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与电机检修的探讨论文_冯克亮,吕朝阳

(湛江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电能是当代生活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对发电机组进行检修是维护发电企业正常发电生产运作的重要保障,对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价值,因此,对于发电机组与电机检修的探讨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检修方式的优缺点和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发电机组与电机进行状态检修的具体内容,争取给予发电企业最大的检修效益。

关键词:发电机组;电机检修;状态检修

1引言

发电机组是一种机械设备,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变成电能,肩负着为人民生活用电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发电成套设备的重大责任,在运行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可靠和平稳,并保证得以连续性的生产电能。为了让参与电能生产的所有动力设备都具有很高的运行可靠性,使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至关重要。传统检修一般是事后检修和按计划进行检修,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发电机组的状态检修,在这方面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逐步完成和投入使用,检测手段愈加完善,状态检修的实行条件也日益成熟,在确保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探讨如何从传统检修过渡到状态检修的方式,对发电机组与电机检修项目工程的研究发展有重大意义。

2定期检修的优缺点

2.1定期检修的优点

因为时间安排充足,并且各种情况得以考虑周全,定期检修能够处理到发电机组一些不易监测的缺陷,除此之外,运行的设备的损坏情况、检修和更换周期通常不容易掌握,定期检修方便检修管理工作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2.2定期检修的缺点

虽然对状态不好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检修,但定期检修同时也对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进行按部就班的检修,这样会加速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利用率,还增加了设备检修的费用,与此同时,少数状态不良的设备因为检修周期还未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的甚至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抢修,严重扩大了经济损失。

通常情况下,电力设备在新安装投运期间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装质量方面的问题、设计和工艺等方面的缺陷,其故障和缺陷在开始的一段时间会暴露的比较多,消缺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趋于平缓,再后面设备陈旧化,缺陷和故障又开始增多,呈现如图1所示的曲线。而经常进行定期检修会使得常规的设备运行规律发生变化,检修一次就出现一次新的磨合期,检修后反而造成良好设备故障率增加或发电机组越修越坏的现象,如图2。

3状态检修的原理和优点

3.1状态检修的原理

任何设备在发生故障前都会有征兆,也就是说在故障发生前会有不同的特征信号,例如轴承损坏导致润滑油温度升高;发电机组的某一个部件损坏了,出现异常的振动和噪音等。设备从正常状态到故障发生的状态信息是一个发展过程,并不是瞬间就完成的,因此可以监测特征信号,及早发现故障部位和变化规律及性质,防止故障发生,为实现状态检修提供前提条件。

状态检修即通过监测设备状态,把监测数据和正常运行的参数进行对比,根据偏差及时对将要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检修,确定设备检修的最佳时间,防止故障的扩大,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种检修方式解决了检修不足和检修过剩的矛盾,大量的检修费用和资源的到节约,据统计,状态检修实施后,设备故障率降低75%,同时综合检修费用减少30%-5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状态检修的优点

3.2.1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对发电机组与电机实施状态检修,及早识别机器运行存在的故障与缺陷,及时制定机组检修计划及合理运行方式,可以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甚至重大事故的发生。此外,状态检修的实施可使设备整体故障率降低。传统检修方式到了检修周期就必须进行检修,本来有的机组运行得很稳定,突然进行检修无异于给稳定的系统带来干扰,增加设备的整体故障率。

3.2.2提高设备利用率

状态检修的实施使得发电机组与电机的检修和非计划停机次数减少,减小对设备的磨损,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2.3节省维修时间及费用

采用状态检修方式,可以减少发生重大故障和由此产生的设备维修费用,而推迟主要设备大修的时间、废除预防性的例行检修,可以降低维修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达到增加效益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3.2.4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发电机组零件多而复杂,零件间的链接又比较牢固,拆装时外力的冲击肯定会对部分零件造成损伤,是设备的总体寿命缩短,而状态检修的实施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修,减少检修次数,检修程度也会因此降低,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4定期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

状态检修的优势固然很明显,但目前就取消定期检修并不现实。状态检修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系统有高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给发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否则状态检修将失去意义。目前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不完善以及自动化元件还不十分可靠、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和故障率高等缺陷,导致发电企业还达不到状态检修的要求,缺少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及检测元件,对发电机组及电机的运行状态判断和分析的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状态检修即使实施了也只会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还要在较长时间内实施定期检修与状态检修结合的方式,逐渐减少定期检修次数、延长其周期,最终实现状态检修。

在此过渡过程中,需要做到:

(1)逐步建立健全设备状态数据库,加强对设备状态的统计分析,同时提高对现有设备的科学有效管理水平,便于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更好地指导检修工作。

(2)运用科学有效的分析方式研究设备运行状态,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对设备检修周期合理调整,有机结合预防检修和状态检修以及事后检修三种方式,从指令性的传统检修模式逐步过渡到指导性的检修模式即状态检修。

(3)合理利用现有测量元件、仪表仪器,立足发电企业经营生产情况分阶段采用新兴技术,积极投入工业试验,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积累经验,卓有成效的进行实践探究,提高在线监测水平,不断迈进状态检修。其具体内容为:第一,逐渐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高度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除了要实现对设备的监控、自动打印报表、记录事件顺序、查询历史数据、存储和追忆事件等功能,还要具备语音报警及电话报警的功能,并且需要有事故处理及操作专家系统;第二,开始应用机组振动、温度、摆度等监测系统及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模式,使得设备的安全运行程度大幅度提高;第三,采用先进的报警手段作为状态检修的关键技术保证,针对保护信号、事故信号和重要的辅助设备设置语音报警方式,按事故的重要程度启动不同部门的语音报警,便于工作人员迅速处理故障,恢复运行设备,减少经济损失;第四,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对运行人员、管理人员、检修人员和试验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工作人员之间也共同交流经验,互相借鉴,一起提高。

5结语

发电企业从电网独立出来以后,发电机组与电机的检修成为内部经营管理的范畴,为了兼顾电网的稳定运行与发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怎样管好、修好、用好现有设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设备潜力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转变检修方式,使得可靠性和经济性达到统一,对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和完善,以实现状态检修为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姜洪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科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1(18):28-32.

[2]何丹心.水电厂水轮发电机组A级检修项目管理.广西电业.2009(05):16-19

[3]富旭平,金鹏程.电厂大力提倡设备状态检修[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31-35

论文作者:冯克亮,吕朝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发电机组与电机检修的探讨论文_冯克亮,吕朝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