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望月清司关于“自然的异化”观点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望月论文,观点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1)09-0020-07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在关于马克思“异化”的第一规定研究中,提出了“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等同于“自然的异化”的观点,同时在论证上把过去倾向于“剥削特征”的披露变成了揭示一般人的“劳动外化的必然性”和“类本质”的“市民社会”规定①,这个转换不仅意味着淡化了原有异化理论的批判性,更重要的是模糊了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批判尺度,以及割断后期《资本论》仍坚持的“资本”与“劳动”对立和对剩余价值问题批判的联系。依笔者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的异化”首先指“人的自然界关系”中作为批判尺度中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涵项,其次才指资本主义割断了的人与自然的正常的生产联系而出现为现实的“异化”并构成所谓的第一规定。笔者就此试作梳理。
一 望月清司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及其学理建构
望月清司是日本国内“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73年他出版了重要的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这一著作经我国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翻译,200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继南京大学翻译出版广松涉的著作之后我国翻译出版的日本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望月清司把马克思的历史观解释成为“市民社会”的历史,并区别“市民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不同,进而把近代理解为是从“市民社会”到“资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强调了“市民社会”的必然性。在学理梳理上,他把所谓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分解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劳动异化”、《穆勒评注》的“交往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逻辑”、《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依赖关系”等逻辑推进的学理构建。在这一系列的逻辑梳理中,批评广松涉坚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直接提出从“异化劳动逻辑”向“物像化逻辑”转换的观点,认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到《巴黎笔记》的《穆勒评注》之间存在一个逻辑转换,即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入了“交往异化”批判,两个“异化”规定不同,二者的互补及统合才构成马克思完整的异化理论。但这个“转换”起于“异化劳动”的把握,然而“异化劳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中是四重规定,如何理解这“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及其关系成为了契机。
望月清司在梳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与《巴黎手稿》尤其与《穆勒评注》的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不仅进行了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与《穆勒评注》的“交往异化”的关联研究,而且以区别第一手稿中四重异化的关系来论证“异化劳动逻辑”向“交往异化逻辑”转换的学理过程,展开马克思在著述这些文本中的学理纠结,同时论证了所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其中涉及“异化”的“第一规定”的理解问题,他认为“异化”的第一规定既不是像日本学者杉原沿袭传统所说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工人劳动的异化”②,也不是日本学者冢本那样把它理解为以第二规定为核心的派生并仅仅作为它的前提③。在他看来,必须注重马克思为什么把“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同时表达为“自然的异化”,其关键的问题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中的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如何表达了“自然的异化”并成为贯穿整个历史的东西。
望月清司认为,马克思在讨论“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时,包含了一个“非资本主义的雇佣工人”的“在最抽象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讨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作为劳动者)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过程”④,“自然异化”是指这个过程的规定。他解释道:“人通过劳动把它们从大自然的怀抱中分离出来,并使它们成为为我之物,这一活动同时也就是人本身以及人化自然的实践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将会给自在自然带来双重伤害,使自然与人相异化。但是,人又不能不依赖于大自然母亲。人是在人化自然等于了异化了的自然这一二律背反中,从大自然中获得生产资料,并靠大自然‘找到工作’来维持生存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又是自然的‘奴隶’(Knecht)。”⑤这里,“自然的异化”是指人的对象性存在及对象化活动中的必然性规定,一方面指自然被人改造而成为“人化自然”的“非自然状态”,一方面指人在自我生产的自然改造中又被自然界所奴役,从而人与自然处于对立关系。虽然,这个“异化”是劳动者与产品之间的直接关系,没有任何(社会)中介;但是,望月清司认为,上述意义上的“自然的异化”作为“异化”的“第一规定”,它与马克思在后面的第二规定、第三规定和第四规定不同,尤其第二规定的“异化”指出工人被强制劳动的叙述隐含着另外“一个别人”,在第三规定在“类本质的异化”中发现了“个体”的指认,第四规定已上升为“人同人相异化”是“社会关系”的表述。比较发现,在第一规定中的“人”是孤立的人,不是社会关系的人⑥。他认为在“异化”的第一规定上升为后面的三重规定中存在着从“孤立的人”变为“社会关系的人”的逻辑过渡,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中是未能解决的,按照望月清司的说法就是存在“失去的一环”⑦。提出马克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暂停了“手稿”的研究,转入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并做了后来所称的《巴黎笔记》尤其完成《穆勒评注》。在《穆勒评注》中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货币”、“交换”的中介研究,揭示“共同存在”⑧是人的本质,并且在原始共同体内“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中人们之间的“劳动过程的互补”⑨就是“共同存在”体现,这时“劳动过程中的互补”包含一个个人劳动产品的“让渡”及其“扬弃”的辩证环节,在形式上就是个人产品纳入集体的再分配。这个再分配也就是包含“自然的异化”在内的劳动的外化(异化)的扬弃,但在历史进程中,这种“扬弃”随着产品增加而出现人们的产品“领有”逐步由部落首领的占有变成了“个人所有”,而“个人所有”作为剩余产品基础上的交换,使“劳动过程的互补”变成了“社会规模上的产品互补”⑩,从而发生了以产品交换为内容的人的交往。相互让渡产品的交往蕴含了“劳动的社会分割”,即“分工”和“私有财产”的产生,进而实现了“自然的异化”向“交往异化”的过渡。这种私人所有的交换是“劳动的异化”,却也是人们的“共同存在”,提出马克思由此在《穆勒评注》中建立起了“私人所有=外化的类活动”的“市民社会”的逻辑(11)。
望月清司提出,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是“自然的异化”,它也等同于“事物的异化”,提出马克思在这里存在以“孤立的人”进行叙事的“异化”规定与后面以“社会关系”叙事的“异化”规定的逻辑断裂,称之为“失去的一环”,认为马克思通过《穆勒评注》的研究,把“劳动异化”规定推向了“交往异化”的规定,建立以“私有财产”交换的“市民社会”,才完成了“异化”理论的整体建构。“交往异化”只是扬弃“自然的异化”表达出来的“外化的类生活”,内在地蕴含了“共同存在”这一人的本质,认为这是马克思作为历史起点并贯穿于人类社会的规定,概称为“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被描述为“共同体”到“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环(12),是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
望月清司的“市民社会”理论提出后,批评者把他的这一理论称之为“从马克思到斯密”的倒退,是这样吗?如何评价望月清司的研究当然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研究。这里,笔者的兴趣是他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解释,把“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说成是等同“事物的异化”,即“自然的异化”,并以“自然的异化”的扬弃推入“交往异化”的建构,建立“市民社会”的逻辑及其合法性。这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有的并在后面著述中也一直坚持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被消解了,乃至后面《资本论》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贯穿整个一生的革命理论及其实践也变成无足轻重了。笔者认为,望月清司从对“自然的异化”的扬弃来过渡到“交往异化”的确立,对于解释资本主义的“拜物教”(广松涉设定为“物像化”)产生机理的论证是有见地和贡献的,但单纯地强调“交往异化”即“市民社会”的必然性和合法性,实际上淡化了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言就是取缔了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批判,这符合马克思的初衷吗?从笔者的研究看,这里有问题,前提之一在于如何对待“自然的异化”概念在文本逻辑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下面深入讨论。
二 “自然的异化”概念在文本逻辑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有“自然的异化”的概念,这是不用怀疑的。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关于工人“与自己劳动相异化”和“与类本质的异化”论述中有两段文字可资证明。(13)
第一段:
“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
第二段:
“(3)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从上述两个段落看,马克思确实是讲了“自然的异化”,这个不能否认。问题在于,它到底是不是马克思在手稿中作为现实批判论题确立起来的规定呢?这是我们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按照望月清司的论证,文本中“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作为第一规定,认为它是等同“事物的异化”即“自然的异化”的,他这样理解的关键在于此时的“异化”已被解释为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的情况。望月清司在《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针对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原话“现在让我们来更详细地考察一下对象化,工人的生产,并且考察对象即工人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化、丧失”(14)说道:“注意!马克思根本就没有提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15);他还进一步解释道:“所谓‘自然的异化’是人的劳动者(人)化;所谓‘事物的异化’是他从自然中剥离出来的‘素材’的异化。因此第一规定不外是劳动过程异化。劳动过程异化包含了符合异化字面意义的‘第一规定’。后来资本家等‘有产者’厚颜无耻地钻了进来,他们通过与生产对象(生产资料和原料等)和生产等结成关系,把自然与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间接关系,这一过程‘不过是’直接的关系的‘一个结果’。”(16)但是,这种离开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自然的异化”的规定,是否属于马克思在“手稿”中进行现实批判需要表述的论题呢?应该不是。马克思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是完成什么抽象的哲学思辨的论题,实际上,一方面马克思不仅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并对之进行批判;而且另一方面马克思关注现实,注重对现实的批判,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提出的“原本”和“副本”批判思路已体现了他的意图(1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转入以“原本”批判为主题的著述,这个“原本”就是资本主义现实。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说道:“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不要像国民经济学家那样,当他想说明什么的时候,总是置身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这样的原始状态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18)。马克思说他的研究是“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9)。因此,关于“异化”批判,在主题上马克思必然是指现实资本主义的异化。就第一个规定看,马克思表述为“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20),这里“工人”的指称,肯定是指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下的劳动者,否则马克思怎么会称之为“工人”呢?离开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这个劳动者不会称之为“工人”的。望月清司把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等于“自然的异化”后,“工人”就被解释为没有任何社会条件的“孤立的人”(21)了,显然,这里望月清司已牵强附会了。笔者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异化”所讲的四重规定都是指资本主义现实的,也是其关于异化著述的论题,而“自然的异化”不是。从文本叙述的逻辑层次看,马克思在分段的标题上也是使用这四重规定,而“自然的异化”只是在解释它们的时候才出现,这也说明“自然的异化”不属于著述所需要表达的论题。
但到此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结束,接下来的是,为什么文本中出现了“自然的异化”概念呢?按照望月清司的论点,它应是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但我们不赞成,之后又该如何理解“自然的异化”在文本中的逻辑意义呢?同时又如何对待望月清司从“自然的异化”的扬弃推入“交往异化”的论证呢?这显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的“批判尺度”
按照第二节的结论,“自然的异化”不能像望月清司那样把它当作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那么“自然的异化”在学理有什么价值?为什么马克思要在此使用它呢?
关于“自然的异化”,笔者研究认为它是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现实异化批判时,就“人的自然关系”作为批判尺度规定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涵项。那么,首先要理解“人的自然关系”如何是第一手稿的批判尺度?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关于“实践”的规定,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是人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交往;也就是说,人的生产是双重性的,包含人的自然关系的生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而且两者是互为媒介的。这双重生产的实现,即作为关系的内在统一就是社会历史的两个价值尺度,其中在第一手稿中对“异化劳动”批判建立的尺度就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诚然,人的发展的现实化首先在于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的实现,但是在实践的辩证过程中,它又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互为媒介的,因此,社会整体的历史(价值)尺度应是上述双重关系之间的统一,在辩证逻辑上要从“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互为前提去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关系。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所确立的“批判尺度”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关于这个“尺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类本质”提出如下的论点:其一,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与自然界具有对象性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2)。他指出:“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3)“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体的身体。”(24)其二,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是一个对象化和非对象化过程,即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过程。他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25)其三,人对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一种“类的存在”,即人的生活以有意识的自由活动来展开并把自己生命变成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具有自由活动的特性和把活动本身当作改进和追求的意义对象。他提出:“一个种的整体性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特性,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26)“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27)有意识的自由活动是人的本质。“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28)
我们可以把“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这一批判的尺度内涵概述为: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的对自然界的再生产实现物质变换才能再生产自己,并以这种再生产的自由活动获得当作人的本质的实现。显然,人在实践中,就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来说,人的活动(劳动)应是自由和积极的,这是人的真正本质,这也就是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确立的批判的尺度。马克思就是以这个尺度批判了私有制下的劳动的异化现状,他说:“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29)资本主义现实是把人的本质即“把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人的手段”(30)以及“人同人相异化”(31)。
需要指出的是,从上述尺度的内涵表述看,关于“类本质”——它作为实践的相应规定在这里不是指“人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而是指“人的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过程中的辩证联系和统一,这是肯定的。而针对上述结论需要弄清的是,马克思在写作第一手稿时是否明白了上述所指的人的实践关系的二重性(即人的自然界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并能加以区分使用。就此,从文献的论述和学理看,马克思在写作第一手稿时已有了这种区分,它的标志就在于此时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主体”的论述上有了“社会关系”的概念。就此,可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例证,如他在关于“王权”一节以“国王”作为肉体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私人存在与国王作为代表国家、法的“抽象的人”的分裂,批判了黑格尔在“主体”论述上发生的主谓语颠倒和导致对国家、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错误理解时,他区别了国王作为国家、法的主权化的抽象主体与作为私人的肉体存在的自然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黑格尔对这双重主体的混淆。
从这里出发,马克思在“行政权”一节提出了真正主体是“现实的人”,是私人。市民社会不过是私人的活动,“政治国家是脱离市民社会的一个抽象”(32),“只不过反映了实际存在的分裂而已”。(33)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个人的生活方式、个人的活动性质等等,不但不使个人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的一种机能,反而使他成为社会的例外,变成了他的特权。这种区别不只是个人,而且凝结为一种特定的共同体,即等级、同业会,这种情形不仅不排除这种区别所固有的特异性,甚至可以说是这种特异性表现。不是单个的机能成为社会的机能,而是单个的机能从单个的机能变成独立的社会。”(34)显然,“单个的机能从单个的机能变成独立的社会”,这不是指个人以独立为前提的交往(社会)又是什么呢?这证明马克思已有了“社会关系”的意识,也就是说关于人的活动他初步具有了“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区隔意识,只是还没有达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直接从“生产”的理论去表达的高度罢了。
那么,直接从第一手稿看,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不同形态划分也包含了这个觉悟。马克思关于第四个异化的论述就是指“人同人相异化”(35),这是涉指“人与人”的关系;尤其他分析“异己的产品”的实际归属时更加明显,他说:“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36)其实“还必须注意上面提到的这个命题: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37)“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38)而且,“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39)马克思对异化的一般界定有两句话值得重视。“总之,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40)“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41)而马克思使用的“私有制”这一概念就是“人的社会关系”概念,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就是对私有制的批判,即包含了以“人的自然关系内在统一”的尺度批判了私有制。
四 作为批判尺度的逻辑涵项以及“异化”规定的所指
接下来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在建立“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这个“批判尺度”时,“自然的异化”如何变成了它的涵项?诚然,人是在实践中生成,实践中的生成是“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关系和过程,“对象化”就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并把自己的理念、力量、个性等人格凝结在对象产品获得物化的过程和形态;“非对象化”就是人的劳动产品被人消费、使用,使人的机体和活动能力获得恢复,是人自己已外化了的“本质”重新变成了人的活动存在。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42)这里“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就包含“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关系。
那么,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几处提到了“自然的异化”,这个“自然的异化”首先是指上述“二重化”过程中的“对象化”这一环节。那“对象化”如何是“自然的异化”呢?这就是“对象化”包含对人的否定过程,即劳动就是对人的机体能力的消耗,是人的意图、内在活动能力的外化,把原属于人的东西“非人化”,“人的东西”成为“非人的东西”,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人的本质”直接“物化”的形态存在,就是“自然的异化”,也包括自然对人的奴役。望月清司关于“自然的异化”解释说首先是“对自然界的伤害”(43),这个笔者表示不敢苟同,因为自然界不是主体,异化现象只能针对主体活动的自我分裂和对立而言。那么,关于“对象化”的扬弃就是“非对象化”,“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从客观对象的存在方式转化为主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主体活动受客体的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而成为客观的活动,并通过占有和享用活动成果而构筑、发展人的本质力量。”(44)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的中介恰恰断裂了劳动者应有的“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循环。“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45)这是为什么?直接的原因就是资本家剥夺了工人自己劳动的产品,工人劳动的“对象化”不能恢复为他自己的“非对象化”,使“对象化”以单纯地永恒化,并且工人成为生产资本的要素,他只有以“对象化”的方式才能存在,不然就饿死。为此,对劳动的异化叙述,马克思不仅指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而且也指工人之间的劳动竞争。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讲的“异化”的第一规定,即“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46),它在前提上是指包含作为批判尺度的“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在辩证逻辑上的涵项——对象化,在论题上是指这个“涵项”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它成为了固定在工人身上的规定,使人的自然关系的片面规定上升成为了人的社会性的异化关系,从而使工人与自然也处于异化状态。
至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实践的规定,以及它与“人的自然关系”的统一并构成作为社会批判的尺度,这是马克思在完成第一手稿后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在第一手稿结束前提出:“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47)这一问题包含了马克思的批判从第一个尺度向第二个尺度的过渡,当两个尺度统一时,唯物史观才真正形成,而这种统一的探讨在第三手稿关于“男女关系”一节中提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和提出共产主义扬弃私有制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论断是在文中最初的立论。总之,“自然的异化”发展成为“交往异化”的规定,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发展如何反映为异化的形式,或者异化的劳动关系如何反映了人的本质的问题探讨,这是马克思把第一个批判尺度提升为第二个批判尺度的论述,但并不因为这个提升的需要就否定第一尺度的合法性。我们看看《资本论》和《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教科书”》中马克思的那两句话就明白了:“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8)“(我)那里分析G—W—G(商品—货币—商品)的第一次出现了物质变换,而以后(商品)形式变换的中断,也是作为物质变换中断来说明的”(49)。望月清司把它脱离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当作“手稿”的“异化”的第一规定去解释在学理上是缺陷的,实质上,“自然的异化”首先应是批判尺度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涵项,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现实地成为了“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注释:
①韩立新:《评日本的“早期马克思论争”——兼论〈穆勒评注〉对重构马克思异化论的意义》,《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5)(16)(21)(43)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55页;第56页;第59页;第59页;第58-76页;第79页;第87-88页;第86页;第86页;第84页;第113-114页;第58页;第60页;第73页;第59页。
(13)(14)(18)(19)(20)(22)(23)(24)(25)(26)(27)(28)(29)(30)(31)(35)(36)(37)(38)(39)(40)(41)(42)(45)(46)(4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第57-58页;第53页;第51页;第51页;第52页;第56页;第56页;第53页;第57页;第57页;第57页;第58页;第58页;第59页;第59页;第60页;第60页;第60页;第60页;第60页;第59页;第59页;第58页;第53页;第63页;第5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页。
(32)(33)(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343页;第343页;第436页。
(44)刘奔:《当代思潮反思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第185-186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207-208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第422页。
标签:异化劳动论文; 市民社会论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望月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