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阅读,就是要展示它在学习方面的独特优势,从图、文、声并茂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学世界中进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说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实现阅读教学个别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不是老师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由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是自主的、独立的,信息技术的介入,在技术上为阅读教学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了载体。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可以运用超级链接技术,可以建立随机型课件,在交互式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习程序,自主确定学习进度。运用超级链接,还可以建立分支式程序课件,学生如果正确完成了这一步学习任务,自动转入下一步学习;如果发生错误,即呈现补救程序,帮助学生补上缺漏,再返回主程序继续学习。一个设计良好的教学软件在设计时会充分估计到学生会出现的各种错误,并针对不同的错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就相当于教师进行了个别辅导。
如教学第七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教师抓住浏览顺序的部分,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计算机分布呈现以下信息:信息1:熟读这段话,然后按回车键进入下一个环节;信息2:请把这几幅图按课文中的描写顺序进行排列,边排边说。(排列正确,进入下一个环节;排列错误,返回上一个环节)信息3:请试着回忆你排列图时的思考过程,然后完成下列填空:这段课文围绕( )来写,依照顺序写了( )( )( )( )四个景点。(答案正确,计算机给予表扬;答案错误,计算机提示再做回答。)
分析上述学习过程,学生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尝试回答计算机的有关问题,尝试失败可以再次尝试,直到正确为止。但是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很少会关注获得这个答案的思维过程。而此时计算机教室俨然就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不以学生的正确答案为满足,而是要求学生回忆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反思思维过程,从而悟出规律。
二、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1.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总是先接受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是单一地让学生对着文本去读、去画,方法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
2.填补认知空白。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接轨,这样他们才能对语言文字有自己的独特感悟,但是小学生在生活空间、知识积累、认知理解方面都比较欠缺,所以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让文本内容跃然眼前。这样学生才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如《桂林山水》一文中第三段,描写的桂林山的千姿百态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虽然经过查字典能理解表面的意思,但由于与北方的学生生活实际相去较远,在认知上有一个“空白”,还是不能真正领悟桂林山的特点之美。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文字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则能填补学生认知的空白。在教学中,教师把桂林山的奇特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竹筏小舟荡漾在漓江之上,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轮初日,缕缕阳光从云中穿过,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这种境界是学生前所未见的。学生美美地欣赏以后,不仅对课文汇总的这句话有了形象的感知,填补了认知上的空白,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提高了。它通过形、声、色、光的传递,以声画并茂、动态呈现的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使每个学生全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拓展思维空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信息技术参与到阅读理解中,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扩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能迸出创造的火花。
三、实现超本文学习
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人机交互功能和资源共享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更大的空间。教师首先可以在主机上建立一个阅读教学网站,并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的不同更改,基本模块包括“网络资料区”“学习方法指导区”“自主探究区”“作业展示区”。“网络资料区”是学生阅读的背景资料库;“学习方法指导区”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习内容和要求有步骤、有指导地出示;“自主探究区”是学生自己学习讨论、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教师给予鼓励的窗口;“作业展示区”是学生展示才华的园地。
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方法指导区”会有相应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出现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为解答这些问题,学生的感官能被充分调动,思维活跃。持相同观点的学生组成小组在网络、报刊和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并合作完成电子作业,谈后在网上展示各自的成果,并做进一步的交流,最后总结各自的学习活动以便进一步提高。
论文作者: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计算机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认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论文;