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模式 与实践形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思潮。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 竞争与各自发展,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模式上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并且涌现了多种多样 的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实践形式。系统地研究这股思潮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观 点和社会影响,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
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即从计划主导机制论→ 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二元机制论→市场主导机制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计划模拟市场的兰格(O.Lange)模式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这种 市场社会主义,其经济运行机制是以计划为主导的。60~80年代,随着原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权”的市场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起来。分权模式是 一种二元市场机制论。人们已经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企图在计划的有 效控制下,尽力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然而,分权模式与兰格模式一 样,都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利用市场。
70年代以后,西方比较经济体制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市场“中性机制论”, 认定市场和计划仅仅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或“工具”,经济体制的机制能够从一 种经济环境移植到另一种经济环境中,“市场的运用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矛盾”。英国 的左翼理论家以市场中性机制论为基础,主张把市场纳入社会主义的领域内,认为社会 主义可以而且应当同市场联姻,利用市场达到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政治目的,从而在80年 代后期创立了“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这种理论突出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机 制功能,中央计划或政府干预仅仅在市场的主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才启用,以 弥补市场先天所具有的缺陷或“失灵”。
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解体之后,西方左翼理论家反思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重构社 会主义未来,建构了多种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把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推 向新的高潮。他们在继承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发 展的新成果和新方法,试图改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因素,设想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有成果基础上改良或替代资本主义,确立通向未来社会主义的中 短期目标(长远目标是“完全的社会主义”),以回应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大多建立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上 ,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经理经营型模式,主要代表有约翰·罗默(J.Romer)的“证券 社会主义”,詹姆斯·扬克(J.Yunker)的“实用社会主义”,巴德汉(P.Bardhan)的“ 银行中枢的市场社会主义”等;(2)劳动者管理型模式,主要代表有戴维·米勒(D.Mill er)的“合作市场社会主义”,罗宾·阿切尔(A.Robin)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 雅克·德里兹(J.Dreze)的“自我管理”市场社会主义等;(3)综合前两者优势,突出民 主基础的模式,主要代表是施韦卡特(D.Schweikart)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 韦斯科夫(T.Weiskopf)的“民主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等;(4)不考虑改变企业财产权 ,而是通过民主参与和管理监督,来限制资本权力的模式,如弗莱德·布洛克(F.Block )的“没有阶级权力的资本主义”,乔舒亚·柯亨(J.cohen)与罗杰斯(J.Rogers)的“联 合的民主体制”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市场社会主义研究问题的视角各有不同,侧重点各异,建构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形式也 各种各样。但是,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模式中也有一些共同的理论观点:
1、平等和社会福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什么是社会主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这个首要问题的回答并不一致。追求平 等和效率一直是市场社会主义者心目中的两大基本价值。鉴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 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把平等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作是社会主义 核心的和最主要的价值。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学者罗默认为,社会 主义始终与平等相联系,“社会主义植根于平等主义”(注:罗默:《共产主义之后会 出现社会主义吗?》,载《市场社会主义:现行的争论》第90页。)。英国的大卫·米勒 也说:“社会主义者寻求报酬、地位、特权的平等分配,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的不 满,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公正,使机会均等;他也致力于减少现存的社会分化。对社会平 等的信仰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注:大卫·米勒:《平等与市场社会 主义》,载《市场社会主义:现行的争论》第300页。)
当然,当代各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对于平等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强调结果平 等,有的强调起点平等,有的则认为机会平等比结果与起点平等更有价值。大多数当代 市场社会主义追求的平等不仅仅是经济平等,还包括社会政治上的平等。
市场社会主义也把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定为增进“社会福利”。罗默在谈及市场的 重要性时,就是从追求社会福利的目标出发,明确指出:“任何复杂的社会都必须利用 市场,以便生产和分配人们为自我实现和福利所需要的物品。”(注:罗默著:《未来 的社会主义》,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2、在所有制方面,主张混合所有制,促进生产资料社会化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大部分赞成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即对财产在不同方面实行不同程度 、不同方式的社会所有。从大多数模式来看,市场社会主义者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集 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但公有与私有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他 们不大重视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再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特征,而将 其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正如罗默所说:“公有制是否如社会主义运动 中一直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中实现社会主义者需要的东西所必不可少 的。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我认为由国家直接控制企业对社会主义的目标来说是 不必要的;在垄断的情况下,这样做肯定是有害的。在对待财产关系的问题上,社会主 义者应该是折衷主义者:可能有许多所有制形式比传统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形式更服从 于社会主义的目的。”(注:罗默著:《未来的社会主义》,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第5~6页。)
市场社会主义所主张的社会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类型。
一是主张生产资本归全社会公有,但公有制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如罗默的“ 证券社会主义”模式设想,让每个成年公民从社会领取数额相等的有价证券,用以购买 企业股票收取股息,但不得买卖证券,死后证券回归公共财产。企业为公共所有,每个 企业采取联合股份的形式,由聘任的经理经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扬克的“实 用社会主义”模式则主张,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型私人所有制企业转为公共所有 ,禁止能够带来富有生活方式的非劳动所得的资本所有权收入。在扬克的方案中,资本 所有者是“全体人民”,但经营管理的职能却交给“公共所有局”,以便尽可能发挥最 大的效率,而产权收益则以社会分红的形式分配给社会成员。
二是“合作制经济”的财产形式,这种合作制经济大多采用劳动合作组织“雇佣资本 ”的形式。如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德美兹的“自我经营”市场社会主义等 。不特别注重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否公有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合作经济剩余的“公有 ”,强调劳动者当家作主、民主管理和公平分配。
三是不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但对资本职能作了各种限制。如布洛克的“没有阶级 权力的资本主义”理论模式允许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但主张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 改造,使私人对集体联合财产的控制程度大大降低,企业在国家权力的协调下,由股东 、企业人员和用户共同管理。具体做法是,所有的企业都以联合的方式组成,在董事会 的组成中,35%为雇员,35%为财产所有人,30%为消费者、当地公民和其他人员的代表 。他认为这将有力地削弱资本的阶级权力,让企业为大众服务。埃尔森的“市场社会化 ”方案认为,资本对信息的垄断是资本垄断利润、剥削加重的秘密,因而必须利用税收 提供的资金,建立公共信息渠道,使一切企业、家庭、个人和计划者都能免费存取有关 技术、价格、工资、产品、原材料等有关经济信息,即建立开放的公共信息网络。
总之,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各种经济成份共同竞 争、共同发展。
3、在分配制度方面,主张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使收入分配合理化
市场社会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不会带来一个完全公平的社会,因为每一个人由于先天 素质的不同、家庭出身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带来收入、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但 合理的收入差别是发挥市场效率所带来的副产品,为了既保持市场分配的优势,又弥补 市场分配的缺陷,必须对收入分配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即通过民主控制或集体意愿的 方式,使收入分配合理化。
罗默设计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规定每个年满21岁的公民可以从政府领取一定份额 的证券,用于购买企业的股票,收取股息,以保证社会对经济剩余进行民主控制。同样 ,韦斯科夫的模式主张,从一开始就分配给每个成年公民数量相等的共同基金股票,公 民可以用它交换其他的共同基金股票,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价值的增加。但为了防止资本 过度集中,并确保每个公民都将继续保持其资本收入的权利,规定不能用现金买卖股票 。这些措施可以理解为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对未来的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种控制。在 扬克的模式中,作为接收和分配产权收益的“公共所有局”,可以理解为生产活动结束 之后,对收入分配所进行的另一种控制。
在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中,企业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每个工人都有平等 的投票权,共同决定收入分配、生产规模、招收新成员等重大事务。在合作社内部,工 资收入的分配将由所有工人民主决定。尽管为了吸引技艺熟练的工人而不采取平等分配 工资的做法,但是工资量的差别应减至3∶1或4∶1的比例。(注:[英]克里托斯夫 皮尔 森,《新市场社会主义》,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合作社内部成员之间仍然 存在着经济收入的不平等,但要体现和反映人们对经济活动所做贡献的大小。由于实行 工人自治,对收入分配进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初次分配较大程度的平 等。
尽管当代国外市场社会主义各种模式对收入分配方案的设计各有千秋,但都要求国民 收入的分配向公民或劳动者的倾斜,保证其拥有国民收入的大部分。
市场社会主义认为,社会成员的收入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公民按照劳动技能和劳动 时间得到的工资。二是本公司的股票收入、同簇内其他公司的股票收入、社会红利和家 庭储蓄的利息等之类的社会经济剩余。其中的社会红利主要由公有企业上缴的一部分利 润组成,对第二部分的经济剩余或者按平等的方式(如罗默的“证券社会主义”)分配, 或者依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工资、薪金或退休金)标准来进行分配(如扬克的“实用的 市场社会主义”)。大多数模式为私人资本收入存在留下了空间,但这适用于为私人掌 握的小型企业或者企业家经营的企业,同时也适用于那些主要由自己筹集生产资金的合 作企业。
4、在宏观调控方面,主张有限制地实行国家调节机制,以弥补市场机制之不足
大多数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政府的作用作为市场的补充而出现,并且在必要 的时候挽救“市场失灵”所造成的后果。如罗默所说:“我至今虽然一直强调市场的功 能,但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中应该有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的措施应该存在,尤其是为使收 入的实际分配进一步平等化更是如此。”(注:罗默著:《未来的社会主义》,重庆出 版社,1997年版,第81页。)英国工党理论家也强调,政府实行指示性计划和干预只是 对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市场的重要补充,但不是替代物,计划和政府干预的范围、 方式要作严格的限制。政府关于计划的构想和阐释、讨论过程“是分权性质的、民主取 向的。……在这里各种信息可以汇聚,不同利益集团可以就外溢效果彼此进行协调”( 注:埃斯特林等编:《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
关于宏观调控的任务,市场社会主义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调节利润在全社会范围内 的分配。二是引导和控制投资。例如,罗默提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国家决定 投资方向和投资构成,但这种干预不是通过指令系统),而是通过贷款的利率来实施。 即国家对不同的产业部门规定不同的利率,由国家银行以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贷款给那 些需要发展的产业部门,而以高于市场水平的利率贷款给那些需要限制的产业部门。值 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种干预,也是有范围的。它不需要对所有商品的价格进行规定, 而只要在5~20种利率间进行调节和控制,就可以实现理想的投资构成。另外,国家只 关注投资计划,而不干涉资本产出。
在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中,社会向企业征收资本税,这由中央政府 征集,然后通过地方银行网络分散投放到全社会,地方银行把资金投放到它所属的一些 企业和新成立的企业。银行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发放援助性贷款,对这类大额贷款要征 收一定的使用税。这些贷款可不偿还,而加入到企业的资产中去,社会从中征收资 本税。投资基金的积聚和分散都是由民主控制过程决定的。
米勒也提出,国家调节资金是由国家设立的公共投资银行来完成的,银行向现有的和 新成立的合作社提供资金。但是,投资决策不仅从企业的商业可行性方面考虑,而且要 考虑到更广泛的因素,如保持经济竞争,避免市场权力集中,维持就业的区域间平衡等 。投资银行还要发挥为企业提供价格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三、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当代国外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都追求社会公 正,主张市场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主张市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资 源的有效配置,以便同时获得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社会主义的公平,都认为公有制的实现 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等。但是,当代国外市场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 间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区别。这些重大区别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两者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不同。当代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把实现平等看作 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增进社会福利作为其最终目标。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以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其次,两者在经济制度和体制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别。在所有制方面,当代国外市场 社会主义不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经济制度,只是把它当作实现社会主义目 标的一种手段,并以“社会所有制”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主张各种所有制成分地 位平等、互相竞争;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 本原则,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收入分配 方面,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追求收入分配的平等,主张对收入分配过程实行民主控制,经 济剩余归劳动者所有,个人拥有国民收入的大部分;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强调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兼顾各方利益。在宏 观调控方面,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认为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对市场失灵的补充上,对经济社 会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利润分配和社会投资上;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承担着保持经济总量平稳,抑制通货 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任务。
第三,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市场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市场经济,或者缺乏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的保证,或者干脆就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构建自己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形式 ,因而是一种带有空想色彩的改良主义思潮;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建立在以生 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上,并且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来保 证实施。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目标是“替代”资本主义。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 题: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通向他们理想的社会经济模式的道路如何走?依靠什么政治制 度和社会力量,来保证从现存的经济制度向他们所倡导的经济模式转变并顺利运行?然 而,各种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对此都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忽视政治制度的基本保障 ,轻视“由此达彼”的道路问题,这是各种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缺陷。任何一 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强制措施,要想让既得利益集团放弃自己的利益,诸如让资产所 有者主动把财产交归社会以保障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甚至把资产归还社会以实行公有 等等,都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尽管国外市场社会主义存在种种缺陷与弊端,但是它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 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市场社会主义被西方民众看作是对不公正、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 度的一种替代形式。用罗默的话说,市场社会主义是“实现彻底的社会主义”之前“纠 正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端的过渡阶段”。它表明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 义不仅仅只有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一种模式,而是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设定 不同的模式,从而开阔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眼界。市场社会主义还预示了世界社会 主义中短期发展的一般趋势,被西方进步人士看作“在有效的经济体系内实现社会主义 价值的一条可行的道路”,是“复兴社会主义的机会”。此外,当代社会主义是在苏东 剧变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代背景下,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心脏举起了社会主 义旗帜,重新探讨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鼓 舞和团结了西方左翼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由此可见,市场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 动和思想史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
当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者着眼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对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的具体运作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利用市场经济的形式来追 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些理论与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 想史料,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参照框架。我们应该吸取和借 鉴国外市场社会主义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公有制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所有制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