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论文_张煌茂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论文_张煌茂

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504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在购买原材料过程中,应严抓把关,不合格的产品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并做好养护措施,防止后期出现裂缝问题,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特点;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各地工程规模日益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表面积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度上升的比较快,因此,当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一定的限度值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变形裂缝,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外形美观,更会影响工程的结构安全,所以建筑工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

1.1 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要量大

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经过中就需要许多的原材料。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的特征之一就是混凝土相对大的需要量。

1.2 施工技术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构造厚实,而且在浇筑时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浇筑的经过中一定要确保其整体性。通常状况下需要混凝土实施连续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缝隙;后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大体积混凝土就会发生一连串的问题,这对于整个项目而言都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1.3 施工难度相对大,容易形成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应力就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水泥、外加剂、砂石骨料和水等,为了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裂,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水泥作为原材料,若质量不合格的应禁止投入使用。因为水泥内部会形成水化热的现象,让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不一样,因此,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是最佳的施工方法。如果使用的水泥,其水化热过高,应及时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降低水化热,例如在混凝土中适当掺入延缓凝固剂和减水剂,提升混凝土强度,分散水泥粒子,将水泥中过多的水释放出来,以此降低水泥中的水化热。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混凝土凝固效果,在使用水泥时,尽可能使用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这也是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最佳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来说,混凝土的配比对其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保证其质量,所谓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即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最大化的降低水化热,和易性要好,水和水泥的用量也不能过多,其中降低水热化是特别重要的,为此,可以选择用水化热值低的矿渣水泥加入粉煤灰的施工方法。

2.3分层连续浇筑

(1)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连续性的进行浇筑,也就是说在第一层完成之后,再进行第二层。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第二层浇筑的时候,要充分的保障第一层的混凝土完全凝结之后,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连续性浇筑,直到完工,与此同时,在应用分层浇筑或是推移式连续性浇筑的时候,其中的间隔时间不宜太长,当然这主要就是由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来决定的。(2)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其主要可以分成斜面、分段及全面三种。全面分层主要就是在第一层浇筑完完成之后再浇筑第二层,这样循环式的进行浇筑作业,该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预防裂缝的发生。分段浇筑主要就是从底层浇筑开始,在浇筑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应用这类技术浇筑的层数则相对较多,这种浇筑技术最大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对面积偏大厚度较薄的混凝土尤其适用。(4)斜面分层浇筑则是从自下而上进行浇筑,主要应用在构造及长度是厚度3倍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住的注意的就是为了加大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严格把控振捣的程序,在粗骨料没有出现下沉现象的时候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及时的将混凝土里面的气泡排出,预先计算好振捣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有效的预防发生漏振、过振及欠振的情况。将振捣器差劲混凝土下层约为5cm的位置,其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发生过振的情况,之后在振捣完成之后,依据真实情况科学、合理化的及时拔出,将拔出的时间及速度控制到位。

2.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建筑项目施工程序当中特别关键的一项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关键有:①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不可以大于20℃的差值,如果混凝土构造的抗裂能力足够好,则要保持在20~24℃之间的温度;②混凝土在拆模过程中,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之间、内部温度以及外界气温之间要在20℃以下的温差;③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广泛使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内部降温法关键是在混凝土内部提前放入水管,在水冷却的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降低。浇筑刚完成时便能实施冷却;④对混凝土表面施用保温法,关键保温材料有湿砂、草袋等。经过对混凝土表面实施保温,能达到散热缓慢的效果,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加强,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获得有效的控制;⑤为了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通常在混凝土的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并且还可以对混凝土收缩经过形成干裂实施有效的控制。

2.5合理进行混凝土拆模

为了保证能够顺利进行混凝土拆模,要在混凝土浇筑24~28小时后将模板进行轻微的松动。如果混凝土尚在保养期间便要进行拆模,此时要保证混凝土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第一,为混凝土强度在设计标准强度的75%以上;第二,拆模后混凝土温度降低不能超过9℃。当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便可对混凝土实现拆模作业。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内外散热速率如果不一致将会存在内外温差,致使混凝土间出现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所有拆模完成之后,尤其在冬季温度较低时,要对混凝土进行相应的防护,避免出现裂缝。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它们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然而因此带来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应运而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有关人员要及时了解并全面把握浇筑技术以及产生其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尽可能解决问题,完善高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

参考文献:

[1]张鹏.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03)

[2]谭立志,仇玉领.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7)

[3]郭宏彬. 论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

[4]华秋艳,葛志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

论文作者:张煌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论文_张煌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