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摘要:在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更新下,我国生态环境也受到很大影响,人们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完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水利水电工程作用在于防洪蓄水、水利交通、发电兴利等,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加强对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力度,做好整体规划布局,从而获得最佳效益是很关键的。结合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我们从水利水电勘测和规划设计两点展开论述,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后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
前言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对国家建设而言,还能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今在环境破坏问题不断严重的情况下,为了能优化环境,减少污染,国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从而来调节我们生存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兴起以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规划设计,从而实现工程高效运行的目的,这对国家经济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掌握的技术
1.钻探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期间,钻探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技术,一般有物探、钻探及山地勘探等。物探,通常是利用地理学识和波动理论,进行磁场勘探、电磁波勘探、地震波勘探等。在科技的更新进步下,钻探技术不断由先前的钢粒和合金钻头替换成目前的金刚石钻头,作用在于转速高、性能稳等,推动着我国水利水电钻探技术得到进一步加强,逐渐发展到世界级水平。山地勘测通常适用于山地,要用到的设备简单,然而其技术有一定的限制,在地质表层才能进行,无法深入。
2.测量技术
对如今我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现状来分析,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较为普遍,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遥感技术一般适用于勘察设计初,对大范围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保证科学选址和填图水平,为野外地质勘测人员环节了任务量。GPS技术,一般适用于地势崎岖、勘测环境恶劣、无法深入勘测的位置,利用GPS能够高程观测分析,降低实地勘测支出成本,保证勘测效率。地理信息系统对工程地质图件的运用效果显著,能为图像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提供系统全面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科学精确性,对水利水电施工勘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野外试验技术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推行的野外试验技术,前提是确保试验设备的到位。如自动灌浆记录设备,取代了以往的灌浆孔浆注入量记录设备,并且灌浆试验中的高压气塞也替换了以往的止浆栓塞。仪器设备的更新都象征着我国野外试验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二、水利水电勘测和试验手段
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发展和运行情况,在水利水电工程规模逐渐拓展期间,要确保勘测效率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工程的长足发展。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的勘测方法和技术难以满足如今社会发展形势和工程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新型工程技术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勘测的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钻探技术
在如今的工程地质勘探工程中,钻探技术、物探技术和山地勘探技术运用的最为广泛。以往的钻探技术,一般有钢砂钻进、根管钻进、合金钻进和管钻钻进,在有足够稳定性和较强钻速率的钻机被推行以后,金刚钻头受到广泛青睐,逐渐成为主要钻头。在施工期间还会考虑到金刚石钻进砂卵石层取样技术、SM植物胶和植物胶冲洗液等,就进一步推动了钻进技术的发展,也就从整体提升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效率的提升。物探技术,通常以位场理论为前提,物探技术中一般有磁场勘探、重力场勘探和直流电勘探等,另外还有以波动理论为前提的电磁波勘探和地震波勘探等技术。山地勘探技术,要运用的技术和设备,简单易操作,该技术适用于地表浅层的勘测工作,因技术限制,该勘探技术能勘测的地质深度较浅。
2.野外试验技术
野外试验设备的更新,带动了我国野外试验施工效率的提升,如灌浆施工期间,其止浆栓塞替换成高压气塞,灌浆孔浆液注入量记录替换成自动灌浆记录仪。
3.测量技术
这些年,3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普遍应用,效果显著,在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如此。GPS技术中的高程拟合,可以改善跨沟和跨河水准无法传递的情况。在面对通视效果不佳,观测点易受影响的地带,就能利用GPS技术展开测量。遥感技术,通常适用于工程初期,RS技术与其他勘探技术辅助进行,可以对大范围的地带进行地质测绘,全面提升填图水平和选址科学性,也能避免调查的随意性,极大减轻工作量,进一步提升勘查效率。GIS技术可以优化处理工程中各类地质图纸,也能对数据图像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在工程地质勘察规模逐渐扩大下,GIS技术将成为未来勘察领域的主要技术。
三、长距离调水工程
我国幅员宽广,人口基数大,然而水资源极为匮乏,水资源分布也体现着很不合理的情况。要想改善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情况,就要进行跨流域引水的工作。未来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循环发展,我国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政策。并且,还提出了30多个调水项目。对于调水工程的开展,不仅要加强勘测设计技术,还要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工程前期规划设计和组织、对采煤区、冻土、砂土等地质的解决、有足够的亚输水管道安全防护装置;水资源优化配置;大跨度渡槽、泵站等设计要领、施工控制测量和勘探技术的运用等。分析我国调水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对水资源规划和技术的应用来看,其发展水平有了突破性进展。
四、深层覆盖层基础处理
在水利水电施工期间,基础防渗墙是其中较为关键的隐蔽性工程,历经长期的实践,在经验的不断累计下,我国逐渐了解了地基处理的相关技术,我国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最早是1950年左右,在北京建立了初级的防渗系统。这些年,我国对防渗墙系统的科研工作还在进行中,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五、把握的原则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要确保融入生态理念,生态理念在对推动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共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水利设施与水利施工工程在实现抗旱救灾、农业蓄水灌溉、航运交通发电等方面的功能时,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把握好水利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意义。
在开展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当地的规划目标,了解当地的航运条件、水生态要素和人文等因素,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建设。既可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增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通常情形下,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时,要遵循提高地形条件利用率、安全建设、综合规划等原则。依据这些原则要求,实现水利水电的优化设计。
六、结束语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科技在不断进步,水利规划设计也在不断适应着社会发展潮流。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竞争趋势激烈,全球各地开始加大对自身的科技能力的投入力度,确保能在世界范围有一席之地。与我们生活密切关联的水利规划相关的技术,其中钻探技术、野外试验技术和3S测量技术就是较为关键的技术,目前效果显著,然而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水利水电勘测规划的投入力度,提高效率,减少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克传.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在水电建设中的光辉业绩[J].湖北水力发电,2009(5).
[2]张伟明.浅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投标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2(25).
[3]倪凤玲.关于水利水电勘测中有效应用瞬态面波技术的原理及方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0(21).
论文作者:罗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水资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