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背景下回族村庄特色景观运用论文_张敏

“美丽乡村”背景下回族村庄特色景观运用论文_张敏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乡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由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人民较多,因此在建设回族村庄时需要考虑少数民族特点,运用特色景观。本文以灵武市郝家桥镇大泉村为代表,首先对大泉村村庄基本情况进行了析,然后在美丽乡村背景下详细探究了大泉村的景观现状,并且以大泉村为例探究“美丽乡村”背景下回族村庄特色景观的运用。

关键词:美丽乡村;回族村庄;大泉村;特色景观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也正在被逐步推进。在早期,国家主要注重的是乡村的经济建设,随着国家对乡村生态发展的逐渐重视,建设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村庄建设的主要方向。灵武市郝家桥镇大泉村作为一个回族村庄,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就充分的运用了特色景观,不仅保留了回族的村庄特征,还使得村庄变得更加具有特色、更加美观。

1.灵武市郝家桥镇大泉村村庄概述

灵武市地处宁夏的中北部,郝家桥镇在灵武市城南九公里的位置,大泉村地处郝家桥镇的东南位置,211国道从其东部经过,西部与沈家湖村相邻,南部紧靠十里墩村,北部是郝沈路,总体来说,大泉村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田遍布,自然资源充裕。大泉村属于快速城镇化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属农业生产区。村庄共有五个村民小组,村庄的地域面积共计272公顷,住户共420户,人数1681人,村庄内回族人口众多,占比高达99%,村域范围内有三座清真寺建筑,整个村庄具有浓厚的回族气息。

2.“美丽乡村”背景下大泉村现状探究

2.1整体布局缺少特征

大泉村属于川区平原地区,其整体布局呈现出带状型的布局形式,路网、宅网和田网的分布较为复杂。大泉村的村庄主入口在村庄西路北侧,做为进入村庄的必经之路,却没有任何标识和景观点缀,缺少景观特征,没有凸显出村庄的特色,不能体现出村庄的地域文化,村民对此也无法产生认同感。整个环境风貌没有太多的乡土元素,而且景观的设置没有回族特色,在整体布局上,缺少一定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文化活动广场缺失

在大泉村中,乡村文化场所十分缺乏,村民们的娱乐活动较少,文化生活较为缺失,一方面,没有相关休憩场地供老人休息也没有相应游乐设施供小孩子玩耍,另一方面,大泉村没有标志性的建筑,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没有标志性的人文景观,整个村庄看起来毫无特色。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村民急需增设室外健身场地以及文化活动场地,从而丰富村庄的娱乐活动,提升整个村庄的文化水平。

2.3景观绿化质量较差

村庄内的绿化较少,在村庄东路两侧口有部分绿化,在村庄西路一侧也有部分绿化,除此之外,整个村庄内部的绿化比较稀少,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杂乱,植被的质量也比较差,没有专业的养护和管理。总之,景观绿化较为稀少,缺少乡土植物的广泛应用,使得整个村庄缺乏景观特征。通过对村民们的调查发现,对村庄绿化环境较为满意的仅占7%,而对村庄绿化环境非常不满意的占56%,整体来说,村民对村庄的绿化景观环境满意度较低。

2.4房屋建筑亟待整治

村庄内的院落占地面积都比较大,每户的宅基地面积平均下来在0.6亩左右,院落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封闭式,院落内含有主房、厢房,还留有畜舍。其中有369户的建筑质量较好,多为砖木结构,只有少部分属于框架结构,51户农户建筑属于危房建筑,主要建筑类型还属于土建房屋,建筑质量较差,常年失修。同时,建筑高度参差不齐,规模层次凌乱不堪,从整体看出去,视觉效果十分不佳。建筑的立面颜色杂乱无章,墙体颜色包含白色、暖黄色和部分红砖墙,门窗颜色更是多样,在整体色彩上,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

3.以大泉村为例探究“美丽乡村”背景下回族村庄特色景观的运用

3.1总体布局围寺而居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为了打造出回族村庄特色景观,宁夏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对村庄的整体布局进行了调整,依据《宁夏村庄布局规划(2014-2030)》 中的相关调整细则,规划布局呈现出一带、两区、多节点的特征。由于大泉村内的居民点已经连接成片,不能对其进行分散,因此在规划时将一队到四队的居民点统一进行规划,纳入到中心村的范围之中。对于五队居民点,由于其地理区位和周边村村委会距离相近,行政管理便捷等,因此,在规划后将其留在原来位置,纳入到周围村庄进行发展。从整体布局上来看,整个大泉村围寺而居,入口处是清真北寺,公共服务中心围绕清真中寺,产业服务区围绕清真南寺,具有很强的回族特色,体现了大泉村村民对自己信奉宗教的尊重。

3.2广场景观回族元素

由于缺乏文化活动广场,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选取村庄中部一块较为空闲的集体用地来建设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将其命名为新月广场。在进行文化活动场地的设计时,采用了大量的回乡元素,致力于打造出具有浓厚回族气息的景观活动场地。新月广场的建设主题是“新月映泉”,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广场主入口设在东南角,规划有白绿色相间的伊斯兰式连廊,穿过连廊经过一段花径,进入主广场。主广场提取新月的形态,充分表达民族特色,并在广场上设有四个可坐花坛,打破硬化材质单一的同时增加了绿量提供了更多可休息区域。在月型铺装的西面又规划一处方型的硬化场地,其设有小方亭、花架座椅、活动器材,场地形态拟意规整的农田,同时代表以农业为生的村庄,与月型主广场共同构成“新月映泉”,表达新月的银白色光芒照耀大泉这片美丽土地,祈望物阜民丰之寓意,最后在场地北面规划一个伊斯兰风格圆厅,这是场地中体量最大位置最高的建筑物,作为全部景观序列中的高潮与结尾。充分体现浓厚的回族文化特色。

3.3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在规划绿化方面,由于大泉村住户的院落面积都比较大,所以也将院落的绿化归入其中,对于新建和翻新的住宅,都规划了一个菜园,对于没有翻新的住宅建议其增设小花园种植一些乡土植物,类似于杏树、枣树等,还可以种植一些蔬菜以供食用。在道路的绿化上,沿着大泉村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在其两侧都进行树木的栽植,在树种的选择上采用了乡土树种,例如新疆杨、榆树等,不仅使得村庄绿植环绕,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巷道内进行绿化时,采用本土的灌木树种进行绿化,例如连翘、刺玫瑰、蜀葵等,绿化沟渠同样也是选择本土树种。

3.4回族特色民居形式

房屋风貌上,采用整洁的白色瓷砖贴面和金色大窗,充分尊重当地回族同胞的审美及生活习惯。对于新建农宅,除建设位置、院落面积以及屋顶形式与原址翻建农宅不同之外,其他控制要求参照原址翻建住宅要求。在设计房屋建筑时控制其占地面积,要求不高于宅基地的60%,为了整齐美观建议层数建设为一层,统一房屋的盖瓦颜色为紫红色瓦,屋面采用白色瓷砖进行贴面,门窗统一采用金色,新建立的房屋一律使用坡屋顶的方式,整体民居既保留了回族特色,还实现了整齐划一,外观效果非常好。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灵武市郝家桥镇大泉村为例对“美丽乡村”背景下回族村庄特色景观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针对于大泉村整体布局缺少特征、文化活动广场缺失、景观绿化质量较差、房屋建筑亟待整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规划时充分的运用了特色景观,在进行总体布局时,使大泉村围寺而居,在规划广场景观时采用了回族元素,在建设绿植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同时,在建设民居时也充分采用了回族特色民居形式。总体而言,起到了非常好的外观效果并且具有浓厚的回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杨晓蔚.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后示[J].政策瞭望.2012.

[2]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薛敏.宁夏回族村落的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背景下回族村庄特色景观运用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