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39
【摘 要】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时,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对疾病的治疗和监督均有较大的随意性,规律治疗过程易受个人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知、性格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初次诊断治疗的患者,缺乏对疾病治疗和不良预后的认识,增加治疗的随意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社区护理干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护士走上社会,展开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时时提醒和帮助患者遵从医嘱,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从而达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糖尿病;2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使得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水准更高、范围更广,社区卫生工作重点前移,也就是慢性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场所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是走入社区家庭,因此对护理人员来说,又有了新的挑战,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服务理念,适应新的挑战[1]。护理人员如何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发挥作用。仅仅是具备全科资格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医者仁心和爱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沟通技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就可以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发挥作用,为社区百姓提供好医疗护理服务,真正成人居民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在专业技术和个人修养上要求高,所要要求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护理人员具有良好思素质、全科系统护理理念和应用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敏锐判断力和观察力、良好人际沟通能力,方能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理全面和细致的个性化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不断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2]。笔者收集整理60例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病历资料,总计分析了采取不同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对患者健康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整理2014年5月-2016年10月间我院确诊的2型糠尿病病例60例病历资料,男38例,女22例,年龄39-68岁。全部为城镇居民。符合下列症状之一者均为2型糖尿病[3]:糖化血红蛋白A1c≥6.5%;空腹血糖FPG≥7.0 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1.2 护理干预:将入选的60例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了本科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并有书面内容,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内容。对实验组30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为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帮助,并指导患者与周围的糖尿病患者建立联系,互相帮助。从第1个月开始进行家庭随访;为了解患者在控制病情方面遵医行为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第2个月后每月发放1次病情追踪卡;同时主管护士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不定时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患者也可随时来电话咨询,以经常提醒和监督患者遵医。社区护士对其进行连续的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人对疾病治疗的要求、监测的要点、不良药物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正确的方法,干预其建立健康的行为,促使患者能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为了有效预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卫生宣教,使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浓度,减缓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帮助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做好社区患者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组织文化娱乐活动,来增添生活乐趣,以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患者积极的情感体验,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等等措施。对照组30例病例不施加任何社区干预措施,顺其自然。
1.3结果:经过半年的社区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按时检查、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几方面的遵医情况,分组进行统计。实验组30例病例中100%的病人能坚持治疗,对照组30例病人中80%的患者坚持治疗;糖尿病知识问卷,实验组病例平均得分在98分,对照组得分平均85分;对所有病例进行血糖监测,实验组血糖控制完好率在85%,对照组为65%。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显著,说明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2.讨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虽然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他们的发病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周围的环境压力有关,都是“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运动量减少,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同步,在目前养老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提高老年人口的生命健康质量,单纯对疾病实行被动性的治疗是个人和社会都难以承担的。研究表明[4]:糖尿病传统卫生宣教或出院指导,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等方面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并未取得理想结果;而系列讲座后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由于缺乏个性,忽视了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身体条件等的个体差异,如仅停留在讲座水平,将有相当部分患者最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时,社区护士对其进行连续的疾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使患者及其家人对疾病治疗的要求、监测的要点、不良药物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正确的方法,干预其建立健康的行为,促使患者能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获取有效的治疗效果。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是一种支持作用,可以时时提醒和帮助患者遵从医嘱,达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干预组的遵医率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HbAlc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
参考文献:
[1]高伟,杨敏.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2,1:44-46.
[2]呼滨,邵文得,代桂芝,等.北京市社区护士教育现状和教育需要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07).
[3]苏宁,彭迎春,王亚东,等.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全科团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28).
[4]谭立宁,钱昶浩.建立社区护理基地,促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中华护理杂志,2014,39(2):235.
论文作者:武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者论文; 社区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疾病论文; 血糖论文; 病例论文; 糖尿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