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方博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2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迅速,各种高层建筑和新型建筑物日益增多,兼之日益提高的节能减排需求,在建筑的建造和运行中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材料使用和发展会对建筑物的形态或结构产生促进与影响。建筑材料是建筑的表达工具,建筑形态的变迁伴随着建材的发展和更新换代。
关键词:建材;建筑形态;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建筑日益完善的功能布局和独特的形态特征上,而建筑形态的变迁最能体现建筑的发展变革。建筑材料是建筑的表达工具,不同的地域材料与环境造就不同的地域建筑,建筑材料的演变驱动建筑形态的更新,建材发展对建筑形态变迁的促进、影响值得我们深刻的思考与探究。
一、概述
1.当今建筑材料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使用已进入新的篇章。在现代建筑中,建材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基本属性,还要具有轻质高强、环保节能等特征,也应能表达出建筑的艺术魅力。现如今新建材层出不穷,不停推陈出新,并在各类新型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譬如,“鸟巢”这一仿生建筑中采用一系列辐射门式钢框架来打造巨型结构,创造了独特的结构美学;水立方中的ETFE膜结构营造出轻盈灵活的建筑形态,让人置身其中拥有如水般晶莹剔透的视觉体验;2010世博会英国会馆英国馆表皮由6万多根亚克力管组成,这些亚克力管在建构场馆外表面的同时,也形成了内部特殊的展览空间。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使用对建筑形态的变迁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而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物质,实现结构,体形,功能和生态的和谐统一是对建筑材料运用的最终目标。
2.观点——“建筑材料是建筑形态表达的语言”
在建筑材料对建筑物的多方面影响中,最直观就是其对建筑形态的影响。而建筑形态的形成与东西方建筑材料的固有属性和特征密不可分。
在西方使用石头,石头代表尊严和平静,因此胡夫金字塔的简单,雄伟和光芒四射的形状是雅典卫城高地帕台农神庙的庄严和宏伟。木材在东方很容易使用,木材象征着温暖和善良。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如亭台楼阁)的灵巧与愉悦,是中国木结构的美丽与优雅。
因此建筑材料对建筑风格、形式和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不容小觑。正如路易康说的一个故事:你问:“砖,你想要什么?”布里克对你说:“我喜欢拱门。”你再问:“但是拱门很贵,我可以在你的上面做一个混凝土梁。”砖块回答说:“我喜欢拱门。”这就是砖块和拱门之间的爱情故事。它表明了不同的材料性质会导致建筑最终形态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建筑材料是建筑表达的语言”。
二、建筑材料促进和推动建筑形态的发展
1.从建筑材料演变史来看
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建筑材料与建筑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各地建筑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情。
分析整个建筑材料的演化历史,从原始社会初期直接使用天然石洞,到原始社会后期的对土坯、茅草、石材等建材的初级运用,如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再随着社会技术及生产力的发展,对石材、木材及砌块进行等进行加工改造,对建材深化运用,使建筑功能更加为完善,建筑形态更加美观,建筑样式更加多样化,如东方的宫殿群、西方的教堂;到了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得到爆发式发展,涌现出大批新型建材,减少了建材对建筑的限制,使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建筑形态更加自由多彩,为我们对建筑形态的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如超高层建筑,绿色节能建筑等。
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运用会触发新结构形式,这反过来又将导致新的建筑形态的产生。建筑结构“大”和“高”的需求离不开新结构的支撑,它也与更耐用和更坚固的材料不可分割。因此建筑材料是建筑形式不可忽视的“内部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之通过对建筑材料演变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形态伴随的建筑材料的进步与变化,这也证明了“建筑材料是建筑表达的语言”。
2.新建材的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是基于传统建筑材料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材料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新型建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从1979年到1998年,这是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新型建材行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1998年到现在,对建筑材料的研究与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进程,涌现出大批的新型建筑材料,进一步减少了其对建筑形态的约束,让建筑形式更加自由,建筑形态更加丰富多样。
新建筑材料的开发对建筑形态有重大影响,了解行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建筑材料有明显的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一般来说,建筑材料正朝着多功能,智能,节能,绿色,环保和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当代新技术的发展间接促进了当代绿色高层建筑的出现。以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为例,它对建筑技术产生巨大影响,可能会改变建筑物的形状或结构。新型墙体材料具有隔热,隔音,轻质,高强度,节能,无污染等优良的特性。一些新型复合节能墙体材料具有防潮,防火,防水,隔音等功能,墙体既轻又薄,组装也十分简单而快捷。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改善了房屋的功能,使建筑更加现代化,减轻了建筑的自重,促进了轻型建筑结构的发展。生态复合墙体结构在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下的研究和分析,相当一部分产品属于绿色建筑材料,因此它还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优势。
三、新建筑材料运用与当代设计案例结合分析
ETFE薄膜的各种优越性能决定了建筑物的最终灵活,轻盈和透明的建筑特色。
1.特点一:形成一个气垫包裹整个建筑--“轻巧,稳重,优雅”
与鸟巢钢结构的复杂性相比,水立方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不使用钢筋或混凝土,建筑形式简洁而优雅,整个结构完全被膜结构包覆。很难想象如果你不选择ETFE膜结构而只使用普通材料来支撑具有强大完整性的大型空间建筑结构的繁琐。
2.特点二:透过率为95%,不阻挡紫外线的传输--“空间明亮透明”
与玻璃相比,更多的阳光和空气通过膜进入建筑物,其整个建筑是透明的,晶莹剔透。ETFE膜还为建筑物内部增添了独特地空间感受,具有别样的氛围与活力。
3.特点三:自洁能力:雨水去除主要污垢--“外观光滑洁净,晶莹剔透”
建筑物形式透明感的打造的另一个方法是利用膜材料基本上没有灰尘,即使被少量灰尘污染也可用于清洗这一特性。因此建筑物的外观在一定时间内保证是新的和发光的。
4.特点四:可回收材料可以重复使用--“环境生态学”
多层次的建筑材料概念再次得到反映:ETFE薄膜的使用不仅确保了其形状的简洁性,且突出了现代建筑绿色,可回收,可再生等概念。
四、建筑材料运用对我们建筑设计的启示
在谈到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语言”的学习。在之后的设计中,我们将善于将这种“语言”应用到我们自己的设计和作品中。正如建筑师赖特所说:“建筑是人们想象力利用材料和技术的胜利。”我们希望建筑材料在设计过程中是有灵魂的,能更好的表达建筑的地域文化、使用需求及建筑特性。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让建筑物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是建筑表达的点睛之笔。
结束语
建筑材料有明显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材料不断更新换代,并造成建筑形态的变迁与发展。现如今,建筑材料正朝着绿色和高性能发展,涌现了大量新型建筑形态。建材发展和建筑形态变迁彼此促进与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桂云.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5(13):352-353.
论文作者:夏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形态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材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