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悲剧与审美超越——无限超越论初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悲剧论文,论初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学研究
人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人的本质欲望究竟是什么?自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以来,人这座神秘莫测的司芬克斯迷宫就展示出了“她”那不可抵挡且日益剧增的强大魅力,因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先知大哲去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追寻“她”的“芳踪”,可是“她”却又十分狡黠自得地隐身于每个人自己的所有言行以及人类文化的每一个闪光处。
本文初步提出如下观点就教于读者诸君:人的本质欲望是超越有限以达至无限(简称超越有限),也就是对永恒、不朽的本能渴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这个本质欲望的表现;超越有限须以有限的存在为前提;超越有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能超越有限;超越有限永远只能是有限的超越,人始终处于有限与无限设置的悲剧性困境中,审美则是超越有限的最佳方式和摆脱悲剧性困境的唯一出路。
让我们漫步于这座灵光四射的司芬克斯迷宫,去亲身领略“她”那摄人心魄的风采吧!
一、人的本质欲望是超越有限
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的禁令而偷食了那颗无比诱人的智慧果以后,人便被愤怒的上帝逐出幽雅静谧的伊甸园,并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苍茫浩渺的人生苦海中去受折磨、历苦难,以赎其“原罪”。在这受煎熬的漫长岁月中,人是孤立无援,一无所有的,不,他还有一样东西,这便是那颗智慧果赋予他而且只有他才拥有的卓越智慧。
从此,人逐渐意识到了自身微乎其微的有限存在:每个人在茫茫人海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的寿命相对于地球的46亿岁和人类的二三百万岁也是极其短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即使对于全人类来说,他在地球上比起浩瀚的海洋、巍峨的群峰、无边的荒漠和咆哮的暴风骤雨来,也要渺小得多,而地球在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整个宇宙中也是一个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小小的微粒,它在无限广袤的时空中也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匆匆过客而已;人也是极其柔弱的,火山、地震、台风、洪水、瘟疫、战争等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他那可怜的有限存在————短暂而又脆弱的生命。
人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渺小、短暂、脆弱、有限,并曾一度因此而自卑过、恐惧过、焦虑过、绝望过。但是,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他永远不会甘于其渺小、脆弱、有限、短暂的存在,他要竭尽全力使之跃迁为伟大、坚强、无限、永恒,以实现他最本质的需要————超越有限的存在以达至无限的胜境,从而真正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达到永恒与不朽,而不枉过一生!
人一辈子不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艰险,碌碌奔波,苦苦追求,弄得恓恓惶惶,疲惫不堪,他究竟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超越有限、可朽、短暂的存在以获得无限、不朽和永恒吗?可以说,人的这种超越欲是其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是人类文明的唯一源泉。人的一生就是超越有限以达至无限的辉煌历程,人类的历史就是每个人超越有限的生命之河汇成的滚滚洪流。
人作为极其有限的存在,其超越有限永远只能是有限的超越,其达至的无限也必然只能是有限的无限。因此,人超越有限的本质欲望永远只能得到短时的满足,然后马上又会变得不满足,又得继续追求那稍纵即逝、美丽动人的无限。
但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并不会因为超越有限永远只能是有限的超越而放弃超越,而要在这有限超越的基础上继续其超越有限的伟大壮举,因而超越有限便成为一个与人俱在、无限延伸的悲壮征程。这实际上是由于“人就是能无限制‘向世界开放’的X”,①其超越有限的潜能和可能性是无限的。因此,这个理论便有了“无限超越论”的芳名。这就较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实,也使得人永远有活下去的信心,人类文明也就有了不断进步的可能性和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
前人超越有限的精神性成就一方面作为显态文化载体(如书、艺术品)流传下来,另一方面作为个人、集体、社会的无意识积淀在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社会及全人类社会中,而其物质性成就则成为后人超越有限的物质基础。因此,后人并不需要全部重复前人超越有限的一切活动,否则人类文明便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人类文明之所以不断进步,就是因为后人是以全息的方式(即简略而迅速的方式)继承了前人超越有限的成就,然后又在此基础上继续其超越有限的非凡历程,从而越来越接近那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女神。这便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真意。
二、超越有限须以有限的存在为前提
超越有限须以有限的存在为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这是很显然的,因为如果有限都不存在,那么超越有限从何谈起?
德国伟大诗哲席勒认为,人有一种“自我保存本能”,它以一种“响亮得多的声音”对人发号施令。②事实也说明,人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竭力保护其脆弱不堪的有限存在——他的身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情需要、尊敬需要等都主要是为了维护其有限的存在。比如尊敬需要,它实际上是人对自身有限存在得到确认的需要,是人对自身超越有限的美好未来得到肯定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强烈而又脆弱的自尊心,它极易受到伤害。如果某人在一定场合下受到冷落,他就会感到极度自卑和恼怒,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觉得他的有限存在被忽略了。这一忽略非同小可,它不仅否定了他的有限存在,而且同时也否定了他超越有限的美好未来,并最终否定了他的生命,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作为个体是极其脆弱的,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随时都可能悄无声息地消灭他的有限存在,就象他从未存在过一样,当然更谈不上超越有限的光明前途了,而这是人最不愿看到的,也是最令人恐惧的。因此,人就需要团结起来,作为集体去进行实践活动(这便是人的社会性的由来),从而有利于保护其有限的存在。而在这保护的同时,人也就踏上了超越有限的无限征程。
三、人的悲剧与审美超越
人,作为极其有限、微不足道的存在,却不得不向往并不断追求那“不可企及”的无限胜境,因而被迫踏上了超越有限的悲壮征程。但其超越有限永远只能是有限的超越,其达到的不朽与永恒也永远是可朽的不朽和瞬间的永恒。人始终在可朽与不朽、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巨大钳子中挣扎,欲求不得,欲罢不能,他怎么才能摆脱这悲剧性的两难困境呢?
人类曾经幻想仅仅通过认识和征服自然这种外在的方式去实现超越。他曾幼稚可笑地自诩自己乃宇宙的至尊、万物的灵长、众生的统帅、大自然的造化,以为就凭他那可怜的一点点智慧便可以颐指气使,为所欲为,肆意掠夺,专横跋扈。大自然一直在作出让步,一直在原谅人这个无知的“上帝”所做的种种无礼的错误行为,但“她”的承受和忍耐是有限度的。在人得寸进尺、日益狂妄地征服“她”的挑战下,“她”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她”象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咆哮着,怒吼着,疯狂地向人类猛扑过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不断增强的都市喧嚣和人性扭曲,响彻云霄的人口、信息大爆炸,硝烟弥漫、自相残杀的“壮观景象”………工业化的震耳欲聋的噪声与人自身的寂寞空虚相伴;现代化的物质享受与人自身的无聊惊悸相随;人在向外掠夺的同时却失落了自我,戕害了自我,人不再是人,而成了一种工具,一种死的机器,他象罗丹的那个《行走的人》一样,没有了智慧的头颅,没有了灵巧的双手,茫无目的地走着,一步步地接近那吞没一切的深渊……
于是,诗意失落了,人生的情趣没有了,而“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③人在其中戴着自制的枷锁和镣铐痛苦地呻吟着,绝望地呼救着,他在悲剧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雅斯贝尔斯指出:“生命象在非常严肃的场合的一场游戏,在所有生命都必将终结的阴影下,它顽强地生长,渴望着超越,”④人的悲剧就在于其无尽的超越,“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⑤关键问题在于以什么方式实现超越。血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那种单纯的外在超越并不能使人真正超越有限,而只能让人上演一场不具悲剧性的悲剧,同时连人的有限存在也残忍地扼杀掉,使人类壮丽的超越事业毁于一旦。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实际上完全是人类很久以来“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⑥的必然后果,是人的无知加狂妄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人在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现代艺术早已开始以其怪劣浮躁性、支离破碎性、矫揉造作性、荒诞乖谬性、无生命性以至反生命性“恶心”地控诉着工业文明对人的残酷压榨和无情摧残。这是最后的警钟!这是“此路不通”的路标!人啊,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此其时也!
庄子早就谆谆告诫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以有涯随无涯”是极其危险的,何不“逍遥游”于“无何有之乡”以慰此生呢?⑦
黑格尔同样认为,“人从各方面遭到有限事物的纠缠”,而只有“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⑧同时使人超越有限的存在而达至无限的胜境。
尼采这位自称是“第一个悲剧哲学家”⑨的悲剧性人物也敏感地指出:“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⑩“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才是有充分理由的”,因此唯有“艺术,除了艺术别无他物!它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求生的伟大诱因,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11)
通过历史的审慎考察和现实的认真反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审美是超越有限的最佳方式和摆脱悲剧性困境的唯一出路。
这儿的“审美”包含艺术审美,但它不仅仅指艺术审美,而主要指一种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它要求“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从而随时使自己处于一种超然物外的“无我之境”,(12)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应物而无累于物”,(13)而不致于累累若丧家之犬,成为“丧已于物,失性于俗”的“倒置之民”(14)。
“任存在存在”(15)的“泰然任之”,(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的超然尘外,“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雍容气度,都是审美超越的不同形式;对大自然瑰丽美景的陶醉与感激,对宇宙严谨秩序的赞叹和敬畏,对亿万众生的挚友般的超功利性观照,对人类杰出成就的惊异和激动,也是审美超越的具体表现;瞭望丰收在望的庄稼的农民,凝视自己造出产品的工人,在研究中产生“一种无比壮丽的感觉”的学者,欣赏激烈战争场面的将军,都同样处于审美超越的状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17)从审美发生学上看,可以说审美是与人俱来的一种“天性”,人一形成,审美即随之产生。王钟陵先生说:“审美能力从其萌芽来说,应在悠远的旧石器时代,它的起点是远远早于神话思维产生的上限的。”(18)人类的先祖直立起来看到广阔世界的一刹那产生的震撼和颤栗,当他们团结起来打死一只狼或老虎后分享美味时的那种由衷的愉悦和兴奋,他们向山谷呼喊听到回声时的那种莫名的激动和惊喜……所有这些都是最初而神圣的审美体验。这些宝贵的审美体验的不断积淀,使得人的审美水平日益提高,从而使人的生存时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审美时空,使现实的人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审美的人生。从现实生活来看,每个人,即使生活再艰苦,也不会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单纯的温饱上。贫困交加、债务逼身的杨白劳在过年时还不忘给女儿买一根红头绳,再普通的人家也会有几盆花、几幅画或是几件其他装饰品。每个人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打扮自己,美化环境。可见审美超越的本能需要是多么顽强地表现自我!
那么审美为什么能使人超越有限呢?这是由于美乃是在有限中“终于被表现出来的无限事物”,(19)“是永恒事物的启现”,“是瞬间的持续(永存)”,(20)加之人对无限、永恒有着极其强烈的本能渴望,因此人在审美时便很容易被美这个在有限中漫游的无限女神吸引到她的怀抱中去,从而臻于永恒圣洁的人间天堂,这便满足了人超越有限的本质欲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泽厚先生说:“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级的峰巅”。(2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柏拉图、庄子到康德、席勒、谢林以及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无数先哲都对审美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殷切的期望,并赋予审美以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重任。
审美并不一定要有《兰亭序》、《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田园交响曲》,也不一定要有澄明的星空、绚丽的朝霞、奔腾的激流和莹洁的水仙。其实每个人自己的大脑在那颗智慧果的营养中已经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它有足够的能力随时创造出比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美景和艺术品更加扣人心弦的壮丽画卷(这并不为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千真万确的),从而随时使自己跨入无限辉煌的审美时空,随时使自己在瞬间获得永恒。
我们主张审美超越,主张人生的审美化、艺术化、浪漫化、诗化,并不是让人们去游戏人生,对人生采取一种亵渎性的不负责任的轻浮态度。恰恰相反,审美超越要求珍惜人生,要求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它只能导源于对生命的至高无上的爱和对神圣人生的深刻理解之上。高呼“艺术就是救星”的尼采同时指出:“我们归根结蒂是持重严肃的人,是比人更重的重量”。(22)朱光潜先生也说:“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23)
当然,审美超越也不是让人们耽于主观幻想,整天做美妙却是虚幻的白日梦,而与朝气蓬勃的现实生活相脱节。与此正相反,真正的审美超越深深植根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它只能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化,只能建立在对现实人生的深邃洞察和热情参与的坚实基础上。康德指出:“美,若果要给它找得一个理想,就必须不是空洞的”。(24)尼采也说:“我们却要成为我们生活的诗人,首先是在最细小最平常的事情上!”(25)被海德格尔誉为“真资格意义上的诗人之诗人”(26)的荷尔德林曾有诗云:“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海氏就以《………人诗意地居住……》为题写了一篇很好的论文,专门论述现实生活的诗意化(即审美化)。他认为:“诗意创造真正使我们居住。………当诗意适宜地出现时,那么人将人性地居于此大地之上”。(27)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终将会有那么一天,人会在美神和艺术女神的引导下“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8)
就是那颗神奇诱人的智慧果,当初人类的始祖由于偷食了它而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使他俩及其无数后代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但人毕竟是人,他最终又凭着它成功地重新返回了这幽雅恬静的伊甸园,而这一次,他是作为“上帝”(真正的上帝)在维纳斯和缪斯的陪同下回去的。
注释:
①〔德〕马·舍勒著,陈泽环、沈国庆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文化出版社,28.
②〔德〕席勒著,张玉能译《论崇高》(Ⅰ).见: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09.
③(23)《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538、535
④〔德〕雅斯贝尔斯著 余灵灵、徐信华译《存在与超越》,三联书店上海分店,44.
⑤〔德〕雅斯贝尔斯著,亦春译《悲剧的超越》,工人出版社,26.
⑥〔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第2版,商务印书馆,31.
⑦《庄子·养生主》《庄子·逍遥游》
⑧〔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27,147
⑨〔德〕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53.
⑩〔德〕尼采著,楚图南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湖南人民出版社,5.
(11)(21)(22)(25)(27)〔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21,385,386,245,247
(12)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20,191.
(13)裴松之.《三国志注·钟会传》
(14)《庄子·缮性》
(15)海德格尔语.转引自:陈嘉映《“此在”的本真生存》见:《德国哲学》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43~168.
(16)海德格尔一篇论文的题目.
(17)《高尔基选集·文学论文选》(孟昌,曹葆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71.
(18)王钟陵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庆出版社,21.
(19)〔德〕谢林著,梁志学、石泉译.《先验唯心论体系》,商务印书馆,270.
(20)〔西班牙〕乌纳穆诺著《生命的悲剧意识》,北方文艺出版社,120.
(21)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第2版,人民出版社,436.
(24)〔德〕康德著,宗白化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71.
(26)〔德〕海德格尔著,刘小枫译《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见: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574~589.
(27)〔德〕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87~200.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