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九五”农业增长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努力实现论文,目标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全国小康发展战略目标,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关键五年。随着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客观上形成了对以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压力。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2.94亿人,即使我国粮食产量届时达到5000亿公斤水平,人均占有量也只有386公斤,低于1984年人均400公斤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其他主要农产品总量供给也不丰裕。作为12亿人的发展中大国,解决主要农产品供给特别是粮食问题不能完全依靠进口,必须立足于国内,立足于自己解决。然而要在本世纪最后五年完成增加500亿公斤粮食、1000万担棉花、1000万吨肉、1000万吨水产品的繁重任务,需要作出艰苦努力,克服主要农产品稳步有效增长中的困难,同时要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如期实现目标。
一、实现农业增长目标的难度
(一)农业增长难度加大 集中反映在生产与收入两个方面:
1.从农业生产角度看:粮食从1994年的4445亿公斤增加到5000亿公斤,每年必须增加92.5亿公斤,年递增率为2%。从近几年粮食生产的情况看,这一任务非常艰巨,从1984-1994年的10年里,每年仅增加粮食35亿公斤,递增率仅有0.9%。“八五”前4年,粮食递增率只有0.7%,增加量为23亿公斤,比到本世纪末实际需要完成的增长率低1.1和1.3个百分点。
2.从农民收入角度看:1994年农民纯收入1220元,如按1990年价格计算,只有811元。如要达到本世纪末的1200元(1990年价格),今后6年平均增速必须保持在6.7%的水平上。但从近几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的情况看,如期达到目标难度很大。1990-199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率(扣除价格因素)只有4.3%,按此增速达到小康目标则要推迟到2004年才能实现。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二)农业增长问题多,需要作出艰苦努力方能解决 主要包括:
1.土地稀缺程度加剧,质量不断下降。改革以来经济高速发展,非农产业、城市建设及各种经济区、开发区大量涌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耕地数量锐减,形势越来越严峻。据统计,“六五”期间平均每年净减少46.67万公顷;“七五”每年净减少26.67万公顷;“八五”头4年共净减少135.13万以顷,每年平均为33.6万公顷。三个五年发展期,共净减少耕地约500万公顷,致使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耕地日减使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空间越来越狭窄,将影响农产品的稳步增长和总产量的提高。在耕地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目前全国耕地总面积中的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中低产田占现有耕地的70%左右,这对稳定农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粮食等产品总量极为不利。
2.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观。表现为财政、信贷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下降和实际投入水平的减少。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连年下降,“八五”头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3.7%、2.8%、2.6%。农民生产性投入受比较利益的影响也呈减少趋势。1995年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增加和提高了农业投入总量,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能否长期保持下去,很难预料。由于农业投入的不断减少,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的加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程度不高,有些甚至下降。近几年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步伐放慢,农田灌溉面积始终徘徊在0.47亿公顷左右,致使产量提高受到影响,特别是单产水平难以提高,目前单产水平仅相当于80年代中期水平。此外投入不足,造成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1994年我国水旱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0.58亿公顷,成灾面积达0.297亿公顷,有0.08亿公顷绝收,以当年单产水平计算,影响产量250-300亿公斤。灾害同时损毁了约12.33万公顷的耕地,比1993年增加83%,影响产量8亿公斤。
3.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近几年农业投入产出呈现下降趋势,1978-1984年期间,每万吨化肥可增加农产品1.2亿公斤,到现在只能增加0.35亿公斤,增产效率下降了70.8%。这样就使我们获得等量农产品要投入比过去多得多的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而这又加大了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和生产的投入量,导致农用工业压力增大和农业生产成本的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农业比较效益更加低下和农民收入提高的难度加大。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难降,既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投入,也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支出,必然造成和加剧农民收入因生产成本增加而降低的局面。
此外,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不顺畅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对当前和今后农产品稳定增长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建立可靠的农业支持体系
为了实现“九五”期间主要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目标,使粮食5000亿公斤的任务如期完成,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克服农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的产业政策必须有利于基础农业的发展,资源要素必须向农业倾斜。体现这种发展农业的战略的最佳选择是建立强有力的农业支持体系,通过国家积极主动的支持,来加快既定目标实现的进程。
(一)国家支持体系的建立需要明确包括四个目标
1.保障安全供给。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对农产品的基本需要,即保证国内供给。“九五”期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建立在经济基础部门——农业的稳步发展上,建立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市场有效供给不断增多的基础上。所以国家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体系,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产品供给的增加,就是以此作为首要目标和最终归宿的。
2.平抑市场风险。随着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和市场作用的日益增强,农业的弱质和它所面临越来越多的各种风险,都在市场风险中得到综合体现。建立这种支持体系,就是为了降低市场出现急剧波动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利益损失,防止农业生产因市场因素而出现起伏甚至停滞,发挥政府在市场调控和减少市场风险中的作用,最终保障农业发展、农产品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
3.增加农民收入。收入预期是农业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改革以来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农业的份额基本保持在60%以上,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的局面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结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农业发展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背离现象。农民收入的减少直接降低了农民生产的投资能力,削弱了农业发展后劲,而且影响了通过扩张农村有效需求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政府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作为建立农业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协调农业发展、农产品产量增加和农民收入关系的明智之举,是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必须。
4.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条波动的曲线,原有的体制作用基本消除后,市场经济中将产生新的影响农业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国家农业支持体系,尽可能地降低这些影响因素的干扰,维持农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是新形势下新体制建立的需要。通过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工农业协调发展和提高农民素质来达到农业长期稳步发展的目的。
(二)国家农业支持体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1.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支持,尤其是对耕地的保护支持。目前我国耕地高度匮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通过对耕地的保护支持来保护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扩大农产品生产空间,提高土地在增产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保护系统,为农产品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2.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各国历来把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支持保护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支持,我国也不例外。一般有三项:(1)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保障体系。一是国家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业投资在整个投资中的比重;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总规模中,加大农业贷款力度,增加信贷规模。提高农业中、长期贷款比重,并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还款期限,特别是要提高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重要作用的大、中型水利贷款比重。(2)建立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发展农业教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并保证农业新技术迅速应用于农业生产;三是抓好组织建设和服务网络的重建工作,形成一套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科技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服务组织体系,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商品率的科技应优先支持。(3)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体系。国家需要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供给量,使市场价格因供给量增加而有所下降,或根据国家财力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予以适当价格补贴,帮助农业生产者主要是粮食生产经营者降低成本发展生产,增加收益。
3.对市场保护的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和维护生产者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1)价格保护。一是实行农产品收购的最低价格保护政策的同时,扩大价格保护范围。目前享受国家价格保护的主要农产品只占总产量的20%,其余任市场调节。扩大保护范围,就能够使生产者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并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二是根据国家财力适当提高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达到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的目的。1994年政府再次利用价格手段,实现了刺激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不仅增加了国家对主要农产品的拥有量,而且给予了农业生产者以最大的实惠。(2)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扩大市场对农产品生产的调节作用,增加农民来自市场贸易的收入,从而达到增加收入发展生产的目的。(3)建立主要农产品吞吐调节体系,平抑市场波动,稳定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4)建立稳固的销售保障体系,发挥供销社的国营主渠道作用,弥补供需缺口,消除农产品短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5)支持农民各种协会,指导他们按照国家需要安排生产,增强在市场经济中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国家建立农业支持体系后的对策措施
(一)实行农业的规模经营,提高和扩大农业的产量与收益比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要使农业稳步发展,并保证务农者能够获得与务工者同样的收入,最根本的不是提高农产品价格,而是实行农业的规模经营。因为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可以:(1)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在我国人均耕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提高现有土地的产出水平,是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并进而改变农民经济收入结构的前提和条件。据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调查,实行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大户,其农业复种指数和产品产量比一般农户高10%,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产品比一般农户高5倍,农产品的商品率高的达到90%,即完全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生产。(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影响农业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实行规模经营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有益尝试。据对沿海地区调查,土地经营规模大户1994年户均收入3.53万元,高于一般务工经商农户的收入水平。(3)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农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粗放式的经营,这同土地规模偏小不无关系。实行规模经营,使得经营者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就必须千方百计地精耕细作,解决好农业的粗放经营和土地的季节性撂荒问题。(4)有利于国家掌握必要的商品粮、棉、糖等主要农产品。据调查,1993年农业规模经营搞得比较好的地区,农业大户向国家交售的农产品量,占合同定购量的24%。(5)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一般经营6.67公顷以上土地的农户,其机械化装备水平高出普通农户的5倍。(6)有利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经营农户比较注重科学种田,愿意采用高产优质品种和适用新技术,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发展市场需求的产品极为有利。(7)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分工分业的顺利展开。这样既可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又能够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
(二)加速农业科技应用步伐,提高科技在农产品增长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积极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节约土地等农业资源,发展符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新的农产品品种,而且可以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使科技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增产作用。尤其是现代科技在培育改良和推广农业产品新品种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在粮食增产中优良品种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美国玉米的“遗传增益”率高的达70%-90%,而我国只有30%-40%。为了加快农业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步伐,需要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1)抓好组织和服务网络的新建与重建工作。加大国家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建设,组织一套从上到下能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技术开发研究和应用推广的服务组织体系。(2)抓好农业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今后国家应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规模,研究和开发农业拳头产品,特别是对农业增产作用较大的产品的开发研制。针对目前现状,国家着重支持能够尽快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农业商品率的技术品种,并对“两高一优”农业进行重点扶持。(3)加速农业技术的应用与转化,提高能够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成果应用率,并对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良耕作、栽培技术予以推广。
(三)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这样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行按产业化发展农业,可以把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加工、经销的过程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状况良好的一条龙的经济实体,并通过企业在农村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产品基地等,为农民提供配套服务,和农民建立比较稳固的产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维护生产者经济利益。由于企业与生产者间建立了比较好的经济关系,结成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因而能够与生产者共同抵御各种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从而达到利益互惠,调动双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的目的。最主要的是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把比较利益低的农业生产与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生产联系起来,使得彼此间的利益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做到利益互补,使农业生产者获得来自非农产业领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入,维护了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利益,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将有助于完成农产品不断增长目标的实现。
(四)调整农业及种植业结构,提高优质高产作物的产量比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结构已经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因此国家应该帮助农业生产者调整传统的农业发展目标,支持农业从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效益,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高产优质产品的供给。为此在农业种植业结构中,相应减少一般粮食品种种植,逐步压缩无市场需求的产品,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根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动物食品需求量增加的趋势,有计划地扩大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1)积极培植优良品种,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在总量供需平衡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适销对路品种。(2)把传统的粮食生产划分为食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在适宜地区集中发展食用粮或发展用于畜牧业的玉米、豆类等,这样可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益。
(五)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水平 由于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充分提高与利用现有的土地发展农业,提高产品产量显得格外重要。其中重要的是中低产田改造,以期提高农产品的单产水平。目前我国有中低产田约874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1.3%,其中中产田占29.6%,低产田占41.6%。显然耕地中高产良田并不多,今后发展农业,增加农产品供给主要靠占多数的中低产田。为此加速改造中低产田已成当务之急:(1)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2)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化肥使用水平,目前高产田使用化肥普遍比中低产田高30%-140%,增施肥料可以缩短低产田向中产田,中产田向高产田迈进的过程。(3)改进耕作制度,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逐步调整农业土地中养分的含量。(4)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六)减少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后损耗,提高相对供给量 我国农产品收获以后的损失惊人,尤其是粮食损失更减少了市场供给量。根据一项粮食产后损失调查结果表明,水稻的损失率为18.7%,小麦为17.8%,玉米为16.2%。即我国每年农产品直接损失500亿公斤以上,损耗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不仅给农业生产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收获后的管理。(1)增加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后各环节的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如烘干设备、仓储设备、运输设备的增加与维护,尤其是在农产品主要产区增加各种产后储运设施已迫在眉睫。(2)逐步改善我国粮食消费习惯,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在增加农产品直接供给的同时,增加它的相对供给量,就可以大大缓解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并同时为国家节约投资和物资。据测算,每降低1个百分点的损耗率,即可节约46亿公斤的粮食,相当于节约投资230亿元,节约化肥13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