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雷电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有效防护论文_许永彬, 刘赛

高原地区雷电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有效防护论文_许永彬, 刘赛

(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原地区雷电多发的原因,接着探讨了高原地区防雷减灾现状,最后给出了几点雷电有效防护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高原地区 雷电 原因 有效防护

引言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而西藏属全国雷电高发区之一,每年汛期又是西藏雷灾事故频发期。为切实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轻或避免雷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西藏气象部门不断加强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及防雷科普宣传工作。开通了藏汉双语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提前及时为公众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信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高原地区雷电多发原因和有效防护对策,以确保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1、高原地区雷电多发的原因

1.1地形影响

青藏高原大都是高山峻岭,海拔高度差较大,受地形影响很容易出现雷暴天气,其主要特点是春季河谷地区的雷暴日数要高于山区,而夏季则恰好相反。夏季可以将高原看做是加热源,四周空气不断向高原辐合上升,增加了高原层结对流不稳定性,造成了高原上空层结趋于稳定。由于青藏高原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不尽相同,高原边界层和地形动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高原中部存在强的切变线,并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青藏高原的多雷暴中心大都出现在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坡和南北走向的东坡,且主要位于开口喇叭河谷盆地的下风沿处。由此不难看出,地形走向和地面性质是造成高原雷电多发的原因。

1.2高压天气影响

夏季青藏高原高压几乎控制整个对流层上部,使得高原盛行热低压切变线和低涡天气系统,对于青藏高原对流云系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原南北两侧的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南北两侧各有一条多雷暴带,其中夏季与副热带急流和高原横切变线对应,而春季则与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相对应。

1.3高原季风影响

受到高原季风的作用,从春季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南部的多雷暴带在副热带急流的影响下逐渐向北移动外,5月急流北上后,该多雷暴带分别绕过南北边坡,进入到6月份,副热带急流逐渐向高原北部移动,多雷暴带划分为两条分别绕过高原南北边坡。此时高原东南区域的雷暴带仍旧存在,并逐渐向西移动到切变线南侧,7~9月份副热带急流出现在高原北侧,且在急流北侧存在完整的雷暴带;7~8月份青藏高原多雷暴带位于高原最北边,也就是位于横切变线北侧;9月又返回到6月的位置处。

综上所述,地形因素、高压天气和高原季风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高原地区雷电天气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2、高原地区防雷减灾现状

2.1农牧民防雷减灾意识淡薄

对于高原地区的农牧民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的农牧民接受的学校教育程度有限,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很难正确了解雷电科普知识,还有一些农牧民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大都认为雷电灾害是天神发威的表现,根本不能避免。另外,还有一部分农牧民为了生存,需要在室外劳作,即使雷雨天气出现时仍旧选择外出,由于高原地区的居住分散,田野比较空旷,很容易遭受到雷电侵袭。再加上部分农牧民雷电知识和防雷能力不足,一旦遇到雷雨天气,难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防御,会错误的选择大树下或田间搭建的草棚中避雨,这种做法很容易遭受雷击,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农牧区电器雷击隐患多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牧区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到千家万户,农牧区的供电设施和电子设施逐渐增多。由于这些电子电器设备缺少相应的防雷装置,再加上在空旷的室外设置有信号接收器和高压电线等,很容易遭受雷击。针对配电系统的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水平,许多电线都是高空架设,部分农牧民随意拉接信号线和电线,使得农牧区雷电安全隐患大幅度增加。

2.3农牧区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提前对雷暴天气强度、地域等进行预报预警。受到农牧区特殊性的影响,雷电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还未完全覆盖,很难保证农牧民及时接收到雷电预警信息,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使得雷电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

3、高原地区雷电防护对策

3.1加大防雷科普知识宣传

气象部门应加大同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在农牧区共同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农牧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防雷减灾意识,正确认识到防雷减灾的重要性,以确保农牧区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防雷科普知识宣传中,应始终坚持组织协调的原则,各个涉农单位和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并借助于远程教育系统、互联网、手机短信、宣传册等方式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确保农牧区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有序进行。应将防雷科普知识宣传作为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可以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适当引入防雷科普知识,确保防雷科普知识深入人心。

3.2落实防雷减灾工作责任

首先,政府部门应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按照法律法规积极出台农牧区防雷减灾实施办法,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并将防雷减灾工作引入到相关体系中,确保防雷减灾法律法规尽快落实;其次,气象部门应将自身的职责发挥出来,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制定农牧区雷电灾害预防规划,做好防雷装置的检测、审核和验收工作,增强防雷效果。

3.3加快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对于高原地区气象部门来说,应做好雷电预警预报和监测分析业务,应包含大气电场、雷电落区、危害等级、雷电天气等方面的内容,积极开展雷电临近预警预报、短时预报和监测预报等工作,借助于不同的方式传播雷电预警信息,确保农牧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另外,高原地区开展防雷减灾工作中,应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出现重大雷电灾害,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将灾情报告及时报告给上级机构;政府部门应与气象部门共同开展雷电灾害鉴定和调查工作,针对违法引起的雷电灾害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不断增强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3.4加强防雷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起农牧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农牧区防雷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牧民房屋的安全性水平。农牧民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应优先选用专业的防雷装置,同时还要通过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增强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水平,为了充分发挥出避雷防护的效果,可以将避雷装置与屋顶上的金属物直接进行连接。对于农牧区室内的电气系统来说,应安装通电保护器,避免遭受雷电侵袭,以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另外,还要组织检测机构深入到农牧区开展防雷装置检测,做好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定期维修和检查,确保农牧区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贻亮,唐冬慧,刘树平.中国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S2:127- 128.

[2] 张博超,王鹏,何洋,崔大海,孙忠旗.我国农村产生雷电灾害的原因及防雷减灾策略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21- 222.

作者简介:许永彬(1983-),男,汉族,四川双流人,本科,工程师,从事雷电预警、雷灾调查分析等工作。

论文作者:许永彬, 刘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高原地区雷电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有效防护论文_许永彬, 刘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