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安全生产活动直接对电力企业稳定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其也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密切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安全生产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日常工作中密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日常工作中的特种作业量比较多,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管理,对于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健康以及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我国电力生产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人民整体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各个地区安全稳定发展。
1探究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的作用
要想做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监管条例,让功能齐全的管理制度贯彻在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成为促进安全生产的引领者。如果电力企业不具有功能完备的安全监管体系,那么发生电力安全事故的概率则会迅速增长,一旦电力生产环节发生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人员的伤亡、电力设施的严重损坏以及区域大规模停电现象,这些安全问题都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打击,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随之产生,所以电力企业务必在电力生产环节做好安全监管工作,采用适应当前大环境的创新型管理方案推动工程安全前行,对事故发生其决定性的因素实行严格管理检测,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居民的生命安全。
2电力工程中安全性管理的问题
2.1工作人员违规现象严重,缺乏应有的安全防护意识
在目前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人员中,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意识,在进行电力施工时,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在日常的电力设备检测中,施工人员有时会为了减少工作量,而简化检测过程,为加快检测速度,使用不规范的检测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是工作人员对自身生命安全严重不负责的表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员工家庭和电力企业都会带来严重打击。
2.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不合格
一个优秀的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地促进一家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在我国的某些小型电力企业中,依旧存在不重视管理部门的现象,虽然设有管理部门。但是为了节约成本,聘请的员工多数都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这一现象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多项工作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降低了我国电力生产质量。
2.3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管理混乱
众所周知,严谨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一般在大型企业中的规章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一般缺少相应的执行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仅仅是摆设的制度怎么能不引起企业管理混乱。在没有完善规章制度的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更加混乱,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权力交叉,在某些模糊的领域极易发生争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内部团结。其次,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在操作上就会显得随心所欲,怎么操作舒服怎么来,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4电力器具的管理混乱
在一个电力企业中,必然少不了电力器具。高质量的电力器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某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购买廉价的电力器具,这是对企业员工生命安全严重不负责的表现,尤其是在施工环境极其复杂的地方,高质量的电力器具就显得更加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工程中创新型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应该加强对其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其深刻体会到安全隐患给大家和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网络,对员工的指责进行相应的明确规定,从上级到员工进行系统的员工培训,组建高效统一的员工集体,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确保全员参与到安全工作中。
3.2合理的任务划分
在电力工程中构建安全监管体系是保证电力运行安全的基础,结合上述企业安全现状,如今电力企业在人员任务的划分方面不够明确,所以应用创新性思路完善安全管理的措施就是制定责任分明的工作划分,并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准则进行管理,规范其施工的标准性,按照施工人员的专业领域合理进行任务分配,确保将每项生产环节下发到具体责任人身上,这种鲜明有序的人员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安全性。此外,管理部门还应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并对其展开定期专业知识考核,提高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并设立奖惩制度,针对怠慢上工违规操作的施工人员予以严格惩处,对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基于表彰,增强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这样通过人员管理控制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3.3实行内部监督制度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过程,在工程内部实施监督制度,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基本保障。各个电力企业依据自身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对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起到重要监督作用。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让企业内部自我管理,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互相提高生产安全性能,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各个领域,在内部监督的过程中,外部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目标就是提高电力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3.4加强对风险的辨别
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进行风险辨别,寻找风险隐患,建立比较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加强对风险源的有效辨别,逐渐地对人机料法环进行改善。在进行风险辨别时,要借助比较规范性、动态性与系统性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要事先制定出风险控制方式,加强对风险的超前控制,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规范风险辨别与控制制度、流程以及相关标准,促使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提升。通过风险辨识工作的开展,避免出现高空坠落、机械伤害、人体触电以及失误操作等事故风险。最后,建立专门的静态风险分析数据库,制作典型风险辨别范本以及编制出标准化的监督管理表格,促使电力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5加强工作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或文字,无论再精密的安排与讨论都是要为实际操作服务的,而实际操作中又会出现许多随机发生的情况。这就要求安全工作要加强对现场情况的监督,在施工强、施工中、施工结束后都要多次测验工程的安全性,重要的输电设备是否关闭等。在工程结束后的检查中,要确保在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环节的检测,防止工作人员安全受到威胁。
3.6对安全器具的使用
首先要完善安全器具管理制度,保证安全器具定时得到检查与修理,在服役时间过长的情况下进行保养或更换。一些作废的器具也不能随意外流,不但会使工程的安全受到威胁,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应该根据企业内部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不但能保证企业的安全还能避免对其他外部企业造成困扰与影响。对于经常被使用的器具应该进行相应记录,从多角度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4结语
当今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中无论管理者还是员工都不具有较完善的安全知识系统,安全意识也不够强烈。因此企业要恩威并济,奖罚分明,严格督促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提高培养企业员工的总体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手段。
参考文献:
[1]宋伟.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电子测试,2016(01):90-91.
[2]姚志宏.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6):43-44.
[3]李亚林,刘广忠.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J].机电信息,2012(24):179-180.
论文作者:王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器具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