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与初中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中考论文,语文试题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的话〕《中语参》多年来在第3期以专号形式推出《中考试题精编》专号,而1997年则采用新思路,读者喜爱的《中考试题精编及模拟试题》以增刊形式出版发行。有关中考问题的研究,《中语参》拟在1997年1——4期开设“中考系列研究与综合检测”专栏。约请多年参与中考命题者依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撰写有理论指导、例题分析,又有训练题及方法、技巧介绍的《中考语文试题与初中语文教学》之系列文章。1—2期(合刊)上刊出《概况——有喜有忧看发展》《基础知识——精要、好懂、重运用》《听说——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并刊出2套模拟试题;第3期刊出《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及一套模拟试题;第4期刊出《写作——用自己的语言写真实、健康的感情》及一套模拟试题。欢迎您对我们的探索品头论足。
概况——有喜有忧看发展
关于中考,话已经说过很多,尤其是在响亮地提出“素质教育”的今天,却要谈什么怎样训练,怎样测试之类,岂非不识时务?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事实吧!在升学的竞争明显地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而考试又不得不作为可行的选拔手段的情况下,“应试教育”高烧不退,“招生大战”烽烟迭起。人们正在努力探索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途径,却又同时给“应试教育”火上浇油。这个社会问题,远不是教育界的同仁写一篇文章、发一通议论所能解决得了的。既然选拔考试还不能被取消,那么考试命题就承担着选拔和导向的双重责任,我们在复习训练和试题设计上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以求使其更加科学、规范,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更加切近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规律。何况,训练测试与素质教育并非绝对地不相容。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复习训练与命题考试看成是对立的,似乎复习训练就是为了对付命题考试,而命题考试就是要考你个深浅高低来。站在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和教学评估的依据的高度来看问题,复习训练与命题考试理应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体。如果两方面都能以教学大纲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对立便会走向统一,考试也便不会远离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他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分析研究一下近两年来中考语文试题及与此相对应的复习训练工作,便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
1.题型基本稳定,主、客观试题比例趋于合理,考查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简答题受到青睐。各种考核内容的赋分(权重)比较得当。
2.试卷结构呈多样化的态势。大体上有三种结构类型:一种是按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分成四大块;一种是按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写作能力分成三大块,而将语言知识及运用的考查渗透其中;还有一种采用类似于高考试题的第Ⅰ卷、第Ⅱ卷(或A卷、B卷)结构,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多种题型兼而有之。三种结构各有千秋,很难分出优劣高下,因为试题的质量主要不是表现在试卷结构上。
3.阅读面扩大化,阅读测试材料仅限于课内教材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在以课文篇、段作为阅读测试材料的同时,适当选取师生都比较生疏而又程度适宜的课外读物作为阅读测试材料,以检验阅读能力的迁移。这种作法尽管尚未得到人们的一致赞同,但却表现出一种勇气和远见。
4.阅读测试材料中文学作品明显增多,打破了以往那种认为文学作品试题设计难度大,不宜作为中考测试材料的神话。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初中生具有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那么以文学作品考查阅读能力(特别是欣赏能力)自然不能算作大逆不道。然而,参加中考的考生毕竟是初中毕业生,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考查会有一个“量”和“度”的问题,还有一个试题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问题。如何把握?孰是孰非?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5.听说能力的考查开始在中考试题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的是单独作为一大“块”来对待,有的插入几道试题进行考核。当然,对于听说能力的考查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给听说能力考核试题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出现在一张笔答试卷上的听说能力考核试题,大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听”或“说”,而是在一种假设的听说情景中进行考核,最终则难免落入了阅读和书面表达的范畴。尽管如此,听说能力的考核还应受到赞扬和鼓励;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是下一步追求的目标。
6.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纲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大纲规定不讲的内容在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尤以基础知识最为明显,如语素知识、词的构成知识、大纲规定之外的复句类型及二重以上的复句关系、大纲规定之外的修辞方法,以及兼语句、连动句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不要求掌握的,但却照考不误。二是大大提高试题的难度,以至教学和复习无纲可循,无法可依,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招生大战”“择校大战”的炮火声中,有的地区或学校,特别是某些重点中学,为了淘汰一大批,选拔少数“尖子”,不惜背离教学大纲和初中教学实际,加大试题难度,导致“指挥棒”效应严重扭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成为一句空谈。
7.与第6个问题相连带的是中考试题盲目向高考试题看齐。在编制中考试题时,不是眼睛向下,而是眼睛向上,盯着高考。高考考什么,中考就考什么;高考试题中出现一个新题型,中考试题便群起而模仿之;高考写作题是一大一小两篇作文,中考写作题便很少有出一个题目的,有的地方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出了大小三个题目来考学生。于是,中考试题从题型到长度,越来越靠近高考试题了。至于试题难度,那是个“软件”,没有精确的统计,反正大多数初中毕业生是吃不消的。
8.各地中考试题的质量水平很不平衡。中考不像高考那样,有高水平的命题机构和权威的监督机制,以及针对高考试题的科学研究。省、市一级的中考试题,其质量尚有保证,县、区一级的中考试题就不好说了。有的地方将中考命题权下放到学校,搞“校自为战”,命题人员往往是临时搭班子,一年换一茬,真正熟悉教学大纲,对试题设计有相当研究的人并不多。再加上行政干予、权力介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试题的质量缺乏保障体系,全凭命题人员能否找准“感觉”了。就试题本身而言,阅读题不以考查阅读能力为主;写作题很少出现“精品”,或者太高太难,或者太低太易,一些小学生都写过多少遍的题目,竟也一再成为中考写作题的物色对象。
坦诚地说,中考试题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身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工作也十分辛苦。要拿出一份各方面都很满意的试题实非易事。而社会各界的反应和评论又不一定准确,甚或过于尖刻。但是,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还是应该欢迎争论,吸取有益的营养,不断地探索前进。我们期待着中考试题的设计和复习应试工作有更为出色的表现,为创造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导引正确的航向。
基础知识——精要、好懂、重在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是个庞杂的概念,但在教学大纲里却有明确的界定,即指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三种知识而言。大纲要求:了解一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了解”是能力层次的要求,“了解”的目的在于运用,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僵死的名词术语。“一些”是量的要求,“必要”是质的要求;“一些必要的”,表明大纲对于基础知识的要求并不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只要求“了解”那些最基本、最常见的相关知识。这便是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具体地说,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标点符号、汉字、词、短语、句子和修辞;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应用文;文学知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读写听说知识,有的包含在基础知识之中,有的体现在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里。另外,还有一类知识叫做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仅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传统、礼仪民俗、典籍制度、天文地理以及能够代表民族文化、道德精粹的格言名句等方面的一般常识而言。此类知识教学大纲虽没有明确提及,但近年来已经成为中考试题的考查内容之一。对此,一般不当作“超纲”看待,因为这些常识是公民素质所理应具备的。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能力本身。学习语文主要不是学得一套知识,而是要学会一套读写听说的能力。所谓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最根本的标志不是记住了什么,而是会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大纲规定“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这对于命题考试和复习训练两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原则。遗憾的是,我们的实际状况却往往背离了这一原则。
基础知识的复习训练最忌讳两点:一是死记硬背,二是低层次的简单重复。有一些知识内容是需要记忆的,没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也很难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然而,随着中考试题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那种死板的、纯知识性的试题将会越来越少,而试题的灵活性和能力含量将会越来越高。这对于教学来说,也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即使是需要记忆的知识,我们也应摒弃死记硬背的做法,而采用理解记忆、情景记忆的方法,促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记得快、记得牢、用得上。例如,识记《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单纯记住“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这些文字信息好呢?还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的内容,一提到莫泊桑便会想起贪婪、势利、冷酷的菲利普夫妇和可怜的于勒,从而记住他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好呢?当然后者更好一些。再如新闻消息的结构,熟读一篇新闻,亲自加以“解剖”,它的结构会生动地存留在你的记忆中,效果肯定会比死记“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概念好得多。在进入总复习阶段之后,有一种很流行的做法叫做“强化训练”。所谓“强化”,无非是集中记忆,做大量的模拟试题,以求其快速提高。训练是必要的,适当地“强化”一下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怎样“强化”。倘若是同一题型、同一能力层次的多次记忆,重复训练,那只能是一种疲劳战术,无异于原地踏步,上不了一个“新台阶”。其副作用又十分明显,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复习效果每况愈下。有人谑称这是“练!练!练!一直练到学生什么都不会做为止!”仔细琢磨一下,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基础知识及运用试题大多采用选择题,其答案具有客观唯一性。解答此类试题的思维活动一般是调动知识储备,快速进行辨析、判断,在排除迷惑选项的同时,筛选出正确答案;答案的表示方式为填写选项序号而不需要作文字表述。下面结合典型例题,来分析说明基础知识及运用试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
1.语音和汉字 考查是否熟悉《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是否了解汉字的构字常识,熟练掌握汉语常用字。要求能够根据语境给词语中的汉字注音,按照注音写出汉字,辨识注音的正误,纠正错误注音;能够辨识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简化字,正确使用部首检字法和音序检字法查阅字、词典。考查的重点是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以及由于方言、异读、多音、形似字形声字望文生“音”和别字替代而造成的字音字形错误。现在,单一考注音错误或单一考书写错误的试题已不多见,而将语音、汉字知识“捆”在一起,甚至还要加上词义来进行测试的题目却很走红。这类试题,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虽不大,但得分率却不高,究其原因,大多由轻视和粗心所致。
1.1 按照拼音规则,下列加点字注音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巍峨(wēi’é)
②花卉(huì)
③毅然(yì)
④悲哀(bēi’āi)
⑤羞耻(xiū)
⑥秩序(xù)
⑦污蔑(wū)
⑧恐惧(jù)
A.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B.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C.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对拼音规则的熟悉程度,难点是先要确定分类标准。题目所给8个词语的10个汉字的注音全部正确,只是拼写时各有特殊之处。先逐个加以辨析,然后将同类型的划归一处,再看与四个选项中的哪一项相吻合。吻合者即为正确答案。①中的“峨”(é)属于以“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wēi”之后,“e”前要用隔音符号。②中的“卉”(huì),韵母“uei”前面加声母,写成“ui”。③中的“毅”(yì),“i”的前面没有声母,写成“yi”。④同①,“a”前加隔音符号。⑤同②,韵母“iou”前面加声母,写成“iu”。⑥中的“序”(xù),韵母“ü”,跟声母“x”相拼,写成“xu”,ü上的两点省略。⑦中的“污”(wū),“u”的前面没有声母,写成“wu”,与③同类。⑧同⑥,韵母“ü”跟声母“j”相拼,ü上两点省略。正确答案是C。就解题技巧而言,四个选项都将①④划作一类,那么①④就没有辨析的必要了,一看便知是都用了隔音符号。
1.2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诩(yǔ夸耀,说大话) 暖昧(mèi糊涂,不明白)
B.耳闻目睹(dǔ看见)
狼奔豕突(shǐ猪)
C.诸子百家(zhū各种)
秉烛夜谈(bǐng点燃)
D.诲人不倦(huì教导)
箫疏(xiāo冷落,没有生气)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音、形、义的综合题,可采用逐个审定、排除错误项的办法来解答。A项,“诩”注音错,应为xǔ,可排除。B项,“睹”注音、字形及解释全对;“豕”注音、字形及解释也对。所以,B项是本题的正确选项。C、D两项可略去不看,因为题干已告知为单项选择。作为复习训练,我们可以把错误一一找出来。C项,“诸”解释为“各种”不够准确,应是“众、许多”的意思;“秉”的意思是“拿着、持”,不能解释为“点燃”。D项,“箫”的字形有误,应为“萧”;“箫”是一种管乐器。
1.3 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现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其中纠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一鸣惊人
鸡不可失(烧鸡店广告)——机不可失
B.默默无蚊(电子灭蚊器广告)——默默无闻
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刻不容缓
C.无鞋可及(皮鞋广告)——无懈可击
天尝地酒(白酒广告)——天长地久
D.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其乐无穷
以喝为贵(饮料广告)——以合为贵
[解析]滥用谐音是一种文化污染、对没字规范化十分有害。此题以纠正滥用谐音为目的,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除了考谐音滥用之外,还考成成语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正确选项为D。“以合为贵”的“合”应为“和”。“合”指“结合、共同”;“和”指“和谐、和睦”。把“喝”改为“合”,并没有改正确。
2.词和短语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教学大纲没有要求讲解语素知识,所以也就不讲词的构成。关于词,只讲词的分类,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词义的褒贬。这是本着“有用”的原则而作的取舍。词可划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词的知识的复习重点不在于辨析词性,而在于理解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准确含义。因为,词性并不是一个绝对化的概念,词类活用(即词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在词言的实际运用中经常会发生。我们掌握词分类知识主要是为了透过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用而去理解它的含义。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也主要是为了找准它在某一语境中的确切意思。同样,词的感情色彩(即词义的褒贬)的分辨要放在句子甚至更大的语言单位中进行才会有意义,才会有正确的答案。
短语是由词组成的。短语很重要。短语可以作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书面形式为给短语加上一个标点符号)就可以成为句子。短语的类型划分可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语法功能,一个是结构关系。按照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可以划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复指短语等。按照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划分为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等结构类型。两种划分方法有部分内容是重叠的。教学大纲只讲短语的结构关系。其实,在分析句子成分时,又往往离不开辨识短语的语法功能,即短语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什么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词和短语的复习训练除了正确理解词语含义、辨析词性和结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纠正错误的问题。即发现并改正语句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当然,这也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2.1 对下边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A.名词
代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形容词
B.代词
助词
数词
形容词 副词
动词
C.代词
名词
量词
形容词 助词
动词
D.名词
名词
量词
数词
助词
形容词
[解析]孤立地拿出几个词来判断它的词性,只是在讲语法的时候才有意义,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并没有多大价值。不管是词性还是词义,都要在句子中辨析。给它一个语境,词才能“活”起来。此题即体现了这个意思。“我”是代词,作“家”的定语。“后”是表示方位的名词(旧语法体系称为方位词)。“个”是量词,与“一”组成数量短语,作“园”的定语。“大”是形容词,“的”是结构助词,“叫”是动词,“称”的意思。正确选项是C。“后”易被误作方位词,这是新、旧语法体系混淆造成的错误。指导复习训练,应使用新体系的名词术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2.2 对下边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拗(拿,掌握)
声色俱厉(颜色)
B.聊叙(姑且,随便) 同在桑梓(家乡)
C.缄默(封口)
相时而动(看,观察)
D.匿名(隐藏)
官官相卫(庇护)
[解析]此题的考查内容是多义词辨析,即判断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字”在这里相当于“词”)是否正确。换言之,给多义词确定一个正确的义项。A项,“执”,其义项有:①拿着;②执掌;③坚持;④执行;⑤捉住;⑥凭单。在“执拗”这个词里,“执”只能是义项③;解释为“拿、掌握”显然错误。“色”的义项有:①颜色;②脸上表现的神气、样子;③种类;④情景,景象;⑤物品的质量;⑥妇女的美貌。在“声色俱厉”这个成语(固定短语)里,“色”的意思是②,解释为“颜色”不正确。由于是单项选择题,所以确定A为正确选项,其他三项可略去不看。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几组词语中,“聊”作副词,不作动词;“桑梓”用的比喻义;“相”作动词,不作副词。这些都是容易搞错的地方。
2.3 下边句子中没有相对、相反词语的一句是( )
A.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B.过了立春天变暖,到了霜降日日寒。
C.她目光柔和,语调亲切,姿态端庄。
D.早蚯闻蝉鸣,晚蚯迎雨扬。
[解析]此题考查反义词知识,难度不大,但题意较好,也比较灵活。ABD三项中相反的词语有“南、北”“暖、寒”“早、晚”;相对的词语有“过、到”,“立春、霜降”“闻、迎”“蝉鸣、雨扬”。C项没有相反、相对的词语。正确选项是C。“相对”属于修辞知识,所以此题也有一定的综合性。
2.4 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与《藤野先生》中“实在标致极了”的“标致”一词感情色彩相同的是( )
A.这可是好意见,我得告诉赵大爷。
B.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
C.齐仰之:哦?敬听高论。
D.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解析]先辨别“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的感情色彩,然后辨析选项中哪一个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此相同。“标致”本来是个褒义词,在《藤野先生》的这一句话中,作者用反语来讽刺清国留学生,表达出一种嘲讽、厌恶的心情,词语的感情色彩向“贬”的方向发生了变化。ABC三项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均不含贬义,只有D项中的“好”,其真实含义应该是“糟”,是贬义,是郑屠无可奈何的哀叫,而绝无赞美之意。正确选项是D。可能出现失误的是B和C。“调皮劲”带有欣赏、偏爱的感情,“高论”表示一种敬仰的心情而不含嘲讽。这两个词都不是贬义词。
辨析短语的结构类型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一道题。但这种题目一般比较死板,有关短语结构的知识也只在分析句子成分时才有用处。这里就不举例解析了。
3.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因为,一个句子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够完成一个简单的交际任务。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句与句之间,在口语上有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一定的标点(句号、问号、叹号)表示出来。就结构而言,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是复句。单句又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单句成为复句的组成部分,则称为分句,并失去独立性。
关于句子,教学大纲要求能够识别单、复句;了解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了解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的关联词语,分析复句不超过二重。属于语言知识运用方面的,则要求能够辨析常见语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结构混乱、用词不当、指代不明、重复累赘等),同时,要能够对病句加以修改。
除了熟练掌握句子知识并学会运用之外,还应熟悉在书面上分析句子成分,划分复句层次的标示方法,能够规范地运用标示符号。分析单句,一般只要求掌握符号法,(主语用“ ”标示,谓语用“——”标示,宾语用“ ”标示,补语用“〈#〉”标示,定语用“( )”标示,状语用“[#]”标示,中心语用“·”标示。主谓之间还可以用“‖”划分开来)框式图解法不作要求。划分复句层次一般用竖线将分句画开,第一层用“|”标示,第二层用“‖”标示,同时在竖线下注明分句间的关系。
中考试题中偶尔也会见到考特殊句式(连动句、兼语句)和二重以上复句关系的。这应该定性为“超纲”,是试题设计工作所要避免的。
3.1 从句子的结构上看,下列四句中不同类的一句是( )
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B.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方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C.这篇理直气壮,词句铿锵的驳文,充分显示了他敢于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
D.他们米行是拿本钱来开的,不肯替我们白当差。
[解析]题干说“从句子的结构上看”,这既是提示,又是限制,指明了“类”的标准。据此,可以认定此题要求区别单、复句。既然不同类的只有一句,那么另外三句肯定属于同一类,不是单句,便是复句。这样,就可以逐个加以分析。区分单复句主要看句子的结构(主、谓语)有几套,而不在乎句子的长短。A句有两套结构,从句意判断应是转折复句。B句也有两套结构,从句意判断应是递进复句。C句虽然较长,但只有一套结构,主语忠语是“驳文”,谓语中心语是“显示”,宾语是“品质”。因而C是单句。D句也有两套结构,从句意判断应是并列复句。正确选项是C。此题的难点有二:一是三个复句均未使用关联词语,增大了辨析难度;二是C句的第二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很容易被当成单句。解决这两个难点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句意。
3.2 下边的句子,都用横线标出了主干,主干标示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都不是航空技校的学生。
B.195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变成了危房。
C.初春时节,襄樊市郊的月亮湖公园是游人踏青的好地方。
D.他搜集了大量有关山川变迁、风土人情的素材。
[解析]所谓句子的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之后余下的部分。逐层压缩后显示出的将是句子的结构层次和结构中心(中心语)。句子的主干不是原句。主干在显示句子的结构间架上是有作用的,但在表意上却与原句不大相同,有时甚至会相去甚远乃至相悖谬。这是由于句子的表意重心是由非主干部分即定语、状语、补语来承担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否定句在摘出主干的时候要把否定词一并摘出,否则句意会逆转。根据上述原则,可以断定C句标示有错误,错在把主语中心语“月亮湖公园”给压缩掉了,却保留了中心语的定语。A句保留否定词“不”是正确的。
3.3 对下列各句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是一个多重并列复句。
B.“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二层是并列关系。
C.“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这是一个一般复句,四个分句间都是并列关系。
D.“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二层是选择关系。
[解析]此题要求判断复句的层次和关系,有一定难度。A句从修辞方法上看是个排比句,从结构上看是由四个单句作分句组成的复句,分句间的关系是并列。问题在于是不是多重复句。所谓“多重”,是指各个分句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上,相互之间有着从属关系,即一重里包含着二重,二重里包含着三重,有主、从和大、小之分。A句的四个分句处在同一个结构层面上,各分句之间不存在主从、大小关系,是一般的并列,所以它不是一个多重复句。B句的第二层应划分在“……鼓舞了我”与“我似乎……”之间,从句意上看,“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显然是因为受了小姑娘的精神的鼓舞。因此,二者之间应是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C句其实并不是复句,而是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单句。它的宾语部分由一个条件复句充当。(“(只要)打伤几个……就可以了事……”)复句作单句的句子成分,并不能改变单句的结构性质。D的判断是正确的。“宁可……也……”是典型的选择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第二层关系画在第1第2个分句之间。
3.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你们的艰苦努力,又为国家节省了300万元的损失。
B.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人们引起安静闲适的感觉。
C.因为马克思有广搏的知识作基础,因而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D.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解析]辨识、修改病句,除了具备必要的语法知识外,语感起着直接的重要作用。而敏锐的语感,得依靠语言能力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A句中“节省”与“损失”不搭配,应将“节省”改为“挽目”。B句中主语重叠,造成语意混乱,应将“人们引起”改为“引起人们”,句子便通顺了。C句是个因果复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因而”前后重复,可将“因为”删去,或将“因而”改为“所以”。D句没有语病,它的主干是“结构……遵循……原则”。
4.修辞:一提到修辞,便很容易想到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积极修辞方法,而对于修辞的另一重要内容——句式的变换和选择则比较陌生或比较看轻。至于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更是不习惯于把它和修辞联系在一起。其实,简明、连贯、得体和句式的变换、选择,是更为重要的关乎全局的修辞方法,因而理应在教学和考试中占有相应的位置。关于常见修辞方法和句式变换、选择无须在这里多作说明,而只想提请老师和考生们要重视对语言实际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认识和训练。简明,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表达效果。连贯,就是要处理好句间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句链,保持一定的逻辑关系。得体,就是语言运用要适应不同语境的需要。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指:上、下文所创设的语言环境;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感情等。
4.1 下列各句不含两种积极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B.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C.茶从嘴里进去,汁马上从身上出来,好像身子已经是空膛的,不会储藏一点水分。
D.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解析]题干中关于“积极修辞”的说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常采用。教学中所说的修辞方法,就是积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相对应的是“消极修辞”。所谓“消极修辞”,是指语言运用的明确、通顺、平实,不加修饰。“消极”二字不含任何贬义。从试题设计上来讲,语言知识考核不应用名词术语来难为考生,更不能在题干中使用考生没有接触过、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名词术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而影响考生答题。本题的失误即在于此。辨析四个选项,A拟人、反复;B反语、反问;C比喻;D引用、象征。正确答案是C,容易被搞错的也是C。“茶从嘴里进去,汗马上从身上出来”,可能会被误作拟人或对偶。
4.2 改写下边句子中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
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河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不是一般地辨识句了的修辞方法,而是要求按指定的修辞方法改写句子,题目出得比较活,也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的是修辞知识的实际运用。首先得明确什么是对偶,然后再考虑怎样修改才能与前句形成对偶。“山间”是状语,“炊烟”是主语,“袅袅”是对“炊烟”的描述,作谓语,“如丝如缕”采用比喻手法进一步描述其情态景象。改句必须有与此相同的句子结构,同时在词语运用上也要考虑词性、重叠的对应。正确答案是:江(河)中帆影片片,如诗如画。
4.3 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原句比改句的表达效果好,说说为什么?
[解析]修辞的目的在于追求好的表达效果。此题把着眼点放在句式的选择和语言的简明上,要求从表达效果上进行比较,说出原句比改句好的原因,有一定难度。所谓句式的选择,不应仅仅局限于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上,还应包括单句、复句的选择,复句类型的选择。①组的原句是转折复句,分句间的转折更强调了“序幕还不是高潮”,句意的重心落在第2个分句上;改句是并列复句,分不出轻重,所以表达效果不好。②组的两个句子则涉及修辞的另一重要内容——语言简明。原句简洁、明快、流畅;改句啰嗦、累赘,“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纯属多余的修饰,不符合“简明”的要求。
4.4 下面这个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如放回原处,应该插入的位置是( )
关于它躯干上的美丽斑纹,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①竹子世界里最能使人动情的要算斑竹了。②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③相传舜帝南巡时死于湖南。④舜的两个妃子在江湖之间哭泣,眼泪洒在青竹上,形成斑纹,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⑤毛泽东写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诗句,用的正是这个典故。
A.①句与②句之间
B.②句与③句之间
C.③句与④句之间
D.④句与⑤句之间
[解析]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句意的连贯,难度虽不大,但有代表性。原文共有6个句子,组成了一个能够表达一个中心内容的句链。将抽出来的句子放回原处,是使阻断了的句意再连贯起来。所以,解答此种试题,一是看没有这个句子句意在哪个地方发生了阻隔或跳跃,二是看有了这个句子句意是否能上下贯通,一气呵成。另外,从一些相关词语上也可以作出判断。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除了意思连贯外,“这种”“它”“传说”“相传”等词语,都是做题的有用“信息”。“它”指代“这种竹子”,应在其后;“传说”的具体内容要靠“相传”来说明,孰先孰后,一目了然。
4.5 批评一个不守纪律的同学,指出他的行为是不好的,有以下四种说法。你认为显得诚恳,既达到批评的目的,又不伤害对方感情的一句是( )
A.你这样做简直“太好”了。
B.你这样做难道是好的吗?
C.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吧。
D.你这样做影响很坏。
[解析]此题也很典型,既考句式选择,又考“得体”。得体,实际上就是要根据对象、场合及目的而采用最佳的“说法”。题干关于对象、目的说得很清楚。可供选择的四种说法分别是:A反语句,B反问句,C陈述句,D肯定句,而且用了“很坏”这样的判断语。从态度、用词、语气等方面考虑,当然是C比较得体。
5.标点符号(略)
6.文体知识(略)
7.文学知识:文学知识的考查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和基本课文(基本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这方面的内容和题型都比较稳定,没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说明。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倒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那就是教学大纲所说的“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中考试题中的落实问题。除了在现代文阅读中检测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外,近年来在基础知识部分也间或有所涉及。这可能是受了高考试题的影响,却也无妨把它当作一个新的动向。下面举例说明: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以上五组诗句,都是借描写景物来抒发个人心情的,但在所抒之情上是不尽相同的,其中与众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属诗歌内容赏析。一组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与整首诗歌联结在一起来看,而一首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考虑到作者及诗歌产生的背景材料才能准确把握。因此,这道题目的解答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要熟悉五首诗的具体内容。①③④⑤分别是李白《望天门山》、杜甫《春夜喜雨》、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这四组诗句,都是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草木的赞美之情。第②组诗句出自杜甫的《登楼》。这两句诗,横看天地间的蓬勃春色,纵察玉垒山头古往今来的浮云变幻,表面上也是在描写自然景色,但却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面对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之后的险峻形势和百姓生活难以安宁的现实,登临高楼,忧思沉重,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另四组诗句迥异。解答此类简答题,除了内容的完整和准确之外,语言文字的表述应力求简明、扼要。许多考生在简答题上失分,往往与概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高有很大关系。
听说——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普通和应用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听话是吸收,说话是表达;听话和说话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和写作。只有听得准确,说得清楚,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教学大纲对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具体的要求,并提出15个训练项目,指出了培养听话、说话能力的内容和方法。
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中考试题对听说能力的考查是大大的忽视了,有的甚至还是个空白。这不能说不是教学评价的一个缺陷。当然,听说试题的设计难度很大,具体操作也有一定困难,但是与主观上的不够重视也不无关系。可喜的是,近两年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听说能力的考查已经步入中考试题的“殿堂”,占有了小小的一席之地。试题内容主要是创设情境,“听”出交谈的中心或分歧,按照要求“说”清一个意思,传递一个信息等。试题大多为简答式,其答案的表述最终因受笔试试卷的限制而只能表现为书面形式,而使听说能力的考查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阅读和写作的色彩。尽管我们当前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手段逾越这一障碍,但愿望是良好的,方向是对头的,作法也是可取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1996年中考试题中,有的已经加进了“听记”能力检测题,即提供一份材料,读给考生听,让考生作记录,根据记录的准确程度评分。这在操作上有很大困难,对于大型选拔性考试来说更是如此,需要做细致的组织工作。但也不是绝无可能。例如,事先制作好录音带,作为试卷的一部分划入保密范围,开考后在指定的时间内由经过训练的监考老师播放给考生听;或者,由地方教育电台(地方电台的教育频道)在规定的时间播送听读材料,各考场利用收音机组织考生收听并作记录。
1.听话能力 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听得懂——不仅要听懂一般意思,还要听出深层含意,听出弦外之音,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2)说得出——能复述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3)记得下——会作听讲笔记或准确进行听记;(4)专心听——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请看例题:
1.1 听后理解正确的是( )
A.饮料广告:“不喝不渴。”它的意思是这种饮料能止渴,喝了就不渴。
B.师、生都对乙:“我明天上午8点上课。”乙:你俩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嘛!
C.甲:这人谁都认识。乙:他认识我?丙:我怎么不认识他?
D.甲:我喜欢看戏!乙:你以为就你爱看戏?
[解析]此题考查能否准确听懂对方的意思。A是一则饮料广告,“不喝不渴”这句广告词是一个简缩的因果复句,意思是“不喝,因为不渴”;渴了,就得喝,强调这种饮料是解渴的佳品,将其理解为“喝了就不渴”,显然强调的重点发生变化,与广告意图有所背离。B的“上课”在师、生两方,含意自然不同,一个是讲课,一个是听讲,并非一个意思。D“我喜欢看戏!”重音落在“戏”上,并非强调只有“我”才喜欢看戏,因而乙的反问是理解错了甲的意思。C甲说的“这人谁都认识”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这人认识所有的人,二是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人。这两种理解都可以。所以乙和丙从“他”和“我”两个角度发问,都是正确的理解。答案应选C。
1.2 下边句子中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
A.2加4乘6等于多少?
B.丁老师正在照相。
C.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
D.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
[解析]由于表达上的不严密或一定语境下的简约,人们说出的话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能不会产生误解,但也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被视为病句。听话的人应该有能力判断它会不会产生歧义,然后参照其他因素确定它的真实含意。A“2加4乘6”,可以理解为(2+4)×6,也可以理解为2+4×6,两种结果显然不一样。B丁老师究竟是正在给别人照相呢?还是他正在让别人给自己照相?C冯先生可能是给病人看病的大夫,也可能是接受诊治的病人。D不会产生歧义。通过这4个选项,我们可以发现歧义大都产生在动词上,A属于对“加”“乘”的内容表述不清,BC的“照相”“看病”本身就有两种含意,如不加以修饰、限制或说明情境,难免会产生歧义。而D的“买”意思明确,不会产生另外的理解。
1.3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上,就接受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个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美国记者与周总理的对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解析]这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也不是叙述一个普通的故事。这是表面轻松的唇枪舌剑,真正的交锋全在那言外之意上。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显然是恶意挑衅;周总理的言外之意是派克钢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国的手下败将,既给美国记者以有力的回击,又显示出卓越的外交风度。
1.4 据说,某国驻日本冲绳岛的一支部队传递了这样一次命令:
营长对值班军官:明晚大约8点钟,哈雷彗星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里集合,我将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根据营长的指示,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们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个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命令的结果,第二天全体官兵8点准时到操场,除了看营长在操场站着什么也没看到。后又回到礼堂观看有关“哈雷彗星”的影片,因停电,且电影机器出故障,士兵们什么也没看见,然后士兵就解散回连队睡觉。
结论:该营的所有官兵一致认为,这是该部队76年来最莫明其妙的一次集合。
为什么说这是“最莫明其妙的一次集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却告诉我们听话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某军的命令是口头传递的,由于接受命令的人没有听清楚命令的意思,没有抓住命令的中心和要点,在传递过程中又随意增减内容,以致最后接到的命令与原命令大相径庭,造成了一次“莫明其妙”的集合。
2.说话能力: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语音、态度——能说普通话,语音清晰,音量适当,当众说话,态度自然;(2)简明、连贯、得体——说话要意思明白,语句连贯,注意场合对象,用语文明、得体;(3)表情达意——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观点明确,有说服力,用比较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除(1)在试卷上考查有困难外,其他均可以适当的试题加以检测。请看例题:
2.1 根据场合需要,选择适当的说法。
备选词语:a.祝 b.恭喜 c.预祝 d.祝贺
A.( )您早日恢复健康。
B.( )您提前完成了任务。
C.( )您取得更大的成绩。
D.( )大哥晋级、获奖——双喜临门。
[解析]同样是表示祝贺之意,因场合不同而用语有别;用语不当,即为说法不得体。正确答案是A.(a) B.(d) c.(b)。从时间上看,“祝”“预祝”都是对尚未成为现实的事物、事态的良好祝愿,“祝贺”“恭喜”都是对已成现实的事物、事态的恭贺,使用时应注意分辨。
2.2 下面是根据所置情境而采用的四种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情境:假如你向一位熟人借了一本书,答应一周后还他,后因要出差不能如期读完,你决定向熟人说明情况,推迟归还日期。
A.这几天我正在抓紧时间看那本书,真不凑巧,单位派我出差了,书还未看完,请允许我再延期五天,到时一定归还,请放心。
B.真对不起,我就要出差了,你的书还未看完,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推迟几天再还你,可以吗?
C.很抱歉,你的大作我还未读完,就要出差,我一定还你,关系不大吧?
D.我预计一周内能看完那本书的,结果单位临时派我出差,一走就得四五天,现在还有后面几章没有读完,我想这几天你不急于要它吧?过几天再还你,你看怎么样?
[解析]需要说明的情况应包括原借期、不能如期归还的原因及推迟归还的日期,说话时还应采用商量的语气。据此,正确答案应选D。A给人的印象是不容分说,“请放心”三字让人听了又很刺耳;“单位派我出差了”表达不清楚。B似乎说得比较恰当,但没说明一周借期将到。C“你的大作”与题意不符,原题只说向熟人借了一本书,没有确定这本书就是这位熟人的“大作”。“我一定还你”,只说明要还,未说明什么时候还。“关系不大吧”的说法也太过生硬,不够礼貌。
2.3 根据下边提供的情境,写一段交谈的话,不超过50字。
初二学生襄渝到邮局买了一套价值2元的纪念邮票,给了一位中年女营业员10元钱,没等找钱便匆匆走了。回到家里才想起人家没有找钱,便赶到邮局询问。假如你是襄渝,该怎样说才能使营业员满意?(注意说话的对象、内容、方式、语气和语调)
[解析]试题提示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内容、方式、语气和语调”,这很重要。对象是“中年女营业员”,因而要有恰当的称呼。内容是说明没找钱的过程并主动承担责任。语气应是询问和商量,语调要轻柔。倘若语调生硬,以指责的语气把责任全部推给对方,那就很不得体,说不定还会发生一场争吵。答案内容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并不超过50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