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花果园院区ICU(贵阳市肺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 年7 月-2014 年7 月收治的60 例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有专职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观察组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3.3%,对照组的仅为73.3%,观察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保证。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6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 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危险性也相对较高,导致临床上一直以来死亡率居高不下。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一直在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2]是近年来发现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公认。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也要依靠专职护理,现研究专职护理对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有效率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 年7 月-2014 年7 月收治的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 例患者,男患者18 例,女患者12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 63 ± 5.3)岁;对照组30 例患者,男患者15 例,女患者15 例,年龄56-78 岁,平均年龄(64±5.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吸氧等常规内科对症及支持治疗,并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治疗时,患者取头高脚低[3]( 30°~ 40°) 半卧位,S /T 模式,双水平正压通气,吸气压力由8 cmH2O 逐渐调整到12~ 20 cm H2O,呼气压力由4 cm H2O 逐渐调整到5 ~8 cm H2O,吸氧浓度为40% ~ 55%,呼吸频率10 ~16 次/min,并调整至患者的最佳耐受水平; 每天使用时间在8 h 以上,疗程5 ~ 10 天。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并统计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1.3 护理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专职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心理护理[4] 在任何一种治疗手段中,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配合都是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病史时间长,心理焦虑,烦躁,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容易产生抵抗治疗的情绪,临床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以及解释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抚患者不安情绪,避免其出现焦虑,烦躁等不利于治疗的心理情绪。(2)体位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时需保证患者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患者可选择半卧位,坐位,平卧位,保持呼吸顺畅;护理期间,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保持头颈肩[5]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合适体位。(3)面罩护理 无创机械通气中面罩的选择是治疗是否有效的保证,选择合适的面罩并固定面罩,松紧与大小应与患者面部大小相适应,面罩过于松弛会导致漏气,过紧则会阻碍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4)排痰护理 无创通气病人的排痰主要通过自主咳嗽排出。指导病人建立排痰意识,鼓励和协助病人排痰,保持口咽湿润,必要时口鼻腔吸引排痰。
1.4 观察指标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病理特征消失;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改善不明显。有效率为痊愈率和好转率之和,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临床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 1.5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面±s)表示,采用矿检验,P<0.05 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观察组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3.3%,对照组的仅为73.3%,观察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如下列表: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情况对比(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COPD 并呼吸衰竭是疾病发展的危险阶段,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无法缓解病情,需要采用呼吸机支持呼吸[6]。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已得到临床上的普遍认可,但在无法纠正呼吸衰竭时,仍需改用有创机械通气,以确保疗效。资料中,针对干预组患者,在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熟练掌握了呼吸机的使用和护理细节; 临床上应加强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分析各项指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此可见,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专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Hurford We 主编,王俊科,郑斯聚,盛卓人主译.危重症监护治疗手册[M].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8-69.
[2] 柳莉, 潘鲽玲, 程辉.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2(3) :47-48.
[3] 梁月新, 覃梦琳, 刘金凤.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监护[ J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 ,9(1) :69-70.
[4] 潘淑潋,石爱丽.COPD 行间歇性无窗镇压通气 48 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12(4) :59
4.
[5] 徐金美.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期间患者的舒适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1,4(2)117-118.
[6] 郑红蕾, 冯海葵, 洪玫. 影响 COPD 患者并呼吸衰竭双正压无创通气治疗的原因及对策[J],国际护理杂志,2011,25 (2) :96-97.
论文作者:王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机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