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蓝天下所有的孩子共享阳光——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的融合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蓝天下论文,孩子论文,阳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积极倡导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指出融合是特殊儿童的一种权利,而不是对他们施与的特殊待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塞内加尔发表的《达喀尔行动纲要》中呼吁各国政府要加强对幼儿阶段的关注和教育,指出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全民教育不可分割的基础部分,要扩大并改善幼儿,特别是处于不利地位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我国政府也加强了特殊幼儿教育的力度。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让特殊儿童全面融入社会,让所有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是我们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融合教育的内涵
传统概念的融合教育是指普通学校接收特殊需要儿童,特别是残疾儿童入学,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学习,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同样的课程,所有学生有机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核心价值认识的提高,融合教育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充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出,融合教育(也被称为全纳教育)要特别帮助那些由于身体、智力、经济、环境等原因可能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孩子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残疾儿童、艾滋病儿童、少数民族儿童、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贫困(饥饿)儿童、冲突(灾难)儿童或是来自其他弱势群体、社会边缘群体的儿童。
因此,国际组织的融合教育是指学校接收所有儿童,包括那些易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儿童,并通过恰当的课程设计、有效数学策略的采用、内容的有序安排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所有学校或幼儿园要做到对所有儿童零拒绝。当然,残疾儿童的教育仍然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残疾儿童的教育仍然是融合教育对象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是指普通幼儿园接收特殊幼儿入园学习,让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在同一个学习环境里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并根据其教育需要为其提供必需的特殊教育协助和支持。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不仅仅是将特殊幼儿简单放到普通幼儿园就可以了,必须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因素。
特殊幼儿进入本学区的普通幼儿园入园学习,而且安置在普通班级中与其同龄伙伴一起接受教育。
在对特殊幼儿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必需的特殊教育支持和帮助,使其能享受到与同伴一样的高质量教育。
单纯地接受特殊幼儿而未能够提供其需要的教育,或将其安置在特殊班未能与其同龄伙伴一起接受教育,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融合教育。
二、融合教育的好处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有很多好处。从理论层面上讲一来可以促进人权理念的发展。特殊儿童也有与其他儿童一起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教育权是其最基本的人权。二来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所有人提供公平、平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从而建立合谐、融合的社会。从事件层面上讲具体表现在:
1.对特殊幼儿的好处。由于就近入园,特殊幼儿可以不用住宿而与父母居住,增加了父母与特殊幼儿相处的机会,有利于特殊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特殊幼儿与他们同龄的正常幼儿一起学习、游戏,可以帮助特殊幼儿增进表达及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特殊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同伴适宜的行为举止,与同伴及老师间发展积极、正向的社会关系,为其成长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2.对正常幼儿的好处。通过与特殊幼儿一起活动和游戏,有助于正常幼儿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进而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学会尊重个别差异,为其未来成为有爱心、同情心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3.对家庭的好处。对特殊幼儿的家长来说,如果社区的幼儿园能接受特殊幼儿入园学习,可以节省特殊幼儿住宿的花费和家长的精力。如果普通幼儿园都能接收少量的特殊幼儿入园,能迅速解决大量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投资少,见效快。对于正常幼儿的家长来说,可以促进对残疾幼儿家长的理解和对残疾幼儿的接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也可以帮助家长树立对自己孩子恰当合理的期望。
4.对社会的好处。融合教育对所有儿童具有正面的教育效果,从长远来讲,对社会也有好处。与特殊幼儿一起成长的正常儿童,在成人后,比较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比他们更居劣势的人,而且也能比较以容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社会上所有人能够都能互相理解、尊重、接纳弱势群体,社会才是人人参与的和谐民主的社会。
三、我国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面临的挑战
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在我国开展较晚,能够有机会享受到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很少,能够有机会在正常幼儿园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就更加屈指可数。我国政府目前也在关注特殊幼儿的教育,如北京市教委就在2004年颁发了《关于在幼儿园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区县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办园条件较好、师资力量强的市立幼儿园或示范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的试点工作。尽管让特殊幼儿随班就读于正常幼儿班级的立意良好,意义重大,目前,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融合教育(有时也称随班就读)在国内已萌芽发展,但却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是体制问题。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特殊”和“普通”双轨制。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由教育部单独设立的特殊教育处统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幼儿的教育处于无具体行政部门管理的尴尬地位,出现有些地方划归为残联管理,有些地方归教育部门主管。现有体制极大影响了特殊幼儿教育的发展,也制约了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融合教育的推广。即使有些普通幼儿园接纳了特殊幼儿入园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大多也是出于管理者个人对特殊幼儿的同情和怜悯,往往由于得不到其他教育资源的支持,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要想促进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当地的教育机构必须为本地区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儿童的教育计划或机制,教育机构必须鼓励和促进普通教育工作者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共同合作,举办联合的培训活动,为能够接纳特殊幼儿的普通幼儿园提供资金保证,实施特殊幼儿的经费与特殊幼儿的教育安置挂钩的政策。
二是认识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教育特殊幼儿的责任是特殊学校的事情。普通幼儿园一般不愿意接受特殊幼儿入园,一方面是因为对特殊幼儿不太了解,认为自身的设备、设施和人力条件都不够成熟,无法保障特殊幼儿的教育成功,特殊幼儿应该回到特殊幼儿园由特殊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是有些幼儿园把特殊幼儿随班就读处理得过分简单,认为只需把特殊幼儿和正常幼儿放在一个幼儿班,学习相同内容,参加相同活动,并为他们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就可以了,结果由于准备不足,出现了一些困难,由此再也不愿意接受特殊幼儿入园。
这两种看法情况都不正确。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要想成功融合,普通幼儿园不论是教师、父母或专业的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积极的态度,并且创造友善、融洽的环境,让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彼此接纳。除了积极的态度之外,普通教师、家长、幼儿也要做好心理及能力上的准备。家长要清楚知道所在班级是什么样、教学方式怎么样、这种安置有什么益处或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家长该承担那些职责。幼儿园应明确要求特殊幼儿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才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尽管“没有不适合随班就读的孩子”,但因为现实条件的问题,并不是哪一类特殊儿童都适宜进入普通幼儿班,通常认为轻中度障碍幼儿可以进入普通幼儿班。教师和家长也要帮助普通幼儿在之前做好准备,如不能歧视、欺负特殊儿童,要主动与特殊幼儿进行沟通等。
三是师资问题。目前存在的这种双轨制教育体制,对普通及特殊幼儿教师的职前及在职培训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普通师范毕业的幼儿教师从没有接受过特教知识和理论的培训,这给特殊幼儿融合于普通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带来挑战,从而制约了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发展。国外通常的做法是,职前幼儿教师资格方面规定要修习一定的特殊教育学分,在职教师需要至少一周的在职特殊教育课程培训。当特殊幼儿安置在普通幼儿园的幼儿班以后,必须提供必要的特殊教师的支持和指导。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是中国政府的基本教育政策之一。然而,要全面实现融合教育,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首先,我国需要调整或制定适宜的法律和法规,清除现有体制中妨碍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障碍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其他部门的有效介入和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融合教育很难在实践层面上有效实施。再次,向全纳教育的成功转变决非是朝夕之功,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目标还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发动舆论以形成共识,让全社会的人都理解和接受融合教育的思想。此外,积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其他国家相互学习,也能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标签:教育论文; 幼儿园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 特殊儿童论文; 幼儿园设备论文; 幼儿心理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