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经营管理论文,出版社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来,出版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出版社在数量上有了翻番再翻番的增长,而且许多出版社的经济条件有了空前的改善,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应该怎样进行,笔者有以下认识。
一、明确办社方向,创出自身特点
一家有远见的出版社,理应结合自己的人才优势和专业分工,逐渐建立起明确的、相对稳定的、充满个性的办社方针,应当相应制定出自己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努力办出自家的特色来,力争办成一家名牌社。出版社的特色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必然产生,从而不仅将在相应出版物的市场占有上形成强势,而且相应领域名牌作者的稿件也将源源不断地涌来,市场竞争将会予之以丰厚的回报,出版社必将会受益无穷。
1.知己知彼,在准确把握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办社方针
目前,我国出版业由国家统一管理,各家出版社自有其地区分布和专业分工,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恰如其分地制定出适合自己、长期不变的办社方针,知己知彼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知己,就是要准确了解自家出版社所拥有的编辑、校对和出版、发行人员专业优势所在;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图书市场、尤其是当地图书市场的特征和未来走向,随时掌握并能预见相关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变化和相关作者的分布情况及优势所在,准确把握国家出版政策的方向。
办社方针,不仅应当包括有关的政策法规,更应当具体规定出版社的长期出版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出版选择,如在文学、科技、古籍、教育、美术、法律、思想、哲学等等不同的图书出版领域,选择哪一专业及其分支作为本社出版方向(其中科技类又须选定以理、工、医、农何者为重);在专著、科普、教材、生活用书、工具书以及丛书、套书、大部头或小册子、连环画或数据表乃至豪华本还是普及本等不同的图书种类中,选择哪一类型作为本社出版特色。为了最终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出版社必须认真开展调查、细心吃透政策、准确把握环境、着眼长远发展、克服急功近利、坚持既定方针。
2.在办社方针的指导下,制定出版社的五年、十年出版规划
出版社的办社方针和出版特色只是理论或是抽象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通过具体的、持之以恒的出版实践来达到。在办社方针确定以后,出版社需要通过自己的五年、十年出版规划来实现自己的出版理念。具体来说,出版特色的形成有赖于长期坚持的、有选择的对某种类型长销书、名著、丛书、套书和优质优价图书的出版。在这方面,老社如商务印书馆、新社如金盾出版社就是很好的例子。商务印书馆在语言文字类工具书的出版上,可说是名闻华夏,已经取得独树一帜、无人可与争锋的出版地位,名牌社的效应早已产生;金盾出版社则通过十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追求,已在医学、农业等实用型科普读物的出版方面争得了龙头老大的地位,令无数出版社羡慕不已。
出版特色和名牌社的创立,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出版方针指导外,还必须有消除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有远见卓识的出版规划来支撑。在人们对金盾出版社的出版成就羡慕不已的时候,行家们也已看到了该社图书高质量、快速度、适国情、成批量、高稿酬和低定价的鲜明特点——毫无疑问,金盾出版社在出版界那独树一帜成就的取得,不是偶然的机遇,那是在远见卓识的出版规划指导下,持之以恒的结果。
成批量的丛书、套书、系列书在一个时期内持续不断地集中出版,无疑是产生社会影响、形成出版特色的捷径,金盾出版社便是借此成名的;而真正进行了出版投入、长期坚持精雕细琢的精品图书,尤其是工具书、常销书、优质低价书的稳定出版,在经历了时间和市场和考验之后,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必定会更加深入人心,这样的图书集中在某一出版社的时候,该社出版特色的形成也必将更加客观持久,商务印书馆对《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出版便是一例。
3.及早选培人才,加强出版社的对外合作
如今的科技发展、文化交流已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加强出版业的对外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业已成熟的先进科技成果,包括在出版领域内就选题开发、读者协会、图书直销等方面的合作,必将会成为出版业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当前来看,我国多数出版社在对外合作上还处于比较零散、消极被动的初级阶段,引进的选题随意性大而缺乏系统性的较多,部分出版社则不切实际地只是热衷于向外推出自家出版物,这又不免显得有些一厢情愿,结果当然难以使对外合作工作得以展开;更兼许多出版社内尽管有经验的编辑人员很多,可其中英语口语能够自如表达且善于对外公关的很少,这显然是不能适应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
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出版社需要将对外合作认真地当作一回事来办,及早地选择和培养专门人才,条件允许时,甚至应当将有关人员送到国外去培训。结合本出版社的优势,争取在对外合作中形成特色。
4.适应市场经济,树立投入产出观念
出版工作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工作,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旧有的出版管理理念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出版社在内部管理上,应当提倡“开源重于节流”的观念,即不能一味提倡低稿酬、高定价,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不能只想着挣钱而不舍得投入,不能只关注编辑是否每天坐班达到了八小时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和选题的开发。再向长远看,出版社应当越来越多地重视那些依靠自身质量取胜的自然出版物,而不只是关注那些依靠垄断出版、包销发行的出版物。
对于出版社而言,作者犹如种子、图书犹如作物、市场犹如农田。
好的作者需要筛选、培养,就如同对优良种子需要进行筛选、培养一样。有的作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稿约压力,而且具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选题开发能力,对这样的作者,就需要认真地加以培养。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作者一次写作之后就再也不见踪影,似已“江郎才尽”;而有的作者则敏于总结、善于学习图书出版的规律,以至在一次写作之后成了“写作专业户”,甚至成为出版“掮客”。对于后一种作者,出版社理应特别注意培养,因为他们将成为出版规划的具体实现者。
图书犹如作物,出版物的出版过程需要进行投入,犹如作物的栽培需要舍得投入、勤于施肥一般。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单单最近一次再版就有3位编辑为之工作头尾达4年之久(其中有2人系专职), 更不必说专业作者的精力投入,而该书总共不过64万字,经过多次再版之后,此次再版真正修改的字数能有几许,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新华字典》才能印行126次、累计印数逾3亿之巨;也正因为如此,该社的《现代汉语词典》才能以逾1500面的大厚本而能186次重印。 商务印书馆在语言工具书出版投入上的做法是一贯的,他们不仅在编辑工作上耐心细致,而且在经济上同样舍得投入,该社计划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就是一例,该书历时十多年,在书稿尚未交付之前出版社用于购置电脑等专供作者使用的设备投资已逾百万元,就目前的出版环境而言,不知还有哪家出版社能有如此耐心和投入?
市场就是农田,良田的形成更多地有赖于立足长远、长期不变的不断投入和精耕细作,图书市场的经营与此毫无二致,具体做法后面将要谈到,此处不详述。
二、正视出版资源,优化社内管理
出版社的一切出版活动中,最具创造力的因素是编辑。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家出版社的出书质量和出书水平,并将最终影响到出版社的特色和名牌能否形成。就出版社的内部管理工作而言,核心应当是人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工作;当前,我们的出版业务运作也不同于其他商业企业,在这方面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够形成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激发出版社全体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而机械照搬其他行业经营管理模式、缺乏精神激励机制甚至专制武断的管理方法,只能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1.正确认识出版资源,以人为本做好出版管理工作
对于一家出版社来说,其最最重要的财产不是物,而是人,是出版社所拥有的编辑和发行人员,他们是真正的出版资源,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版管理理念。许多出版社的领导在总结出版社工作时,总爱说出版社拥有了多少多少固定资产、多少多少房子车子,而偏偏不提及出版社拥有了多少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愿为出版社奋斗出力的编辑和发行人员。事实上,出版事业的发展所依托的是人而不是物。一个出版社有无前途,关键只在于它是否拥有一支成熟而又充满工作热情的编辑和发行队伍。获得好的出版效益是因为有了好的选题,产生好的选题是因为有了好的编辑。出版活动实际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它的创造力完全产生于人。
出版社的内部管理工作,核心是对人的工作。出版社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最最重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信条,精神激励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特殊的作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观念虽说不无封建意味,可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出版社的领导能否出于公心而“礼贤下士”、“握发吐脯”,对于一家出版社的发展必将产生本质的影响。
2.适应出版社的工作特点,恰当地开展社内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出版领域的经济改革也越来越深入,许多在其他商品生产领域中证实有效的改革措施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出版管理中来。如编辑发稿实行超编奖、编辑(室)责任制承包管理、拉大年终奖金分配差距,等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效果暂且不论,单就发稿超编有奖带来的编校质量大滑坡,责任制承包管理带来的选题泛滥成灾,拉大奖金分配差距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以至互相拆台等并非个别现象来看,就不能说既有的出版改革措施都是得体的。
无疑,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实行出版改革是必要的,但有关的改革措施必须是适合出版工作特点的——有出版特色的经济改革。简单的计件考察或责任制承包并不能反映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在编辑工作中,组稿与自然来稿的编辑工作量是截然不同的,计件制肯定无法考察;而通过作者包销和通过图书自然发行产生的“经济效益”,其间的编辑劳动量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实际无法量化的编辑工作强行量化,其结果便只能是挫伤了多数人的积极性。
目前,适应我国国情,出版改革似应更多地注重工作方式的变革,例如,在出版社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确定以后,可以在出版社内实行任务招标,以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具体选题的组织实施中,应当允许编辑参与写作,以期更好地发挥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也可使好书版权不至于外流。
3.提高编辑素质,重视选题开发
“编辑素质”说的人很多,但什么是编辑素质,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一般的认识大概是指编辑的文理逻辑、科技知识水平之类,或者还包括对书稿中错谬疏漏的纠正能力。毫无疑问,要最终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首先需要对编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让他们进行回炉式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否则就不能要求编辑真正站在本学科的前列、高屋建瓴地去组织图书的出版。诸如不同编辑岗位对应的文学、历史以及理、工、医、农等等知识自不待言,适应现实社会,编辑们还需要对相关法律、出版管理、外语应用乃至心理、社会等知识进行进修。可是,现如今,有哪几家出版社真正重视编辑的业务学习?又有哪几家出版社将其列为对编辑的技能考察,并能够为编辑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经济条件?
客观地说,由于编辑学理论建设和发展十分缓慢,编辑无学的现状并未改变,编辑的“专业学习”当然也无从谈起,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正在从事着编辑工作的编辑们、包括相当的一部分领导,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师徒相承的编辑模式多少年来也未改变,这不免造成了编辑工作水平在本质上难以提高。其实,编辑们对编辑活动本质规律的了解和见解,也是编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今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准确把握编辑活动的社会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认识到编辑活动本质地属于意识形态,出版活动的经济收益并不是其对于社会的本质贡献,出版社的经济核算不能混同于其作用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出版社不能将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当作对编辑们的唯一或主要考核指标等等,形成这样的理念至关重要。
编辑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编辑们能够有效地根据出版社办社方针的要求组织选题、高质量地纠正出版物中的错谬疏漏,更本质地表现在编辑们对选题开发的着眼点上,能够自觉地立足于全国的整体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狭隘眼光组织出版,并能够将此二者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优秀选题的不断开发是出版社生命之树得以常青的原动力,而优秀选题的得来只能依赖于编辑素质的本质性的提高。
三、适应市场规律,加强图书发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受商品经济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出版社必须极大地加强图书发行工作。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尽管各地出版社几乎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但出版社固有的编辑、管理队伍庞大,图书发行人员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编辑与发行这两条腿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小儿麻痹症”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在这种条件下,出版社怎么能真正奔跑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呢?
1.改变出版社的内部分工体制,促进编辑参与发行
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所执行的内部管理体制都是编辑只管出书,发行不管选题,这种体制无疑是由来已久了,可这实际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对出版物内在质量最为了解、而且了解其特定应用对象、拥有一定可利用发行关系的编辑无法参与或无需关心产品的销售,而专职发行人员对所售出版物既无深刻了解、又无可利用之行销关系,只凭守株待兔式地等待读者上门——图书作为商品进行生产而采用这样的内部管理体制显然是不合理的。不仅在多数出版社的内部管理体制上存有上述弊端,更重要的是,在许多编辑的头脑中仍存在着一种轻视发行工作的观念。
其实,对于一家出版社而言,图书的发行状况不仅反应了其经营水平,更将直接影响到这家出版社的未来发展。从这一点上说,编辑没有理由不参与发行,当然,这里所说的发行工作并非指图书的打包搬运或是日复一日地站柜台,而是指对图书发行工作的直接参与指导,亲眼观察图书征订和发行的整个过程,亲耳聆听读者对有关图书的反映,亲身感受图书市场的变化,亲自设法解决发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仅使图书的发行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效能,而且能使编辑适应市场实际情况策划出版、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来。为此,出版社可试行全体编辑人中换岗轮回制度,即编辑不仅主司图书的选题开发和书稿加工,而且必须制度性地参与图书发行工作,如每年两月或三个月在发行科工作,参与发行策划和具体工作。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图书发行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一般商品销售所能采用的方式图书发行也可借鉴自不待言,图书发行还可适应自身特点,采用某些特殊的手段行销。例如,有的放矢的图书直销、一定范围的联社书会等等,均可采用于图书发行工作中。
对于大部头的图书或成套的丛书来说,直销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销售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图书直销就很受推崇。事实上,在我国某些地方,图书直销也已经开展,但尚未形成气候,也未受到出版社的普遍重视,更未能使之规范化。图书直销并非指出版社的自有职工去一本一本地推销图书,而是说出版社可以利用大学生假期勤工俭学或组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机会,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将图书送货上门。例如,有关老年人保健的实用型图书可在老人节前送往老年协会或老干部管理部门;有关会计法规、人事制度、要人讲话等工作用书可主动送往机关;有关旅游指南类图书可送往相关的旅行社,等等。对于个人消费的图书,直销方式同样可以采用,如各类生活图书,尤其是大部头的家庭医学、家庭用药之类实用型读物,大多数家庭十分需要,经常性的上门直销能够形成印象优势,面对面的介荐直销必定能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欢迎。可以预言,不久的将来,图书直销必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联社书会与各类“读书会”“读者协会”一样,是一个通过书价折扣来吸引读者的图书发行渠道,所不同的是,它特别适合大学出版社针对本校师生采用。大学是一个特别的图书消费市场,大学生们对本校出版社自会有特别的亲和力,如果几所大学出版社联合组织书会,将可以极大地抵消一家出版社出书品种单一的弊端,而兄弟社间图书的调剂也会比较简单(如可采用等价图书调换)。总之,在出版社的图书发行工作中,有许多可以采用的新颖方式,只要有心,便会有成。
3.利用社会力量,拓展图书介荐
出版事业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企业,这在我国的有关政策规定、包括税收政策上均有体现。
图书虽然经常被人们当作普通商品对待,可在某些情况下,它又有着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殊地位。例如,国家历来对出版物给予特别的重视,除有文管局管理图书市场而外,更有新闻出版局管理图书的生产过程,后者使得出版社与新闻媒体先天地产生了组织联系,而这对出版社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宣传、拓展图书介荐提供了有利条件。
各类新闻媒体出于其自身活动的特点,经常需要接触各种专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史料古籍等等,因而其内部图书馆的建设往往不仅必要、而且必需,有鉴于此,出版社可以主动上门相约:出版社定期将其所出版的各类图书赠送新闻媒体的内部图书馆,而新闻媒体免费提供固定的版面来介荐出版社的出版物或发表有关书评,如此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有人认为,一家大些的出版社,一年出书可达数百种,码洋可逾十万元,于已而言并不合算;或者,新闻媒体以为得不偿失而不愿合作。其实,这类合作是不能简单采用经济核算去评价的,只能从“兄弟单位合作”的角度去争取,其于新闻媒体而言,不仅充实了图书馆,而且丰富了版面;对于出版社而言,则其获得了一扇经常性地对外开放的窗口,主动密切了与读者的联系。
我国社会主流思想历来提倡人们读书,这使得图书的社会地位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从而使得图书的宣传介荐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出版社可以经常性地主办一些专题有奖读书活动,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在有关院校则可约请学生组织读书沙龙,有条件时还可邀请有关专家作者与读者座谈。从本质上讲,这正是编辑活动的合理内涵呢!这是编辑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作用的有效途径。
适应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上述内容以外,出版社在经营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不同于其他商业企业,出版社的最大财产是人而不是物,这是出版管理者最最需要明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