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论文_张南

《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论文_张南

张南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 430062)

摘要:根据STCW 78/95国际公约的要求和船舶实际工作的需要,阐述《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实施教、学、做为一体教学的必要性,探讨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并提出实施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 主推进动力装置;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模式

一、教、学、做为一体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主推进动力装置》是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课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船舶管理和维护的技能 ,适应船舶新技术发展需要, 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要求远洋船舶实际工作的需要, 根据STCW78/95国际公约对轮机值班操作级功能发证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对《主推进动力装置》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马尼拉修正案注意到了学校教育培训内容与船舶实际技术发展水平的时滞性,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求增加海员的岗位适任性。[1]轮机工程专业以培养主推进动力装置 3000kW 及以上船舶三管轮适任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和技能两个养成为主线,《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方法的特点

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是突破大而全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效融合,整合教学资源以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突出能力本位的特点,专业理论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理论课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一体;理论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构成一体。[2]探索专业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其特点是:

提倡学生勤于思考和多动手练习和课后总结,熟能生巧,做是中心,在做中慢慢琢磨其中的道理,按照先实践 —后理论 —再实践的规律进行,知识是学生自己发现和学会的,能力是学生自己练会和掌握的。

订单式是教、学、做为一体教学中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办学方向。培养计划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为辅,是以应用为目标,以学生能理解基本概念,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为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就业能力。

三、教、学、做为一体教学的实施过程

1 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单元设计

根据轮机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航运企业对轮机员的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将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根据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源和学院的教育资源,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机舱管理能力。按 STCW公约规定的轮机工程功能模块设置课程,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单元。

将整合的课程单元组成单元任务教学,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岗位能力要求,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系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职业岗位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缩短岗位适任周期。

2.变换传统教学地点,构建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模式

《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地点融为一体,教学中可实现“多媒体理论教学(教师教)-----常用机械设备训练(学生练)-----实际设备操作(学生做)” 一体化

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实际教学中按照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多向思维。用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生 “学会 ”到教学生 “会学 ”的转变。

3 建立真实工作环境,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以实际工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建立真实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联系,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任务来自基地企业,零件取之于柴油机,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习,有使命感和成就感。例如课程模块中的任务十一是设计平面连杆机构。首先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内燃机中曲柄滑块机构→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 教)→讨论、 现场学习(学 )→教师指导练习实践 ( 做)实现“是什么”到“怎样做”的转变。

船舶柴油机的实践教学模拟船舶工作环境,训练设备与实船一致,训练过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一体化设计。实境训练-----加强学生的岗位角色意识模拟企业员工身份,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身临其境,加强了学生的岗位责任感。一体化教学 -----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合理评价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必备能力相衔接, 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融通 ,学习效果与岗位责任相统一。

四、实施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完善教学条件

由于本专业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主机部分课程模块被安排在实训室完成,要求主机实训室必须装配多媒体教学设施, 满足课堂教学要求, 本课程自主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将抽象、枯燥的说教变为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和讲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的条件。有时也将实训室设备搬到教学课堂,在教学场所上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为了适应现代化船舶对轮机管理人员的要求,我院不断更新和增加船舶主机设备,开放实验室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义务指导。依靠长航集团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例如武汉长江航运公司月亮湾认识实习基地,武汉东湖水上训练基地,长航集团调拨的7万吨 实习运输两用船——耀海轮学院船员劳务外派公司,长航集团调拨我院的江汉62号轮。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完成好《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必须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具有海船任职资历,即海船轮机长或大管轮证书的高级船员。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航运公司的远洋船舶上工作,挂职顶岗以丰富实践技能,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本课程主讲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1∶1,“双师型”教师达到 90%以上。

3.强化教、学、做为一体教学的管理

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在教学队伍,教学设备和实训室的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课程内容设计合理,教学组织完善。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管理。保障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专兼职教师培养与管理,保证教学队伍可持续性发展等四位一体化的管理制度

4、综合评定成绩方式

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期末成绩评定方式,在措施上保证 “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设置辅导答疑,考试评价系统,以适应轮机管理人员的培养需要。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实训设施,构建新型综合教学体系。学生的成绩评定是以能力为核心、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多元化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集中考核占总成绩的30%。学院教务处每学期都会通过教学质量检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学生评教等形式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情况。

五、实施教、学、做为一体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海船船员轮机管理人员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机舱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工作,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知识面要求宽,更多的是定性的要求。教、学、做为一体教学的效果如下:

开展 教、学、做为一体教学,切实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使理论和操作技能紧密衔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技能形成加快。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理论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团队意识明显提升。

开展 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明显增强。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连续几年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蒋祖星. 基于 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 航海教育研究,2012( 1) : 29- 32.

[2]李月清 刘太福 吴静 张金磊《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探讨》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

论文作者:张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论文_张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