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统建设作为交通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需要在施工质量上取得理想的突破。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必须掌握基本技术手段的有效利用,形成理想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法,还需要显示出预期的效果,可以充分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各个环节。文中对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应用
1导言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就是预应力工艺,此工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及复杂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施工效果同其他工艺相比较高,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广泛。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需要合理应用预应力工艺,从而使得桥梁的承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加强。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工艺,就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预应力工艺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施工单位的稳定发展。
2预应力施工技术基本概述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进一步改善原有结构的功能,在实际施工中,增加原有结构的压力,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结构投入使用,承受负荷的偏差承受的数量,从而改善建筑结构的强度和提高结构的质量。目前,大多数预应力技术使用混凝土结构来防止裂缝。目前,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必须在使用前对路桥施加适当的压力,以改善桥梁的微观结构,使道路和桥梁在施工前承受相应的压力。使用,从而提高道路和桥梁本身的稳定性。目前,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桥梁的跨度,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性。
3预应力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从道路桥梁施工现状来看,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对我国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该技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限制了施工质量的提高,而且容易引起更大的安全问题。施工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3.1预应力结构的操作规范性有待提升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的规范性较为缺乏,没有对张拉力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容易导致道路桥梁的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在进行张拉过程中,需要借助伸长值对张拉力进行校核工作,对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进行系统地计算,同时,加强与张拉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张拉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让其能够按照相关的操作顺序开展张拉工作,确保锚下的应力能够更加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
3.2预应力施工中水分的控制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混凝土的塌落度较小时,混凝土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在混凝土的塌落度相对较大时,则会导致强度偏低。预应力构件的配筋较密,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标号较高,且预应力管道与钢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因此,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水分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还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相关的标准需求。
3.3张拉前预应力混凝土较为容易出现裂缝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出现一些小的裂缝属于正常现象。但是相关的施工人员也需要提高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尽量避免预应力出现裂缝。如果混凝土构件在张拉之前就出现裂缝,通常都是由于温度因素以及干缩因素造成的,并且这部分裂隙出现的宽度以及大小、分布情况都较为随机的,一般会出现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或者箍筋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4.1预应力张拉时间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要高度重视预应力张拉时间科学控制问题。因为混凝土强度增大往往要经过一定时间,并且混凝土实际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长并不是保持同步的。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增长速度加快,弹性模量增长速度片面。道路桥梁施工人员要正确认识到在初期混凝土变形大,如果太快于张拉预应力会导致增大预应力损失,致使道路桥梁承载力严重不足,并且还容易产生各种大大小小的裂缝病害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运用施工现场试块测验到初期混凝土强度去替代现场道路桥梁结构实际混凝土强度,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4.2预应力钢绞线穿束
在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展开施工作业: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所采用的钢绞线质量要达到欧标要求,同时进行-165℃的低温试验,试验合格后必须出具有关单位的真实完整实验报告后,才能将改批钢绞线应用在预应力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将钢绞线投入应用在放线架前,需要保证外包装、钢箍条以及水溶性防锈油不被损坏,并且钢绞线未出现锈蚀情况或者是受到化学、机械以及热等损伤;在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穿束钱,施工人员要科学运用空压机设备压缩空气,有效将波纹管内的任何杂物进行全面清除。
4.3预应力孔道压浆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人员采用预应力孔道压浆方式能够起到2个关键作用:促使预力筋和结构能够共同作业;有效保护预应力筋不会发生锈蚀病害问题,影响到道路桥梁的安全可靠使用。然而,实际情况是在道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中时常会出现压浆不够密实、不够饱满以及漏浆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造成道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未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工序操作,在浆体配置、留孔质量施工操作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就比如,在预应力孔道压浆的浆体水灰比配置工作上,施工人员实际采用的规定值0.40~0.45是偏大的,并且在该比例值配置下的孔道浆体泌水,孔道无法做到完全密实和饱满。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配置技术得到了有效改进,通过将外加剂JMH-3应用在浆体配置中,促使水灰比合理降到0.35以下,施工人员操作高速搅浆机设备将浆体流动度提高到12s。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处理中,施工人员要保证压浆进行彻底,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雨水积累冬季恶劣天气下发生冻胀裂缝,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4.4张拉力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道路桥梁后张法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按照国家标准控制好张拉力和预应力筋伸长量,通过以张拉力作为主要标准,其中伸长量则是用于校核比对。施工人员对于后张法施工中的张拉力计算普遍采用的是1.5级油压,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施工现场还会发生千斤顶未经计量标定就施工的问题,同时有的张拉施工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容易由于个人操作失误因素导致施工不良问题的发生。就比如,张拉力控制不合理、数据读取错误等。尤其是在施工人员进行多束张拉时,因为每束张拉力数值是不一样的,会产生对预应力筋伸长值计算不科学准确的现象,弹性模量取值不够合理,施工人员实际张拉处理无法严格做到将预应力筋伸长量控制在±6%范围内,这样就会引发张拉力失控问题的发生。
5结束语
总之,文中对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工艺进行分析,结果充分表明,预应力工艺的科学应用,能够合理加强道路施工的质量,同时,能够缩减道路施工的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预应力工艺的发展,并符合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标准要求。因此,应该加大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马晓军.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8(03).
[2]王书龙.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19).
[3]包磊.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7(10).
论文作者:樊春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孔道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