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论文_杨堃,李亚军,谭声林,李晓波,刘艳军,彭世昭

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论文_杨堃,李亚军,谭声林,李晓波,刘艳军,彭世昭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8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0例。观察组采取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碎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肾结石;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168-02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多发于男性,其临床症状为腹部疼痛、血尿、恶心呕吐等,发病率较高。治疗上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虽能一定程度的改善病情,但总体疗效却不理想。钬激光碎石术是目前治疗泌尿外科肾结石的新型手术方式,其安全性强、清除率高,近年来在治疗肾结石中越来越广泛[1]。为进一步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0例肾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40例,对照组3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30例,女性110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42.56±3.4)岁,其中多发结石190例,单发结石150例;观察组,男性225例,女性115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44.08±3.5)岁,其中多发结石185例,单发结石15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前不采取麻醉措施,冲击能量20%~100%,13~20kv为电压,次数为1000~4000次。若手术完成后,患者仍有较大的结石残留,则给予2次手术。

观察组给予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采用Wolf F8/9.8输尿管镜,能量0.5~1.5J,脉冲频率每分钟15~40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给予患者全麻,取截石位。消毒、铺巾。经输尿管镜置入F5输尿管导管,导管固定后改为俯卧位。在患者腹部加软枕,抬高肾区。穿刺点经B超引导取腋后线11肋间或12肋下。穿刺成功后,筋膜扩张顺导丝从F4依次扩至F16,留置经皮肾通道鞘。利用通道鞘进入肾内找到肾结石后用钬激光碎石。用冲洗液将碎石冲出,若碎石较大则用钳子取出。术后常规置入F6-F7双J管,16F肾造瘘管。术后5天再次查KUB,如无结石残留或结石直径<0.5厘米,则拔除肾造瘘管,如仍有较大的残留结石,术后一周可再次手术取石。术后4~6周左右拔除双J管[2-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碎石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取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清除率及结石碎石率比较

对照组3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5.5±15.56)min,一期碎石率为82.35%(280/340),术后清除率为85.59%(290/340);观察组3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4.65±16.05)min,一期碎石率为92.65%(315/340),术后清除率为94.12%(320/3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340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现象15例,肾绞痛14例,肾周围血肿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5%;观察组340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现象8例,术后无肾绞痛、肾周围血肿等症状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肾结石发病率逐渐增加。因肾结石发病率高,且大部分肾结石患者都会出现腰部疼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如不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则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肾结石的方法有开放手术取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等。本文主要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并选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之相较。但由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冲击发出的能量会聚集到一个点冲击结石,击碎结石的同时也损伤了周围局部组织,在排石中也会损伤局部组织,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术前通过CTU详细了解结石分布、大小及肾脏解剖情况,并协助设计穿刺通道,同时术中B超引导穿刺可以对穿刺肾脏进行全面检查,精确选择目标肾盏并测定进针深度、角度。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碎石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P<0.05)。综上,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具有排石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伸宝,包军胜,李烨,石玮,王家吉,岳中瑾,王志平.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婴幼儿肾结石初步经验[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6):77-79.

[2]韩志刚,陈鑫,刘晓东,张庆卫,吴志强,冯旭辉.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疗效分析[J].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5,(05):286-288.

[3]王磊,徐学军,尹海军,张传光,高景宇,王照,罗子靖,魏洪亮.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4,(01):72-75.

论文作者:杨堃,李亚军,谭声林,李晓波,刘艳军,彭世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论文_杨堃,李亚军,谭声林,李晓波,刘艳军,彭世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