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企业战略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走上市场经济的舞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且必须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实现管理创新。管理变革的趋势,就是根据并适应市场变化、技术变化以及其他客观环境的变化,实行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及核心
企业战略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收效显著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所谓企业战略管理,就是由企业战略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决策方案的过程。战略管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不仅是各个专业管理领域(如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技术开发、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的综合,而且更注重从企业整体立场出发,用长远的观点看待企业经营问题,是一种关系企业存亡和胜负的长远战略性管理,是一系列创新性的、高级的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战略管理的出现以外部的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为前提
企业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美国。它的产生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战略管理产生的主要根源。进入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世界经济形势动荡不安。战后飞速发展起来的西德、日本经济对美国经济提出挑战;石油危机、遍及全球的高通货膨胀率、各国外贸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利率的高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其次,技术革命浪潮汹涌,导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此很不适应。第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由一国向多国转变,日本、西德的汽车厂家、家用电器厂家、电子和计算机厂家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向美国公司发起猛烈的进攻,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第四,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价值观念急剧转变,消费需求及工作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面对这种充满危机的经营环境,许多美国公司由于不适应环境变化,因而其经营陷入了困境,有的甚至发展到破产的边缘。事实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只注意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不注意外界环境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企业就很难适应环境变化而保持稳定长期的发展,甚至会在竞争的风浪中翻船。于是,美国许多大公司开始重视战略管理,并且积极探索制定和实施战略性的方法、技术,以应付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战略管理重视企业整体性综合管理
与日常经营管理偏重于具体职能业务管理,如加强市场预测及产品推销、强化质量控制等传统做法不同,战略管理特别强调企业整体的综合管理。战略管理超越企业一般的职能管理范围,力求把握企业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它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运用各种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将企业市场营销、研究开发、生产、财务、人事等各种职能性管理活动综合起来,统一在以总目标为主导的经营行为中,以保证战略的实现。如果说企业某项经营管理主要是管某一部分或某项经营活动,那么战略管理则是覆盖整个企业的一种管理行为。不仅如此,战略管理还要引导整个企业朝着同一方向发展。因此,人们常把战略管理视为企业整体化战略管理;不了解战略管理的整体性特点,就不能把握战略管理的本质。
(三)战略管理追求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以及战略竞争能力的提高
战略管理始终以企业的长期生存为主要目标,不以眼前的经营得失作为衡量企业业绩和成功与否的标准。它要求企业最高管理层时刻从长远着想,具有战略眼光,重视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有时为了长远利益不惜作出暂时的牺牲。例如,日本的许多企业在刚刚打入美国市场时,暂不以盈利为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因而较好地实现了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战略管理是一种主动性、“预应式”的管理
在实行战略管理中,战略的制定是主动的。企业主动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监察和预测,识别企业发展的机会与风险,同时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状况和条件进行科学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把握企业长远发展的基本方向,确定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当环境变化时,企业就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甚至还能够在环境变化之前作出预先反应,用以影响环境,取得和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从理论上讲,战略管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战略思想,一部分是与战略实施有关的理论及方法、技术。其中,战略思想居第一位,因为管理思想是管理行为的先导,是管理体系的核心。只有树立了战略思想,注重用战略的眼光处理企业经营和管理问题,才能将企业活动引向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轨道。战略思想包含的内容很多,而其中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战略一词本源于军事。战争的严酷,导致军事战略理论的发展。战场之争谓之战争,经济上也同样存在着“战争”即市场竞争。市场经济越发展,竞争就越激烈。市场竞争导致市场经营战略的产生,进而扩展成为战略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就是制定最优的战略,保持竞争优势,以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并发展壮大。日本企业的成功最能体现出这一点。70年代以来,日本人在通常由欧美国家占有不可动摇地位的若干行业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竞争优势,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家用电器等。从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日本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不断成功得益于日本公司的战略思维方式和竞争意识,以及在战略竞争观念支配下所采取和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战术。
竞争思想是战略管理的灵魂,而战略环境是战略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前提就是必须了解环境、适应环境,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制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战略。战略环境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就是企业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内容。内部环境就是企业本身的内部条件,主要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状况、企业资源条件、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等。企业只有不断分析影响其胜败存亡的各种因素,找出外部发展的机会和风险,明确自身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抑弊扬利,制定并实施有效战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今后15年中,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加速了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必然面临复杂而又多变的、与以往不同的经营环境,从而客观上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在搞好日常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向战略管理的转移。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实行战略管理。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首先使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也就是说,企业将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不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生产按照国家计划进行,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资金由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因此,企业不必为自己的生存担忧,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遵照国家计划要求,搞好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脐带”被割断,企业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一切靠国家,依国家行政主管部的指令行事;经营决策的重心由国家转移到了企业。这时,企业作为独立生存的经济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平等的竞争地位,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又要独立承担风验。这种形势和环境,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主动地为自身的生存进行谋划,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决策和规划。这样,企业管理的重心就必须转移到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管理上来。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实施战略管理。
市场经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竞争性。市场竞争必然使价值规律、优胜劣汰规律发挥作用。竞争将迫使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等较量的生死存亡面前奋力拼搏,努力保持竞争优势,以免被竞争对手淘汰。同时,竞争的范围扩大,力度比以前更加强了。这不仅表现在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且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化以及我国经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中国企业还面临着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在国内市场上展开的彩电战、冰箱战、饮料战、食品战、药品战等大小商战,充分展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无情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战略思维,不能为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不能实施战略管理,就会象一只没有航线的船只在海洋中飘荡,随时会有被市场竞争的海洋淹没的可能。
最后,市场经济使得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适应环境变化,企业也必须实施战略管理。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十分简单、固定,企业不必考虑市场,不必考虑外部政治、技术、文化力量的影响。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成败要受到许多因素或力量的作用,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从宏观角度看,企业的经营要受到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社会文化及自然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府部门、用户、竞争者、供应商、经销商、债权人,还有股东等,所以,市场经济中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要比以前复杂得多。企业不仅要千方百计地防范和赶超竞争者,与用户、供应商、经销商、债权人打交道,还要时刻注意股东或股市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政府更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虽然它再不能直接用行政命令手段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但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企业有关的法律越来越多,近年来一些新的经济法规相继出台,如《企业法》、《产品质量法》、《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会计法》都已颁布实施,还有若干法律正在拟定之中。企业经营活动只有在法律、法规约定的范围内进行,并能正确处理与用户、债权人、竞争者及股东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才能得到顺利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经常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制定和实施在复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战略。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仅复杂,而且多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使得各种市场不断发展,如产品市场、物资市场、资金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各种市场的行情都在经常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市场需求经常变化。值得提出的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实现,整个世界都将成为我国企业置身于其中的大市场,这种全球化市场更是充满了竞争和多变。市场是变幻莫测的,而企业又必须在这些商场中进行经营活动,这就要求企业充分了解市场研究市场,以寻求应付市场多变的战略和战术。
总之,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开阔视野,洞察未来,具有战略思想、战略眼光和竞争意识,必须根据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指导方针和目标,制定有效的战略,并将战略的实施贯彻在企业全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对我国企业推行战略管理的几点建议
实施战略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创新。为了充分发挥战略管理在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和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推行战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现代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看,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战略管理,忽略了战略管理对企业经营事业的推动作用。有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有无战略无关紧要,只要盈利就行;没有战略照样能生存。有的管理者虽然承认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认为战略管理离企业很遥远,眼下还用不上。还有的管理者把战略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制定几条策略,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系统完整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我国企业中,曾掀起过推行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公共关系、企业形象(CT)等管理方法的浪朝,而战略管理却未能得到广泛推行。这里不仅有过去企业基本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战略管理还不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造成的原因,也有前段时期重改革轻管理或以改(革)代管(理)所造成的原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进入了超国界竞争的阶段。战略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最高层管理者应该引起重视,并将推行战略管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企业最高层管理者,或称企业家,是企业资产的管理者,是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成就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观念、素质和能力,尤其是企业家的战略经营观念。中外许多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家的宏图伟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企业家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会,因为,改革越深入,市场竞争就越激烈,环境变化就越迅速,推行战略管理就越显得重要和十分必要。因此,在计划经济下成长起来的我国大多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起居安思危、高瞻远瞩、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敢冒风险、灵活多变等与战略管理思想相一致的观念和和意识,具有真正的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气魄。同时,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战略管理这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重视和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也是培养和造就大有作为的真正的企业家的过程。
(二)加强研究、宣传和培训,普及战略管理知识
推行战略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对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前已述及,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起始于美国。60—70年代,美国一些著名管理学者如钱德勒、安德罗斯、安索夫等在战略管理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者加入了此项研究行列。80年代以来,有关战略管理的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其中一些著作不断修改再版,有的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我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但到目前为止,基本局限于对国外相关文献的一般介绍,针对中国国情的战略管理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对于这些现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吸收国外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合理部分,为我所用。因为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也都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要摒弃战略管理研究中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作法,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学科理论体系。
其次,要加大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宣传力度。战略管理在西方企业中早已成为高层管理者熟练运用的先进管理理论,现已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在实践中结出了丰硕成果。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依靠奉行卓越的经营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在汽车、摩托车、家电、手表、电子、钢铁等领域的竞争优势。美国著名企业家李·亚科卡通过实施战略管理,使亏损40多亿美元的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80年代通过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顶住了日本汽车公司咄咄逼人的攻势,近年来一直位居美国及世界最大工业公司霸主的地位,1995年销售额达到1688亿美元,利润额68.8亿美元,均创美国及世界大公司销售及赢利之最。据介绍,在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90%以上的公司设有专门的战略计划部门。可是在中国企业界,多数管理人员,特别是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对战略管理理论十分生疏,有关制定及实施企业战略的程序、方法、技术、经验知之不多,专门设立战略计划部门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为了使战略管理成为推动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锐利武器,应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如在报刊中开辟专栏,成立战略管理研究会,定期出版战略管理专用期刑等,利用更多的传媒,宣传和推广我国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先进经验。
第三,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人才。战略管理之所以在西方国家非常盛行,是与它们十分注重培训、普及相关知识分不开的。在美国,比较规范的大公司每年都要举办企业战略问题的专题培训班,由公司主管人员讲授公司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的技能、方法。同时,各大学都在管理专业中开设战略管理课程,并将其作为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的必修课,有关战略管理的教科书也如汗牛充栋。为了加快战略管理知识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企业管理主管部门和大专院校应组织专家和优秀企业家一道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战略管理教科书,并在大学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中开设战略管理必修课;同时,举办各种层次的经理、厂长培训班,加快战略管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培养更多懂战略、会运筹,为企业带来长期繁荣发展的“战略型”管理人才。
(三)认真总结,大力推广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经验
目前,虽然战略管理还没有在我国企业中普遍推行,但是,也有不少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制定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出现了战略管理的雏型,特别是获得自主权较早的企业,如首钢、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在独立自主经营中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经营战略,成为国内知名的优秀企业。近年来,随着外国公司及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许多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针对国外公司及品牌的竞争攻势,开始确立并实施以寻求竞争优势为主导的战略管理,如电子行业的长虹集团,冰箱行业的海尔集团、美菱集团,空调行业的春兰集团等大集团公司都通过制定质量、品牌、营销、服务、科技、人事等一整套经营战略与国外厂家进行竞争,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这些成功企业的竞争实践本身就构成了生动的战略管理素材。如果把这些企业的经验从战略管理角度加以总结和推广,不仅能够丰富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成果,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体系奠定基础,而且更有利于促进战略管理在我国企业的普及推广,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四)把推行战略管理与企业转机建制结合起来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简称转机建制)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然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刚刚开始,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换的情况下,实行战略管理是不适宜的。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推行战略管理与企业转机建制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企业转机建制有利于战略管理的顺利实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明晰产权关系,确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实现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把国有企业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这种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必将促使企业为了自身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自觉地建立起高效运行的战略管理系统。同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分设,企业战略决策职能与日常经营管理职能分开,从而为企业推行战略管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也有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战略管理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提供了企业进行组织变革的动力。企业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企业形式及组织结构的变革。著名的美国管理学者钱德勒在其所著《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随战略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一旦企业确定了有效的经营战略,进行组织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会具有更强的动力,进而能够主动要求对其产权关系及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变革权力机构,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结构,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分工不清、缺乏弹性、应变不灵等弊端,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由引可见,越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企业越需要战略管理。企业领导者应能够将战略管理的推行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而不要坐等各种外部关系都理顺了,权力到位了,再去考虑战略管理问题。不然的话,从“战略”的观念看,这种企业就已经处在了劣势。
标签: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