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基本思路_会计核算论文

工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基本思路_会计核算论文

工业企业“三算合一”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企业论文,基本思路论文,三算合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仍有一些共性,使三者核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价值量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业务核度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统计核算都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同业务核算一起构成企业经济核算。其中,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特有方法,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而统计核算是以实物量、劳动量和价值量为单位,通过调查和运用观察法、分组法等特有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速度等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计算、汇总、综合、分析,以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对象和目的在企业都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内容、核算原则、计算范围和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在企业经营核算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同时,由于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互不了解对方的业务范围和核算方法,因而又造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矛盾重重,削弱了会计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服务与监督作用。为了有效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应解决会计、统计、业务三大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

一、实行“三算”协调统一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三算”特别是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区别在于:第一、分组分类不同。会计核算分类着重按使用划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分门别类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用以研究资金运动及其增减变化过程;而统计核算分类着重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分类。因此,研究经济活动的各种比例结构、变化程度和方向,在具体分类上是有差别的。如我国政府在统计上将国民经济分为两大部门,三大产业十三个门类(行业);而会计制度是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工业、商业流通、交通运输、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农业、金融保险等十大行业。第二、核算对象和范围不同。从核算对象上看,会计从个体业务为对象,注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体;而统计核算是从经济活动的整体出发,研究总体的现象和数量特征。因此,有微观会计和宏观统计之说。从核算范围上看,会计核算运用货币形式对个体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而统计核算不仅要对个体的资金运动进行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总体的资金运动及实物运动、技术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等进行观察。所以,统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核算广泛得多。第三、核算原则和口径不同。从核算原则上看,会计核算对于收入和费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而统计核算通常是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同时,又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劳动消耗。从核算口径上看,会计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的凭证为依据,统计核算中的销售产值是以发货为准。第四、核算方法不同。就一般核算过程和方法而言,会计与统计核算是基本一致的,都要经过数据收集、分类、加工、汇总、分析、对比,最后形成有用信息,但在具体方法上仍有较大的区别。会计核算是采用凭证记帐法,对每一笔业务无一遗漏地予以登记、分类、汇总,采用帐户形式进行核算。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把握总体特征,推断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采用平均法、指数法、相关回归法、抽样推断等科学的方法进行核算。显然,会计核算比较精确、严谨,而统计核算比较灵活、实用。

由此可见,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各有一套较完整的核算体系。但它们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彼此资料缺乏互换性、组合性和共享性,因而不能发挥相互协调的互补优势。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和计算机的应用,这种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削弱了各自的特殊作用和整体效应,也不符合现代科学方法论、信息论的基本要求。

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发展,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无论从社会科学本身发展上看,还是从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宏观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已刻不容缓。

从统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广义上讲,它包括各种专业统计核算。从一般意义上说,它是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所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集合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货币形式的价值量指标来进行核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的社会会计核算。

尽管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仍具有一些共性:三者的原始记载相同,只是由于上述核算的区别,才形成不同的结果。许多指标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在工业企业内部有共同的空间,有协调配合的基础和条件。会计核算是在统计、业务记录的基础上进行,若对有关科目适当地调整或建立辅助登记,就可为统计创造条件。统计核算也可根据会计资料综合整理,使三种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协调统一,对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从整体上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状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二、“三算合一”的总目标和基本思路

“三算合一”的总目标是使会计、统计、业务核算达到通用化、标准化。通用化是指三者能把对方的资料按自己的需要整理成所需的指标数据,为我所用。要达到通用化,我们必须搞好标准化。标准化,主要包括指标口径、核算方法、分类方法等的标准化。它是“三算合一”的核心工作。要实现上述总目标,会计需要增加按产业分类的内容,以解决分类方法上的不协调。会计除了将企业财务收支资料按财政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要按统计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上报统计部门,以解决会计,统计体制上的不协调。加强会计的管理工作,把更多的统计方法应用到会计中去,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同时,改进统计报表制度,使之在核算内容、方法、范围以及表现形式上向会计制度靠拢,更多地在统计报表中反映会计报表的内容,如增设企业财务收支统计,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不协调。会计主要为本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对外提供信息,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统计要按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同时也要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对象上的不协调。

“三算合一”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满足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的需要,促进国有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三算合一”的基本思路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以标准化作为协调统一的核心工作,通过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分类方法的标准化,实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标准化组合,使会计、统计、业务三种核算协调统一,使三者找到共同点,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一)使资料具有互换性和共享性。

三者根据统一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加工整理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达到资料的互换性和共享性。

(二)使核算资料具有通用性和一致性。

三者在核算中尽量使用相同的指标,经济含义也要一致或相似,计算方法要统一。这就要求改革统计核算,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一方面三者使用的指标概念应尽量一致,以避免相互借用资料时出现混乱。如会计、业务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意义、核算内容上相同,为了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三者均应采用“存货”概念;又如,会计中的“货币资金”同统计中的“通货”和“存款”,经济意义基本相同,可以统一使用“货币资金”的概念;另一方面要设计“三算合一”的多功能核算体系,建立一套同时能够满足三种核算需要的综合指标体系。我们要把全部选择的核算指标和标志,设计成总核算程序,编入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由电子计算机算出三种核算资料,改变过去为了满足各自核算的要求,各用各的数,各算各的帐,各说各的话的局面,使核算资料具有通用性和一致性。

(三)使核算信息具有互补性和组合性。

三者在核算中相辅相成,各自应从不同角度共同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这就需要改进统计报表制度,使统计报表制度在核算内容、方法、范围以及表现形式上向会计报表靠拢,更多地在统计报表中反映会计报表的内容。比如增加企业财务收支统计,使会计、统计、业务三者在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上一致,使核算信息具有互补性和组合性。

总之,要搞好“三算合一”,就要加强工业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改革会计、统计教育,培养既懂会计又懂统计的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自觉地协调和统一三种核算的关系。

标签:;  ;  ;  ;  ;  ;  ;  

工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基本思路_会计核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