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沿海城市的发展战略_宏观经济论文

我国非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沿海地区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国土发展战略与政策出发,分析非沿海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宏观(国土发展格局)、中观(区域城市网络)、微观(城市自身发展)三个层面寻求非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1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也日渐优化。非沿海地区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速度令人嘱目。但是,许多制约因素的存在严重抑制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优势,加剧了沿海与非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九五计划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因此,及时地指出非沿海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研究其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非沿海地区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一)与沿海城市的差距拉大

由于经济基础、地理区位、科学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日益显著,全国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差率的扩大(表1)和1992年东、中、 西三大地带几项发展指标的比较(表2)可以说明这一点。这种差距必然引起对资金、 技术、智能等的容纳能力的差距,从而形成差距不断扩大的循环。G ·缪尔达尔认为,不平衡发展可引起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两种效应,即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前者促使人才、资金、贸易流入发达地区从而扩大差距,后者则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一般情况下,回流效应占优势。非均衡发展是我国现时国情下的必然选择,但若不平衡失控,就可能滋生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全局发展。

表1

表2

(二)中西部的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

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如中部的煤炭和有色金属、西部的水能与矿产等资源,因此具有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巨大潜力。据统计,全国45种主要矿产的潜在价值(扣除目前无法利用的储量及开采损耗)以3大地带划分,东、中、西部分别占11.5%,67.3 %和21.2%。但现时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产品比价的不合理抑制了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开放程度不够

非沿海地区城市对外开放时间较晚、程度较低,在引进外资方面不如沿海城市。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封闭状况,如省际行政区划壁垒对省际城市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制约、区际和区域交通信息网络薄弱、重田轻商等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本位主义和缺乏冒险开拓精神等,助长了区域经济的封闭发展倾向。这在人口素质和教育普及度偏低的中、小城市尤为严重。

(四)城市凝聚力不强

中西部地带城市化水平(含城市化的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涵义)偏低,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产业、技术、人才的集聚度不够,造成许多城市规模效应差,功能薄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弱化,也不利于乡镇工业发展,难以带动相关地区经济繁荣。在经济结构上,中心城市第三产业严重不足,而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二、非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策略

非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范围广、层次丰富的大课题,以下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发展策略分别论述。

(一)宏观层面——与沿海城市协同发展

有人预测,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仍将呈现不平衡的格局,在2020年以前,东部和中西部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将进一步扩大,而2020年之后相对差距可能缩小。事实上非均衡增长也不只是我国追求整体经济效益而采取的策略,而更是一条客观规律。我们的目标并非是完全的均衡发展,而是于不平衡中求发展,于效益中求公正,发展是绝对的,而公正是相对的,即寻求一种非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为此,可考虑以下有利因素与途径:

1.政策导向“九五”时期国家对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政策导向是有利于非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包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等措施,并要求东部地区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七五”时期以来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政策加速了沿海地区的发展,提高了全国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但也加大了地区差距,而“九五”计划将促进沿海地区与非沿海地区的协同发展。

2.比较优势的发挥 非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能源、资源方向的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中西部地区具有深广的消费市场,又与沿边10余个国家毗邻,贸易区位也有优势。G·缪尔达尔指出区域经济扩散效应大于回流效应的前提是区域经济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建立的基础便是地区比较优势。具体地说,中部城市应加快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和建材的开发,提高机械工业生产能力,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兼以建设进口替代产品加工基地,市场以国内为主;西部城市在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积极开展边境贸易,其产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西部有计划地接收沿海转移的消耗能量、原材料较多的产业。这种经济结构与以外向型出口产业为主的沿海经济结构在原材料、产品类型、市场等方面协调、互补,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繁荣。

3.全方位的开放性 区域间的开放性是贯彻比较利益原则、实现资源和其它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最优化配置的保证。东、中、西部之间应实行全面开放,促进联系与合作。同时,非沿海城市应直接对国外开放,直接引进技术、资金、设备而不只是等待以沿海为中介的转移。

4.全国交通信息网络 非沿海城市常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而丧失许多发展机遇。全国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对于打破各种商业贸易壁垒并形成全国大市场、促进非沿海城市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起基础性作用。目前,陇海欧亚大陆桥、京九、南昆等铁路线即将开通,许多区域高速公路网正在建设,这些项目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观层面——区域城市网络的运作

以共同地域、共同经济体系为基础形成区域城市网络是非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合理模式。空间规模经济要求形成区域经济聚集体,以中心城市为经济增长中心,合理安排各城市的产业取向及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寻求城市间分工与协作的最佳状态。非沿海地区城市网络的高效运作有赖于以下条件:

1.经济增长中心城市的培育 普劳克斯的生长极理论和赫希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以不同强度在空间呈点状分布,这些点是具有发动型产业并获空间集聚利益的生长点(或核心),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即与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获取原料等)和后向联系(即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从而发展核心、带动边缘。这种理论对于我国相对落后、缺乏资本积累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非沿海地区是比较适合的,其前提是控制好中心城市的密度和规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非均衡调配和城市网络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内地中心地带已出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如武汉、成都、重庆、兰州等。

2.城市网络结构优化 区域城市网络是以增长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经济系统,其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序结构。系统结构优化是各个城市、各个部门分工合理化、比例协调化的过程。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区域城市网络带有一定的整体产业倾向,同时它又是具独特功能的城市分工与协作的集合体。非沿海地区城市网络往往是资源丰裕而经济技术水平较低的城市联合而成的均质经济共同体,如淮海经济区、湘粤赣边界协作区等,即使在这种均质区内也应形成级配合理、分工明确的城市网络结构和经济协作区。

3.沿边、沿江、沿线的优势 位于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结合部的城市群体可以“互利互惠”原则为基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沿边开放体系并享受优惠政策;以武汉、重庆为核心的沿江城市带可充分发挥其地理中心和交通门户作用,发展大运量、大水耗的“高、精、尖、新”制造业及信息产业,以进口替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沿京广等干线的枢纽城市可利用其交通区位广拓开放门路,加强与沿海及国外的联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三)微观层面——城市的有机生长

非沿海城市自身的有机生长,一方面依赖于上一级中心城市和区域体系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求城市内部空间与产业布局的有序性和对生产要素输入和可容纳性。

1.投资环境 增强非沿海城市对生产要素输入的可容纳性的途径是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这可以从硬环境的改善和软环境的改善两方面入手,前者主要靠资金的投入,而后者却相对复杂,涉及城市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2.资源环境容量 非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农村城市化势头迅猛,使得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中资源容量充足与否也决定于城市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而环境问题常产生于污染工业较多与环保设施不足的矛盾。因此,根据城市资源与环境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措施应与控制城市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3.特色产业 非沿海地区地博物广,不同的自然地理因素,能源优势、历史文化特征、民风民俗民情、社会价值观念给不同城市赋予了特色产业开发的潜质,尤其是风景旅游产业和有特色的加工业,譬如,作为中国的伊斯兰省的宁夏,可以以特色清真加工食品打入阿拉伯市场,等等。

(本文经董鉴泓教授的指点深表谢意)。

1995.10

标签:;  ;  ;  

我国非沿海城市的发展战略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