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设备的广泛使用,导致企业和居民对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常规的检测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配电网的状态检修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对配电网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遵循的原则,其次提出了状态检修的基本步骤,最后提出了推广状态检修的策略。
关键词:状态检修;配电网;推广策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电力新设备质量的迅速提升和广泛使用,导致配电网的规模逐渐扩大,用户对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设备的定期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目前电网管理的需要,要想更好的实施电网的检修工作,就必须建立新的适合现代化电网管理的检修模式。对配电网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的根本任务就是对设备在运行的全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检测,真正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整个配电网的质量和可靠性。实行状态检修,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优点:(1)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减少设备的维修风险;(2)能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3)大大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4)提高供配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等。
2、对配电网进行状态检修的原则
对配电网进行状态检修时务必遵守以下的原则:
(1),检测过程中要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2),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过程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于检修的项目和时间间隔等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制定相应的制度。例如:对于配电变压器,如果要一年进行一次小修恐怕是很难做到的,此时可以加强负荷管理,对于负荷的变化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红外测温工作,根据温度变化的结果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必要的修理;同时也可以根据预防性的试验结论,安排对配电变压器的大修。对于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等这些电力设备也可以采用类似的上述方法进行检修。
(3),在检修时一定要对总体进行规划,实施过程为分步实施,先推行试点实施,再逐步进行推广。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制度的更新和改革,因此在实施状态检修时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构思,又要有一定的实施步骤和措施,只有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逐步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4),在检修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配备现代化的自动设备。
3、对配电网进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步骤
对于配电设备的状态检测可分为宏观检测和微观检测。宏观检测主要是指对于配电网电力设备运行过程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宏观过程的检测分析,对一些存在共性问题的设备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微观检测主要是指对于个别电力设备进行运行过程的检测与分析。依据目前的实践经验,检测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建立数据库系统。
对于数据库系统建立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库系统的初始数据状态,这些数据记录了设备的原始数据,对于系统的检修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在系统的运行后期,可以通过原始数据对比系统的缺陷数据、出现问题的事故数据、以及进行检修所记录的数据,还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随机记录的数据等。二是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在设备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要及时准确的记录运行状态的数据,包括实时传输数据和与设备相关的实时运行信息,以便能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的隐患以及苗头,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安全的运行。
第二步,依据检测的数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和预测,制出合理的设备检修周期。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力设备运行与检测而言,判断的标准为最简单的好坏状态,而实际上,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的状态会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过渡,出现一种模糊的第三方状态,这些状态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反而很关键,这样需要借助前面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在系统中建立一个专业状态的分析层,用以对电力设备做全方位的评估与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步,采取有效的检测技术,准确把握设备的运行状态。
我国目前的配网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必要,因此此时可以利用成熟的离线检测装置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测试,比便于对设备进行测试,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有了这些数据后,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正常状态数据或者历史同期的数据做比较,找出目前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异常状态,从而估算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命,预测设备的事故风险率,在系统可靠性与设备检修成本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性。
4、对配电网进行状态检修的推广策略
总之,电力部门检测的过程“事后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这一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我国的状态检修发展较晚,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在线的检测系统功能也不完善,因此要实现由预试到状态检修的过度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能加速推广此项技术的应用,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4.1、现阶段为将来做好准备工作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状态检修,因此目前就要积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例如:对于电力设备的资料,安装调试记录,等,为将来的状态检修创造条件。
4.2、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并抓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通过一些研究得知,国外对于电力公司的预防性实验工作做的比较少,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可进行的项目更少,甚至实验的周期更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电力设备质量较高,日常运行维护水平也较高。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在今后的设备更新、建造、安装及调试等方面把好关,不能只依赖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缺陷或者隐患。在日常常规巡检或者检修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分析,根据设备所处的状态进行项目和周期的调整。
4.3、状态检修时尽量使用先进的测量和试验设备,试验方法也要进一步改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的测量和试验设备逐渐变得智能化、数字化、快捷化,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电力技术更新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状态检修实验方法逐渐应用在设备运行中,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并能防止在实验的过程中对设备造成绝缘损伤,因此,应该在设备检修中使用先进的技术与仪器。
4.4、对目前电网继续改造,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并延长试验和检修的周期。
现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型企业对电力的依赖极其严重,在科技的发展下,这些企业要求电网必须具备很高的质量与稳定性,但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常规的设备装置检修周期过长,难以保证电力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目前的企业来说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对电力设备的状态利用现代化的方法进行检修称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5、结束语
电力配网的状态检修工作是目前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更需要全方位的全面配合,对目前的检测模式进行改革,并要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我们要站在市场的客户角度来看待这项工作,要与时俱进,全面实践,推进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汇编[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张怀宇,朱松林,张扬,等.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体系研究与实施[J].电网技术,2009,33(13)70-73.
[3]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M].北京:电力出版社,2011:56-60
作者简介:
姓名(1988-),男,浙江湖州,助理工程师,配电线路。
论文作者:赵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数据论文; 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过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