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可以美化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鉴于此,恩问对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树木花草养护缺乏
一些城市为响应国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号召,开始在本城市大肆地种植花草树木。但是,后期对花草树木的修剪和养护工作并没有到位,缺乏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期规划,造成了养护技术落后。城市中缺乏专职的养护人员,大部分的绿化人员都是一些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民工,导致绿化植被没能通过后期的修剪而呈现出预期的景观效果,植被主要是靠养护才能枝繁叶茂,呈现优美的体态,才能达到园林绿化设计的艺术效果。
2、园林绿化的城市特色不明显
城市的园林绿化不仅要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还要和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特色相适应。但是在园林绿化的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抄袭”的现象,各个城市之间的园林绿化很相似,没有了自己的特色。还有省会城市在绿化工作中选择了哪些植物种类,很快就会在各个中、小城市效仿开来。城市气候、土壤条件等相似的。还可以相互借鉴,如果相差很大的,不仅不适合植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还会影响当地园林建设的进程。
3、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设计思想
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没有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
4、植物检疫薄弱,苗木规格混杂
城市进行园林绿化时,如果使用的苗木规格不同,城市绿化则会有很明显的差异。如果想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绿化效果,则需要达到一个统一的苗木规格。然而现实建设中却不尽如此,资金匮乏的单位会购入规格相对较差的苗木,绿化效果一般;而资金充足的单位则会购入规格相对较高的苗木,因此导致两个极端,绿化效果参差不齐。另外,由于国际间植物的交流逐渐频繁,检疫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升级,导致虫害病虫横行,对绿化植物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5、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三分建,七分管”,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就会出现植物死亡,绿地荒芜的现象,不仅没有起到美化的作用,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例如有些地方的绿化养护分工不明确,有的管理水平较低,没有技术含量,造成该进行修剪的没有人修剪,该除草的没有人负责除草,病虫害发生严重,甚至引起苗木死亡。还有的地方种植以后,就没有人负责了,任其自由生长,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体现在地方特色城市建设规划中
目前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物,很多城市未将园林绿化纳入其中。近年来各地虽然对园林绿化投入增多,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形成自身园林特色的少,大多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绿化小区大同小异,过于单调。应鼓励各地设计建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以提升城市档次。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2、注重树种的选择,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反映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园林艺术也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而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主要取决于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如果植物种类多样化,搭配合理就能够提高园林的观赏和艺术效果。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时,要体现植物的多样性,而且,植物的选择也要适合当地的环境,最好是当地有名、特有的树种,既容易存活也能展现城市的特有风格。
3、利用多种植物,丰富景观类型
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利用来进行改善生态环境的花草就有三万多种,树木就有8000种左右,可利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造景。同时也要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上有所突破,不要拘泥传统的形式,既要有观赏价值,还要有防护、净化等功能。如采用复层立体绿化模式进行造景,用乔木、乔灌木、花草并结合地貌进行造景,让树木四季常青,鲜花四季常有。在道路两旁、小区、广场等地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增加遮阴效果,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
4、专业指导,科技支撑
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需要对苗木质量严格把关,做到按规划合理施工,按设计紧抓质量,按质量严抓验收,不随意降低施工标准而使得苗木质量参差不齐。除了有效指导,科技支撑也是尤为重要的。比如,选用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乡土园林树种,不仅成活率高,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从树木的起挖、运输、种植,较少的时间间隔可以使树木受损程度降低,这样树木种植后成活率才能提高;还有在土建施工中,把原有的树木围起来,可以避免树木受到损伤;在施工中用土堆维护好树穴,可以大大防止污染物的侵蚀。
5、注重和加强小城镇和城郊绿化
因地制宜地抓好小城镇、县城、村镇的绿化,提高覆盖率,让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惠及更多人。高度重视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建成一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市规划区现有的林地、果园、茶园、草场以及河塘、水池等水面,应纳入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统一实施规划与管理,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开展节水、节地型绿化,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植物。
6、注意园林养护,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做好园林的养护非常重要,后期的养护工作得当,花草树木就能够茁壮成长,充分地发挥其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还能够提高人们的视觉效果,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因此,应培训专门的植被养护人员,提高绿化养护的水平,普及植被养护知识,依靠城市群众做好植被的保护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化,使城市的绿化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还要向人民群众宣传园林绿化的知识,培养青少年保护绿地,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7、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要现代化
现代社会需要遵循高效能、科学化的管理原则,建立有效的、协调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发与利用园林绿化要充分考虑到很多问题,包括水资源、土地、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很多方面,使得城市居民拥有一个良好便利的衣食住行环境。因此,城市的上级领导,特别是管理层和决策者一定要端正态度,管理好城市建设,处理好城市发展,利用好有效资源和保护好环境。并处理好建设规划中财力、物力的相关关系,处理好建设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办实事,讲实效。
结束语
长期的城市园林绿化实践证明,加强城市的园林绿化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要。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相关部门一定要完善制度,因地制宜,不断地总结经验,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园林绿化的水平,打造出美丽的新城市。
参考文献
[1]蔡力伟.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4,01:34-36+40.
[2]谢明.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09:101-102.
[3]许光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园艺,2014,10:211-212.
[4]吕南柏.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4,30:73-74.
论文作者:胡东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城市论文; 植物论文; 树木论文; 苗木论文; 对策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