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中,全要素造价管理的核心是按照优先性原则,协调和平衡工期、质量、安全、环保与成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利润最大化,是关乎建筑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全方位性的命题。工程成本管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影响因素及办法。企业的目的之一是盈利,只有盈利才能让企业长久的生存下去,才能让企业在发展中进步,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全要素;施工成本;管理;利润
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管理
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的,把控较差的成本管控工作必然会导致施工企业经济利润的下降。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好的成本管控工作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但是,一味地去降低成本,压缩成本的空间,而不考虑质量、工期、安全以及环保的问题,那么这样的管控是极为短视的,会令企业在发展中蒙受重大损失的,甚至会让企业在被市场所淘汰。所以,成本的合理有效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稳定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
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工程施工单位和建筑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为了保证企业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建筑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必须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实行成本管理。企业若要发展,成本管理是体现管理水平及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居民或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工程暂无相关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是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严禁为了节省成本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行为。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建材选购、机械设备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等都是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对其进行造价管理工作也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高效的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工程企业和建筑商节省成本,还能够实现工程资源的高效利用,这是一种双赢。
二、当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2.1体制有待完善
首先,工程建筑市场管理有待完善。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采取人为的方式对工程投标价格进行干预,将工程项目的投标价格严重压低,违背了建筑市场的经济规律,给工程预算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其次,地方政府对地方施工单位的保护机制影响了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最后,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招标制度的实行缺乏机制的约束和管理。此外,我国当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处于权责不明、部门多而不精的状态,而且部分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根本不重视造价管理,再加上政府对建筑市场的宏观调调控地位的影响,导致我国造价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另外,传统管理意识的束缚,现代化、动态化管理机制的欠缺,都对造价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2.2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工作不是工程项目的某一时期或某一环节,其贯穿整个项目,对工程开展全过程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工程项目的建设有一次性的特性,对其项目开展前和开展中的成本控制是整个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但是,当前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只关注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和验收环节,对工程开展前的预算环节和工程开展中的施工造价管理并不重视,这导致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根本无法显示出其价值,而这一结果又使得企业高层越发不重视成本管理工作。
2.3项目成本意识薄弱
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意识的薄弱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项目经理成本意识的薄弱。作为管理者,项目经理承担着企业项目运行的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的部分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都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对成本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其次,施工技术人员的成本意识薄弱。作为工程施工的技术把关者,技术人员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部分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成本意识,在选择施工技术时没有关注技术的经济实用性,导致成本管理的困难;最后,组织人员的成本意识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组织工程施工、负责工程进度和施工的人员,部分人员为了赶施工进度而一味增加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导致工程成本开支的增加。
三、关于成本管理缺失的应对对策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基础建设需求趋于饱和,未来建筑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成本的控制与过程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情况。因此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如何做好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有以下六点对策:
3.1提高成本控制观念
传统的企业预算管理观念在今天己不适用,施工科技的发展、建筑理论的完善和相关法律的健全,都要求企业对企业预算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和改革。成本控制观念的创新改革将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工作。
3.2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行为进行普及
施工企业预算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生产成本的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应该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分派专人进行相关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扩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群众基础。
3.3建立成本效益观念
成本效益观念的建立和把握必须做到如下三点:首先,要有重点地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把握关键环节;其次,建立整体思想,预算工作是贯穿于施工企业项目开展全过程的,必须立足于企业整体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最后,注重对现代信息科技产品的利用,加强网络宜传和网络市场的占有。
3.4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应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可以说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没有良好的管理,再好的预算管理方法也没用。施工企业可以从四点入手:首先,从客观的监督来看,做好基础的工作,保证所有的资料的准确性和重要性,保证查证原始资料的时候可以有效地进行核对:其次,要注意做好各个级别的分内之事,要注意重点,还应该突出重点:再次,要注意开源和节流,通观全局,做一个长远的成本方面的管理,让每个员工树立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关系;最后,要企业努力地创建成本管理方面的文化,做到创新和卓越发展,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低成本策略。
3.5完善相应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首先,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利用网络来调研市场和消费者,争取能够第一时间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这样能更快地抢夺市场份额,占据市坳地位;其次,做好企业资本支出的统筹规划,将资本用于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争取发挥出资本的最大价值。
3.6合理妥善安排人工费用
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因素就是人工费用的高低,它直接关系人员的经济利益。人工费用的高低要根据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经济情况来进行人工费用的大概评估,在综合考虑内因和外因情况下才能实现人工费用定价的最合理化。
四、结语
成本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和企业员工的成本观念的建立和完善。在建筑市场面临激烈竞争的今天,谁控制了成本,谁就能在残酷的市场中存活。而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因时而异、因势而变的。观念在更新、方法在更新、技术在更新、手段在更新,无论我们的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如何更新,成本管理的意识一定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亚伯著《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2]《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1日出版.
论文作者:赵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