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杭州市余杭区的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杭州市论文,教育管理论文,调研报告论文,农村党员论文,余杭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6)06-0055-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探索并创新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成立课题组,对杭州市余杭区进行专题调研。课题组力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丰富实践出发,系统总结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探寻其内在客观规律,并就进一步推进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迁的加速进行,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党作为一个由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也呈现增多和增强的态势。这种态势在农村地区的基层党组织中最为普遍和突出,这是因为,作为农村党组织的外部环境的农村地区人口、经济社会组织等构成要素最为复杂多样,同时农村党组织所依托建立的社会设置——行政村的准入要求最少或最低,从而导致农村党组织内部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的异质性远甚于机关、企业、高校和城市社区的党组织。
1.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成员的空间距离拉大。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余杭区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党员有1861人,平均每村有5人以上。越来越多的党员走出本社区,在外县外市外省甚至国外谋职和创业,这必然使得党员与所属党组织之间以及党员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得到不同程度的拉大,彼此见面越来越难,互相交流越来越少。以集中统一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党组织的各类活动时间难统一、人员难召集、党员彼此难知情等难题。
2.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成员的社会差异增多。由于基层党组织中的绝大多数党员并非专门的党务工作者,而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从而使得他们因为职业的不同而导致的社会差异明显增多。这些社会差异包括生活方式、作息规律、价值追求等诸多方面。党员之间社会差异的增多与增强,自然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难题,例如学习时间难以统一,教育内容“口感”不一,等等。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这些现状和特点,使得传统单一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文化和就业状况的党员的多样化需求。因而,必须充分考虑和牢牢把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措施,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余杭区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实践
面对党员内部差异增多和增强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诸多难题,杭州市余杭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以流动状况——职业状况——年龄状况为位序,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首先,根据党员的流动状况,将那些经常外出或常年在外务工和经商的党员区分出来,为他们单独建立流动党支部;其次,根据党员的职业状况,将其他党员细分为农业支部、工业支部、商业支部等不同行业支部,并且依据村里产业发展情况,这些支部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农业支部分为种植业党小组、养殖业党小组等各类党小组,工业支部分为工业第一支部、工业第二支部,等等;最后,为那些既不外出谋职又已年老、脱离社会就业队伍的党员建立老年支部,并按地域相邻原则,组建多个党小组。杭州市余杭区经过上述划分,目前,全区村级党委、党总支以下共设置分类支部478个,分类党小组1252个。其中,老年支部178个,各职业(行业)支部254个,流动人员支部46个;在120个村党支部下设置分类党小组417个。科学设置党组织,不仅实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无遗漏和无重复的全覆盖,而且在各个党支部或党小组内,实现了党员年龄身体状况、作息规律、兴趣爱好、知识信息、价值追求等方面最大程度的“同”,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活动难组织、人员难到齐、共同语言不多等难题,为党员的分类施教,提出不同的先进性标准,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党员集中教育为例,余杭区崇贤镇农村党组织实行分类设置后,平时开会党员的到会率普遍提高,一般在95%以上。
2.以分类党组织的专业需要和作息规律为出发点,实行分类分层教育。余杭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推进党员教育方式的创新,无论是对于技能知识层面还是理论政策层面的教育,都能紧密结合分类支部的特点,实行分类分层教育。对于技能知识层面的教育,各基层党组织从本支部(党小组)的专业优势和党员个人的兴趣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内容各异的学习培训活动。技能知识教育对于提高党员的素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其为民服务本领,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有重要意义。余杭区农村党组织根据党员流动状况、职业状况、年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设置后,各党支部或党小组在知识技能要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共性大大增加,从而有利于基层党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各职业(行业)支部通过技术培训班、信息讨论会等形式,帮助党员解决在生产和经营上遇到的各类难题,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对于理论政策层面的教育,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的特点,合理安排理论学习活动。各基层党组织普遍实行大课教学与小班教学、集中学习与分散施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除某些教育环节和学习内容必须全体党员一块参加外,其他的则由各分类党支部(党小组)根据本支部(党小组)的作息规律、生活方式特点,实行支部(党小组)内部的小班学习;对于在外的流动党员支部,则为他们邮寄学习材料,从而既确保了党员理论政策教育的进行,又降低了党员学习的机会成本。
3.以社区公共事务的实际需求和党员的兴趣特长为标杆,实行分类定岗、按需认岗。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通过社区公共事务持续稳定的牵引作用,充分调动某些分类党组织中仍然存在兴趣特长差异的党员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党员的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实现各自的价值追求创造条件,并进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做法的基本程序包括:(1)因事设岗。针对村里的各类公共事务以及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党员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应地设置各类岗位,如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农技指导岗、民调治安岗、民情收集岗、经商引导岗等。岗位的具体种类,各地根据村情,设置不一,但所有这些岗位基本上都属无偿或微偿的公益性岗位。(2)党员认岗。召开党员大会,公布岗位名称、职数、职责等全部信息,由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申报。村党组织根据就近便利、特长对口、择优选配的原则,确定上岗党员,并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3)引导履岗。村党组织及其分类党支部或党小组,分别开展不同层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党员明确工作目标,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从而为他们履行好职责打下知识基础。(4)考核评岗。通过履岗记录、大会汇报等途径,村党组织对认岗党员进行年度考评,并作为党员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实践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分类定岗、按需认岗后,党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明显增强,参与村里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纠正村干部的工作过失、帮助拆迁违规房、帮助村民致富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以权利理念为指导,创新党员管理机制。余杭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权利理念为指导,针对党员在流动状况、职业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积极推进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其中主要做法有:(1)实行党组织与党员间双向互动、多渠道的信息沟通。在农村地区,流动在外的党员相对于基本常年在家的其他党员来说,其信息最易断线。鉴于此,余杭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通过“一节一信”、“一月一会”、“一季一访”等做法,做到党员流动到哪,信息跟踪到哪。村党组织的真诚关怀和热情服务,也换来了党员对党组织的感情亲近,不少外出党员常常一回家便往村委会跑,与村干部细细交流,主动汇报在外创业情况。对于各职业(行业)支部和老年支部,则主要通过村党委(或总支)委员兼任支部书记以及谈话、走访、通讯等途径,实现党委(总支)与支部(党小组)、组织与党员间的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2)实行双向结合、多渠道的党员监督。党员分类后,各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员履岗记录、支部书记季度汇报、党支部内部互评等做法,督促各类党员履行党员职责。反过来,党内民主意识和党员权利观念增强的广大党员,也通过村务监督岗、村民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评议制等固有制度渠道,有力实施对党组织负责人和其他党内同志的监督。创新党员管理机制,提高了党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农村许多党员切身感受到了党员的权利和党组织的权威,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普遍增强,对党组织的工作普遍持积极参与和配合态度;递交入党申请书、要求入党的人也明显增加,如有的村要求入党的人从过去的一年7-8位跃至现在的一年20位左右。
三、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
1.必须正确处理分类党组织动态性与稳定性的关系。较之过去以村小组或居住区块为主要标准划分党支部或党小组的设置方式,以流动状况——职业状况——年龄状况为位序进行的组织设置,其动态性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城乡居民的流动、职业变化状况显然要比村小组的区域调整或居住地的变化更快,频率更高,由此也会使得某些党员于不长时间内在不同党支部或党小组间频繁进出,这不仅会带来党员学习断档等管理漏洞,有损党内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且势必削弱分类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固有功能,有悖于细化组织设置的初衷,毕竟组织或制度的功能的发挥,是以其稳定性为前提的。因而,在实践中,对于党员因流动状况、职业状况或兴趣状况的变化而引发的改换支部归属问题,应设定一定的时间门槛和其他条件要求;当党员满足了这些条件要求,确需改换支部归属时,村党委(总支)应无一遗漏地为他们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前后衔接。
2.必须正确处理分类党组织特殊性强与弱的关系。根据流动状况——职业状况——年龄身体状况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施教,提出不同的先进性标准和管理要求,主要是着眼于党员的特殊性考虑,是为了充分发挥分类党支部(党小组)的结构优点,为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防止走向两个极端:其一,防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过弱。特殊性过弱,因结构优点而生发的功能难以发挥,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最终会有名无实。其二,防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过强。这是因为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不少工作内容同时需要从整体考虑,要讲“合”,讲统一,讲一致性。因而,在党员教育管理实践中,对于某些工作环节和部分工作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各个分类支部,选择合适时机,集合一块,统一进行。
3.必须正确处理党组织的规模变动与权威变化的关系。城乡基层党组织根据流动状况——职业状况——年龄身体状况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必然带来组织规模缩小和同质性增加。党的基层组织规模的缩小以及内部同质性的增加,可能会使得分类党组织的权威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其中一方面的理由,是因为随着分类党支部(党小组)中党员数量的减少,其中任何一位党员受到的来自同一组织内部其他党员的关注、审视乃至批评也相应地减少,从而最终使得党组织内部的软性约束力量弱化,亦即整个组织的权威在减小;另一方面的理由,则是因为随着党组织内部同质性的增强,组织确立明确的权利义务规范、建立正式刚性制度的难度也同步加大,党组织的权威也相应地弱化。分类党组织的权威不足,容易导致学习打折扣、活动不组织、互相说好话、对上说假话等诸多弊端,从而严重地影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因而,在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设置的实践中,应把握组织规模调整的度,应尽可能地使分类党组织的规模最大化。
4.必须正确处理党员责任奉献与必要的利益回报的关系。在党员分类设置基础上实行的党员分类设岗、按需认岗的做法,因为能持续性地发挥党员的特长,适合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价值追求,因而毋庸置疑地要大力推行。不过,同时必须注意到,在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需要的当今社会,党员对公益岗的认领和认真履行,自然要挤占他们的部分工作或休息时间。因而必须使他们在挤出宝贵时间履行村里公益岗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是这种回报应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回报,如优秀党员、优秀公益岗之类荣誉的评比和表彰,即使是采取物质利益回报方式,也应是微偿性质的回报,避免其额度过大及现付现收的回报方式,以确保岗位的真正公益性、党员认领行为的崇高性,并进而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5.必须正确处理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的关系。为了使分类党组织充分借助其内部结构优势,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成效,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为党委(总支)、分类支部、党小组等不同层面的主体,为“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等党员教育管理中诸多工作环节,制定权利义务规范和操作规程。惟有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制可依,并为分类党组织的实体化奠定基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之后,其更为重要、更具长期性的后续工作,就是有制必依,有制必行。因而,党组织应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各类规章制度,从而激发广大普通党员自觉执行制度的强大动力,使党员教育管理的系列制度凭借全体党员的自觉遵守和互相监督而得到有力执行。
收稿日期:200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