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86例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徐名扬,姚君,郭民旺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86例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作为此次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康复治疗划分为参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及观察组(中医治疗),且每组各分成43例,对所有患者经不同方式理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与评价,并予以总结。结果:观察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经理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41(95.35)%,与参照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的30(69.77)%进行比较,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8,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方式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康复治疗办法。

【关键词】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326-02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在临床实践中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疾病,亦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老年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增加,促使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发生率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若早期得不到一套带有针对性,且有效性的康复治疗,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发展,同时也可能对后续的治疗及恢复的好坏带来直接影响。为此,有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已成为众多临床学者需要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1]。本文采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6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康复训练及中医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理疗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共86例的有关资料。经与患者及家属双方沟通,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明确后,符合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均排除存在多脏器严重损害及不配合治疗者;根据康复理疗计划分配成参照组43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3例(中医治疗),其中参照组男患23例,女患20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6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12个月;观察组男患25例,女患18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10个月;以上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康复治疗方式

1.2.1参照组:对本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方式,包括语言疗法、运动疗法、语言疗法以及作业疗法等常规训练,1个月/疗程。

1.2.2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采取中医治疗方式,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一套带有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治疗。(1)中药加减治疗:若对于肝阳上亢及脉络瘀阻者,可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疗法;若对于气虚血滞及脉络瘀阻者,可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针灸疗法:即包括体针疗法即头针疗法两组方式。其中体针主穴是取患者人中、内极泉、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位后,再采用大小为0.25mm×40毫针,并使用相应的手法进行针刺;得气留针大约10min左右,起头针于患者的运动区及感觉区等部位,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加减;对于言语不清或失语者应加取言语区;对于头晕者应加取晕听区。(3)快速捻转刺激法:留针时间为5min作用,1次/d,180次/min.10d/疗程,1个月/疗程。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与比对两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经康复理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情况。

1.4 疗效判定

两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治疗1个月后是以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来作为此次临床疗效:经复查,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恢复或正常,且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肌力超过4级以上,则判定为有效;患者肢体功能较干预前明显得到改善,则可以借助外力进行行走,肌力超过4级以上,则判定为好转;以上达不到任何一项者,则判断为无效。有效+好转=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获取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经理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情况(n,%)

3.讨论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病变位置位于脑部,且脑部可主宰着人类的精神、思维及意识等活动。而以上情况均和人类的肝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2]。针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急性期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以降低颅内压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于部分稳定期患者愈后极易出现后遗症,故作为稳定期的主要治疗方式,通常依赖于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康复训练疗法来实现患者的恢复效果。而在临床中医认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发病机理属于“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其中后遗症存在的根本是在于肝肾阴虚[3]。结合中医理论中是以综合处理病理中的肝肾不足、气血两亏、经脉不通以及气虚血瘀等症状为治疗原则。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促使社会对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方面也随之越来越重视与关注。传统康复训练已无法满足于患者及家属的所有需求。中医治疗是通过着重处理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经络、气血及肝肾,进而使患者的机体内部病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本文通过对患者的不同疾病情况来给予对应的中医辨证分型。如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及清热活血之功效。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补阳还五汤为一种活血祛瘀、补气通络良方,可基于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进行灵活加减。与此同时,还对患者采用了体针疗法及头针疗法,结合了中医辨证的原理给予取穴,如三阴交可为足之三阴经交会穴,行间可为肝经的荥穴。则通过以上两种穴位在进行针灸时,采用泻法、肝属木,泻行间,本质在于泻其子,也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对症取穴,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4]。

本次实验研究阐述了观察组患者经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医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5.35%,则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临床有效率的69.77%,这与李传印[5]在研究报告中观察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较对照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的66.7%更胜一筹,由此可以看出,在常规康复治疗中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中医治疗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治疗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佳,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毕文杰.针刺疗法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2):179-180.

[2]臧同升.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效果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2):217-218.

[3]张怡.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01):150-152.

[4]马献中,郑强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采用中药针灸联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9):118-119.

[5]李传印.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2例临床效果评价[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45-46.

论文作者:徐名扬,姚君,郭民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86例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徐名扬,姚君,郭民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