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校 030800
摘 要:问题设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自由、平等的问答与思考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也让学生获得了发展的快乐。有问题的引发,能使课堂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能真正激发课堂的活力。如何引发课堂设疑?本文通过设置矛盾问题、比较问题、留白问题、创新问题、激发兴趣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言 问题设置 文本体验 课堂效率
一、找寻矛盾问题,让思考深入
“矛盾” 表现为文本矛盾和读者解读文本观点的矛盾。矛盾点是教师设置问题的有效平台,它能更好地促成课堂思考行为向纵深方向发展,进而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学习《雷雨》时,学生读完文本后,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周朴园是否真的喜欢侍萍?课堂上我抓住这个引起学生质疑的矛盾点,积极引发课堂对话。
生1: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是真诚的,他说:“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侍萍的怀念。
生2:他保留了侍萍喜欢的家具,保留着夏天关窗子的习惯,还有绣了梅花的旧衬衣。
师:从这些情节看,我们觉得周朴园似乎对鲁侍萍一往情深。
生3:我认为周朴园不是真心喜欢鲁侍萍,因为他说:“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师:被周朴园用来怀念侍萍的这个房间,其实是周朴园为了取得灵魂安宁的净土。他爱的是三十年前那个年轻貌美、对他不会造成威胁的侍萍,而不是眼前这个威胁到自己地位、名誉的侍萍。他的怀念是伪善的。至此,学生已完全理解了这个看似与文本矛盾的题目的内涵:是一滴眼泪换来了民众的向善之心。由矛盾点引发的对话走向问题的本质,学生在获得思维训练的同时也收获了对人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矛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对话,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成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点燃智慧的火花。
二、设立比较问题,让思考广博
问题设置中的比较,是辨别词语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我们通常采用增删法与替换法。设立比较问题,可让思考的内容更有宽度,让课堂的思维空间更显广阔。
如我在讲授《鸟鸣涧》分析炼字题时,设置了以下问题: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衬托手法,表现了山谷什么特点?
生1:桂花、春山、明月、山鸟。写出了山谷的幽静。
师:“人闲桂花落”一句中的“闲”可否替换?
生2:不可,“闲”字表现了诗人安逸闲适的生活情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除了“闲”字,你觉得还有哪个字用得好?
生3:我觉得“月出惊山鸟”的“惊”用得好,因为“惊”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师:“夜静春山空”一句中,空字是否与山中实际吻合?
生4:我觉得“夜静春山空”的“空”用得好。因为山里本来有很多景物,却说“空”,更体现山的幽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悠闲心境。
问题设置指导注意循序渐进,从品味语言入境,在引导学生赏析字词之美时,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替换增删词语后体会诗歌意境与情感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发现留白问题,让思考丰富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这里的“不言”实则意在言外,它们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点。教材文本中的空白点是很多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利用空白点来设置,可以丰富文本的内容,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拿来”的机会。
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空白点,并把它转变为引发课堂对话的切入点,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需注意,对“空白点”的理解,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中心去把握,不能脱离文本,这样,“空白点”才不会真的成为“空白”。
四、关注创新问题,让思考高效
强调提问的创新价值是改革课堂提问,构建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类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导向性,更需具有独立性、挑战性和突破性。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高水平地驾驭课堂,及时对课堂对话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将意外生成的问题延伸开去,使之形成课堂教学中的新生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文本潜在内涵、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手段。
五、设置兴趣问题,让思考快乐
课堂的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引起的。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能把学生带入艺术佳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注意力保持稳定和持久。
当然,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追求问题情理交融、怡情启智、情韵悠悠而又逻辑谨严、言简意赅,还与教师的学生观和思想情操密切相关。正如于漪老师说:“关键在于教师对事物、对所教学科有无真知灼见,是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中偏向》.中国教育报,2012。
[2]鲁枢元《超越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张玉民 范天成《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钱理群《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命运——兼谈中国语文教育改革》.语文学习,2009。
论文作者:郑亚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课堂论文; 空白点论文; 矛盾论文; 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