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统一及其实现形式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统一及其实现形式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合及其实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部地区论文,形式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0-2677(1999)01-0028-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堪称本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最具震撼力的创举。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前进中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区际间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的非均衡程度越来越严重,典型的“马太效应”日渐突出,并且,发达地区多是凭借自然区位优势、政策因素等外部条件而领先一步,没能充分挖掘区际间互补的优势潜力,出现了局部的“诸侯经济”,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规模效益上不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努力探索中西部与东部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无疑是理论界和实现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联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由于我国区际间资源禀赋性差异较大,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较明显,实行区域经济联合既是资源共享的需要,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并且这种经济联合也切实可行。具体而言:

1.区域经济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结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生产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市场、为别人生产。他自己的生产需要和消费需要又是通过市场获得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比较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必然从各自的自身利益出发加强多方面的经济协作,以减少或避免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区域经济发展中,区际经济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区际贸易竞争中取胜,获得经济效益,他们也必须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开展多边、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劣势变优势,小优势变大优势,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不断产生新的生产力。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的作用和冲击下,区际之间正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经济关系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经济关系,地区和企业在改革中获得了解放,成了市场的主体。他们冲破传统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制约,排除来自地方和部门的行政干扰和阻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兴部门,而且原有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而使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区域是实现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空间依托,因而势必导致区域经济专门化、生产专业化、生产组织区域化,区域经济合作就成了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在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随着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将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向前发展。合作的内容将会越来越丰富,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规模和范围将越来越大,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2.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性梯度,是我国区际经济联合的有效载体 荷兰经济学家博克在1953年发表的《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提出了二元理论,其中包括国内经济的二元性:许多国家国内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表现在结构上,有的表现在生产力要素比例上,还有的表现在商品流通、人力资本构成上。梯度理论还认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都存在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技术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大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地带,有的甚至处在传统技术地带;而沿海和东部地区则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应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3.比较利益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要求 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原则是建立在“要素互补”、“产品互补”、“资源互补”的前提下,一般适合于异质性的区域合作。在同质性的区域,由于自然、地理、资源、主导产业和生产力水平比较类似或者接近,经济上的互补性差,因而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往往不很强烈。比如,我国的东西经济合作,属于发达地区同不发达地区的合作,在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方面呈双向梯度趋势,这种异质区域之间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彼此之间各有所求,因而合作的愿望强烈,发展势头强劲,成效也十分显著。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成本说更适应区域的经济联合。比较成本原则摆正了分工与联合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地区经济结构雷同的状况。在比较成本原则下,只要存在生产比较成本的差异,就有联合的可能性,通过联合实现分工与合作。事实上,一方面,我国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组织经济联合。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技术辐射力的日益增强,必然会促进经济联合范围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这也是由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我国东西部的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状态。东部地区生产力比较发达,而且向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又渴望借助外力加快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这就要求东西部实现经济联合,把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西部的资源、能源、劳力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成本差异,既可获得比较利益,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

此外,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需要通过区际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谋。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

二、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联合的基本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区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观层,但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却是按照行政区划来组织、实施的。这种作法,很少考虑商品经济的自然联系和发展走向,容易产生划地为牢的“诸侯经济”。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已经出现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仍按行政区划来规划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显然很不适应了。这势必要突破行政区划的范围,根据各地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相互之间的商品经济联系,按照市场原则,从经济布局合理性和发挥整体优势出发,在更大范围、不同层次上开发区域经济合作,逐步建立起地区性经济合作网络,以实现区际间协调发展的目标。

根据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和资源禀赋性差异,笔者认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主要应该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东部资金+东部技术+中西部基础设施”联合模式 由于地缘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我国东部地势相对平坦,河网密布,交通条件便利;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生存条件好。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生产、生活受环境制约程度大,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滞留于“体内循环”,基础设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天然“瓶颈”。而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地缘优势和国家有关政策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投资绝对数和技术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他们将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转移,这一方面使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和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东部自身的这方面优势转化为效益,这种互助与合作对双方均十分有益。

中西部地区应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发展对中西部经济发展后劲有关键作用的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通过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使西部地区经济在总体发展的同时,结构也有一个大的改善。能源、原材料工业的重点是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等;加快黄河上游、长江上游、内陆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加快交通运输,以铁路通道为骨干,公路为基础,连结中心城市、重点开发区的交通枢纽,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布局协调、相互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

2.“东部大公司+中西部大农业+中西部大市场”开发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未摆脱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发展空间仍很广阔,要充分发挥中西部的土地、水资源、气候和生物资源潜力,加快天山南北、河西走廊、西南金三角、银川平原、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四川盆地、滇中与滇西南、黔中地区、金沙江流域和西藏“一江两河”农牧业基础建设,发展一批商品率高的粮、棉、肉、油、糖、果基地,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中西部地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嫁接东部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壮大规模,形成特色。

这些年来,在政府引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通过对口支援、干部交流、劳务输出、异地开发、中价搭桥、产品展销、“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等形式,逐步打破了贫困地区的封闭格局,加快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和流动。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输送了大批的剩余劳力,引进了上万个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一些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1995年“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又签订了合作协议1万多项,协议投资总额达300亿元,协议引资150亿元,结成了350对合作县、市,办成东西合作企业2100多个,培训中西部各类人才5万多人,建立合作示范区124个。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东部占105个,中部占180个,西部占307个,中、西部化整为零共487个,占国家贫困县的80.7%,这些贫困县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3.9元,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578元的52.2%,人均财政收入为74.5元,比全国人均财政收入低169.5元,这些县大多分布在中西部腹地,人民消费水平相对低下,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因此,在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延长农业生产链条,通过“农副产品→副食品→大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使中西部的大农村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活化农村大市场,使自己的农副产品或东部地区的其它产成品具有市场潜力,当规模和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联合冲向国际大市场。应当看到,由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均有一定的困难。选择“东部大公司+中西部大农业+中西部大市场”的联合模式,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和挖掘中西部市场潜力的基础上,依靠东部地区大公司的资金和人才,嫁接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以实现整个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3.“东部的优势企业+中西部相关产业+中西部的优势资源”股份合作模式 由于中西部的资源主要是土地、能源和矿物原料三大优势。这三大优势资源的最大特点,一方面,他们作为自然资源,是一切劳动资源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是一切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它们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不能流动,不能单独形成有效的现实生产力,它们只有通过吸引能够流动的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并与之结合,才能形成现实有效的生产力,从而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由于自然资源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够发达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根本在于有能够吸引资金、技术的政策。企业跨地区合作是这一模式的最佳实现途径。

(1)充分借助东部优势企业的品牌效应,培植名牌产品,达到重组资产、共同发展的目的。1994年7月,常州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以“常柴”牌商标和柴油机散件做入股资本,宁夏西北轴承厂以原宁夏柴油机厂的部分厂房、设备、流动资金做入股资本,共同合资组建常柴银川柴油机有限公司(常银公司),生产小型单缸柴油机。由于“常柴”品牌知名度高,而且合资后企业的资金供应条件得到改善,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有了保证、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实现当年筹建、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结束了宁夏生产柴油机长期亏损的历史。常银公司两年来创造的纯利润,相当于赚回1.2个常银公司,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2)充分利用东部优势的扩张能力,参与组建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使企业的素质得到提高。天津海豚炭黑有限公司(天炭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而且是全国炭黑行业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先进、品种最全、质量最好、效益最佳、出口创汇最多的优势企业,为了与国外大公司抗衡,天炭公司于1996年5月同太原南郊炭黑厂合资组建了第一个子公司——太原海豚炭黑有限公司,由于当地拥有丰富的煤焦油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很好。该公司通过组建炭黑集团,力求进一步扩大规模,并拓展了原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从而提高了竞争能力。

(3)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广泛开展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青岛红星化工厂主要生产碳酸钡系列产品,90%销往国外,效益一直很好。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运费提高、原材料涨价等原因,企业一度陷入困境。该厂认识到要利用原料产地的比较优势,从而确定了到外地投资办厂的路子,以投入闲置设备的方式,先后在重庆、贵州等原材料基地投资办厂。在重庆投入500万元闲置设备,以托管方式兼并了当地的一家企业,形成了5200万元的资产,1996年实现利税1800万元;出口创汇700多万美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4)通过股权转让,利用存量资产变现筹集建设资金支持重点企业扩张发展。武汉市国资公司1995年向中国宝安集团协议转让马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100万股国有股;1996年向青岛海尔集团转让希岛公司3690万股国有股,向南海赛格公司转让双虎公司2613万股国有股。股权转让使国有资本在流动中增值。马龙公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短短一年多,年税后利润由341万元增加到1542万元。双虎公司转让股权后获得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并盘活了代管的两家困难企业的闲置资产。

(5)作出科学规划,实施流域发展战略,根据各流域的内在经济联系,促进生产要素在流域范围内优化配置,以利于解决重大工程建设和国家骨干基础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协议开发。建议实施:①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区;②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区;③西北五省经济联合开发区;④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⑤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区;⑥东北经济区;⑦澜沧江流域经济开发区。上述七大流域经济区的建成,不仅会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拓展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4.“东部的资金+中西部的‘三线’企业”联合模式 建国初,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设施,重点是“大三线”建设,基本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重化、交通、电子为先导的综合工业体系。这种战略虽然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但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农业、手工业和半手工业的自然经济基础上,从外部强行注入的现代生产要素——重化工、军工、机械电子工业等,难以与传统落后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严重的“二元经济”格局,现代化工业与非现代化农业的双层隔离运行,现代工业低下的生产效率,使中西部地区经济重新具备了“非均衡”的特征。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一大批“三线”企业正面临着市场的挑战,许多没有摆脱计划体制下的依赖思想,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军转民的过程中落伍了,但它们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如果通过东部地区的资金作为启动,开发出具有市场潜力的新方向,它们会很快起死回生,重焕活力与生机,为中西部的发展和全国的发展继续出力。

5.“东部的观念+中西部的政策”重组模式 改革与开放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构成新时期的基本特征,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开放就显得更加重要和有效。开放是战后落后国家和民族振兴经济的捷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不发达的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振兴经济的钥匙。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前者是对沿海和发达地区以及兄弟地区开放;后者是对外国开放、特别是沿边开放。这两方面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又促进对内开放。

在当今世界面对开放的大潮中,同国内东部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显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这是因为:首先,只有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实行开放,才能完成从古老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换。至今,我国还有一些民族地区,自然经济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市场经济则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通过交换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不承认任何区域的界限,其本性是开放的。它只承认竞争,在竞争机制作用下,不断促进分工和交换,不断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其次,只有实行开放,中西部地区巨大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并在市场条件下得到合理配置,它可以使一系列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迅速提高生产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使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然后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区域发展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本身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条件的东部沿海地区,先行获得了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机会,形成了资金、人才等资源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回波效应”,从而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上进一步扩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已有差距。对于经济不发达、欠发达的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振兴来说,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当然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但还不是充分的保证条件。充分的保证条件在于还要有足够的资本、劳动、技术等社会要素,能够同这里的自然劳动资料要素和自然劳动对象要素结合,形成现实有效的生产力,进行社会物质产品生产,使这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资源优势。这就需要有正确的招商引资政策,能够有效地招商引资。近年来,围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许多决策者患得患失,思想观念因循守旧,想开放却不开明。因此,如何将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有先进的观念,转换脑筋。东部地区起步早,观念新,加上中西部灵活的政策,这种效应是可想而知的。实现这一模式主要应通过人才交流、干部异地挂职锻炼学习或东部直接为中西部培训人才等手段来实现。

通过上述五种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要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有效的经济联合,东、中、西部应从各自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互助合作,具体而言:

东部地带应发挥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和产品,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中部地带要利用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依托储量丰富、匹配条件好的优势资源,接纳东部地带转递过来的传统的资源指向型产业,不但有利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且还使东部地带腾出力量和发展空间,支持它完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同西部地区的联合协作,利用其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帮助开发资源,共同修建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培育区域市场,促使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

西部地带要立足于优势资源的开发,同时也要发展适度加工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并发展同临近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此外,还要发挥“三线”企业的资产存量、技术优势,加强改造,使之成为高技术产业的生长点或突破口。

三、经济联合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区域经济合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符合客观规律的区域经济合作能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对整个国民经济全局将产生正面的影响和效应。因此,为了使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乘数效应,大家必须共同按照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合作原则办事,规范自己的行为。

1.坚持自愿互利的市场原则,防止搞“拉郎配”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客观趋势,它可以给合作的各方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参加合作必须本着自愿的原则。也就是说,合作各方是本着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走到一起的。这样才会有合作的共同基础。如果靠外部的行政手段,强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那么,就会由于违背区域的利益和要求,脱离现实需要,往往不是有名无实,就是合作的效果不甚理想。

区域经济合作要坚持自愿原则,同时也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跨度大、节奏快、数量多,需要合作各方按照合作的目标,有计划地协调行动。但是,合作各方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如果只关心己方的经济利益,而不关心他方的经济利益,或者只作奉献,而无所得,那就会使合作失去凝聚力、吸引力。实践证明,只有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才能把区域经济合作搞好,在有效的合作中获得比较利益。

2.坚持扬长补短的原则,防止盲目一刀切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都存在着优势和劣势。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自己之长补别人之短,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合作各方通过互补,优势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区域经济合作是以各方优势互补为前提而建立起来的。如果合作各方优势得不到发挥,劣势得不到弥补,不能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合作不能形成整体优势,提高整体质量和效益,那么,区域经济合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不仅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还会通过合作带来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有利于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有利于区际经济分工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区的形成。

3.坚持经济效益原则,防止搞形式 一切经济工作都要讲究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合作也不例外。当前,国民经济正在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由高投入的粗放型转变为高效益的集约型。为此,区域经济合作也必须按照这一战略方针来约束合作行为,以提高区域合作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1)要通过区域合作,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完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产业结构,提高结构效益。(2)要通过区域合作,使生产要素和资源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集中优化配置和组合,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规模,提高规模效益。(3)通过区域合作,强化宏观经济的规划和协调,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高布局经济效益。(4)通过区域合作,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按照需要与可能,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合理地安排地区开发建设项目的进度,提高时序经济效益。

标签:;  ;  ;  ;  ;  ;  ;  ;  ;  ;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统一及其实现形式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