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语文课堂效率的“怪现象”分析论文_陈静 崔丛芳

影响语文课堂效率的“怪现象”分析论文_陈静 崔丛芳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264200

课堂“怪现象”之一:满分被过度关注。

小检测后,老师要求学生“全对的举手”,满意地点了点人数,这个环节就结束了。可是,那没得满分的大部分学生,他们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如何消除这些错误?似乎都被忽略了。

同样,一位教师上《白色鸟》时抛出问题:平静的文字下,作者究竟想告诉你什么?学生开始猜答案:城乡孩子之间的差异,热爱大自然……教师一直予以否定,直到有一个学生似懂非懂地起来说到“文化大革命”,教师如获至宝,再用自己的语言完善成标准答案,这个环节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他们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喜欢满分或接近于满分的答案。其实这一类做法几乎成了很多老师的习惯:上课往往只注意有可能给出准确答案的学生;朗读水平越高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越多;把高分学生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其实,错误往往是教学的契机。就如《白色鸟》这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背景从而理解主题,也可以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可以帮助理解主题的“蛛丝马迹”,从而养成学生品析文字的习惯。

课堂“怪现象”之二:“授渔”过程便捷化。

在一次作文指导课堂大赛中,一位参赛教师在讲“人物细节描写”时,从一个示例中总结出“抓住特征、妙用修辞、突出性格、用上情感”的细节描写“公式”,让学生依照公式进行创作,结果可想而知。

就连品析文字这样有温度的教学过程,教师也用“便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上《海燕》一课时,教师要求用以下句式表述赏析收获:我喜欢……(句子或段落),这里运用了……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燕的……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这种训练下的答案,修辞效果只有“生动形象”,对海燕的情感也只有“赞美”一种,完全缺失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公式化的授课看似走捷径而深受很多教师的喜欢,但是如果捷径穿过的是一段荒漠,我们还能为它是“捷径”而沾沾自喜吗?

“授渔”固然是我们要坚持的,但获得“渔”的过程一定是“浸泡”,是涵养吟咏,而不是简单的告知。

课堂怪现状之三:课堂被形式“绑架”。

1.形式化的导入。

一位老师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这样导入:请你猜一猜,本文大概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所以“猜”的思维过程不会真实产生。与之相似的设计还有:上《死海不死》时播放了人浮在海面上看书的图片,要求学生说说“死海神奇在哪里”。这种导入不能激发学生到愤、悱状态,也不能起到创设情境的作用,导入也就成了一种摆设,它的本质就是“走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没有疑问的“质疑”。

有一段时间,“质疑”成为了一种模式。为体现“基于学情而教”,有些老师课前让学生质疑,而整堂课还是按照老师预设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结果往往是学生提几个非常皮毛的问题,教师叫其他学生予以解答,以体现生生互动、互相答疑的理念……

还有“放羊”状态下的自主学习、没有一定合作规则下的小组讨论、没有规范和引导的课堂展示……这些,都这样成了被教师用以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工具,而只重形式不要实效的初衷又决定了学生收效甚微。

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回归到课堂的“真”:你不要想着这堂课是在展示给别人看,而是要眼中时时有学生,一心一意地帮助他们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堂“怪现象”之四:把“均等”绝对化。

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为教育均等保驾护航。但是生硬地解读“均等”,把“均等”绝对化,都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上《海燕》一课,回答“你读到了什么样的海燕”时,一个学生起来刚说了“勇敢自信”,教师马上示意他坐下,然后其他的学生起来补充“乐观”、“无畏”……答案越来越单薄,甚至开始重复。

无独有偶,在上《故宫博物院》时,在进行了自主学习后,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点评内容。列数字这可以一目了然的内容,教师把交流机会“均分”给了七个学生,分别列举了十一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面向全体,课堂上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教育理念,但是,教师在创造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课堂提问的功能。不同的问题是为不同的教学目的而设置的,而不顾信息、思维含量,一味地均分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是对“均等”的扭曲。学生只会在这种提问方式的引领下养成思考不深入、学习任务完成不全面的习惯。

《故宫博物院》一课结束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练笔:按照空间说明的顺序,运用本文所用到的三种说明方法,抓特征介绍说明“校园”。相信当晚一定有一些学生咬烂了笔头也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看上去的均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平等”。我们强调的“均等”,应该是基于因材施教,要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学习内容,让其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不是绝对的“人人一样”。

究其本质,课堂“怪现象”其实并不怪,它们只是我们在错误教学理念支配下的一些低效教学行为的呈现,只是,它们或带着美丽的外表,或被冠以美好的初衷,以致于我们每天都演绎着,却又都不自觉地深受其害。当我们的教学追问了每个环节的实效性,去除了与实效无关的杂念时,课堂便开始摆脱这些“怪现象”了。愿我们的课堂少一些认真而无效地问答的“大人”和“小孩”!

论文作者:陈静 崔丛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影响语文课堂效率的“怪现象”分析论文_陈静 崔丛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