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角度看主题活动(课堂)_活动主题论文

从学生的角度看主题活动(课堂)_活动主题论文

学生立场下的主题活动(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场论文,主题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特质

传统的班级主题活动中,社会的整体性需求往往掩盖了学生的成长性需求,很多班主任为了完成学校德育处布置的任务,通过一堂一堂相对割裂的班会课,由上至下地向学生灌输成人认为最重要的观念,一厢情愿地将德育内容和形式强加给学生。甚至为了“展示”“汇报”反复操练或者“作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情感共鸣。其结果是学生尽管会讲很多道理,但实际的行为却不能自觉跟进。而以“学生立场”为出发,组织设计的班级主题活动,虽最终也以一堂课的形式呈现,但是呈现的却是整个的一段基于学生成长的班级生活。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课的形式呈现是对于一段有主题的班级生活的回溯过程,同时也是后一段班级生活的开启过程。班级主题活动(课)不仅要关注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班级组织、制度、文化的有序形成,更要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成长实现。班级主题活动(课)的开展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变任务驱动式为自主创生式

传统意义下以“任务”为中心的班会课,主题是静态的,是高高在上的,是就事论事的;而从“学生立场”出发的班级主题活动(课),其主题不再千篇一律,因教育对象年段特点、问题现状、发展可能的不同而不同,呈现出主题的丰富性,也激活了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激情,而这样的创造性恰恰体现了对学生真实成长的无限尊重。

2.变集中灌输式为浸润体验式

传统意义下的班会课,往往与学生的认知起点、发展需要相对割裂,游离在学生生活之外。这样的班会课把教育当成了从上至下的灌输与管束,把充满生命气息的人文德育简化为知识性的传授与获取。而从“学生立场”出发的班级主题活动(课),则回归于班级生活本身,让学生在与各种关系的亲身实践与感悟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凸显了学生浸润于生活中的真实习得。

3.变零碎散点式为循环递进式

传统意义下各年级、各个时间段组织的班级主题活动之间往往是相互割裂,点状推进的,课与课,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相关性。从“学生立场”出发的班级主题活动(课),就要将一节一节课,一个一个活动置于学生生命长期发展的系统中去设计,因此班会活动(课)之间是循环递进的,呈现出教育活动的结构状。

如上所述,班级主题活动(课)要关照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体性,应该呈现出主题活动(课)之间的结构状,体现系统性;还应该呈现师生的参与状,体现自主性与创造性。

二、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三个关注:基于学生“成长”的主题选择

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需要从选择适切的教育主题开始,而选择适切的教育主题需要从研究学生入手,一个能读懂学生的班主任,就能敏锐地寻找到最贴切的教育生长点、最深入学生内心的精神引领。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作为思考的起点:

1.关注年段特点,聚焦成长节点

各个年段学生呈现出的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关注到了这些鲜明的年段特点,就可以顺势聚焦到这些普遍特点背后隐含着的成长节点。例如:小学四年级,男女生性别对峙现象明显出现,这时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选择“男生、女生”为系列的教育主题,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并学会欣赏异性,在异性的眼中发展自我,重塑自我在班级中的形象。因为这一主题切中了学生的脉搏,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也就帮助学生走好了这一成长过程。

2.关注问题状态,内化成长需要

我们有一位教师曾经总结道:“原来总担心班级出现问题,总想避免问题产生,现在不再害怕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学生问题出发,就能寻找到教育学生的起点。”她每学期开学必对班级学生做一次调查研究,或通过问卷、或通过座谈会、或通过家访来了解学生的困惑与问题。在对三年级新接的一个班的调查中发现“喜欢英语的学生”只占36%。分析后明白,原来是随着年级的提高,英语单词量的增多,学生日渐感觉到英语学习的辛苦,学生以前那种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单词的方法不适合了。针对班级学生缺少学习方法的问题状态,三年级“聪明学习”的系列主题活动就诞生了,学生通过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寻找到了有效的学习策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关注潜在可能,寻求成长方向

“新基础教育”对于学生观的解读除了“主动性”“差异性”之外,还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分析当下的学生现状,还要看到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从潜在的发展可能中,寻求教育的主题,从而把握学生的成长方向。

(二)三个转换:便于学生“参与”的活动组织

选择了一定的主题之后,还要将主题作三个梯度的转换,以使主题教育能真正还原于学生的生活,真正能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最终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三个转化的适切与否,是以是否便于学生主动参与为价值判断的。

1.将教育意图转化为主题活动

只有将教育主题转化为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之后,主题教育才真正开始。在将教育意图转化为主题活动时,首先要考虑主题与活动的无缝对接,也就是活动中确实能渗透学生对主题的领悟过程;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可参与度,所设计的活动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再次组织活动时,要将班级组织的力量融合进去,更多以群体活动的方式予以推进。例如:我们在明确了六年级孩子需要更快、更自信地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这个教育点之后,将这一主题转化为了围绕“面对____”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在“面对新老师”的教育环节中,我们引导学生们分小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认识新老师活动。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他们有的开展了对新老师的采访活动,了解了新老师的希望;有的则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感受到了中学老师的特点,从而反观自己的成长要求;有的则通过采访同学,分析出自己班内几位科任教师的特点。学生们通过活动,真正走近了老师,为后续的主题活动(课)奠定了良好的活动基础。

2.将主题活动转化为真实体验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的感悟,有浅显的,有深刻的;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与主题对应的,也有与主题偏离的。这些感悟是学生参与活动后最原生态的认识,是后续主题活动(课)上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班主任要及时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去捕捉和总结这些体验,仔细解读学生们的真实体验,并对这些体验进行结构化梳理。

3.将真实体验转化为个性表达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还需要将学生的真实体验转化为他们自己富有个性化的表达。孩子们可以将这些体验通过小品、快板、诗歌、绘画等形式来呈现。这个过程本身既是一个加深体验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发挥自身创造精神的过程,而后续主题活动(课)中因为有了这些孩子们的创造,课堂呈现形式会变得精彩纷呈,而在这些精彩纷呈的表达形式之后,生生间、师生间更深入的思想碰撞也会随之迸发出来。

(三)三个归还:利于学生“在场”的课堂实施

一堂精彩的主题活动(课)是学生前期活动后水到渠成的一个综合表达,也是提升学生的活动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过程。班主任在设计这堂主题活动(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孩子是否“在场”的问题,只有孩子“在场”了,课堂才会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设计和实施主题活动(课)时,要做到三个“归还”。

1.重心下移——归还学生课堂时空

首先要归还给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时间,在课堂空间安排上也要保证这些讨论交流的顺畅进行。课堂的重心真正下移到学生中去,改变教师把控课堂一人“说”教的状况,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活动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

2.真情互动——归还学生自主评议

其次在我们的主题活动(课)中要归还给孩子自主评议的权力,让孩子们在认真慎重的自主评议中,进行真情互动,展开思想的真实碰撞。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思想,引导学生开展多维度的评议。例如:为提升孩子们的校园主人翁意识,增强自主策划能力,我们在五年级孩子中开展了校园护绿策划活动。课堂上各个小队充分交流了他们各自的策划方案,老师将评议权还给了孩子们。孩子们通过比较,进行了充分的评议,他们对好的方案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认为方案设计得很有创意;有的认为方案策划过程中能寻求帮助,这也是很值得学习的;有的认为方案策划过程中能发挥小队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这样的活动策划才具有可行性。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又及时引导学生不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判断自己在活动中的选择,引导学生为自认为优秀的方案提供一个奖项,这又激发了学生们的评议激情,在评议过程中又形成了积极的价值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判断是一个具有自主发展愿望和可能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也是我们的主题活动(课)上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的基本能力。

3.残缺亦美——归还学生可犯错权

“学生立场”关照下的主题活动(课),最需要的是真实呈现。因为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感受与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可能期望通过一个活动、一节主题活动(课)能够达成整齐划一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虔诚地看待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认同”或是可能出现的“小小错误”,归还给孩子犯错权,真心地给予孩子后续发展的空间。

“学生立场”关照下的班级主题活动(课),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参与性,但是这与教师作用的发挥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立场”关照下的班级主题活动(课),更加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教师的活动设计和课堂设计要源于学生,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出现“被教育化”现象;其次,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惑或者感悟,不要急于做出总结性评价,有时需要再将问题抛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思想碰撞的空间;再次,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课堂发言时,不能简单重复,还要有更高于学生的引领;最后对课堂上学生即时出现的资源,教师要有捕捉资源的意识,敏于学生,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过程。

三、评价指标

通过多年的变革实践,我们对“学生立场”关照下的班级主题活动(课)形成了相对比较稳定的价值判断,逐渐形成了我们的评价指标:主题符合该年段学生特点与问题现状,能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开展活动;内容来源于班级生活,是学生们乐于谈论且值得谈论的话题;形式丰富、活泼,动静结合,张弛有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过程具有结构性、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学生参与积极、主动;师生,生生互动有序、高质;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能指向学生问题现象的解决,能生成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能创造出值得推广的教育经验。

通过评价指标,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堂精彩的班级主题活动(课),更多需要考量的是学生本身在与活动主题的相互作用中的反应。当然,评价指标是死的,课是活的,我们深深地明白:对于主题活动(课),绝不能僵硬地、教条地、简单地从一堂课的意义上去评价它,而应该更加着眼于学生真实状况的流露。因为班会课绝不仅仅是一门技艺传授的课,它更多承载着的是对人心、人性、人情的关照。

标签:;  

从学生的角度看主题活动(课堂)_活动主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