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究论文_曹俊俏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究论文_曹俊俏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开始着重关注,其中建筑行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尤其是地下水问题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受到了高程度的重视。即使受到重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类似勘测范围、调查范围和地下水工作范围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国家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够正常运行,地下水工程的建设不能够正常工作。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

1、提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的地址地貌,加之我国地域不同,各地降水分布明显不均匀,导致我国地下水资源存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地下水分配不均衡。由于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不到位,部分地下水充足的地区出现严重的水污染情况,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越来越少。重视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迫在眉睫。而在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前,需首先掌握当前我国地下水环境的状况。

1.1过量开采,地下水流失严重

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多,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就越来越广泛。在开采与利用结构不合理的影响下,地下水资源被过量开采,降水漏斗也因此越来越大,并严重破坏到地下含水层,导致地下水流失严重。

1.2地下水污染严重

在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工厂、化工企业不断发展,在这些工厂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且不注重处理;加之人们日常生活排放出的废污水,使得地下水被严重污染。现如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人们生活、生产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危害到周边民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1.3监测管理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为保护水资源,各地都成立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站,然而实际情况上,这些站点形同虚设,相关部门不重视,监测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实际工作并不能预期开展,甚至部分监测站点已被取消。监测管理部到位,地下水环境问题出现时就不能及早识别,更别说解决。因而,本身地下水过量开发,加之监测管理不到位,更加剧地下水严重缺失的程度。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2.1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关键问题

(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层次及范围

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确定评价范围,根据我国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相关要求,对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越高,涉及到的评价范围也就越大。但相应的,在同一个评价范围内,地区差异性也不容忽视,这是由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换句话说,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对象分为直接、间接两种,因此提出了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全面性。在确定地下水环境评级对象之后,可以根据工作目标、补充调查内容和项目建设条件三个部分展开,其中的补充调查内容涉及了水质、水位、污染源等差异性较大的参数来源。

(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在国家颁布的《地下水环境评价指导手册》中,在地下水水质评价当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有单项指数法、矩阵快速评价法等,评价的内容主要为地下水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通过地下水和天然条件下的水质对比,得出水质是否存在偏差,同时查明污染现状,在天然背景下的水质指数通过采集水源进行分析,利用实验室仪器做出数据采集,找出对应的污染处理方法。

2.2地下水水量评价的关键问题

(1)水量评价方法

一是数值法。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中适应性最广的数值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充足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文地质资料的条件下,使用数值法对地下水水量进行勘测,计算出的数值构成的模型跟实际情况的差别越小,计算结果就越精确。数值法计算出的数值所构建出的地下水水量模型评价,有利于对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灾害和流场变化进行判断,地下水排泄区、径流带、补给区等监测点都要在模拟区的覆盖下。

二是解析法。就是利用井孔涌水量和达西定律等方程运算地下水水量的方法,因为使用解析法计算地下水量的前提条件比较严苛,要考虑到水质、地下水呈现的几何形状边界等多方面条件,所以解析法计算的结果只具有参考性的价值。

三是水均衡法。采用水量均衡方程计算水量的方式即是水均衡法。水均衡法具有使用简便、原理简单、适用于多方面评价水量等优点,并在得到勘查区域确切的降雨渗透、蒸发、入渗的数据等条件下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因此水均衡法计算的数据结果可作为评价水量的参考数据。

(2)地下水位动态的数据获取

在评价地下含水层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时,主要运用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说明,通过对不同地下含水层的水动力场及相关数据进行特征分析。由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时间较短,且监测孔数量有限,难以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应尽可能地利用区域内历史累计资料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除此之外,还应在项目建设初期,尽可能地布置数量多的监测孔,从而更直观立体地进行水位动态的监测。

3、完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措施

3.1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

为了更加规范的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时的解决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特别颁布了相应的条文规定和政策制度,这些指导性的文件可以更准确的为地下水工作人员提供指南,保证在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工作进行中能够按照国家的具体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实际国情的去评价。

3.2提升评价能力

根据深入探究分析可知,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部门结构中存在严重违规接纳不法业务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资质管理,坚持以评价机构资质管理为出发点,严格规范评价管理工作,以不断提升评价能力。此外,评价人员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直接决定着整个评价的成效。因而,加强评价人员综合水平与技能的提升同样重要。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共同学习国家相应法规,并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能力,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展开评价工作。

3.3利用区域历史水文数据进行水位动态数据获取

对一个地区的含水层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分析,针对以上二者之间的参数变换,以及动态数据浮动情况,能够判断出一个区域的地下水动力场以及介质场的实际特性。但是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节中,其项目工作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当水文监测孔的数量有限时,不能针对连续的地下水位置进行监测。为区域性的历史水文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的水环境动态变换数据,并且能够对水环境的变换进行分析。在进行地下水环境评价环节中,可以结合短时间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实现精确性的水文动态监管。

3.4建立健全评价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规章,加强对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的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评价结果的抽查与审核,对于相应的惩罚力度应该加强。积极的引导社会公众监督方向,要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对相应的结果进行公示,保证在此过程中改善不足,完善服务力度。

4、结语

我国各地地质地貌存在明显差异,且降水分布不均,加之人们生产生活不重视,地下水出现严重流失的情况,并直接引发生态问题,既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又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强化各项评价工作,保障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促进生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星,陈植华,孙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02:95-99.

[2]金晓文,曾斌,刘建国,向绍棚,陈植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数值模拟的关键问题讨论[J].水电能源科学,2014,05:23-28.

论文作者:曹俊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究论文_曹俊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