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研究促进政策科学发展&全国政策科学研究协会2002年年会暨“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wto论文

加强理论研究促进政策科学发展&全国政策科学研究协会2002年年会暨“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wto论文

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政策科学发展——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暨“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策论文,科学论文,学科建设论文,理论研究论文,研究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7月15日至18日,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暨“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了研讨会。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一)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加入WT0后的迫切要求

目前,我国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职能现状与WTO规则的要求存在着差距。

一是管理观念落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级,仍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红头文件、口头命令或领导批示来处理问题,随意性强,缺少稳定性和规范性;习惯于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服务意识却被淡化。

二是运作职能脱轨。虽然政府主导资源配置职能在不断弱化,不再忙于分钱、分物、分项目,但政府管理无所不包的全能型职能却并无多大的变化,政府的主要精力仍未集中在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上,依然在向企业、基层压指标。行政命令、行政审批有余,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运用不够。

三是法律、法规修订创新任务繁重。据统计,加入WTO后,我国仅在部门规章中需要废止、修改的就将近两千件。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更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与国际惯例相去甚远。

四是我国政府职能与WTO规则的不适应性,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职能安排。我国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活动仍以行政审批手段为主,审批事项过多过滥,微观管理过细过严,从而使政府成了“审批型”或“管制型”政府,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机构设置。政府的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仍以国有经济管理和“政府主导型”体制为基础,机构运行缺乏效率。(三)法制建设。约束政府行为的立法与其它立法不协调,政府的政策规章缺乏透明度和连续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较低,依法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所以,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为了适应WTO规则的需要,要尽快实现我国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一是在政府的管理方式上由权力型向规制型转变,这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二是在政府的权力作用上由命令式向服务式转变。为此,政府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清理和完善规范性法律文件;扶持外贸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的运行安全。三是在政府职能的权限上由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四是在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上由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五是在服务范围方面,政府要从主要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向为各种经济成分服务、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六是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职能要有以下一系列转变:在调控对象上要从企业转向市场;在调控依据上要从依赖计划转向依赖价值规律;在调控方式上要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在调控手段上要从以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要积极探索加入WTO后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新模式。一要树立正确理念原则: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政府的原则;把有限政府的“度”的研究放在主要位置,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总结并通过立法加以确定;要找到有限政府的“度”需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但又不能简单模仿,既要看到我国与这些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也要考虑从无限权力政府向有限权力政府过渡的特殊性。二要理顺两大基本关系:(1)政府管理外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管理主体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和与其它社会主体的关系;政府管理主体与市场主体的关系是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一方面要培育并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依法对其实施监督;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保障、管理、服务的关系。(2)政府管理内部关系。从现阶段来说,调整好内部关系并使之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需要调整的内部基本关系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与部门的关系。三要解决好三个外部问题:(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新模式。(2)要把财政体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政府管理新模式,关键是事权划分和财权划分的有机结合,事权若无财权的有力支持,事权就有可能发生变异。(3)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作用。经济学、法学、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政策科学等都要积极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构建政府管理新模式的时代课题。

二、关于政策创新和政策科学学科建设问题

在这次研讨会上,政策创新、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同样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一)关于政策调整问题

政策调整是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完善政策方案、实现政策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政策赖于生存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政策就必然要作相应的调整。加入WTO后,我国的行政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的公共政策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做好我们的公共政策调整工作。

(1)公共政策调整要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目标选择。我国公共政策的调整,首先要把政策目标定位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一个高效、规范、平等的经济环境上来,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其次要用先进生产力这个标准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WTO规则的公共政策,分门别类地进行废止、修改。(2)公共政策调整要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价值取向。世贸组织虽然只是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其规则协议的内容也主要涉及经济领域。但是,中国加入WTO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必然对文化事业和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保持高度的警惕。既要广泛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保持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要积极探索在开放化、市场化、信息化、多样化条件下,文化市场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和新机制,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市场管理的主动权;要采取WTO规则所允许的国际惯例,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3)公共政策调整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我国加入WTO,从总体上说,无疑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WTO后,对我们的某些行业、某些领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下岗待业、失业现象可能会有增无减,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对于这一部分弱势群体,我们要通过公共政策调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从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

(二)关于政策创新问题

政策创新是指打破陈规,制定、执行与完善一些有创意、有价值的公共政策、促进某一公共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种创新的实质是公共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政策改革是政策的废改立;政策发展是政策的进步,是先进的政策取代落后的政策,正确的政策取代不正确的政策,完善的政策取代不完善政策的过程。政策创新是政策改革与政策发展的统一。政策创新的实质还是政府的改革与发展。因为,政府是政策的主体,政策是政府活动的产物,要提高政策的品质与水准,其根本的办法就是对制定与执行政策的政府这个主体进行改革。所以说,政策创新与政府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加入WTO后,怎样推动我国公共政策创新?一要推进政策的废改立。我国入世后的第一项改革,就是政策的废改立,即政策的废止、政策的修改和政策的新制订;立法机关制订的法律的废改立;行政机关制订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废改立。凡是不符合WTO规则,不符合世贸组织有关协定的政策,都要逐步加以废止或修改。二要进一步对政策程序进行改革与创新。所谓政策程序的改革与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废除不公开、不透明、不规范的政策程序,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政策程序。依照WTO规则,我们对政策的制订程序必须进行改革,其措施包括:第一,在政策程序中确立征求公众意见的程序与规则;第二,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建立政府公报制度;第三,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完善政策咨询服务机构。

(三)关于政策制定的协调问题

正确制定政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关键是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下衔接”十二个字。(一)“瞻前顾后”。就是在制定政策时,纵向上要做到前后协调,务求一致。“瞻前”,就是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过去已有的政策规定,力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顾后”,就是要全面分析未来,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力求使政策规定既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适度的前瞻性。(二)“左顾右盼”。就是在制定政策时,横向上要做到左右协调,搞好综合平衡。一要同国际惯例接轨;二要了解和掌握左邻右舍的情况;三要考虑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四要考虑相关事物之间的协调;五要考虑块块之间、条条之间和条块之间的协调。(三)“上下衔接”。就是在制定政策时,既要体现上级的精神,又要反映基层的实际,做到既“吃透上头”,也“吃透下头”。如果光顾“上头”(上级),不顾“下头”(基层),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如果光顾“下头”(基层),不顾“上头”(上级),就会迷失正确的方向。

(四)关于政策科学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问题

为搞好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促进政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要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认真总结政策科学发展的成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策科学的兴起已20多年了,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很有必要。二要加强政策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在这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3)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4)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既要积极研究、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政策研究与政策科学的优秀成果,但又决不能生吞活剥,照搬照抄,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策科学理论。三要加强政策科学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否成熟,是一个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四要加强政策科学学科建设。从2002年开始,我国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分析专业本科招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我国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在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五要加强政策科学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结合。政策科学研究必须关注中国的现实,关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研究中国的政策实践是我国政策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六要加强政策科学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七要加快学术刊物的创办和学术著作的出版步伐。争取创办专门研究政策问题的学术刊物,是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多年的愿望,会议同意以《新政策》为名,先办内部刊物,待条件成熟后再公开发行。

 (全国政策研究会供稿)

标签:;  ;  ;  ;  ;  ;  ;  ;  

加强理论研究促进政策科学发展&全国政策科学研究协会2002年年会暨“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