10月-次年3月)和湿季(4-9月)来进行讨论。由图3可知,整体而言,各类污染物质量浓度和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变化趋势。就单类污染物而言,除O3之外,其他五项污染质量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干季高,湿季低,超标率也呈现相同的季节变化特征,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得到的结论相一致[9]。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干季边界层较低,层结稳定,大气扩散能力较差,干季污染物的清除主要以输送为主;而湿季对流旺盛,垂直输送能力强,且降水的冲刷过程对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10],湿沉降作用加强使大气中滞留的污染物总质量下降,导致湿季的污染物浓度较低。O3由于湿季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光化学反应强烈,浓度高值和超标率高值通常出现在干季,较高值出现在9月、8月、5月。
因此在湿季需要加强对臭氧污染的防控,在干季需加强对颗粒物污染的防控。
图3 云浮市各污染物季节分布特征
图4 云浮市颗粒物及臭氧8小时最大浓度超标率情况
2.2 日分布
图5给出了云浮市城区各类污染物的日分布曲线,NO2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低,夜间高,最低值出现在14:00,在08:00和15:00均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夜间达到最高值,这可能与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及边界层高度有关;SO2日变化趋势NO2相反,白天高,夜间低,最高值在10:00出现,这可能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关;PM2.5呈现明显双峰分布,早上08:00和17:00有明显上升趋势,13:00出现最低值;PM10呈现较弱的日变化;臭氧呈现单峰的日变化特征,白天高,夜间低,最大值出现在下午15:00左右,这是由于下午的光化学反应最强烈,臭氧生成达到最大值。
图5 云浮市城区各类污染物质量浓度日变化
三、结论
1)各类污染物质量浓度和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变化趋势。就单类污染物而言,除O3之外,其他五项污染质量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干季高,湿季低,超标率也呈现相同的季节变化特征;O3由于湿季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光化学反应强烈,浓度高值和超标率高值通常出现在干季。
2)在日分布上,NO2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低,夜间高,这可能与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及边界层高度有关;SO2日变化趋势NO2相反,白天高,夜间低,这可能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关;PM2.5呈现明显双峰分布,早上08:00和17:00有明显上升趋势,13:00出现最低值;PM10呈现较弱的日变化;受光化学反应条件的影响,臭氧呈现单峰的日变化特征,白天高,夜间低。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2006.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1):3-8,50.
[2] Seinfeld J H,Pandis S N.1998.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from Air Pollution to Climate Change[M]. NewYork:John Wiley &Sons,Inc.
[3] 吴兑.1995.南海北部大气气溶胶水溶性成分谱分布特征[J].大气科学,19(5):615-622.
[4] 吴兑.2012.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学报,32(2):257-269.
[5] 刘建,吴兑,范绍佳,等.2015.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过程的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5(11):3433-3442
[6] Lohmann U,Lesins G. 2002. Stronger constraints on the anthropogenicindirect aerosol effect[J].Science,298(5595):1012-1015
[7] Penner J E,Dong X Q,Chen Y.2004.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a changein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the indirect aerosol effect[J].Nature,427(6971):231-234
[8] Menon S,Hansen J,Nazarenko L,et al. 2002. Climate effects of blackcarbon aerosols in China and India[J].Science,297(5590):2250-2253
[9] 潘洪密,吴兑,李菲,等. 2015.广州地区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关系的初探[J].环境监控与预警,7(1):32-33
[10] 周彬,刘端阳,魏建苏,等.2015.降水对气溶胶颗粒物清除作用的初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4(Z1):160-170
论文作者:马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云浮市论文; 污染物论文; 特征论文; 空气质量论文; 浓度论文; 城区论文; 夜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