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昌功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妇产科 湖北 潜江 433124)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技术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围手术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确诊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关键词】宫颈注射;甲氨蝶呤;宫腔镜;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08-02
异位妊娠是指卵巢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常见输卵管妊娠,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CSP)较为罕见。由于异位妊娠属于妇科的急腹症,通常指孕卵在子宫腔外发育生长,近年来临床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发病正在趋于年轻化,严重失血会导致失血性休克[1]。死亡率较高,临床需要加强诊断并及时开始有效治疗,会引起患者腹腔内出血,需要及时确诊并治疗[2]。本文通过将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纳入其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均通过病理学及影像断有效确诊,均进行过剖宫产引起,没有行异位妊娠手术病史,无其他影响妇科手术效果疾病,均知晓本文研究并愿意参加。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及神经疾病者,妇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8.8±3.5)岁;研究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7±3.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宫颈注射,并监测患者β-HCG,下降不满意的情况下再次注射,并同时口服米非司酮200mg,监测患者β-HCG下降。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检测患者β-HCG下降后,在B超下显示病灶血流明显减少护,行宫腔镜清宫术。镜下观察患者妊娠囊的大小、位置、负压吸取妊娠组织,电切环依次切除残留胚胎组织,彻底清除妊娠组织,电球电凝止血。术后给与缩宫素,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出血等情况,并记录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阴道流血+感染+贫血)/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t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情况
研究组围手术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其病情急,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手段,但手术均具有一定风险性。而CSP主要是由于剖宫产术对子宫壁造成了破坏,使得再次妊娠时孕卵种植于宫腔的窦道,导致异位妊娠。由于CSG发病率较低,症状不够明显,容易出现误诊,盲目进行钩工,造成大出血[4]。
本文通过将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纳入其中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围手术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有学者指出,仅用于药物单一进行治疗效果不够明显,但使用药物与手术相结合,能够达到较高的疗效。而宫腔镜技术算是保守治疗中较为有价值的方式,且在联合药物的基础上,能够在引导下进行清宫,更为安全。术后进行甲氨蝶呤,直接降低绒毛活性,使得病灶局部供血减少,减少患者的出血量[5]。在避免子宫穿孔的情况下,将病灶清楚干净,可反复电凝病灶部位,降低手术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术后为了避免子宫穿孔,需要及时清除病灶,避免残留,发生切除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电凝病灶。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患者病灶能够及时得到清除,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损伤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育芳,林霞,栾峰,等.阴式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26(2):96-99.
[2]叶斌斌,谢可,吴敏,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8,27(1):115-117.
[3]王蓓颖,王海云,周倩,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刮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4):859-861.
[4]马娜.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38-139.
[5]钟小军.药物联合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433-434.
论文作者:程昌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子宫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病灶论文; 手术论文; 部位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